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练习题 (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全一册

海水中的化学
一、单选题
1.科学家的发现和发明,为我们人类进步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科学家对应的发现或发明不一致的是(  )
A.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 B.拉瓦锡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
C.门捷列夫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卢瑟福发现了电子
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E属于不同类别物质。B的浓溶液会使纸张炭化,E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制取农药波尔多液。图中“—”表示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能一步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与B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B和C反应时无明显现象
C.D→E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B和E中含有相同的元素
3.对于氯化钠、纯碱、小苏打、碳酸钙四种常见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用做炉具清洁剂
B.氯化钠用于配制生理盐水
C.它们都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
D.小苏打可用于补钙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
A. B.Cl - C.OH - D.
5.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B.氯化钠、氢氧化钠、稀硫酸
C.氯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钠 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6.下列物质中,和Fe、NaOH溶液、BaCl2溶液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A.稀盐酸 B.硝酸铜溶液 C.硫酸锌溶液 D.硫酸铜溶液
7.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8.饱和硝酸钾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此变化过程中(  )
A.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B.溶液的密度会增大
C.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 D.硝酸钾的溶解度会减小
9.海水中不含有的盐是( )
A.食盐 B.氯化钾 C.硫酸钡 D.硫酸镁
10.要除去以下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Na2SO4) Ba(OH)2溶液
B KCl(CuCl2) KOH溶液
C CO2(HCl) NaOH溶液
D Cu(CuO) 稀盐酸
A.A B.B C.C D.D
11.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一种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4
B.A点对应的物质完全燃烧可得到C点对应的物质
C.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它对应的点是E
D.B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12.某澄清溶液含有Ba2+、Mg2+、、Fe3+、、Cl-、、OH-离子中的3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继续加入AgNO3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②另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色沉淀。有关该溶液推断正确的是
A.肯定有Mg2+、、Cl-、 B.一定没有Fe3+、Ba2+、OH-、Cl-、
C.可能有Cl-、 D.该溶液可能是MgCl2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
二、填空题
13.水和溶液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______。
(2)海水淡化可缓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下列有关海水淡化的方法可行的是______。
A 用过滤的方法使海水淡化 B 用降温的方法将海水变成淡水
C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
(3)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将100g40℃时的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NaCl______KNO3(“>”、“=”或“<”)
②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盛有______的烧杯中需要加入更多量的水。
14.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______;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这里的“碱”指的是______,最简单的复合肥______。
15.学习了《海水“制碱”》一课后,同学们模拟“侯氏制碱法”进行实验.
【查阅资料】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
【模拟实验】验证侯氏制碱法能获得纯碱
步骤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与结论
(1) 先从a管通入____(填 “CO2”或“NH3”),一段时间后,再从b管通入___(填“CO2”或“NH3”),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可吸收过量的氨气,以免挥发到空气中。
(2) 充分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试管口有水珠,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____。 步骤1析出的固体是碳酸氢钠
(3) 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逐渐消失 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
步骤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1)同学们认为步骤3的实验还不足以得出“步骤2加热后得到的固体是纯碱”的结论,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需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____。
(2)也有同学认为制得的纯碱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杂质, 于是又设计了以下实验并得出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___ 制得的纯碱中含有氯化钠
16.某粗盐样品中含有杂质泥沙、硫酸镁、氯化钙,若只需除去泥沙,则其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是______;若要除去两种可溶性杂质,则需要依次加入过量的______、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最后蒸发结晶。在这过程中除去氯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实验题
17.在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查中有三道考题:
a.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b.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小宇抽签后由监考老师引领至实验桌前,该实验桌上摆放了如图1所示药品和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示仪器⑤的名称是:⑤ _____ 。
(2)小宇进行的考题是 _____ (填序号),其主要操作如图2所示:
其中操作错误的是 _____ (填序号);
(3)实验桌上的两种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4)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制取 _____ 气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 。
(5)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请从上面的仪器中选择恰当的仪器编号组装发生装置 _____ ,还缺少的仪器是 _____ (填名称)。写出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 。
(6)化学活动周中,各竞赛小组设计出了各种有趣的喷泉。
①竞赛I组和竞赛Ⅱ组查阅资料得知:NH3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NH3,分别设计了图3和图4实验装置。
竞赛I组操作如下: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塞紧带有玻璃管和胶头滴管(预先吸满水)的胶塞,打开止水夹,形成了喷泉。竞赛Ⅱ组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其引发喷泉的方法是:打开止水夹,用热毛巾捂住圆底烧瓶。
②竞赛Ⅲ组也在干燥的烧瓶内收集满纯净干燥的氨气后,设计了如图实验(见图5),引发了喷泉,玻璃套管中的固体是 _____ (填序号)。
A.氢氧化钙 B.氯化钠 C.活性炭 D.氧化铜
18.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主要操作如图所示。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下同)。
(2)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3)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
A 操作②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
B 操作③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
C 若滤纸破损,精盐的产率偏低
四、推断题
19.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B可用于玻璃生产、造纸和洗涤剂生产,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F、H都是常见的碱,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
