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吉林月考)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少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2018·长春)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3.(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总结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CO 、SO2 、NO2 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4.(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关于乙硫醇(化学式C2H5S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单质硫
B.碳、氢、硫三种元素间的质量比为2:6:1
C.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示式为:12/(12×3+1×6+32)
5.(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边为甲( )与乙( )反应生成丙( )的微粒数变化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氧化物
B.右框图的物质是纯净物
C.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6.(2018九上·吉林月考)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KClO3=KCl+O2 ↑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2O 2H2↑+ O2↑
D.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 2H2O+CO2↑
7.(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关闭总阀门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CO2
8.(2018九上·吉林月考)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
B.燃烧一定有气体生成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9.(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10.(2018九上·吉林月考)将N2、CO2、H2O(气体)、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和浓硫酸(干燥剂)(每步都是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成分是( )
A.氮气 B.氮气和水蒸气
C.氮气和一氧化碳 D.氮气和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1.(2018九上·吉林月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O2
②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③碳酸钠中的阴离子 ;
(2)下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 ,② ;
变化类型:③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2.(2018九上·吉林月考)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2)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3)在CO2与CO转化的反应CO2+C 2C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4)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
生产尿素的反应:CO2+ 2NH3=CO(NH2)2+X
则X的化学式为 ,依据 推断出X化学式。
三、简答题
13.(2018九上·吉林月考)回答有关CO和CO2的相关问题。
(1)写出碳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2)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
(3)除去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
(4)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 性。
14.(2018九上·吉林月考)为了探究燃烧条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与课本实验装置图相比,下图实验改进的优点是 ;
(2)下图中实验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
(3)要使图中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的操作 。
15.(2018九上·吉林月考)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处的实验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
(2)写出B处的实验现象 ;
(3)C处该实验的目的是: ;
16.(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红色粉末为氧化铁)。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四、推断题
17.(2018九上·吉林月考)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五、实验题
18.(2018九上·吉林月考)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 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1)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8滴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 ;分别振荡,观察现象;
(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C,实验的差别是水温不同,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 。
六、综合题
19.(2018九上·吉林月考)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与B相比C的优点是 ;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中的 ;
A.实验室制CO2
B.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3)回答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 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长期使用的水壶内层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盐酸可将其除去,现取水垢2.5
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水垢全部溶解,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0.88
g,试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约占0.03%,是题目中最少的气体。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故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符合题意;
C、气体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的数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A符合题意;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CO、SO2、N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分析;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分析;
C、根据空气污染物分析,注意空气中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析。
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乙硫醇(化学式C2H5SH)是一种纯净物,其中不含硫的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32×1)=12:3:16,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乙硫醇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示式为: ×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物由元素组成,而不含各种单质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于不能确定甲中一定含氧元素,故甲不一定是氧化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右框图中的微粒有两个丙和一个乙,含有两种分子,故属于混合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XY+Y2═2XY2,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图中共汲及的原子有黑、白两种,可用字母X、Y分别表示它们,则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可表示为:XY、Y2、XY2.通过比较可知,乙微粒在反应后仍有一个剩余,即实际参加反应的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2:1:2,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C、根据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要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D、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构成情况书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再写出方程式,利用方程式判断。
6.【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甲烷和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4+2O2 2H2O+CO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检验方程式正确除符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外,还要看反应条件及气体或沉淀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7.【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可燃物不是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B、燃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关闭总阀门,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说法符合题意;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不符合题意;
D、不是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CO2,如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8.【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说法符合题意;
B、燃烧不一定有气体生成,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法不符合题意;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说法不符合题意;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一般所指的燃烧是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燃烧都需要氧气,且燃烧的现象要注意光、火焰和火星等的区别。
