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2023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连云港)《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收集CO2气体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应该铺有一层细沙或者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加热固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分析。
3.(2023·龙江模拟)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类摄取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和修补受损组织
B.氦气通电发出橘红色的光,应用氦气的化学性质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酚醛塑料制成的锅手柄具有耐热性,破裂可以热修补
【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 人类摄取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和修补受损组织,故正确;
B. 氦气通电发出橘红色的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应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因为干冰升华,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雾,故错误;
D. 酚醛塑料具有热固性,加工成型后,受热不会熔化,破裂不可以热修补,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蛋白质的作用分析。
B、根据物理性质的特点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分析。
D、根据酚醛塑料的特点分析。
4.(2019·呼和浩特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⑥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②符合题意;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③符合题意;④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3N中的“3”表示3个氮原子,故④不符合题意;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⑤符合题意;⑥ 中质子数=电子数,该微粒不带电荷, 和 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故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根据纯净物定义分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构成,为纯净物;根据元素符号前和右上角数字的含义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
5.(2023·龙江模拟)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答案】C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N、2C、4O,反应后有2N、2X,所以2X中应该含有2C、4O,X的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氮气中氮元素显0价,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分析;
D、根据碳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6.(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B.某温度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碘粒会得到紫红色溶液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故错误;
B. 某温度下,向酒精中加入少量碘粒会得到紫红色溶液 ,碘在水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紫红色溶液,故错误;
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为蓝色,故错误;
D. 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7.(2023·龙江模拟)甘氨酸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B.甘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C.甘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5
D.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g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 甘氨酸由甘氨酸分子构成,甘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故错误;
B. 甘氨酸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正确;
C. 甘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5=24:5,故错误;
D. 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5+14+16×2=75,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分析。
8.(2022·武威)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质状态不同,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符合题意;
D、“人要实,火要虚”,是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状态不同,但是构成分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9.(2023·龙江模拟)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用于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发生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①可燃物燃烧都会放出大量的热 ②溶液中的反应都不会放出热量
C.微粒观 D.分类观
①碳单质和铜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②酸碱盐溶液都是由离子构成 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A.A B.B C.C D.D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用于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② 置换反应是一单质与一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正确,符合题意;
B. ①可燃物燃烧都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②溶液中的反应有的也会放出热量,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会放热,错误,不符合题意;
C. ①铜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碳单质,如C60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②酸、碱、盐都是由离子构成,溶液中还含有水,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 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含氧化合物,如高锰酸钾含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错误;②纯碱属于盐,烧碱属于碱,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置换反应的特点为“单化单化”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粒子分析;
D、根据氧化物、盐、碱的概念以及物质的俗称分析。
10.(2019·乐山)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实验四: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通过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蜡烛熄灭的顺序,可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
B、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就会影响测量氧气的体积;
C、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可以验满;
D、两种物质相互对划,谁的痕迹浅,谁的硬度大。
11.(2023·龙江模拟)在pH=2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pH=2的无色透明溶液显酸性,其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
① 银离子与氯离子会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符合题意;
②这四种离子与氢离子不会生成沉淀、或者气体、或者水,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③ 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符合题意;
④ 这四种离子与氢离子不会生成沉淀、或者气体、或者水,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所以①、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
铁盐溶液显黄色,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铜盐溶液显蓝色。
12.(2023·龙江模拟)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稀盐酸、浓硫酸、醋酸的溶液都显酸性,可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
B.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均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蔗糖溶液不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稀盐酸、浓硫酸、醋酸的溶液都显酸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 值,故错误;
B. 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具有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故正确;
D. 蔗糖溶液不导电,因为溶液中含有的是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分析。
二、多选题
13.(2023·龙江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答案】C,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为酸性,pH会变大,不断接近7,不会大于等于7,故错误;
B.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水质量会减少,饱和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溶质析出,所以随着生石灰加入,水会减少,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水被完全反应,溶质的质量变为0,故错误;
C. MgO+2HCl=MgCl2+H2O,Mg+2HCl=MgCl2+H2↑,开始盐酸不足,生成氯化镁的质量是由盐酸决定,相同质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同;继续加入盐酸,盐酸过量,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由固体决定,相同质量的氧化镁和镁,镁生成的氯化镁质量多,故正确;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化肥(NH4)2SO4和KNO3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CO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再将Cu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分别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答案】A,C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硫酸铵,无明显气味的是硝酸钾,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B. 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只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无法燃烧,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C. Zn、Cu、Ag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只有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锌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氢的前面,即三种金属中,锌的活动性最强,排在氢之前,铜、银活动性比较弱,排在氢之后;再将Cu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即铜能够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银,故符合题意;
D. 过量的硫酸钠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硫酸钠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三、单选题
