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物质的分类及计量》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B.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
C.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冷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
D.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常见分散系
2.NA 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L(标准状况下)甲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7NA个CO2分子
B.1mo1乙酸(忽略挥发损失)与足量的C2H518OH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充分反应可生成NA个CH3CO18OC2H5分子
C.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A
D.常温常压下,78g苯含有σ键数为6NA
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8g由甲醇()与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5
B.常温常压下,7.8g 、与足量酸性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
C.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5
D.1.12L(标准状况下)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一定为0.1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
B.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
D.摩尔的基准是:0.012kg的碳-12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5.有关物质的量的相关说法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硫酸的质量为98g
B.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
C.若阿伏加 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1mol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4NA
D.1mol任何微粒的集体中所含的该微粒数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个
6.用NA表示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mol Na2O 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阳、阴离子总数是3NA
B.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C.室温下,1L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D.常温常压下,17 g氢氧根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9NA
7.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乙醇的分子数约为
B.中所含电子数为
C.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D.的水溶液中阴离子的数目为
8.同温、同压下,质量忽略不计的A和B两气球,分别充入X气体和Y气体,且充气后两气球的体积相同。若相同条件下,A气球在CO中静止不动,B气球在中上浮。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气体的摩尔质量比Y气体的摩尔质量大
B.X可能是,Y可能是
C.X气体的密度小于Y气体的密度
D.充气后A气球的质量比B气球的质量大
9.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觉障碍叫霾。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雾霾天,汽车车灯照出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
B.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
C.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往往呼吸阻力较大
D.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污染物颗粒,完全属于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5.6gFe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3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与22.4L氯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NA
C.32gCu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过程中生成33.6LH2转移的电子数为3NA
11.NA代表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1.2LCH2Cl2分子中含氯原子数目为NA
B.14gLi投入100mL1mol·L-1盐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1NA
C.1L0.1mol·L-1H2S溶液中H+数目为0.2NA
D.2.0g含D2O和的混合物中含质子数目为NA
12.如下图所示,纵坐标表示导电能力,横坐标表示所加溶液的量,以下各组反应,符合该图的是( )
A.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 D.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
13.碳捕集技术是减少排放的一种途径,下图所示可捕获和转化,减少排放并实现资源利用。反应①完成之后通入,反应过程中在催化剂上有积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属于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需添加CaO
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D.反应②过程中可能有反应发生
二、填空题
14.准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是某同学对有关物质进行分类的列表: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第一组 HCl NaCl Na2O CO
第二组 CH3COOH CaSO4 H2O2 SO2
每组分类均有错误,其错误的物质分别是 、 (填化学式)。
(2)有以下物质:①熔融氯化钠②铝③乙醇④氨水⑤氯化氢气体⑥NaHSO4固体
i.其中能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属于电解质的是 。
ii.写出物质⑥溶于水时的电离方程式: 。
(3)关于酸、碱、盐的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的是酸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
D.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一定显中性
15.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能熟练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电解质是认识电解质的性质、研究离子反应的前提。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气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 ⑨碳酸钙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入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条件 填序号
(1) 混合物
(2)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3)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4) 非电解质
(5)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16.Fe2O3又称铁红,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Fe2O3固体(红棕色)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将其加入适量盐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上述所得溶液进行下列实验: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 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4)另取一小烧杯也加入20 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 mL FeCl3溶液,振荡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可以看到 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17.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下所示:
(1)上面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 。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上表中②③⑥处。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氧化物 氢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 ③ ④Ba(OH)2 ⑤Na2CO3 ⑥ ⑦CO2 ⑧Na2O ⑨NH3 ⑩H2O2
(3)写出实验室由⑩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
18.填空。
(1)将FeCl3饱和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馏水中,继续加热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在于 。
(2)将(1)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棒作电极,接通直流电源,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颜色 ,这个过程称为 。
(3)将(1)中得到的分散系装入用鸡蛋内膜制成的袋子内,并将此袋子浸入盛水的烧杯中,此操作进行一段时间后,取一部分烧杯内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 (填实验现象);若取少量袋子内的液体加入试管中,逐滴滴加盐酸, (填实验现象)。重复几次,可以得到纯净的Fe(OH)3胶体,该方法称为 。
19.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一些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现有以下物质:①溶液;②液氨:③固体;④熔融;⑤胶体;⑧铜;⑦;⑧;⑨蔗糖;⑩矿泉水,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填序号)。写出④在该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 ,⑧在水溶液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 。
(2)明胶的水浴液和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c.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3)已知胶体的分散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但水分子等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提纯明胶的装置是下列中的 (填序号)。
