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新高二开学摸底考试卷化 学
考试时间:75 分钟 满分 100 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2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4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内经》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合理膳食,能提高免疫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且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淀粉通过发酵法制得的乳酸 是乙酸的同系物
人体摄入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还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氨气液化 B.干冰升华 C.煤的干馏 D.石油分馏3.在一定条件下,已知下列物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在此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相同质量的 H2 和 C 充分燃烧时,H2 放出的热量约等于 C 放出的热量的 4.36 倍
(
.
)1molH2(g)和 1molCH4(g)燃烧共放热 1462kJ D
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 ④H2S ⑤NO2 ⑥Mg3N2 ⑦NH3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全部
下列实验现象或图像信息不能充分说明相应的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的是
A.温度计的水银柱不断上升 B.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 C.反应开始后,甲处液面低于乙处液面 D.反应开始后, 针筒活塞向右移动
A.A B.B C.C D.D
在容积相同的三个容器里分别充入三种气体:①氢气 ②二氧化碳 ③氧气,并保持三个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密度均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数目:①=②=③ B.质量关系:①<③<②
C.压强关系:①>③>② D.原子数目:②>③>① 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与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
稀硫酸与 0.1mol L 1NaOH 溶液反应:
在 101kPa 下H2(g)的燃烧热 ,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CH3OH(1)的燃烧热 ,则有
已知 9.6g 硫粉与 11.2g 铁粉混合加热生成 17.6g FeS 时放出 19.12kJ 热量,则 Fe(s) +
一定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SO2 和1molO2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使用催化剂可实现SO2 的 100%转化
以SO2 或O2 浓度的变化均可表示反应速率,两者的数值相等
达到平衡状态时, SO2 与SO3 物质的量之比为1:1
达到平衡状态时, SO2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下列实例利用了蛋白质变性原理的是
①利用过氧乙酸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②利用高温、紫外线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③蒸煮鸡蛋食用
④松花蛋的腌制
⑤用牛奶灌服重金属中毒的病人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SiO2 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Si 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常温下 Si 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硅大部分以游离态存在
石英砂、纯碱和石灰石可用于制造普通玻璃D.浓 HF 溶液可用于刻蚀玻璃
以 TiO2 为催化剂的光热化学循环分解 CO2 反应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该反应的机理及各分子化学键完全断裂时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中钛氧键断裂会释放能量 B.该反应中,光能和热能转化为化学能
C.使用 TiO2 作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焓变,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D.CO2 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 C10H10O2
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C.该有机物中有两种官能团
D.该有机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其褪色原理相同
(
:
)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 C(s)和 CO2(g),发生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增大 C(s)的用量,CO(g)的生成速率不变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氦气,反应速率不变
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 CO2(g)抽离出来,反应速率减慢D.提高反应时的温度,可以实现 CO2 的完全转化
工业上以软锰矿(含MnO2和少量的Fe2O3、Al2O3、SiO2)为原料制备硫酸锰晶体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酸浸过程可将硫酸换为盐酸
酸浸过程中加入过量的FeSO4的目的是充分还原MnO2 C.从绿色化学角度分析,试剂 A 可以选择H2O2、O2
D.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 58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个小题,共 58 分。
15(.
12 分)(1)0.1molCl2与焦炭、TiO2完全反应,生成一种还原性气体和一种易水解成TiO2
xH2O 的液态化合物,放热 4.2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Si 与 Cl 两元素的单质反应生成 1molSi 的最高价化合物,恢复至室温,放热 687kJ。已知该化合物的熔、沸点分别为 69℃和 58℃。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
式: 。
与 反应生成 和 。在 25℃、101kPa 下,已知每消耗
3.8gNaBH4 s 放热 21.6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已知AX3的熔点和沸点分别为 93.6℃和 76℃,AX5的熔点为 167℃。室温时AX3与气体X2反应生成 1molAX5,放出热量 123.8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 1molNa 的单质在足量 O2 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放出 255.5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6.(13 分)I. T℃时,向 2L 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1molCH4(g)和 1molH2O(g),发生反应:
(
,
) 经过 5min,反应达到平衡,已知平衡时
T℃时,该反应的甲烷的转化率是 ,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之比为 。
Ⅱ. 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断裂)1 mol 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以下是部分共价键键能的数据:H—S 键:364 kJ·mol-1;S—S 键:266 kJ·mol-1;S=O 键:522 kJ·mol-1;H—O 键:
试计算下面这个反应的反应热:2H2S(g)+SO2(g)=3S(s)+2H2O(l)ΔH=-Q kJ·mol-1,反应
产物中的 S 实为 S8,实际分子是一个八元环状分子(即 ),则Q= 。
标准状况下,将 aL 的 H2S 与 bL 的 SO2 混合进行上述反应,当 a>2b 时,反应热为 ,当 a<2b 时,反应热为 。(用含 a 或 b 的式子表示)
17.(16 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800℃时,在体积固定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
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 NO /mo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①如图中 A 点处,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 0~2s 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
= 。
③下列不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H2C2O4溶液和酸性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
来探究“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如下:(不 考虑溶液混合所引起的体积缩小)
①通过实验 A、B,可探究出浓度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 = ,T1 = ;通过实验 (实验序号)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②C 组实验中溶液褪色时间 t (填“>”或“<”)8s,原因是 ; C 组实验的反应速率 = 。(用含有 t 的式子表示)
③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反应速率总是如图所示,其中t1~t2时间内速率变快的主要原因可能 是:①产物Mn2+(或MnSO4)是反应的催化剂;② 。
18.(17 分)回答下列问题:
Ⅰ.已知:298K 时,
H2 的燃烧热ΔH= 。
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 ,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 的过程如下图。
(
:
)过程Ⅰ
过程Ⅱ:……
写出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Ⅱ.一定温度下,体积为 2L 的密闭容器中,X、Y 间发生反应。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在 0 到 1min 中内用 X 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 ,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 Y 的转化率 。
若 X、Y 均为气体,且 X 为无色气体,Y 为红棕色气体。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中 X 与 Y 的物质的量相等B.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C.2υ(X)=υ(Y)
D.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NO2、O2 和熔融 NaNO3 可制作燃料电池,其原理如图,该电池在使用过程中石墨Ⅱ 电极上生成氧化物 Y(N2O5),则石墨 I 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石墨Ⅱ的电极反应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