15.(2023·龙江模拟)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MgSO4、Na2SO4、K2SO4、CuSO4、NaOH、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步骤(1):取 13g 白色粉末,投入 50g 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1)所得溶液中加入 100g 足量的 Ba(NO3)2,得到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质量 139.7g。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白色粉末一定是纯净物
B.白色粉末中至少含 Na2SO4、K2SO4、NaOH中的某一种或几种
C.白色粉末中至少含 Na2SO4和 K2SO4中的某一种
D.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CuSO4和 BaCl2,可能含有 NaOH
【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取13gA,投入50g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不能共存,因为氯化钡和他们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反应都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硝酸钡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白色粉末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一定没有氯化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13g+50g+100g-139.7g=23.3g,
MgSO4 +Ba(NO3)2=Mg(NO3)2+ BaSO4↓
120 233
Na2SO4 +Ba(NO3)2=2NaNO3+ BaSO4↓
142 233
K2SO4 +Ba(NO3)2= 2KNO3+ BaSO4↓
174 233
通过计算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23.3g,需要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任意一种的质量分别是:12g、14.2g、17.4g,而题中取13g白色粉末全部反应,生成23.3g的硫酸钡沉淀,一定含有硫酸镁,还至少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由于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两种或任意一种,不含氯化钡。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四、填空题
16.(2023·龙江模拟)用化学符号或符号与数字组合填空。
(1)2个氮分子 。
(2)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Na+、 Cl-;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1)根据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分子分析;
(2)根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分析;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7.(2023·龙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文体活动,无不包含着化学知识。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进行软化。
(2)以下生活用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
A.锦纶运动衫 B.铝合金货架 C.羊毛围巾 D.汽车轮胎
(3)农田里的一片庄稼叶色萎黄并有倒伏现象。你建议选用的一种化肥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能够让燃料在燃烧时不至于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从促进燃料充分燃烧角度看,导流通道的作用是 。
【答案】(1)煮沸
(2)A;D
(3)A
(4)
(5)提供充足的氧气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1)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A. 锦纶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 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 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 轮胎为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3)农田里的一片庄稼叶色萎黄并有倒伏现象。应该施加钾肥和氮肥。
A. 硝酸钾含有钾、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 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 碳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 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 。
(5)导流通道能够让燃料在燃烧时不至于产生黑烟和异味,从促进燃料充分燃烧角度看,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分析】(1)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2)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3)根据庄稼叶色发黄需施用氮肥,有倒伏现象需施用钾肥分析;
(4)根据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5)根据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分析。
18.(2023·龙江模拟)“宏观是外在表现,微观是内部结构,符号是表示方法”。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写出D、E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答案】(1)34
(2)B、D;MgCl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从图A中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D中质子数都是17,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
D是氯离子,E是镁离子,其中氯元素显-1价,镁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D、E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五、推断题
19.(2023·龙江模拟)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写出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操作①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填“已”或“未”)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测得E的,则A的成分是 。
【答案】(1)溶解
(2)已
(3)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4)NaOH、Na2CO3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1)操作①中向固体样品中加水会形成溶液,说明操作①是溶解;
(2)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说明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3)为探究固体中是否还含有NaOH,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因此过量的CaCl2溶液可将碳酸钠全部反应掉,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4)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若pH>7,说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A的成分是NaOH、Na2CO3。
【分析】(1)根据溶解操作的特点分析;
(2)根据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可判断有碳酸钠的存在分析;
(3)根据NaOH和NaOH变质产生的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分析。
(4)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以及碳酸钠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分析。
六、填空题
20.(2023·龙江模拟)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C C.恒温蒸发溶剂
(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忽略水的挥发)。
【答案】(1)C
(2)B;C
(3)A>C>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t1℃时,C的曲线在上方,说明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
(2)根据溶解度曲线图,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M表示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将溶液由M点变为饱和溶液时,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答案为:B C。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A=C>B,t3℃,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A>C=B。
所以,t2℃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B中溶剂最多,A、B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相等,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剂质量不变,溶液中C 的质量减小,但是大于溶液中B 的质量,故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B 。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七、推断题
21.(2023·龙江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的浓溶液具有脱水作用;D和F的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图中“—”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请写出你的推断。
(1)A的化学式为 。
(2)E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3)由B生成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C的用途 (答一点)。
【答案】(1)Fe3O4
(2)碱
(3)CuO+H2SO4=CuSO4+H2O/Cu(OH)2+H2SO4=CuSO4+2H2O
(4)作气体肥料/灭火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的浓溶液具有脱水作用,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所以推断B是硫酸;
根据其中D是金属单质,D和F的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推断D是铁,F是硫酸铜;
根据A是黑色固体,铁与A可以相互转化,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所以推断A是四氧化三铁;
根据C是气体,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推断C是二氧化碳;
根据E与二氧化碳、硫酸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所以推断E是一种碱,比如氢氧化钙。
(1)A的化学式为Fe3O4。
(2)根据以上分析,E物质的类别是碱。
(3)B是硫酸,F是硫酸铜,由B生成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或者Cu(OH)2+H2SO4=CuSO4+2H2O。
(4)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作气体肥料、灭火等。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浓硫酸、铁和硫酸铜,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八、简答题
22.(2023·龙江模拟)地球是我们全人类的家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简要写出酸雨形成的原因。
(2)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写出一条“白色污染”的危害。
(3)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大,写出一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答案】(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石油制品燃烧生成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
(3)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等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酸雨形成的原因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石油制品燃烧生成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大量的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白色污染”的危害有: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有: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等。
【分析】(1)根据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
(2)根据“白色污染”的危害分析;
(3)根据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分析。
23.(2023·龙江模拟)化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1)新装修的家居室内通常有一些异味,人们常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包,这是什么原理?