9.【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利用火柴燃烧放热使酒精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B、存放酒精时要远离火源,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物,且易挥发,远离火源可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灯帽可以是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是实验时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这是因为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火柴点燃酒精灯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B、根据酒精的挥发性分析;
C、根据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达到灭火目的分析;
D、根据燃烧放热的现象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将N2、CO2、H2O(气体)、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CO2被吸收;再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气体为CO2和N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能与氧化铜反应、浓硫酸能吸水分析,注意在将气体通过这些装置后的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
11.【答案】(1)2个氧分子;;CO32-
(2)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②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表示为: ;③碳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O32-;(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①是纯净物,②是单质;③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1)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2.【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碳酸
(3)碳
(4)H2O;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在反应CO2+C 2CO中,碳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3)根据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13.【答案】(1)2C+O2 2CO
(2)分子的构成不同
(3)氢氧化钠溶液
(4)还原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 2CO;(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由于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除去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4)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同时得到CO2,是利用它的还原性。
【分析】(1)根据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2)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CO不能反应分析;
(4)根据CO的还原性分析。
14.【答案】(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试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在酒精灯上加热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改进后的装置比图1的装置的优点为: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试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能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要使图2试管中的红磷燃烧,可采用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5.【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
(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3)比较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A处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B处的实验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3)由实验的现象空气球上升可得出C处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分析。
16.【答案】(1)通一氧化碳
(2)3CO+Fe2O3 2Fe+3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未进行尾气处理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为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进行加热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装置内空气;(2)装置A中通入的CO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4)尾气中含有毒气体CO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是此实验中的不足,应加以改进。
【分析】(1)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的操作步骤分析,其中CO要早通晚撤;
(2)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CO的毒性分析。
17.【答案】(1)CO2
(2)+2价
(3)C+2CuO 2Cu+CO2↑;置换反应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氧化铜和碳都是黑色物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是红色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A、B、C、D、E分别是氧化铜、碳、二氧化碳、铜、碳酸钙。由分析可得:(1)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氧化铜中氧为-2价,可知铜为:+2价;(3)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及置换反应定义分析。
18.【答案】(1)8滴成澄清饱和石灰水
(2)燃烧需要氧气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需要控制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的量必须相同,所以向空气样品中滴加8滴成澄清饱和石灰水;
(2)实验B,一个通入了氧气,一个没有,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
(3)实验C中,两个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温度,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性及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2)根据燃烧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分析;
(3)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析。
19.【答案】(1)长颈漏斗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D
(3)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
(4)80%
(5)灭火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2)与B相比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CaCO3+2HCl=CaCl2+H2O+CO2↑;(4)设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2.5g×x 0.88g
所以x=80%(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能控制药品的接触与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分析;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分析;
(4)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分析,利用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5)根据二氧化碳的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吉林月考)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少的气体是(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由题意可知,二氧化碳约占0.03%,是题目中最少的气体。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分析。
2.(2018·长春)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运动
B.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C.气体可压缩储于钢瓶中——分子数目变少
D.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在远处可以闻到花香,故符合题意;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化学性质不同,故符合题意;
C、气体被压缩后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大小不变,分子的数目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是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而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故是物理变化,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总结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C.CO 、SO2 、NO2 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空气的污染与防治;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A、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A符合题意;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故B不符合题意;
C、CO、SO2、NO2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常用仪器的用途分析;
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分析;
C、根据空气污染物分析,注意空气中各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D、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分析。
4.(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关于乙硫醇(化学式C2H5S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单质硫
B.碳、氢、硫三种元素间的质量比为2:6:1
C.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