A. B. C.
(4)实验室常用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 。
(5)现有10明胶的水溶液与5溶液混合装入半透膜内,将此半透膜袋浸入盛蒸馏水的烧杯中,设计实验证明能够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
20.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有关物质分类空格: 。
(2)把“物质”与“物质类别”连接起来: 。
物质 物质类别
Na2CO3 钠盐
Na2SO4 钾盐
K2SO4 硫酸盐
K2CO3 碳酸盐
21.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 ,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
22.铁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之一、运用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所含铁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是 (填字母代号)。
A.Fe B.FeCl2 C.FeSO4 D.Fe2O3
(2)向沸水中逐滴滴加lmol/LFeCl3溶液,至 ,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 nm。
(3)电子工业需要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制造印刷电路板,请写出FeCl3溶液与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某校同学为测定FeCl3腐蚀铜后所得溶液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首先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定量组成的测定: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填实验操作,下同)、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为43.05g。则待测溶液中,FeC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4)若要验证该溶液中含有Fe2+,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填字母代号)。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证明含有Fe2+
B.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含有Fe2+
(5)欲从废水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FeCl3溶液,设计实验方案如图:
A.请写出上述实验中加入或生成的有关物质的化学式:① ;② ;③ ;④ 。
B.请写出通入⑥的化学方程式: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根据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A错误;
B.空气中分散的一些细小尘埃能够形成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属于丁达尔效应,B正确;
C. 将饱和FeCl3溶液加入到沸水水中可制备Fe(OH)3胶体,C错误;
D. 冰水混合物是只有水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D错误;
答案选B。
2.C
【详解】A. 甲苯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无法根据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 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成转化为生成物,则1mo1乙酸生成的CH3CO18OC2H5分子小于NA个,B错误;
C.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则14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含有CH2为,氢原子为2mol,个数为2NA,C正确;
D. 78g苯为,每个苯中含有6个碳碳键(6个σ键和1个大π键)和6个碳氢键(6个σ键),则含有σ键数为12NA,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苯环的特点是六个碳碳键完全相同,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每个苯环中六个碳原子间形成6个σ键和1个大π键。
3.A
【详解】A. 甲醇()的摩尔质量为32g/mol,的摩尔质量为64g/mol,一定温度下,8g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 ;8g 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所以一定温度下,8g由甲醇()与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25,故A正确;
B. 常温常压下,7.8g 为0.1mol,与足量酸性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故B错误;
C. 水中含有氧原子,所以50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大于0.5,故C错误;
D. 氯气和氢氧化钠发生歧化反应,所以1.12L(标准状况下)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05,故D错误;
故答案:A。
4.B
【详解】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微粒,故A正确;
B.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故B错误;
C.阿伏加 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故C正确;
D.阿伏加 德罗常数为12g(或0.0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1摩尔任何物质均含有阿伏加 德罗常数个微粒,故D正确;
故选:B。
5.B
【详解】A项、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1mol硫酸的质量为1mol ×98g/mol =98g,故A正确;
B项、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故B错误;
C项、硫酸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组成,则1mol硫酸中所含的氧原子数为4NA,故C正确;
D项、物质的量是表示微粒数目集合体的物理量,1mol任何微粒的集体中所含的该微粒数为阿伏加 德罗常数个,故D正确;
故选B。
6.D
【详解】A.Na2O 由2个Na+和1个O2-离子构成,Na2O2由2个Na+和1个O22-离子构成,因此1mol Na2O 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阳、阴离子总数是3NA,A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B.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含有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因此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B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C.pH=1的H3PO4溶液中,c(H+)=0.1mol/L,1L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为0.1mol,因此1L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C项正确,不符合题目要求;
D.17 g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因此17 g氢氧根离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D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Na2O 和Na2O2的结构,Na2O 和Na2O2均为离子化合物,且Na2O 由2个Na+和1个O2-离子构成,Na2O2由2个Na+和1个O22-离子构成;
7.C
【详解】A.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摩尔体积不是,不能计算分子数,A错误;
B.的电子式为:,中所含电子数为,B错误;
C.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Fe氧化成为,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C正确;
D.溶液中,发生水解:,根据电荷守恒:,,,阴离子的数目大于,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A气球在CO中静止不动,说明X气体与CO的密度相等,摩尔质量也相等,B气球在氧气中上浮,说明Y气体的密度小于氧气,摩尔质量也小于氧气;
【详解】A. X气体与Y气体的摩尔质量无法比较,A错误;
B. X可能是,Y可能是,B正确;
