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衡阳)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2.(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3.(2017·威海)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2020九上·偃师月考)绿色化学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2018九上·长葛月考)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7.(2020九上·偃师月考)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
8.(2020九上·偃师月考)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9.(2018九上·无为期末)“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熟词,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10.(2018·莘县模拟)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1.(2017·西塞山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12.(2017九上·灌云期中)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13.(2016·南京)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14.(2019九上·伊春期末)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技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防药品滑出试管
B.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C.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用滴瓶上的滴管取液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上·偃师月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2)稀有气体可以做电光源的原因是
16.(2020九上·偃师月考)写出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2)白酒和食醋:
(3)铜丝和铁丝:
17.(2020九上·偃师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
(3)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18.(2020九上·偃师月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增加的一种仪器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哪端通入
三、实验题
19.(2020九上·偃师月考)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空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mL 15.0mL 7.0mL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列举两条)
20.(2020九上·偃师月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怎样放,细口瓶的塞子要怎样放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为什么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什么操作,然后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21.(2020九上·偃师月考)某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胶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与图1的实验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2)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两组实验的结论均是什么
22.(2020九上·偃师月考)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
四、简答题
23.(2020九上·偃师月考)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思考过下列现象吗 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瓶外壁有一层水珠出现。
(2)煤气、木材、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
(3)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上会出现一层白膜。
24.(2020九上·偃师月考)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五、推断题
25.(2019九上·黑龙江期中)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F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即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即为物理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首先猜想会不会是大理石呢?”这是应用了猜想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这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这是根据在检验碳酸根离子时,将盐酸滴入,出现气体,做出了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的推理.综合以上分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到归纳的科学方法.
故答案应选: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从而作答.
4.【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会造成液滴飞溅,故A正确;B、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C、胶头滴管没有垂悬在试管上方,故C错;D、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故D错.
故选A.
【分析】要正确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选项符合题意。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选项符合题意。
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符合题意。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符合节能、环保、减排等特点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故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量筒是玻璃的,不可用作反应容器,符合题意;
B、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不符合题意;
D、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用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B、根据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分析;
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不需清洗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含义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1)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1)、(2)均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9.【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
B. 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增加污染物的排放,B符合题意;
C. 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 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友好即不污染环境就好,根据题中所给的选项解答
10.【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不符合题意;
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不符合题意;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关于地球周围空气的有关知识,做题关键是掌握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
11.【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氮气由氮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2.【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并不能测出氧气的质量,A符合题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C不符合题意;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方法与原理结合图示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B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
【分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本题是对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的考查,侧重学生分析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4.【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B.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符合题意;
C. 胶头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腐蚀胶头,不符合题意;
D. 滴瓶上的滴管取液后不用清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液体取用用量要求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滴瓶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15.【答案】(1)二氧化碳
(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二氧化碳。(2)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做电光源,故填: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
(2)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
16.【答案】(1)味道
(2)气体
(3)颜色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糖是甜的,食盐是咸的可根据味道鉴别,故填:味道。(2)白酒和食醋气味不同,可通过气味鉴别,故填:气味。(3)铜是红色的,铁是银白色的,可通过颜色鉴别,故填:颜色。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及鉴别的方法分析,鉴别题必须要求现象不同,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或反应的特殊现象进行区分。
17.【答案】(1)立即冲洗
(2)石棉网
(3)用水湿润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清水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污染药品;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吸入不同液体会造成污染分析;
(2)根据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分析;
(3)根据玻璃管与橡皮塞安装的操作方法分析。
18.【答案】酒精灯;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a端通入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必须增加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气体短进长出,需a端通入,故填:酒精灯;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a端通入。
【分析】根据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条件及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密闭装置收集气体时,需看气体的密度,密度比空气或水大的则长导管进气,密度小的短导管进气。
19.【答案】(1)20%
(2)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3)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空气中空氧气的体积分数 ,故填:20%。(2)红磷燃烧放热,气压会变大,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故填: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3)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故填: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分析】(1)根据注射器中减少体积为氧气体积分析;