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示式为:12/(12×3+1×6+3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乙硫醇(化学式C2H5SH)是一种纯净物,其中不含硫的单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硫醇中C、H、S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6):(32×1)=12:3:16,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式可知,乙硫醇是由C、H、S三种元素组成的,故C符合题意;
D、乙硫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表示式为: ×100%,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化合物由元素组成,而不含各种单质分析;
B、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C、根据化学式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5.(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边为甲( )与乙( )反应生成丙( )的微粒数变化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一定是氧化物
B.右框图的物质是纯净物
C.该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D.甲、乙、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
【答案】D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于不能确定甲中一定含氧元素,故甲不一定是氧化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右框图中的微粒有两个丙和一个乙,含有两种分子,故属于混合物,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XY+Y2═2XY2,其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D、图中共汲及的原子有黑、白两种,可用字母X、Y分别表示它们,则甲、乙、丙的化学式分别可表示为:XY、Y2、XY2.通过比较可知,乙微粒在反应后仍有一个剩余,即实际参加反应的甲、乙、丙的微粒个数比为2:1:2,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C、根据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要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
D、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构成情况书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再写出方程式,利用方程式判断。
6.(2018九上·吉林月考)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完全正确的是( )
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2Fe2O3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KClO3=KCl+O2 ↑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分解: 2H2O 2H2↑+ O2↑
D.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H4↑+2O2↑ 2H2O+CO2↑
【答案】C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
【解析】【解答】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不符合题意;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该化学方程式甲烷和氧气是反应物,后面不需要标注↑,且二氧化碳后面不需要标注↑,符合题意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4+2O2 2H2O+CO2,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书写方程式首先要尊重客观事实,即正确书写出该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化学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按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配平,检验方程式正确除符合方程式书写原则外,还要看反应条件及气体或沉淀符号是否标注正确。
7.(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关闭总阀门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CO2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可燃物不是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镁在二氧化碳中能燃烧,说法不符合题意;
B、燃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门窗关闭总阀门,可以稀释燃气,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说法符合题意;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不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不符合题意;
D、不是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CO2,如氢气燃烧只生成水,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8.(2018九上·吉林月考)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
B.燃烧一定有气体生成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一定有火焰产生
【答案】A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解析】【解答】A、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产生,说法符合题意;
B、燃烧不一定有气体生成,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说法不符合题意;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灯泡发光、放热,说法不符合题意;
D、凡是燃烧的物质,不一定有火焰产生,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说法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一般所指的燃烧是与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变化分析,但并不是所有燃烧都需要氧气,且燃烧的现象要注意光、火焰和火星等的区别。
9.(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列对酒精灯和酒精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
B.存放酒精时远离火源—--主要是防止酒精挥发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使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
D.用酒精灯加热物质—--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
【答案】B
【知识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是利用火柴燃烧放热使酒精的温度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
B、存放酒精时要远离火源,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物,且易挥发,远离火源可以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符合题意;
C、熄灭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灯帽可以是灯芯的酒精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D、酒精灯是实验时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这是因为酒精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火柴点燃酒精灯是使温度达到着火点分析;
B、根据酒精的挥发性分析;
C、根据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达到灭火目的分析;
D、根据燃烧放热的现象分析。
10.(2018九上·吉林月考)将N2、CO2、H2O(气体)、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灼热的氧化铜和浓硫酸(干燥剂)(每步都是充分反应),最终得到的气体成分是( )
A.氮气 B.氮气和水蒸气
C.氮气和一氧化碳 D.氮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将N2、CO2、H2O(气体)、CO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CO2被吸收;再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吸收,但生成了二氧化碳;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最后剩余的气体为CO2和N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能与氧化铜反应、浓硫酸能吸水分析,注意在将气体通过这些装置后的生成物中是否有气体生成。
二、填空题
11.(2018九上·吉林月考)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O2
②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③碳酸钠中的阴离子 ;
(2)下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① ,② ;
变化类型:③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答案】(1)2个氧分子;;CO32-
(2)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分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O2可表示2个氧分子;②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表示为: ;③碳酸钠中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O32-;(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①是纯净物,②是单质;③化合物转化为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分析】(1)根据化学符号的意义分析,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和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和一个分子,表示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相应系数;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表示多个离子,在符号前加相应数字;元素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
(2)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12.(2018九上·吉林月考)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
(2)CO2与H2O反应,生成一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这种物质是 ;
(3)在CO2与CO转化的反应CO2+C 2CO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 。
(4)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例如工业上利用CO2和NH3
生产尿素的反应:CO2+ 2NH3=CO(NH2)2+X
则X的化学式为 ,依据 推断出X化学式。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碳酸
(3)碳
(4)H2O;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3)在反应CO2+C 2CO中,碳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4)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