(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加工厂常采用充氮气包装,这是利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3)油锅中的热油起火,可以迅速加入较多的蔬菜来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答案合理即可)
(2)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合理即可)
(3)使油(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新装修的家居室内通常有一些异味,人们常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包,原理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等;
(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加工厂常采用充氮气包装,这是利用了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油锅中的热油起火,迅速加入较多的蔬菜灭火的原理是使油(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九、填空题
24.(2023·龙江模拟)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
(1)王亚平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间站里的每一滴水都会物尽其用”,写出一条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
(2)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这是应用了钛合金的哪些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3)为了防止航天员六个月的微重力生活引起骨质疏松,请你为航天员们推荐一种补钙剂。
【答案】(1)用淘米水浇花
(2)熔点高;密度小
(3)碳酸钙/CaCO3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1)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等;
(2)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这是应用了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的优点。
(3)碳酸钙常用作补钙剂。
【分析】(1)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分析;
(2)根据钛合金的优点分析;
(3)根据碳酸钙的用途分析。
25.(2023·龙江模拟)结合下列常见化学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③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可用到图中的仪器有 (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陶土网上加热,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答案】(1)坩埚钳
(2)漏斗
(3)⑤⑥⑦
(4)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1)仪器②的名称是坩埚钳;
(2)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量取一定体积的粗盐水,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③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漏斗;
(3)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所需仪器是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为⑤⑥⑦。
(4)A、蒸发时,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还需加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不符合题意;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符合题意;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会导致部分固体颗粒过热而外溅,故不符合题意;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无需放在陶土网上,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的仪器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实验所需仪器分析;
(4)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十、实验题
26.(2023·龙江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常见实验。
(1)A实验:向盛有一段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除了看到产生气泡和镁条消失外,还能感觉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用打气筒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
(3)C实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反应停止后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D实验:把一根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没有看到任何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 。
【答案】(1)试管外壁发热
(2)使面粉充满金属罐;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3)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4)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1)A实验:向盛有一段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除了看到产生气泡和镁条消失外,由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还能感觉到的现象是试管外壁发热;
(2)B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用打气筒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罐、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3)C实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反应停止后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使试管里的压强减小,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4)铝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把一根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没有看到任何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分析】(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分析;
(2)根据粉尘爆炸实验的原理分析;
(3)根据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27.(2023·龙江模拟)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完成该实验除上图的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导入,在H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件仪器就可以测量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你的具体做法是 。
(2)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仪器组合是 (按字母顺序填仪器下方的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酒精灯;b;用量筒接a口排出的水
(2)ABCDF;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需要加热,完成该实验除上图的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酒精灯。
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氧气应该从b端导入,在H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件仪器就可以测量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由于水从a口排出,水排出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故具体做法是用量筒接a口排出的水。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仪器组合是ABCDF。
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的特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验满操作分析。
十一、科学探究题
28.(2023·龙江模拟)化学社团小组同学在探究金属和溶液反应规律时分别在①②两个试管中做了如图A的两个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后将两个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如图B所示,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测定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由此判断试管②中固体残渣成分的化学式为 。
同学们对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几位同学纷纷做出猜想:
猜想一:含有AgNO3、Zn(NO3)2、ZnCl2、HNO3、HCl。
猜想二:含有AgNO3、Zn(NO3)2、HNO3。
猜想三:含有Zn(NO3)2、ZnCl2、HCl、HNO3。
猜想四:含有Zn(NO3)2、HNO3。
……
(3)你认为上述猜想不合理的是 ,从离子角度分析,其理由是 。
(4)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①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二 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②若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
(5)实验方案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实验方案 是错误的。
【答案】(1)Zn+2AgNO3=Zn(NO3)2+2Ag
(2)Ag
(3)猜想一;猜想一中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4)稀盐酸;白色沉淀
(5);猜想四中加入碳酸钠也会产生碳酸锌白色沉淀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试管②中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其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Zn(NO3)2+2Ag。
(2)该混合物当中可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有银,可能有锌,但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溶液为酸性,因为锌会与酸反应,故不能共存,所以试管②中固体残渣成分的化学式是Ag。