C. X气体与Y气体的密度无法比较,C错误;
D. 充气后A气球的质量与B气球的质量无法比较,D错误;
答案选B。
9.D
【详解】A. 雾霾中含有的部分微粒直径在10 9 10 7m之间,故汽车车灯照出光亮“通路”的现象属于丁达尔效应,A项正确;
B. 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项正确;
C. 防雾霾口罩的原理与过滤、渗析类似,防雾霾效果好的口罩透气性较差,空隙较小,则往往呼吸阻力较大,C项正确;
D. PM2.5是指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污染物颗粒,即粒子直径2.5×10 6m,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0 9 10 7m,则PM2.5的直径不完全在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内,D项错误;
答案选D。
10.C
【详解】A.5.6gFe即物质的量为,3Fe+2O2Fe3O4,0.1mol在氧气中燃烧,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故A错误;
B.标准状况下,22.4L氦气即物质的量为,由于氦气是单原子分子,因此22.4L氦气所含原子数均为NA,故B错误;
C.32gCu即物质的量为,2Cu+O22CuO,因此32gCu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mol×2×NAmol 1=NA,故C正确;
D.气体所处的状态未知,无法计算33.6LH2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1.D
【详解】A.标况下,CH2Cl2是液体,不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物质的量,A错误;
B.L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锂与盐酸反应生成LiCl,则14gLi投入100mL1mol·L-1盐酸中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B错误;
C.H2S溶液中包含H2S和H2O,故H+数目大于0.2NA,C错误;
D.D2O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0,且质子数均为10,故2.0g含D2O和的混合物中含质子数目为NA,D正确;
答案选D。
12.D
【详解】A.Cu(OH)2悬浊液中滴加HNO3溶液,氢氧化铜是悬浊液,离子浓度小,两者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水,离子浓度增加,导电性增强,故A不符合题意;
B.NaOH溶液中滴加稀HCl,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离子浓度减小,导电性减弱,但导电性不能降低到0,故B不符合题意;
C.CH3COOH溶液中滴加KOH溶液,醋酸是弱电解质,两者反应生成醋酸钾和水,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C不符合题意;
D.Ba(OH)2溶液中滴加稀H2SO4,两者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离子浓度几乎为0,导电性几乎为0,继续滴加硫酸,离子浓度增大,导电性增强,故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3.B
【分析】由图可知:反应①为,反应②为。
【详解】A.根据分析,反应①为化合反应,A正确;
B.反应过程中消耗CaO后又会生成CaO,不需添加CaO,B错误;
C.根据分析,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反应过程中在催化剂上有积碳,可能发生,D正确;
故选B。
14.(1) CO H2O2
(2) ①②④ ③ ①⑤⑥ NaHSO4=Na++H++SO
(3)C
【详解】(1)CO和酸和碱均不反应,CO是不成盐氧化物,第一组错误的是CO;H2O2是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第二组错误的是H2O2;
(2)①熔融氯化钠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属于电解质;②铝是金属单质,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铝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③乙醇不含离子,不导电,乙醇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④氨水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⑤氯化氢气体不含离子,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氯化氢气体是电解质;⑥NaHSO4固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其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i.其中能导电的是①②④;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③;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⑤⑥。
ii. NaHSO4固体溶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
(3)A.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氢离子的是酸,故A错误;
B.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只有氢氧根离子的是碱,故B错误;
C.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是盐,故C正确;
D.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盐溶液可能显中性或酸性或碱性,故D错误;
选C。
15. ②⑤ ③ ⑨ ④⑥ ①②⑦
【详解】(1)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10种物质中稀硫酸和空气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②⑤;
(2)HCl溶于水可电离出H+、Cl-,能导电,HCl属于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答案为:③;
(3)BaSO4是难溶性电解质;故答案为:⑨;
(4)NH3、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它们本身发生了电离,而是它们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电解质NH3·H2O和H2CO3,故属于非电解质;故答案为:④⑥;
(5)铜和金属汞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另外稀硫酸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也能导电。故答案为:①②⑦。
16. 纯净物 Fe2O3+6HCl=2FeCl3+3H2O FeCl3+3NaOH=Fe(OH)3↓+3NaCl 红褐 乙
【详解】(1)Fe2O3固体(红棕色)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Fe2O3属于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生
铁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纯净物;Fe2O3+6HCl=2FeCl3+3H2O;
(2)氯化铁和NaOH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同时生成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故答案为:FeCl3+3NaOH=Fe(OH)3↓+3NaCl;
(3)将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烧杯中加入几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出现红褐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故答案为:红褐;
(4)甲烧杯中液体为溶液,乙烧杯中液体为胶体,胶体分散剂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乙烧杯的液体中产生了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乙。
17. 树状分类法 H2SO4(或HNO3或H2CO3等均可) NaOH(或KOH) 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2H2O22H2O+O2↑
【详解】(1)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法和树状分类法,由图可知为树状分类法;
答案为:树状分类法;
(2)常见的酸有H2SO4、HNO3、HCl等,碱有KOH、NaOH、Ba(OH)2、Ca(OH)2等,盐有NaCl、Na2SO4、Na2CO3、NaNO3、Na2SO3等;
答案为:H2SO4(或HNO3或H2CO3等均可);NaOH(或KOH);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3)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答案为:2H2O22H2O+O2↑