【分析】(1)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碳原子排列不同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3)根据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分析;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三、简答题
13.(2018九上·吉林月考)回答有关CO和CO2的相关问题。
(1)写出碳不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2)它们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 ;
(3)除去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 ;
(4)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是利用它的 性。
【答案】(1)2C+O2 2CO
(2)分子的构成不同
(3)氢氧化钠溶液
(4)还原性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1)碳不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 2CO;(2)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微观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3)由于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除去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O2,可将该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4)工业上CO可用来冶炼金属,同时得到CO2,是利用它的还原性。
【分析】(1)根据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分析;
(2)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CO不能反应分析;
(4)根据CO的还原性分析。
14.(2018九上·吉林月考)为了探究燃烧条件,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
(1)与课本实验装置图相比,下图实验改进的优点是 ;
(2)下图中实验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
(3)要使图中试管中的红磷燃烧的操作 。
【答案】(1)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
(2)试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3)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在酒精灯上加热
【知识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
【解析】【解答】(1)磷燃烧生成的大量白烟对人体健康有害,改进后的装置比图1的装置的优点为:能防止白磷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危害人体健康;(2)试管中的白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能验证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3)要使图2试管中的红磷燃烧,可采用取出试管,擦干外壁,在酒精灯上加热的方法。
【分析】根据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分析,燃烧需要同时满足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若缺少一个则可灭火,所以灭火原理为撤离可燃物或隔绝氧气或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15.(2018九上·吉林月考)仔细观察下列四个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A处的实验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是: ;
(2)写出B处的实验现象 ;
(3)C处该实验的目的是: ;
【答案】(1)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O2+H2O=H2CO3
(2)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
(3)比较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所以A处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化学方程式是:CO2+H2O=H2CO3;(2)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所以B处的实验现象是: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3)由实验的现象空气球上升可得出C处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二氧化碳的密度与空气密度的关系。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2)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与空气的密度关系分析。
16.(2018九上·吉林月考)下图是课堂中模拟炼铁的实验装置(红色粉末为氧化铁)。
(1)实验过程中,先要进行的是 。(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 。
【答案】(1)通一氧化碳
(2)3CO+Fe2O3 2Fe+3CO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未进行尾气处理
【知识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1)为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引起爆炸,进行加热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装置内空气;(2)装置A中通入的CO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 2Fe+3CO2;(3)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4)尾气中含有毒气体CO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是此实验中的不足,应加以改进。
【分析】(1)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的操作步骤分析,其中CO要早通晚撤;
(2)根据CO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根据CO的毒性分析。
四、推断题
17.(2018九上·吉林月考)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C的化学式为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答案】(1)CO2
(2)+2价
(3)C+2CuO 2Cu+CO2↑;置换反应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氧化铜和碳都是黑色物质,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是红色的。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A、B、C、D、E分别是氧化铜、碳、二氧化碳、铜、碳酸钙。由分析可得:(1)C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2)氧化铜中氧为-2价,可知铜为:+2价;(3)化学方程式为:C+2CuO 2Cu+CO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3)根据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及置换反应定义分析。
五、实验题
18.(2018九上·吉林月考)做对比实验的原则之一:将所要研究的对象设置为变量,同时控制对实验结果有影响的其它诸多因素要完全相同,在“一异多同” 中对比得出正确结论。
(1)实验A,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是通过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程度进行比较的,实验时,向呼出的气体样品中滴加8滴澄清饱和石灰水,向空气样品中滴加 ;分别振荡,观察现象;
(2)实验B,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实验C,实验的差别是水温不同,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 。
【答案】(1)8滴成澄清饱和石灰水
(2)燃烧需要氧气
(3)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不同,需要控制滴加氢氧化钙溶液的量必须相同,所以向空气样品中滴加8滴成澄清饱和石灰水;
(2)实验B,一个通入了氧气,一个没有,目的是验证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燃烧需要氧气;
(3)实验C中,两个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同,实验C,实验条件的差别是温度,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设计时要控制变量的唯一性及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
(2)根据燃烧条件之一需要与氧气接触分析;
(3)根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析。
六、综合题
19.(2018九上·吉林月考)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列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 ;
(2)与B相比C的优点是 ;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下列实验中的 ;
A.实验室制CO2
B.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C.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
(3)回答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关问题:
①实验室用 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
②写出实验室制取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4)长期使用的水壶内层会形成水垢,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用盐酸可将其除去,现取水垢2.5
g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水垢全部溶解,测得生成CO2的质量为0.88
g,试计算: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 。
【答案】(1)长颈漏斗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D
(3)大理石或石灰石;CaCO3+2HCl=CaCl2+H2O+CO2↑
(4)80%
(5)灭火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用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据图可知仪器①是长颈漏斗;(2)与B相比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根据C的优点,可用C装置完成: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氢气;(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CaCO3+2HCl=CaCl2+H2O+CO2↑;(4)设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2.5g×x 0.88g
所以x=80%(5)由图E所示实验现象,得出CO2的一种用途是灭火。
【分析】(1)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分析;
(2)根据能控制药品的接触与分离的装置可控制反应发生与停止分析;根据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制取原理分析;
(4)根据方程式计算的方法步骤分析,利用二氧化碳质量代入方程式中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5)根据二氧化碳的不支持燃烧的性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