(3)猜想一不合理, 从离子角度分析,是因为猜想一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4)猜想二正确,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由于稀盐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方案一中加入的是稀盐酸。
如果猜想三正确,在猜想三中,加入碳酸钠以后,碳酸根先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离子完全反应后,碳酸根再和锌离子生成碳酸锌白色沉淀。
(5)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硝酸和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是AgNO3+HCl=AgCl↓+HNO3;
实验方案二中忽略了猜想四,猜想四中加入碳酸钠也会产生碳酸锌白色沉淀。
【分析】(1)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2)根据银和锌单质为白色沉淀,但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溶液为酸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分析。
(4)根据盐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碳酸锌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分析。
(5)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硝酸和氯化银沉淀。
十二、计算题
29.(2023·龙江模拟)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试计算:
(1)乳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90
(2)6:1:8
(3)85%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乳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16×3=90。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16×3=6:1:8。
(3)设乳酸样品的质量为x,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a,
x×34%=x×a×
所以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85%。
【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2)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
30.(2023·龙江模拟)同学们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和技术员一起分析一种含有氯化钠的氯化钙的产品组成。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请计算分析: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解: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z
x=11.1g
y=11.7g
z=10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3.4-11.1g=2.3g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2.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钠的质量,未知量是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氯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解答。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2023年中考四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连云港)《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棉线织布 B.粮食酿酒 C.楠木制舟 D.沙里淘金
2.(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收集CO2气体
3.(2023·龙江模拟)化学让生活更美好。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类摄取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和修补受损组织
B.氦气通电发出橘红色的光,应用氦气的化学性质
C.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是二氧化碳气体
D.酚醛塑料制成的锅手柄具有耐热性,破裂可以热修补
4.(2019·呼和浩特模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不发生改变
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
④2Fe3+和3N中的“3”都表示微粒的个数
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
⑥ 、 和 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②⑤⑥
5.(2023·龙江模拟)汽车尾气是空气污染的元凶之一,使用催化净化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污染,其反应原理之一是2NO+2CO=N2+2X.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2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
6.(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B.某温度下,向水中加入少量碘粒会得到紫红色溶液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D.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7.(2023·龙江模拟)甘氨酸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
B.甘氨酸属于有机化合物
C.甘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5
D.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g
8.(2022·武威)很多成语、俗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黄金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分子在不断运动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物质的状态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D.“人要实,火要虚” ——增加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燃物燃烧得更旺
9.(2023·龙江模拟)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归纳与整理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守恒观 B.能量观
①用于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②发生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 ①可燃物燃烧都会放出大量的热 ②溶液中的反应都不会放出热量
C.微粒观 D.分类观
①碳单质和铜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 ②酸碱盐溶液都是由离子构成 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纯碱和烧碱都属于碱
A.A B.B C.C D.D
10.(2019·乐山)下图所示的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实验一:验证CO2的部分性质
B.实验二: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
C.实验三:验证O2是否收集满
D.实验四: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
11.(2023·龙江模拟)在pH=2的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2.(2023·龙江模拟)逻辑推理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稀盐酸、浓硫酸、醋酸的溶液都显酸性,可用pH试纸测定它们的pH
B.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均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C.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蔗糖溶液不导电,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粒子
二、多选题
13.(2023·龙江模拟)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不断加入生石灰
C.向盛有相同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D.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14.(2023·龙江模拟)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鉴别化肥(NH4)2SO4和KNO3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B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入O2点燃CO
C 验证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将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再将Cu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分别观察现象
D 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少量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三、单选题
15.(2023·龙江模拟)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 MgSO4、Na2SO4、K2SO4、CuSO4、NaOH、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这包白色粉末的成分展开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步骤(1):取 13g 白色粉末,投入 50g 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
步骤(2):向(1)所得溶液中加入 100g 足量的 Ba(NO3)2,得到白色沉淀,过滤得滤液质量 139.7g。
结合以上探究过程,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白色粉末一定是纯净物
B.白色粉末中至少含 Na2SO4、K2SO4、NaOH中的某一种或几种
C.白色粉末中至少含 Na2SO4和 K2SO4中的某一种
D.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 CuSO4和 BaCl2,可能含有 NaOH
四、填空题
16.(2023·龙江模拟)用化学符号或符号与数字组合填空。
(1)2个氮分子 。
(2)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7.(2023·龙江模拟)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人们的衣、食、住、行以及各种文体活动,无不包含着化学知识。
(1)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生活中可用 的方法进行软化。
(2)以下生活用品中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填字母)。
A.锦纶运动衫 B.铝合金货架 C.羊毛围巾 D.汽车轮胎
(3)农田里的一片庄稼叶色萎黄并有倒伏现象。你建议选用的一种化肥是____。(填字母)
