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 B.五氧化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2018九上·长汀月考)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 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3.(2019九上·南部月考)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4.(2019九上·南部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5.(2018·襄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6.(2018九上·泰州月考)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7.(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8.(2019九上·南部月考)将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物不可能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9.(2019九上·南部月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固定仪器;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符合题意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10.(2019九上·南部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生成新物质 B.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C.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一定需要加热
二、填空题
11.(2019九上·南部月考)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取用时,瓶盖应 放在实验台上,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mL液体;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时,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的原因是 。
12.(2019九上·南部月考)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填符号);
13.(2018九上·满洲里期末)现有①木炭 ②硫粉 ③红磷 ④镁带 ⑤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6)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
14.(2019九上·南部月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 和 ;
(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
三、简答题
15.(2019九上·南部月考)简要回答下列的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其反应文字表式: ,该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剩余物属于 物(纯净物、混合物)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 、 方法收集该气体。
四、科学探究题
16.(2019九上·南部月考)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三 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将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倾倒掉.向剩余的固体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其目的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进行分析;其中氮气含量最高,氧气次之,物质燃烧消耗氧气。
2.【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氧气,氧气用途之一供给动植物呼吸。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可帮助人呼吸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热量放出,物体形态变化,颜色的变化,气味放出,沉淀的生成,气泡的产生等等。
4.【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的污染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臭氧(O3)、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等。
5.【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也能减慢反应速度,C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酸和碱的反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根据这条规则可以判断。
6.【答案】D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B中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B不符合题意;
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反应的速率较快,选择的制取装置应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据此分析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符合题意;
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若是两种物质都完全反应,则剩余固体物质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共三种,故A对
B、若是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中只有一种物质反应完全,可知此时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再加上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共四种,故B对
C、若是都没完全反应,则此时的固体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高锰酸钾、氯酸钾共五种。故C对
D.根据C中分析,即使是都没反应完全的时候最多,为五种,故D错
故答案为:D。
【分析】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剩余固体有什么;
(1)若是两种物质都完全反应;
(2)只有一种物质反应完全;
(3)若是两种物质都没有完全反应。
9.【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
③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定要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⑤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⑦熄灭酒精灯(如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从水槽取出则会造成倒吸现象)。
所以本题中A项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
10.【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发热发光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但不一定生成新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11.【答案】细口瓶;倒;1﹣2;防止块状固体药品把容器底部打破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
取用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污染试剂,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为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挨着,使液体缓缓到入试管。
实验时没有说明药品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为了防止固体颗粒打破试管,而应该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快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
故答案为:细口瓶;倒;1﹣2;防止块状固体药品把容器底部打破。
【分析】1、细口瓶一般盛放液体药品,广口瓶一般盛放固体药品。
2、液体药品取用时,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固体药品取用时,横放试管,慢慢竖起,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底部。
12.【答案】N2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答案为:N2;
【分析】氮气是双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一般含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一般由“元素符号+角码2”表示。
13.【答案】(1)②
(2)③
(3)④
(4)①
(5)②
(6)⑤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3)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空气污染物;(6)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14.【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
(2)氧气;水蒸汽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2)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汽。
【分析】(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臭氧(O3)、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等。
(2)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15.【答案】(1)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混合
(2)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需要在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故填: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混合;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该气体。
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分析】(1)如果先熄灯,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槽里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选择气体收集方法。
16.【答案】(1)反应慢| 二氧化锰与水不产生氧气|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能使不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实验一中,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只是速度慢;实验二中,我们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解,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了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对比上面两个实验,要得到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只要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说明了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2)过氧化氢中有少量的水,我们要得到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这一结论,就要先知道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速度,以及水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情况下是否分解,然后我们完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的实验,对比得出正确的答案。
(3)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我们要确定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要知道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进行试验
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综上,故答案为:(1)
实验一 反应慢
实验二 二氧化锰与水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分析】(1)过氧化氢会被分解只是速度慢;水在一般情况下不分解反应;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实验,排除水的干扰,二氧化锰能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3)进一步验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盘龙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化学9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18·重庆)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
A.氮气 B.五氧化磷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答案】A
【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磷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结束后,反应容器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进行分析;其中氮气含量最高,氧气次之,物质燃烧消耗氧气。
2.(2018九上·长汀月考)小红在峨眉山旅游到达金顶时,感觉身体不适,可能发生了“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 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稀有气体
【答案】B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高原反应”,主要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空气稀薄,不能给人体提供足量的氧气,氧气用途之一供给动植物呼吸。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氧气可帮助人呼吸分析。
3.(2019九上·南部月考)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说法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不符合题意。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实验现象就是在实验过程中,人的感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东西:如热量放出,物体形态变化,颜色的变化,气味放出,沉淀的生成,气泡的产生等等。