(2)根据磷燃烧放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分析;
(3)根据装置漏气或药品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20.【答案】(1)标签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塞子倒放在桌面上
(2)防止液体过多引起飞溅;预热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对着掌心,防止药品流出腐蚀标签,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桌面,故填:标签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塞子倒放在桌面上。(2)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过多沸腾飞溅,故填:防止液体过多引起飞溅。
②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防止骤热试管炸裂,故填:预热。
【分析】(1)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分析;
(2)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过多时会沸腾溅出及加热时要先均均受热分析。
21.【答案】(1)节约药品
(2)溶液逐渐变红;丁中无明显现象,戊中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药品;(2)烧杯B中的溶液逐渐变红;图2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丁中无明显现象,试管戊中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3)图1、图2实验都能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析】(1)根据试管及药瓶容量小可节约药品分析;
(2)根据浓氨水可使酚酞变红分析;
(3)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22.【答案】(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蒸馏水显中性,加酚酞不变色,故填: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进入烧杯B溶液显碱性,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填: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3)该实验没有必要,因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填: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及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23.【答案】(1)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
(2)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物质才能在空气中燃烧
(3)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将冰汽水放在空气中,瓶身周边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2)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能帮助一些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物质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时,它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在液面上形成一层白膜,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3)根据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析。
24.【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氧气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氧分子,故填: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分析】
25.【答案】过氧化氢;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则C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则B是氧气, C是二氧化锰,A是过氧化氢,D为水;
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E是硫,F是二氧化硫;
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氧化氢,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
【分析】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最后解答各个小题。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新前程美语学校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衡阳)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古丝绸之路将我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在甲骨上刻文字 D.用石块修筑长城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纺纱织布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即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即为物理变化。
2.(2018·海南)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西瓜榨果汁 B.苹果酿果醋
C.糯米酿甜酒 D.鲜奶制酸奶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西瓜榨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B.、苹果酿果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糯米酿甜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鲜奶制酸奶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3.(2017·威海)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这会不会是大理石呢?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的科学方法是( )
A.猜想 B.实验 C.推理 D.归纳
【答案】D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小丽捡到一枚白色鹅卵石,首先猜想会不会是大理石呢?”这是应用了猜想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有气泡产生.”这是通过实验的方法将其放在食醋中,发现有气泡产生.“小丽认为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这是根据在检验碳酸根离子时,将盐酸滴入,出现气体,做出了鹅卵石中可能含有碳酸盐的推理.综合以上分析,在此过程中,没有应用到归纳的科学方法.
故答案应选: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过程中应用了哪些科学方法,从而作答.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A、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否则会造成液滴飞溅,故A正确;B、视线没有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B错;C、胶头滴管没有垂悬在试管上方,故C错;D、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要倾斜,故D错.
故选A.
【分析】要正确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5.(2020九上·偃师月考)绿色化学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是( )
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①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选项符合题意。
②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选项符合题意。
③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符合题意。
④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绿色化学符合节能、环保、减排等特点分析。
6.(2018九上·长葛月考)把带火星的木条插入一瓶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A不符合题意;
B、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故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不符合题意;
D、水蒸气没有助燃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解答
7.(2020九上·偃师月考)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玻璃容器都可用作反应容器
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
D.滴瓶上的滴管用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量筒是玻璃的,不可用作反应容器,符合题意;
B、制取气体时,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符合题意;
C、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药匙,有些块状固体药品可用镊子夹取,不符合题意;
D、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用后应立即放回原瓶,不能用水清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
B、根据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分析;
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步骤分析;
D、根据滴瓶上的滴管不需清洗分析。
8.(2020九上·偃师月考)化学家在环境问题上提出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例如将燃料进行如下循环: ,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
A.(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B.均为化学变化
C.(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D.均为物理变化
【答案】B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解: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的含义是燃料燃烧变为燃烧产物,经过太阳能或生物能又变为燃料;(1)燃料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燃烧产物在太阳能或生物能的作用下重新变为燃料,燃料与燃烧产物不是同一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1)、(2)均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的关键是看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9.(2018九上·无为期末)“雾霾”、“灰霾”、PM2.5已成电视新闻熟词,下列做法不符合“环境友好”的是( )
A.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
B.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
C.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D.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煤的燃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A不符合题意;
B. 减少交通压力,提倡私家车出行,增加污染物的排放,B符合题意;
C. 种植沙漠防护林,减少沙尘暴 ,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不符合题意;
D. 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环境友好即不污染环境就好,根据题中所给的选项解答
10.(2018·莘县模拟)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
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21%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氧气的工业制法;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解析】【解答】A、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得到氧气,不符合题意;
B、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氮,不符合题意;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关于地球周围空气的有关知识,做题关键是掌握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植物光合作用的生成物.