A. B. C. D.
(4)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北京冬奥会火种灯内外灯罩之间设计了一个导流通道,能够让燃料在燃烧时不至于产生黑烟和异味,保持火种灯外观清洁、透亮。从促进燃料充分燃烧角度看,导流通道的作用是 。
18.(2023·龙江模拟)“宏观是外在表现,微观是内部结构,符号是表示方法”。在这三者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填字母),写出D、E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五、推断题
19.(2023·龙江模拟)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作用而变质。小军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1)写出上述实验操作的名称:操作① 。
(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该固体 (填“已”或“未”)变质。
(3)步骤③中加过量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 。
(4)若测得E的,则A的成分是 。
六、填空题
20.(2023·龙江模拟)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固体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____(填字母)。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C C.恒温蒸发溶剂
(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忽略水的挥发)。
七、推断题
21.(2023·龙江模拟)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让我们领略了无穷的冰雪魅力。如图“雪花”顶角上的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D是金属单质,A是黑色固体,C是气体,B的浓溶液具有脱水作用;D和F的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图中“—”表示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能发生转化)。请写出你的推断。
(1)A的化学式为 。
(2)E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3)由B生成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C的用途 (答一点)。
八、简答题
22.(2023·龙江模拟)地球是我们全人类的家园,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pH小于5.6的雨水称为酸雨,简要写出酸雨形成的原因。
(2)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写出一条“白色污染”的危害。
(3)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的保有量日益增大,写出一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
23.(2023·龙江模拟)化学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一些做法。
(1)新装修的家居室内通常有一些异味,人们常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包,这是什么原理?
(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加工厂常采用充氮气包装,这是利用了氮气的什么性质?
(3)油锅中的热油起火,可以迅速加入较多的蔬菜来灭火,其原理是什么?
九、填空题
24.(2023·龙江模拟)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太空授课。
(1)王亚平说“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空间站里的每一滴水都会物尽其用”,写出一条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
(2)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这是应用了钛合金的哪些优点?(至少答出两点)
(3)为了防止航天员六个月的微重力生活引起骨质疏松,请你为航天员们推荐一种补钙剂。
25.(2023·龙江模拟)结合下列常见化学仪器,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仪器②的名称是 。
(2)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③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填名称)。
(3)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可用到图中的仪器有 (填序号)。
(4)下列有关蒸发结晶操作描述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D.蒸发皿应放在陶土网上加热,防止受热不均而炸裂
十、实验题
26.(2023·龙江模拟)以下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常见实验。
(1)A实验:向盛有一段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除了看到产生气泡和镁条消失外,还能感觉到的现象是 。
(2)B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用打气筒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
(3)C实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反应停止后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4)D实验:把一根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没有看到任何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 。
27.(2023·龙江模拟)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完成该实验除上图的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该从 (填“a”或“b”)端导入,在H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件仪器就可以测量收集到氧气的体积,你的具体做法是 。
(2)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仪器组合是 (按字母顺序填仪器下方的字母),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 。
十一、科学探究题
28.(2023·龙江模拟)化学社团小组同学在探究金属和溶液反应规律时分别在①②两个试管中做了如图A的两个实验。
(1)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后将两个试管中的混合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如图B所示,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并测定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由此判断试管②中固体残渣成分的化学式为 。
同学们对烧杯中反应后的溶液溶质的成分产生了兴趣,几位同学纷纷做出猜想:
猜想一:含有AgNO3、Zn(NO3)2、ZnCl2、HNO3、HCl。
猜想二:含有AgNO3、Zn(NO3)2、HNO3。
猜想三:含有Zn(NO3)2、ZnCl2、HCl、HNO3。
猜想四:含有Zn(NO3)2、HNO3。
……
(3)你认为上述猜想不合理的是 ,从离子角度分析,其理由是 。
(4)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①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二正确
二 取烧杯中混合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②若有 产生 猜想三正确
(5)实验方案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实验方案 是错误的。
十二、计算题
29.(2023·龙江模拟)近年来,乳酸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乳酸在医药、食品工业中应用前景广阔。乳酸的化学式为C3H6O3,试计算:
(1)乳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 。
30.(2023·龙江模拟)同学们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和技术员一起分析一种含有氯化钠的氯化钙的产品组成。现取13.4g固体样品,全部溶于96.6g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如图所示的曲线关系。请计算分析:
(1)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2)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棉线织布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粮食酿酒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楠木制舟只改变物质的外部形状,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沙里淘金是物质的分离,不产生新物质,不涉及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故不符合题意;
B.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为: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气密性良好,故符合题意;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应该铺有一层细沙或者少量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加热固体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B、根据大气压原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分析。
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
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方法分析。
3.【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二氧化碳的用途
【解析】【解答】A. 人类摄取蛋白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和修补受损组织,故正确;
B. 氦气通电发出橘红色的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应用氦气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C. 用干冰营造舞台意境时,看到的白雾,因为干冰升华,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凝结成水雾,故错误;
D. 酚醛塑料具有热固性,加工成型后,受热不会熔化,破裂不可以热修补,故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蛋白质的作用分析。
B、根据物理性质的特点分析。
C、根据干冰升华,会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分析。
