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预习自测卷(含解析)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 预习自测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
一、单选题
1.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试管,漏斗,坩埚都是玻璃仪器 B.面粉、食盐、蔗糖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
C.氧化铝、氧化镁、四氧化三铁都是白色固体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2.从化学的角度对下列成语进行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点石成金”: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会发生变化
D.“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
3.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天然气报警器安装在灶台的上方
B.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汽油、柴油引起的火灾
C.用蒸馏法降低水的硬度
D.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
4.科学家成功将二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O+2CO2 2CH4O+3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B.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生成不同产物
C.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CO2和O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缓温室效应
B.化工厂通过加高烟囱来排放废气,以防止形成酸雨
C.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可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
D.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来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
6.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现象是
A.生成固体物质 B.生成气体物质
C.放出热量 D.发出白光
7.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空气中各组分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氧气无色无味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制造硝酸
C.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可用于制干冰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
8.今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时,返回舱与大气剧烈摩擦,舱表面产生数千度的高温。此时,因表层有“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发生汽化燃烧从而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蚀层属于可燃物 B.烧蚀层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C.烧蚀层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 D.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绝空气的作用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
10.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为;第二步为 。现将盐酸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溶液中,则放出气体与加入盐酸的关系为( )
A.B.C. D.
11.推理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8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一定等于8g
B.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氧气和液氧均有助燃性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故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
12.以下灭火方法中主要利用了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A.油锅失火时用锅盖盖灭火焰
B.用扇子扇灭燃烧中的火柴
C.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房间内火灾
D.森林大火时,砍伐火势发展方向的树木
13.有一首赞美某种气体的诗,其中几句是“她营造了云雾缭绕的仙境,她躯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她奋不顾身扑向烈火,她带给大地勃勃生机……”,诗中所赞美的气体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1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5.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 。
16.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按要求填空。
(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若实验室中无二氧化锰,可用高锰酸钾替代,高锰酸钾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吗?答 (是或不是)。
(2)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前细铁丝必须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
(4)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
17.多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从微观角度,图1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微观上看,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 (填“原子”或“分子”,下同),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②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
(2)从能量变化角度看,往图2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 ,写出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 请结合A-H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CO2,其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进行CO2性质实验时,观察到B中无明显现象,C中试液变红色,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B中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填序号)。
A.H2 B.O2 C. NH3 D.SO2
(3)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更符合环保、节能、安全要求。小芳同学利用E图装置,数据传感技术形象地比较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的分解速率。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甲锥形瓶内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②由图分析可知:曲线 (填 “①”或“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
(4)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关于分离制取氧气后所得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正确操作顺序为FGH
②G中搅拌的目的是加速溶解
③H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19.2011年3月1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因冷却系统的故障,导致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 (选填“裂变”或“聚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
(2)下面是核能发电中能量转化的过程,请将其补充完整。
核能 → → 机械能 → 电能
(3)“福岛核泄漏”事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请你对发展核电简述自己的观点。
20.氧气在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业制氧
膜分离制氧: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富氧空气支持燃烧,能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①富氧空气比普通空气更节能的原因是 。
②关于富氧空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富氧空气是纯净物
B.磷在富氧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硫在富氧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富氧空气压缩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2)生活制氧
①运输活鱼时,用过氧化钙(CaO2)与水生成氧气来增加水中含氧量,试推测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生成物可能为 (填字母)。
A.氢氧化钙和氧气 B.碳酸钙和氧气 C.氧化钙和氧气
②家庭便携式制氧仪也可方便制氧。已知:到达肺部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公式中的“21%”指的是病患吸氧时同时吸入的空气中的 的浓度,某重病患者应使用4L/min的氧流量,到达肺部的氧浓度是 。
(3)航天器中制氧
航天器中宇航员的呼吸保障系统原理如图所示。
①该呼吸保障系统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
②我国科学家对Sabatier系统中催化剂进行了研究。
在15MPa,催化剂质量相同,气体流速为20 mL/min时研究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得到CO2的转化率(%)如表:
实验分组 第1组 第2组
催化剂 Co4N/Al2O3 Co/Al2O3
温度/℃ 300 320 340 360 300 320 340 360
CO2转化率(%) 84.4 85.3 86.8 90.1 37.6 48.8 54.9 59.8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的催化性能更好(填字母)。
A.Co4N/Al2O3 B.Co/Al2O3
③一种新的循环利用方案是Bosch反应代替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中CO2和H2生成了C和H2O,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相比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的优点是 。
三、实验题
21.实验室现有石灰石、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稀盐酸等药品及相关仪器和用品,请结合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仪器a的一般作用是 ,一般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2)若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液体药品的名称是 ,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若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实验中会观察到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 ,压强 ,大于外界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冒出。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 。
22.(1)如图是初中阶段常见的装置,请回答:
实验室要制取大量二氧化碳,选用的最佳发生装置 (用字母填写,下同),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和水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由于该反应十分剧烈,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请从图1装置中选择并组装制取一瓶干燥的乙炔气体的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为 。
(2)水是化学试剂常用的溶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这一结论是科学家们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的。
①科学家们又用“电解法”证明了水的组成,电解结束后,检验正极产生气体的方法 。