(2)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20.图示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分类,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C中含有钠元素,D是最轻的气体,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写出E的一点用途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取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加入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滤液(不考虑实验过程中质量的损失)。请计算: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
(2)该固体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
22.福尔马林是甲醛(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含量为35%至40% 的水溶液,外观无色透明,有腐蚀性,具防腐、消毒和漂白的功能,实验室用以浸制标本。某福尔马林溶液中碳元素含量14.4%,则该福尔马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侯德榜创立了联合制碱法;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拉瓦锡建立了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得到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2.B
【分析】B的浓溶液会使纸张炭化,B是硫酸(H2SO4),硫酸物质类别属于酸;E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制取农药波尔多液,E是氢氧化钙〔 Ca(OH)2〕,氢氧化钙属于碱;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是可溶性碳酸盐,可以是碳酸钠( Na2CO3);在单质和氧化物中,能转化为碱的是氧化物,D是水(H2O);A是活泼金属单质镁、铝、锌或铁等。代入框图验证,推断正确。
【详解】A.活泼金属单质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氢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所以A与B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选项正确;
B.硫酸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有气泡产生,故B选项错误;
C.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选项正确;
D.硫酸(H2SO4)由氢、硫、氧元素组成,氢氧化钙〔 Ca(OH)2〕由钙、氢、氧元素组成,B和E中含有相同的元素,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3.B
【详解】A、氢氧化钠能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所以氯化钠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选项说法正确;
C、氯化钠有咸味,可用作厨房的调味品,纯碱、小苏打、碳酸钙不能用作调味品,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碳酸钙中含有钙元素,可用于补钙,小苏打中不含钙元素,不能用于补钙,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4.B
【详解】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是Cl-,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选B。
5.C
【详解】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稀硫酸,稀硫酸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但是稀硫酸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导致氢氧化钠消耗量增多,故B错误;
C、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比B选项少,故C正确;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C。
6.D
【详解】A、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钡和稀盐酸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B、铁和硝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氢氧化钠和硝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氯化钡和硝酸铜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铁和硫酸锌不发生反应,氯化钡和硫酸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锌,不符合题意;
D、铁和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氯化钡和硫酸铜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铜,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详解】粗盐的提纯是: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使食盐与泥沙进行初步分离;再经过过滤除去溶液中不溶的泥沙;最后经过蒸发,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因此,粗盐的提纯过程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故选D。
点睛:利用混在食盐中的泥沙不能溶于水的特点,可先把粗盐放入水中溶解,形成不溶性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再经过过滤,蒸发,结晶,最后把溶解在水中的食盐结晶分离出来。
8.A
【详解】A、饱和硝酸钾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会减少,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饱和硝酸钾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溶液的密度会减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饱和硝酸钾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饱和硝酸钾溶液在恒定温度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温度不变,硝酸钾的溶解度不变,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根据有晶体析出的现象来分析溶液内的变化,溶液的质量会减少,溶质的质量会减少,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与物质本身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故溶解度不变。
9.C
【分析】盐是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根据海水中的离子来分析。
【详解】海水含有的主要离子有Cl-、Na+、SO42-、Mg2+、Ca2+、K+等,所以海水中含有氯化钠(食盐)、氯化钾、硫酸镁,而硫酸钡不溶于水,海水中没有。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C
【详解】A、Na2SO4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Cu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C。
【点睛】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原物质不得改变。除杂一般要遵守两个原则: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1.D
【详解】A、CH4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碳元素化合价为-4,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D点对应的+4价碳元素的氧化物为二氧化碳;B点对应的物质为碳单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C、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aCO3属于盐且其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故它对应的点是E,说法正确;
D、B点对应的物质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不能与水反应,说法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溶液澄清,则不含有铁离子;取一份溶液样品,加入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同时说明不含有钡离子;取上层清液继续加入AgNO3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可能是因为上一步骤中反应剩余的氯离子。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生说明有铵根离子,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会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其中含有镁离子。根据题意溶液中只有3种离子,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含其余离子。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铵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含其余离子,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一定没有Fe3+、Ba2+、OH-、Cl-、 ,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一定不含氯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氯离子,错误;
故选B。
13. 蒸发水 C < KNO3
【详解】(1)从海水中获取氯化钠的方法是蒸发水分,故填:蒸发水;
(2)
A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使海水淡化,错误;
B 用降温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盐类物质,不能将海水变成淡水,错误;
C 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发再冷凝收集淡水,能得到淡水,正确;
故填:C;