【点睛】根据常见的分类法有两种:交叉法和树状分类法分析;根据酸是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的化合物;
18.(1) FeCl3 + 3H2OFe(OH)3(胶体)+3HCl 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2) 变深 电泳
(3) 产生白色沉淀 先产生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 渗析
【详解】(1)该反应为制备Fe(OH)3胶体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 + 3H2OFe(OH)3(胶体)+3HCl; Fe(OH)3胶体与Fe(OH)3沉淀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2)该过程为电泳;Fe(OH)3胶粒带正电,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附近颜色变深;
(3)胶体粒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离子等微粒可以通过半透膜,故Cl-可以通过半透膜,进入蒸馏水中,取一部分烧杯内的水溶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胶体遇电解质会聚沉,故逐滴滴加盐酸,先产生红褐色沉淀,沉淀为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后沉淀溶解得到棕黄色溶液;该方法称为渗析。
19.(1) ③④⑧ ②⑦⑨ (熔融)
(2)b
(3)C
(4)丁达尔现象
(5)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或]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详解】(1)①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②液氨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③固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④熔融能导电,是电解质;⑤胶体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⑧铜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⑦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⑧的水溶液能导电,是电解质;⑨蔗糖自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⑩矿泉水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⑧,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⑦⑨。在熔融状态下电离出K+和HSO,电离方程式为(熔融)=K++HSO;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为,在水溶液条件下的电离方程式为。
(2)A.明胶的水浴液属于胶体,溶液是溶液,密封放置不会产生沉淀,故a错误;
B.明胶的水浴液属于胶体,溶液是溶液,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故b正确;
C.明胶的水浴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
选b。
(3)用渗析法提纯明胶,提纯明胶的装置是C。
(4)实验室常用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溶液制备胶体,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证明有胶体生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是丁达尔现象。
(5)与Ba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取烧杯中的少量液体,向其中滴加[或]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能够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
20.(1)(自上而下依次为)纯净物 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盐 氧化物(或氢化物)
(2)
【详解】(1)物质可以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或氢化物)。
(2)Na2CO3属于钠盐、碳酸盐;Na2SO4属于钠盐、硫酸盐;K2SO4属于钾盐、硫酸盐;K2CO3属于钾盐、碳酸盐。
21. 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分析】(1)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水雾浓,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3)根据生活用品和生活经验联系丁达尔现象进行解答;
【详解】(1)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这种现象叫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是胶体特有的性质,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故答案为: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太阳升起,水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1~100 nm的分散质,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故答案是:清晨,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打开暖瓶(加热水)看到的水汽,可能构成1~100 nm的分散质,用一束光照射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现象,该法是最简单、最环保的观察丁达尔效应的方法;
故答案是: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22.(1)BC
(2) 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1~100nm
(3) 2Fe3++Cu=2Fe2++Cu2+ Fe3+ 过滤 2mol/L
(4)B
(5) Fe FeCl2 Fe、Cu 稀HCl 2FeCl2+Cl2=2FeCl3
【解析】(1)
当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当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当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只有还原性,FeCl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SO4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Fe2O3只有氧化性,故选BC;
(2)
向沸水中逐滴滴加lmol/L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得到氢氧化铁胶体,该分散系中粒子直径的范围是1~100nm。
(3)
FeCl3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3++Cu=2Fe2++Cu2+。Fe3+遇KSCN溶液变为血红色,取少量待测溶液﹐滴入KSCN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3+;取50.0mL待测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得白色氯化银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沉淀质量。43.05g氯化银的物质的量为=0.3mol,故氯化铁的物质的量为0.1mol,浓度为=2mol/L。
(4)
A.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KSCN溶液,若显红色,证明含有Fe3+,故A错误;
B.Fe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褪色,证明含有Fe2+,故B正确;
C.向试管中加入试液,滴入氯水,再滴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可能原溶液中含有Fe3+,故C错误;
选B。
(5)
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过滤,所得溶液为氯化亚铁溶液,滤渣中含有铜和铁,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盐酸,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过滤出铜,合并两次的滤液,通入过量氯气,氯化亚铁被氯气氧化为氯化铁。
A.①是Fe粉;②是FeCl2;③是Fe、Cu;④稀HCl。
B.Fe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生成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FeCl2+Cl2=2FeCl3。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