D、根据酚醛塑料的特点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①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故②符合题意;③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③符合题意;④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2Fe3+中的“3”表示1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 3N中的“3”表示3个氮原子,故④不符合题意;⑤碳-14(14C)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故⑤符合题意;⑥ 中质子数=电子数,该微粒不带电荷, 和 中质子数不等于电子数,表示的微粒都带电荷,故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根据纯净物定义分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种物质构成,为纯净物;根据元素符号前和右上角数字的含义分析;根据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质子数=电子数,则为原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电子数,为阴离子。
5.【答案】C
【知识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2N、2C、4O,反应后有2N、2X,所以2X中应该含有2C、4O,X的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氮中氮元素显+2价,氮气中氮元素显0价,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D、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主要来源于汽油的不充分燃烧,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分析;
D、根据碳元素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 ,故错误;
B. 某温度下,向酒精中加入少量碘粒会得到紫红色溶液 ,碘在水的溶解度很小,不能形成紫红色溶液,故错误;
C. 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为蓝色,故错误;
D. 天然气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7.【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 甘氨酸由甘氨酸分子构成,甘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故错误;
B. 甘氨酸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 ,故正确;
C. 甘氨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12×2∶1×5=24:5,故错误;
D. 甘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5+14+16×2=75,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有机物是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等之外的含碳化合物分析;
C、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真金不怕火炼”是指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高温下,也与氧气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但是物质状态不同,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符合题意;
D、“人要实,火要虚”,是指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可燃物燃烧的更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的状态不同,但是构成分子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同。
9.【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用于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一定含有氧元素,正确;② 置换反应是一单质与一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发生置换反应,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正确,符合题意;
B. ①可燃物燃烧都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②溶液中的反应有的也会放出热量,比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会放热,错误,不符合题意;
C. ①铜单质都是由原子构成,有的碳单质,如C60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②酸、碱、盐都是由离子构成,溶液中还含有水,水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 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含氧化合物,如高锰酸钾含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错误;②纯碱属于盐,烧碱属于碱,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以及置换反应的特点为“单化单化”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C、根据物质的构成粒子分析;
D、根据氧化物、盐、碱的概念以及物质的俗称分析。
10.【答案】B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合金与合金的性质;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A、实验过程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或进入集气瓶中的水偏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氧气收集满,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两种物质相互刻划,痕迹明显的硬度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答案为:B。
【分析】A、通过倾倒二氧化碳气体,观察蜡烛熄灭的顺序,可知得出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结论;
B、在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如果燃烧的产物是气体,就会影响测量氧气的体积;
C、将燃烧的木条放在瓶口,可以验满;
D、两种物质相互对划,谁的痕迹浅,谁的硬度大。
11.【答案】D
【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解析】【解答】pH=2的无色透明溶液显酸性,其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
① 银离子与氯离子会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符合题意;
②这四种离子与氢离子不会生成沉淀、或者气体、或者水,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③ 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符合题意;
④ 这四种离子与氢离子不会生成沉淀、或者气体、或者水,能共存,不符合题意;
所以①、③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所谓离子共存实质上就是看离子间是否发生反应。若离子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或水,就不能共存。
铁盐溶液显黄色,亚铁盐溶液显浅绿色,铜盐溶液显蓝色。
12.【答案】C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稀盐酸、浓硫酸、醋酸的溶液都显酸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 值,故错误;
B. NaOH、Ca(OH)2都是常见的碱,氢氧化钠具有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氢氧化钙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错误;
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所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故正确;
D. 蔗糖溶液不导电,因为溶液中含有的是蔗糖分子、水分子,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分析。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D、根据溶液能导电的原因分析。
13.【答案】C,D
【知识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向一定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溶液始终为酸性,pH会变大,不断接近7,不会大于等于7,故错误;
B.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水质量会减少,饱和石灰水有氢氧化钙溶质析出,所以随着生石灰加入,水会减少,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少,直至水被完全反应,溶质的质量变为0,故错误;
C. MgO+2HCl=MgCl2+H2O,Mg+2HCl=MgCl2+H2↑,开始盐酸不足,生成氯化镁的质量是由盐酸决定,相同质量的盐酸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相同;继续加入盐酸,盐酸过量,生成氯化镁的质量由固体决定,相同质量的氧化镁和镁,镁生成的氯化镁质量多,故正确;
D.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故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根据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4.【答案】A,C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分别取少量化肥样品,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是硫酸铵,无明显气味的是硝酸钾,可以鉴别,故符合题意;
B. 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大量存在时,只有少量的一氧化碳通入氧气无法燃烧,且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C. Zn、Cu、Ag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只有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说明锌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氢的前面,即三种金属中,锌的活动性最强,排在氢之前,铜、银活动性比较弱,排在氢之后;再将Cu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表面出现银白色固体,即铜能够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锌、铜、银,故符合题意;
D. 过量的硫酸钠能与BaCl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硫酸钠过量引入了新的杂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
【分析】除杂的原则:1、除杂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欲保留的物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杂质;3、最佳的除杂方法是除杂剂与杂质反应生成欲保留的物质。
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5.【答案】C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硫酸铜在溶液中显蓝色,取13gA,投入50g水中,搅拌,得到无色溶液,所以A中一定不含硫酸铜;