11.(2017·西塞山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稀有气体 B.清新的空气 液态氧气
C.氮气 二氧化碳 D.澄清的石灰水 清澈的泉水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是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B正确;
C、氮气由氮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两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B.
【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12.(2017九上·灌云期中)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演示实验时,小明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对此装置评价错误的是( )
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质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此装置可以直接测出瓶中原有的氧气的体积,并不能测出氧气的质量,A符合题意;
B、此装置不使用导管,所以既避免了反应后导管中的空气进入瓶中引起误差,也避免了导管中留有一定量的水引起误差,B不符合题意;
C、该装置能使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更精确,C不符合题意;
D、在探究中可以领悟科学研究的严密性和趣味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方法与原理结合图示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13.(2016·南京)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答案】B
【知识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解: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内大气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故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故选B.
【分析】结合大气压强的知识解答该题.本题是对检查装置气密性检验方法的考查,侧重学生分析实验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14.(2019九上·伊春期末)下列化学基本实验技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上倾斜,以防药品滑出试管
B.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C.胶头滴管取液后,要平放或倒置,以防液体流出
D.用滴瓶上的滴管取液后,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干净
【答案】B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 固体物质加热时,试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水回流炸裂试管,不符合题意;
B. 没有说明用量时,取用液体药品的体积一般为1—2mL ,符合题意;
C. 胶头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以防腐蚀胶头,不符合题意;
D. 滴瓶上的滴管取液后不用清洗,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给试管内固体加热的操作要求分析;
B、根据液体取用用量要求分析;
C、根据滴管的使用要求分析;
D、根据滴瓶中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二、填空题
15.(2020九上·偃师月考)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空气成分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
(2)稀有气体可以做电光源的原因是
【答案】(1)二氧化碳
(2)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空气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填:二氧化碳。(2)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做电光源,故填: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分析;
(2)根据稀有气体的用途分析。
16.(2020九上·偃师月考)写出根据物质的什么具体性质鉴别下列各组物质
(1)厨房里的糖和食盐:
(2)白酒和食醋:
(3)铜丝和铁丝:
【答案】(1)味道
(2)气体
(3)颜色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糖是甜的,食盐是咸的可根据味道鉴别,故填:味道。(2)白酒和食醋气味不同,可通过气味鉴别,故填:气味。(3)铜是红色的,铁是银白色的,可通过颜色鉴别,故填:颜色。
【分析】根据所给各物质的性质及鉴别的方法分析,鉴别题必须要求现象不同,根据物质的特殊性质或反应的特殊现象进行区分。
17.(2020九上·偃师月考)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 再去吸取其他药品。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
(3)将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先把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1)立即冲洗
(2)石棉网
(3)用水湿润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1)胶头滴管用过后应用清水洗干净,再去吸取其他药品,防止污染药品;
(2)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时,烧杯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
(3)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段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分析】(1)根据胶头滴管吸入不同液体会造成污染分析;
(2)根据烧杯加热要垫石棉网分析;
(3)根据玻璃管与橡皮塞安装的操作方法分析。
18.(2020九上·偃师月考)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必须增加的一种仪器是什么 并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哪端通入
【答案】酒精灯;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a端通入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文字表达式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该反应需要加热,必须增加的一种仪器是酒精灯,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氧气密度比水小,气体短进长出,需a端通入,故填:酒精灯;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a端通入。
【分析】根据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条件及氧气的收集方法分析,密闭装置收集气体时,需看气体的密度,密度比空气或水大的则长导管进气,密度小的短导管进气。
三、实验题
19.(2020九上·偃师月考)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几位同学设计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硬质玻璃管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注射器中空气的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中气体体积 实验测得空气中空氧气的体积分数
25.0mL 15.0mL 7.0mL
(2)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
(3)实际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列举两条)
【答案】(1)20%
(2)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
(3)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解析】【解答】(1)空气中空氧气的体积分数 ,故填:20%。(2)红磷燃烧放热,气压会变大,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故填:缓冲,防止试管内气体温度升高,气压增大,冲开橡皮塞。(3)实验时测得氧气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故填: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
【分析】(1)根据注射器中减少体积为氧气体积分析;
(2)根据磷燃烧放热会使装置内压强增大分析;
(3)根据装置漏气或药品不足会使结果偏小分析。
20.(2020九上·偃师月考)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怎样放,细口瓶的塞子要怎样放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为什么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