②拉瓦锡还用另一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他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质枪管,结果得到了氢气,同时枪管表面有黑色固体(磁铁矿的主要成分)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也可以证明水的组成(图2)。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据此可计算出水中O、H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含m1、m2的代数式表示)。
23.实验室有下列仪器:
(1)填写标号仪器名称:④ 。
(2)实验室制取CO2并欲得到平稳的气流,应选择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为 (填序号),利用该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写出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当用如图2装置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 (填“a”或“b”)端进入,写出检验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对于实验室制取气体,小明总结了如下规律,你认为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反应必须加热
b.反应物必须是纯净物
c.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气体
参考答案:
1.D
【详解】A、试管、漏斗是玻璃仪器,坩埚是陶瓷仪器,故选项错误;
B、食盐、蔗糖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面粉溶于水形成的悬浊液,而不是溶液,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铝、氧化镁是白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故选项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化石燃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B、“钻木”过程中,木头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木头燃烧的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点石不能成金”,符合题意;
D、“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间隔发生了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详解】A、由于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天然气泄漏报警器应安装在灶台的上方,故正确;
B、水基型灭火器的灭火原理:泡沫层析出的水在燃料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目的。它的适用范围:扑灭非水溶性可燃性液体,如汽油、柴油等,以及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故正确;
C、日常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错误;
D、防毒面具里的滤毒罐就是利用活性炭来吸附毒气的,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正确。
故选:C。
4.A
【详解】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物质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两种,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水能化合生成了碳酸,在该反应中生成了CH4O和O2,说明了相同的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生成不同产物,说法正确;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通电,该反应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说法正确;
D、CO2通过光合作用能转化为O2,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2和O2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说法正确;
故选A。
5.D
【详解】A.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为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温室效应,故叙述不正确;
B. 加高烟囱并不能减少废气的排放,所以不能防止酸雨,故叙述不正确;
C. 将废弃塑料焚烧处理,能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叙述不正确;
D. 焚烧秸秆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物,通过秸秆综合利用,杜绝露天焚烧,可降低空气中PM2.5的含量,故叙述正确。
故选D。
6.C
【详解】A.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一定生成固体物质,如氢气燃烧生成水是液体。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气体,选项错误; B.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一定生成气体物质,如:磷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选项错误;C. 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故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一定发生的现象是放出热量,选项正确; D.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不一定发出白光,如磷燃烧发出黄光、氢气燃烧发出蓝色火焰,选项错误。故选C。
7.D
【详解】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吸氧,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作保护气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把雪花状固态二氧化碳压实,即得干冰,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无关,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霓虹灯,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根据题意,烧蚀层汽化燃烧,说明烧蚀层属于可燃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返回舱的表层有一层叫做“烧蚀层”的特殊物质发生汽化燃烧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以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该选项说法正确;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所以烧蚀层不能使返回舱的着火点升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烧蚀层汽化燃烧保护返回舱不因高温而烧毁,则返回舱返回时,烧蚀层起到了一定的隔热和隔离空气的作用,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A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的描述,选项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为固体,所以可以观察到大量的白烟,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可使紫色石蕊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选项C正确;
D、铜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为黑色固体,所以可以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选项D正确。故选A。
【点睛】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描述实验现象时不得出现物质名称。
10.D
【详解】将盐酸逐滴加入到一定量的溶液中,第一步反应为:;第二步反应为:,所以开始不会产生气体,当碳酸钠都转化为碳酸氢钠时,再滴加盐酸会生成气体,当碳酸氢钠反应完后气体的质量不再增大,为一定值,观察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镁在空气中燃烧,是镁与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镁燃烧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加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故8g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一定大于8g,此选项错误;
B、氧气和液氧是同种物质,都由氧分子构成,因为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氧气和液氧均有助燃性,此选项正确;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都是单质,此选项错误;
D、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氦原子与镁原子最外层电子个数相同,化学性质不同,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采用隔绝氧气或空气进行灭火;故错误;
B、用扇子扇灭燃烧中的火柴,利用气流带走热量降温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而灭火,故正确;
C、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房间内火灾,是利用隔绝氧气灭火;故错误;
D、森林大火时砍伐火势发展方向的树木,设置一条隔离带可灭火,利用的是移离可燃物的原理灭火,故错误;
故选:B。
【点睛】根据灭火的原理: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 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三者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13.B
【详解】A、氧气能供给生物呼吸,有助燃性,但没有诗中所描绘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升华时吸热,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液滴,可以制造舞台云雾,二氧化碳制作的汽水“驱散了炎炎夏日的暑气”,二氧化碳还可以用来灭火,二氧化碳参与光合作用等等,符合题意;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被人们用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但没有诗中所说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常被用于填充气球、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等,也没有诗中所描绘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B
【详解】A、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于干燥气体,正确,②CO具有还原性常用于炼铁,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正确②硬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多起泡少,软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少起泡多,现象不同,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正确,符合题意。
C、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②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离子带电,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①O2:表示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选项说法错误,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 CaCO3+2HCl==CaCl2+H2O+CO2↑ CH4+2O2CO2+2H2O
【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 CH4)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点睛】熟练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及步骤:写、配、注、标、等。
16. 不是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17. 分子 原子 1:1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 CaO+H2O═Ca(OH)2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种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1)①从微观上看,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化学变化中发生根本改变的微粒是分子,变化过程中,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②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A2与B2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2)①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会引起白磷燃烧,从燃烧条件分析,此时生石灰的作用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水温升高,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Ca(OH)2.