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和氯化钡不能共存,因为氯化钡和他们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反应都会生成硫酸钡沉淀,加入硝酸钡会生成白色沉淀,所以白色粉末中含有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一定没有氯化钡。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硫酸钡沉淀质量=13g+50g+100g-139.7g=23.3g,
MgSO4 +Ba(NO3)2=Mg(NO3)2+ BaSO4↓
120 233
Na2SO4 +Ba(NO3)2=2NaNO3+ BaSO4↓
142 233
K2SO4 +Ba(NO3)2= 2KNO3+ BaSO4↓
174 233
通过计算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是23.3g,需要硫酸镁、硫酸钠、硫酸钾任意一种的质量分别是:12g、14.2g、17.4g,而题中取13g白色粉末全部反应,生成23.3g的硫酸钡沉淀,一定含有硫酸镁,还至少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一种。由于硫酸镁和氢氧化钠不能共存,所以样品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一定含有硫酸镁,可能含有硫酸钠、硫酸钾中的两种或任意一种,不含氯化钡。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与镁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分析。
16.【答案】(1)
(2)、
(3)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1)2个氮分子表示为2N2;
(2)氯化钠是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的,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Na+、 Cl-;
(3)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分析】(1)根据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分子分析;
(2)根据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分析;
(3)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17.【答案】(1)煮沸
(2)A;D
(3)A
(4)
(5)提供充足的氧气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解析】【解答】(1)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A. 锦纶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 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 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 轮胎为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3)农田里的一片庄稼叶色萎黄并有倒伏现象。应该施加钾肥和氮肥。
A. 硝酸钾含有钾、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
B. 硝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C. 碳酸钾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D. 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4)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化学方程式为 。
(5)导流通道能够让燃料在燃烧时不至于产生黑烟和异味,从促进燃料充分燃烧角度看,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
【分析】(1)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分析;
(2)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分析;
(3)根据庄稼叶色发黄需施用氮肥,有倒伏现象需施用钾肥分析;
(4)根据常温下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分析;
(5)根据物质充分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分析。
18.【答案】(1)34
(2)B、D;MgCl2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从图A中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硒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4。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B、D中质子数都是17,属于同种元素的是B、D。
D是氯离子,E是镁离子,其中氯元素显-1价,镁元素显+2价,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所以D、E两种粒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2)根据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析。
19.【答案】(1)溶解
(2)已
(3)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4)NaOH、Na2CO3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1)操作①中向固体样品中加水会形成溶液,说明操作①是溶解;
(2)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体,说明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水和氯化钠,所以氢氧化钠固体已变质;
(3)为探究固体中是否还含有NaOH,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要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因此过量的CaCl2溶液可将碳酸钠全部反应掉,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目的是:除尽溶液中的碳酸钠;
(4)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若pH>7,说明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故A的成分是NaOH、Na2CO3。
【分析】(1)根据溶解操作的特点分析;
(2)根据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可判断有碳酸钠的存在分析;
(3)根据NaOH和NaOH变质产生的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分析。
(4)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以及碳酸钠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分析。
20.【答案】(1)C
(2)B;C
(3)A>C>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t1℃时,C的曲线在上方,说明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C。
(2)根据溶解度曲线图,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物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M表示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所以将溶液由M点变为饱和溶液时,采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升高温度,故答案为:B C。
(3)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2℃时,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A=C>B,t3℃,A、B、C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A>C=B。
所以,t2℃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B中溶剂最多,A、B溶液中的溶剂的质量相等,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剂质量不变,溶液中C 的质量减小,但是大于溶液中B 的质量,故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C>B 。
【分析】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根据已知温度查出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对应的温度;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21.【答案】(1)Fe3O4
(2)碱
(3)CuO+H2SO4=CuSO4+H2O/Cu(OH)2+H2SO4=CuSO4+2H2O
(4)作气体肥料/灭火等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根据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B的浓溶液具有脱水作用,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所以推断B是硫酸;
根据其中D是金属单质,D和F的反应是我国古代湿法炼铜的原理 ,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推断D是铁,F是硫酸铜;
根据A是黑色固体,铁与A可以相互转化,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所以推断A是四氧化三铁;
根据C是气体,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推断C是二氧化碳;
根据E与二氧化碳、硫酸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所以推断E是一种碱,比如氢氧化钙。
(1)A的化学式为Fe3O4。
(2)根据以上分析,E物质的类别是碱。
(3)B是硫酸,F是硫酸铜,由B生成F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或者Cu(OH)2+H2SO4=CuSO4+2H2O。
(4)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作气体肥料、灭火等。
【分析】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浓硫酸、铁和硫酸铜,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22.【答案】(1)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石油制品燃烧生成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
(3)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等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1)酸雨形成的原因为: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石油制品燃烧生成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大量的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2)“白色污染”的危害有:破坏土壤、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等。
(3)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有: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用无铅汽油等。
【分析】(1)根据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