4.(2019九上·南部月考)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是空气的污染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D.可吸入颗粒物,属于空气的污染物,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臭氧(O3)、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等。
5.(2018·襄阳)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D.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应不能发生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解析】【解答】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A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也能减慢反应速度,C不符合题意;
D、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如酸和碱的反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考查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变化情况,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改变,根据这条规则可以判断。
6.(2018九上·泰州月考)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A、长颈漏斗不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因此不能控制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B中分液漏斗中应该盛放过氧化氢溶液,B不符合题意;
C、从长颈漏斗加入的应该是过氧化氢溶液,不能将过氧化氢溶液一次性加入,否则不能控制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溶液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而控制反应速率,能使生成氧气的速率平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反应的速率较快,选择的制取装置应能控制反应的速率,据此分析解答
7.(2018·安徽)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
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符合题意;
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不符合题意;
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进行分析。
8.(2019九上·南部月考)将混有高锰酸钾的氯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试管中剩余物不可能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答案】D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若是两种物质都完全反应,则剩余固体物质有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共三种,故A对
B、若是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中只有一种物质反应完全,可知此时有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再加上高锰酸钾或是氯酸钾,共四种,故B对
C、若是都没完全反应,则此时的固体为:锰酸钾、二氧化锰、氯化钾、高锰酸钾、氯酸钾共五种。故C对
D.根据C中分析,即使是都没反应完全的时候最多,为五种,故D错
故答案为:D。
【分析】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分以下几种情况,分析剩余固体有什么;
(1)若是两种物质都完全反应;
(2)只有一种物质反应完全;
(3)若是两种物质都没有完全反应。
9.(2019九上·南部月考)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固定仪器;③熄灭酒精灯;④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符合题意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⑤③ C.②①③⑤④ D.①②④③⑤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
③把试管固定到铁架台上
④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注意:一定要让试管均匀受热,否则会因冷热不均炸裂试管)
⑤收集气体(可以使用排水法、向上排空法)
⑥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如果使用向上排空法,此步骤基本不需要,但是最好先取出导管在盖上玻片)
⑦熄灭酒精灯(如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气管从水槽取出则会造成倒吸现象)。
所以本题中A项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
10.(2019九上·南部月考)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生成新物质 B.一定伴随发光、发热现象
C.一定有沉淀生成 D.一定需要加热
【答案】A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B.发热发光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灯泡发光发热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当两种物质相遇后,有沉淀生成,但不一定生成新物质,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水受热蒸发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看变化时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这也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
二、填空题
11.(2019九上·南部月考)液体药品通常盛在 。取用时,瓶盖应 放在实验台上,若实验没有说明用量,应取 mL液体;取用块状固体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时,用镊子将块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的原因是 。
【答案】细口瓶;倒;1﹣2;防止块状固体药品把容器底部打破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液体药品通常盛在细口瓶里;
取用液体药品时,为防止污染试剂,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向着手心,为防止腐蚀标签;瓶口紧挨着,使液体缓缓到入试管。
实验时没有说明药品用量一般按最少量取用,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1﹣2mL;
取用块状固体药品时为了防止固体颗粒打破试管,而应该将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将快状固体药品放入试管口,然后慢慢的将试管竖立起来。
故答案为:细口瓶;倒;1﹣2;防止块状固体药品把容器底部打破。
【分析】1、细口瓶一般盛放液体药品,广口瓶一般盛放固体药品。
2、液体药品取用时,要“一贴(手心)二倒(放瓶塞)三倾斜”。
固体药品取用时,横放试管,慢慢竖起,是防止药品打破试管底部。
12.(2019九上·南部月考)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是 (填符号);
【答案】N2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
【解析】【解答】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
故答案为:N2;
【分析】氮气是双原子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一般含有两个相同的原子构成,其化学式一般由“元素符号+角码2”表示。
13.(2018九上·满洲里期末)现有①木炭 ②硫粉 ③红磷 ④镁带 ⑤铁丝,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放出大量热,发出耀眼白光的是 ;
(4)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5)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6)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的是 。
【答案】(1)②
(2)③
(3)④
(4)①
(5)②
(6)⑤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解析】【解答】(1)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3)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4)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5)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属空气污染物;(6)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分析】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磷产生大量白烟、放热;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14.(2019九上·南部月考)生活中处处有化学,通过学习已经知道:
(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 和 ;
(2)铁生锈、食物腐烂是因为空气中有 ;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 .
【答案】(1)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
(2)氧气;水蒸汽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解析】【解答】(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和有害气体;
(2)铁生锈、食物腐烂都是物质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雨雪等自然现象证明空气中有水蒸汽。
【分析】(1)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臭氧(O3)、碳氢化合物(HC)、硫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PM)等。
(2)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但是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种氧化叫做缓慢氧化。如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酒和醋的酿造,铁生锈等。
三、简答题
15.(2019九上·南部月考)简要回答下列的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操作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其反应文字表式: ,该反应结束后试管中剩余物属于 物(纯净物、混合物)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 、 方法收集该气体。
【答案】(1)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混合
(2)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知识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需要在实验结束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试管中剩余的固体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属于混合物。
故填:防止水槽中的水发生倒吸,炸裂试管;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混合;
(2)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该气体。
故填: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
【分析】(1)如果先熄灯,试管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槽里的水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是: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的。
(2)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选择气体收集方法。
四、科学探究题
16.(2019九上·南部月考)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____.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_____
实验三 _____ _____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是将实验三反应前和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进行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将实验三反应后的溶液倾倒掉.向剩余的固体中继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其目的是: .
【答案】(1)反应慢| 二氧化锰与水不产生氧气|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或对照等)
(3)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并不能使不反应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实验一中,过氧化氢也会分解只是速度慢;实验二中,我们知道水在通常情况下不分解,加入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了二氧化锰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对比上面两个实验,要得到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结论,只要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说明了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2)过氧化氢中有少量的水,我们要得到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这一结论,就要先知道过氧化氢自身的分解速度,以及水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情况下是否分解,然后我们完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存在的条件下的实验,对比得出正确的答案。
(3)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了反应的速度,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我们要确定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还要知道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我们要进行试验
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综上,故答案为:(1)
实验一 反应慢
实验二 二氧化锰与水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
(2)对比(或对照等)
(3)第一方面:比较MnO2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前后的质量;第二方面:验证MnO2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分析】(1)过氧化氢会被分解只是速度慢;水在一般情况下不分解反应;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2)对比实验,排除水的干扰,二氧化锰能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
(3)进一步验证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