(3)①100g40℃时的NaCl的溶解度是36.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在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由40℃降至20℃氯化钠析出晶体的质量是36.6g-36g=0.6g,硝酸钾析出晶体的质量是63.9g-31.6g=32.3g,故析出晶体的质量是氯化钠小于硝酸钾,故填:<;
②2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45gNaCl和KNO3的烧杯中加水,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完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时,硝酸钾需要水的量多,故填:KNO3。
14. N2/氮气 Na2CO3/纯碱/苏打/碳酸钠) KNO3/硝酸钾
【详解】在空气中含量高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氮气(N2),体积占比为78%;
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这里的“碱”指的是碳酸钠或纯碱或苏打,化学式为Na2CO3;
复合肥是指在成分中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或含其中任何两种元素的化学肥料,常见的复合肥有硝酸钾(KNO3)。
15. NH3 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NaCl + H2O + NH3 + CO2 = NaHCO3 + NH4Cl 先加入过量氯化钙,观察是否浑浊,取澄清溶液,再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取纯碱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稀硝酸,后滴几滴硝酸银溶液  先有气泡产生,后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模拟实验】(1)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a试管应该添加氨气,b试管添加二氧化碳,反之二氧化碳无法充分溶解和反应。
(2)因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根据结论反推,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故可以猜测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根据元素守恒可得另一物质可能为氯化铵
【实验反思】(1)因为固体还有可能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故需要检测其中时候还有碳酸氢钠。所以先加入过量氯化钙,观察是否浑浊,取澄清溶液,再滴加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2)要检验氯离子需要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硝酸是去除碳酸根的影响,银离子检验氯离子。故现象是先由硝酸和碳酸钠产生气体,然后氯离子和银离子产生沉淀
16. 溶解、过滤、蒸发 氢氧化钡溶液/Ba(OH)2溶液
【详解】若只需除去泥沙,泥沙难溶于水,则主要的实验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若要除去两种可溶性杂质硫酸镁和氯化钙,可依次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和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可除去硫酸镁,然后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碳酸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可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氢氧化钡,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氢氧化镁、硫酸钡、碳酸钙、碳酸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蒸发结晶可得氯化钠;
除去氯化钙发生的反应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7. 烧杯。 b; D; CaCO3+2HCl═CaCl2+H2O+CO2↑。 氧气 2H2O22H2O+O2↑; ③⑥⑦; 酒精灯; 2KClO32KCl+3O2↑。 C。
【分析】据图即可知道有关仪器的名称,根据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确定实验操作,根据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1)图1中所示仪器⑤是烧杯;
(2)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使用的药品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小宇进行的考题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故选b;A、倾倒液体时,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管口,图中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操作正确;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排尽集气瓶中的空气,导气管要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图中操作错误;E、实验完毕后用试管刷,清洗试管,整理桌面,正确。故选D。
(3)实验桌上的药品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该装置是固—液混合不加热型的装置,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生成氧气和水,利用该装置在实验室里还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2H2O22H2O+O2↑;
(5)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所仪器有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和酒精灯。若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需要的仪器有③⑥⑦,还缺少酒精灯,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2KClO32KCl+3O2↑;
(6)要引发喷泉必须使得烧瓶内的气压减少,氢氧化钙、氯化钠、氧化铜既不能吸附氨气,又不能与氨气反应,不能使烧瓶内的气压减少,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吸附氨气使烧瓶内的气压减少。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8. ②①③ 引流 AB
【详解】(1)粗盐提纯的实验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故顺序是:②①③;
(2)操作①是过滤,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A、操作②是溶解,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的性质,符合题意;
B、操作③是蒸发,采用了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精盐,符合题意;
C、若滤纸破损,部分难溶性杂质不经过滤直接流下,会使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大,精盐的产率偏高,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19.(1)NaCl
(2)做食品干燥剂
(3)
(4)复分解反应
【分析】B可用于玻璃生产、造纸和洗涤剂生产,所以为碳酸钠;C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所以为氯化钠;A和B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由此可知A为稀盐酸,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F、H都是常见的碱,可能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如果F为氢氧化钠,E就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D为水,如果H为氢氧化钙,G就为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钠与氧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I为碳酸钙。符合题意,推导正确。
【详解】(1)C为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2)G为氧化钙,利用CaO能与水反应的性质可做食品干燥剂;
(3)反应②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4)反应④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20. CaCO3 除铁锈 Ca(OH)2+Na2CO3=CaCO3↓+2NaOH
【分析】D是最轻的气体,则D为氢气;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C中含有钠元素,且能够反应生成D(碳酸钙),则C为碳酸钠;A能够与D(氢气)相互转化,则A为水;B能够与A(水)相互转化,且能够与C(碳酸钠)反应,则B为氢氧化钙;E能够与B(氢氧化钙)、C(碳酸钠)、F(碳酸钙)反应,还能够反应后生成A(水)、D(氢气),则E可以是常用的酸——稀盐酸。
【详解】(1)由分析可知,F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2)由分析可知,E为稀盐酸,能够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来除铁锈,故填除铁锈。
(3)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C为碳酸钠,则反应②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21.(1)23.3;(2)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硫酸钡,所以可以求算硫酸钡的质量,根据硫酸钡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硫酸钠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硫酸钡的质量为15g+180g+100g-271.7g=23.3g
(2)设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x.
x=14.2g
该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22.36%
【详解】甲醛的质量分数为×100%=36%。故填:36%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11章 酸与碱 检测题(含解析) 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京改版(2013)下册

下一篇:2023—2024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跟踪练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