(2)根据“白色污染”的危害分析;
(3)根据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措施分析。
23.【答案】(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答案合理即可)
(2)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答案合理即可)
(3)使油(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新装修的家居室内通常有一些异味,人们常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包,原理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异味等;
(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加工厂常采用充氮气包装,这是利用了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3)油锅中的热油起火,迅速加入较多的蔬菜灭火的原理是使油(可燃物)的温度降到其着火点以下。
【分析】(1)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分析。
(3)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分析。
24.【答案】(1)用淘米水浇花
(2)熔点高;密度小
(3)碳酸钙/CaCO3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
【解析】【解答】(1)在生活中让水物尽其用的做法有: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服水冲厕等;
(2)在空间站的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这是应用了钛合金熔点高、密度小的优点。
(3)碳酸钙常用作补钙剂。
【分析】(1)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分析;
(2)根据钛合金的优点分析;
(3)根据碳酸钙的用途分析。
25.【答案】(1)坩埚钳
(2)漏斗
(3)⑤⑥⑦
(4)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1)仪器②的名称是坩埚钳;
(2)过滤所需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量取一定体积的粗盐水,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所以在过滤粗盐水时,除用到③⑤⑥⑦⑧,还需要用到图中的一种玻璃仪器是漏斗;
(3)做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实验,所需仪器是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为⑤⑥⑦。
(4)A、蒸发时,当加热至有晶体析出时,还需加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不符合题意;
B、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符合题意;
C、当水分完全蒸干时,会导致部分固体颗粒过热而外溅,故不符合题意;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无需放在陶土网上,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过滤所需的仪器分析;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实验所需仪器分析;
(4)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26.【答案】(1)试管外壁发热
(2)使面粉充满金属罐;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3)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4)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知识点】常见金属的特性及其应用;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酸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1)A实验:向盛有一段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除了看到产生气泡和镁条消失外,由于镁与盐酸反应放热,还能感觉到的现象是试管外壁发热;
(2)B实验:粉尘爆炸实验,用打气筒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罐、使面粉与氧气充分接触;
(3)C实验: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果反应停止后先熄灭酒精灯可能引起的后果是使试管里的压强减小,液体倒流,炸裂试管;
(4)铝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薄膜,氧化铝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故把一根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没有看到任何现象,其可能的原因是:铝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分析】(1)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放热分析;
(2)根据粉尘爆炸实验的原理分析;
(3)根据碳还原氧化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4)根据铝和氧化铝的化学性质分析。
27.【答案】(1)2KMnO4K2MnO4+MnO2+O2↑;酒精灯;b;用量筒接a口排出的水
(2)ABCDF;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知识点】氧气的收集方法;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为高锰酸钾在加热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实验需要加热,完成该实验除上图的仪器外,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酒精灯。
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氧气应该从b端导入,在H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一件仪器就可以测量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由于水从a口排出,水排出的体积即为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故具体做法是用量筒接a口排出的水。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需要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若要组装一套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可选择图中的仪器组合是ABCDF。
二氧化碳一般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则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氧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多功能瓶的使用方法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的特点,二氧化碳的性质,验满操作分析。
28.【答案】(1)Zn+2AgNO3=Zn(NO3)2+2Ag
(2)Ag
(3)猜想一;猜想一中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4)稀盐酸;白色沉淀
(5);猜想四中加入碳酸钠也会产生碳酸锌白色沉淀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试管②中是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其化学方程式是Zn+2AgNO3=Zn(NO3)2+2Ag。
(2)该混合物当中可产生的白色沉淀一定有银,可能有锌,但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溶液为酸性,因为锌会与酸反应,故不能共存,所以试管②中固体残渣成分的化学式是Ag。
(3)猜想一不合理, 从离子角度分析,是因为猜想一中的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共存。
(4)猜想二正确,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由于稀盐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方案一中加入的是稀盐酸。
如果猜想三正确,在猜想三中,加入碳酸钠以后,碳酸根先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离子完全反应后,碳酸根再和锌离子生成碳酸锌白色沉淀。
(5)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硝酸和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是AgNO3+HCl=AgCl↓+HNO3;
实验方案二中忽略了猜想四,猜想四中加入碳酸钠也会产生碳酸锌白色沉淀。
【分析】(1)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
(2)根据银和锌单质为白色沉淀,但混合后烧杯中溶液的pH为1,溶液为酸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氯离子和银离子会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分析。
(4)根据盐酸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碳酸锌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分析。
(5)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硝酸和氯化银沉淀。
29.【答案】(1)90
(2)6:1:8
(3)85%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乳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1×6+16×3=90。
(2)乳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16×3=6:1:8。
(3)设乳酸样品的质量为x,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a,
x×34%=x×a×
所以经测定某不纯的乳酸样品中含碳元素34%(杂质中不含碳元素),则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为85%。
【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和。
(2)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3)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物质的质量×化学式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
该样品中含乳酸的质量分数=。
30.【答案】(1)解:设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生成的碳酸钙的质量为z
x=11.1g
y=11.7g
z=10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3.4-11.1g=2.3g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2.3g。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碳酸钠的质量,未知量是氯化钙、生成碳酸钙、氯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为氯化钠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反应产生的沉淀的质量,再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