②先对试管进行什么操作,然后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答案】(1)标签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塞子倒放在桌面上
(2)防止液体过多引起飞溅;预热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1)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对着掌心,防止药品流出腐蚀标签,细口瓶的塞子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污染桌面,故填:标签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紧贴手心)塞子倒放在桌面上。(2)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过多沸腾飞溅,故填:防止液体过多引起飞溅。
②加热时先预热,然后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防止骤热试管炸裂,故填:预热。
【分析】(1)根据倾倒液体时标签要向着手心,瓶塞要倒放分析;
(2)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过多时会沸腾溅出及加热时要先均均受热分析。
21.(2020九上·偃师月考)某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如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胶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回答下列问题
(1)图2与图1的实验相比,其优点是什么
(2)烧杯B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图2中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3)两组实验的结论均是什么
【答案】(1)节约药品
(2)溶液逐渐变红;丁中无明显现象,戊中滤纸条上的酚酞溶液由下至上依次变红
(3)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药品;(2)烧杯B中的溶液逐渐变红;图2看到的现象是:试管丁中无明显现象,试管戊中滤纸条上的酚酞试液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3)图1、图2实验都能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析】(1)根据试管及药瓶容量小可节约药品分析;
(2)根据浓氨水可使酚酞变红分析;
(3)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22.(2020九上·偃师月考)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小明同学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看到的现象是 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小华同学设计了对比实验(如图乙所示)。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
【答案】(1)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
(3)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蒸馏水显中性,加酚酞不变色,故填:溶液不变色;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气进入烧杯B溶液显碱性,酚酞在碱性溶液中显红色,故填:由无色变红色;烧杯中的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运动到B烧杯中与水反应又生成氨水,氨水使酚酞变红色。(3)该实验没有必要,因为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故填:没有必要,因为实验1滴有酚酞的蒸馏水呈无色,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及氨水能使酚酞变红、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分析。
四、简答题
23.(2020九上·偃师月考)生活就是一本化学教科书,只要你留心观察,用心思考,便可发现化学无处不在,探究其乐无穷。你思考过下列现象吗 用你学过的知识解释其原因
(1)把一瓶冰汽水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瓶外壁有一层水珠出现。
(2)煤气、木材、酒精能在空气中燃烧。
(3)澄清石灰水敞口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液面上会出现一层白膜。
【答案】(1)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
(2)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物质才能在空气中燃烧
(3)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1)将冰汽水放在空气中,瓶身周边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瓶外壁,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温度降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成小水珠;(2)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的作用,能帮助一些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一些物质才能在空气中燃烧;(3)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当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时,它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在液面上形成一层白膜,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故填:因为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物质。
【分析】(1)根据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分析;
(2)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
(3)根据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分析。
24.(2020九上·偃师月考)宏观、微观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建立正确的微粒观有助于化学的学习。请用微粒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阿伏加德罗指出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完善了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空气和氧气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2)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知识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1)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故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2)空气是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氧气是纯净物只含一种分子氧分子,故填:空气中含有多种分子,氧气中只含有一种分子。
【分析】
五、推断题
25.(2019九上·黑龙江期中)小雪同学发现家里有一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她为了探究它是何种物质,做了如下实验:把此液体编号为A,加热A液体,发现有气体B产生,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而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她把B收集起来,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如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根据小雪的实验,分析A、B、C、D、E、F分别是什么物质。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 、B 、C 、D 、E 、F 。
【答案】过氧化氢;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在A中加入黑色粉末C,稍微振荡,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气体B,且产生了常温下为液体的纯净物D,C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则C是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B的集气瓶中,木条剧烈燃烧,则B是氧气, C是二氧化锰,A是过氧化氢,D为水;
把淡黄色E点燃后放入盛B的集气瓶中,能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则E是硫,F是二氧化硫;
所以本题答案为:过氧化氢,氧气,二氧化锰,水,硫,二氧化硫。
【分析】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根据题中有特征的物质首先推出,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最后解答各个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