【点评】当反应关系图存在干扰或者不是真正反应关系图时,将图转化为能够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图,这样对解答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18.(1)长颈漏斗
(2) 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B
(3) ②
(4)③
【详解】(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
(2)①因为盐酸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则B中无明显现象可能的原因是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故填:CO2中混有氯化氢气体。
②D中充有某气体的超薄气球由烧杯底部往上升,最后悬于烧杯中,D中气球充入的气体可能是氧气,因为氢气、氨气的密度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小的多,充入D中气球不会悬于烧杯中,二氧化硫密度比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充入D中气球会在烧杯底部,故填:B。
(3)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②无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慢,所以图中曲线②表示无二氧化锰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故填:②。
(4)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则通过溶解、过滤、蒸发,分离制取氧气后所得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①正确操作顺序为FHG,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G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H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③符合题意。
故填:③。
19. 裂变 内能 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合理即可)
【详解】(1)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发生裂变释放能量来发电的,氢弹的爆炸才是核的聚变;故填:裂变。
(2)原子核发生裂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加热水,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被送到汽轮机,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所以能量的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故填:内能。
(3)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从开发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核废料处理等一方面说明即可;故填:核能是一种相对较为清洁的能源,而且用料省、运输方便,核泄漏造成的核辐射会使周边环境严重污染,因此核能利用与核电安全是人类应同时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20.(1) 氧气的浓度高 C
(2) A 氧气/O2 37%
(3) 水/H2O A 氢原子的利用率100%
【详解】(1)①其他条件一定时,氧气的浓度越高,燃料燃烧越充分,因此富氧空气支持燃烧,能起到节能和减少碳排放的作用,故填:氧气的浓度高;
②A、富氧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磷在富氧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因此硫在富氧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富氧空气压缩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分子大小不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反应物是过氧化钙和水,含有钙、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物也含钙、氢、氧三种元素;
①A、氢氧化钙和氧气中含有钙、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符合题意;
B、碳酸钙和氧气中含有钙、碳、氧三种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氧气中含有钙、氧两种元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②公式中的“21%”指的是病患吸氧时同时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的的浓度;根据题意:到达肺部氧浓度=21%+4×4%=37%,故填:氧气或O2;37%;
(3)①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水既是氧气生成系统的原料,也是Sabatier反应的生成物,故该呼吸保障系统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故填:水或H2O;
②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相同条件下,Co4N/Al2O3的催化性能更好,故选A;
③Bosch反应中CO2和H2生成了C和H2O,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来看,相比Sabatier反应,Bosch反应的优点是氢原子的利用率100%,故填:氢原子的利用率100%。
21. 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稀盐酸 A、C 增多 变大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分析】根据氯化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进行分析。
【详解】(1)、若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仪器a是铁架台,常用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
(2)、若要用上述药品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名称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所以液体药品就是稀盐酸;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A、C;若用澄清石灰水验证二氧化碳,实验中会观察到液面下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是因为发生装置内物质反应时气体增多,压强增大,大于外界压力,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气体从导管口冒出;
(3)、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如果没熄灭,说明没有集满;
故答案为:(1)、,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2)、稀盐酸,A、C,增多,变大;(3)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点睛】本题考查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
22. B cdfe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4H2O(气)+3FeFe3O4+4H2 m1:(m2﹣m1)
【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选用的最佳发生装置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乙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实验必须严格控制反应速率,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cdfe;
(2)①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检验正极产生气体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②铁和水蒸气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4H2O(气)+3FeFe3O4+4H2;
③装置A中的玻璃管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1就是氧化铜中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也就是水中氧元素质量为m1;装置B和其中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m2就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的质量,即水的质量是:m2,所以水中氢元素质量为:m2﹣m1,所以O、H元素的质量比为m1:(m2﹣m1)。
故答案为(1)B, ecdf;
(2)①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②4H2O(气)+3FeFe3O4+4H2;
③m1:(m2﹣m1)。
23. 分液漏斗 ②④⑦或②④⑤⑥ a c
【详解】(1)据图可知,标号④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欲得到平稳的气流,要选分液漏斗,控制滴液速率,发生装置选仪器组合为②④⑦或②④⑤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该反应也是固液不加热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图2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导管口a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4)a、制备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故a错误;
b、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双氧水与二氧化锰、盐酸与大理石都是混合物制备气体,故b错误;
c、制备气体时只能制备一种气体,否则无法达到收集气体的目的,故c正确;
故填:c。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高二上学期新起点摸底考试化学试题(答案)

下一篇: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检测题(答案)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