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复习卷
分数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分)
1.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用地膜覆盖农田 B. 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C. 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 D. 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2. 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A. 湖中冰化成的水 B. 草叶上的露珠
C. 树叶上的霜 D. 落在地上的雪
3.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是漂浮在空气中的水蒸气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C. 高压锅内部液面气压增大,液体得沸点升高
D. 加油时闻到刺鼻的气味,说明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
4. 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熔化 B. 液化 C. 升华 D. 汽化
5. 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水能加热到以上
B. 水在蒸发时放出热量
C. 固体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D. 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会在试管中形成紫色的碘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6. 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属于( )
A. 凝华,放热 B. 凝固,放热 C. 汽化,吸热 D. 液化,吸热
7. 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对古诗词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8. 如图所示是利用飞机在高空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变成气体,同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云中小冰晶和小水滴增多,从而形成降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干冰吸热变成气体是汽化现象 B. 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固现象
C. 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 D. 高空中的水蒸气吸热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
9. 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给湿头发吹热风 B. 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10. 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很快变干
B. 北方的冬天水面结冰
C. 北方冬夜窗子玻璃上出现冰花
D. 夏天从冰箱拿出的冰冻饮料一会儿瓶身会出现水珠
11.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 “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2. 如图所示,几种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 屋檐上的冰凌正在消融
B. 铁丝网上出现霜
C. 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
D. 草叶上出现露珠
13. 以下对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属于升华现象
B. 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 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属于凝固现象
D. 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属于汽化现象
14. 下列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壶烧开水时,壶喷冒出来的“白气”是水蒸气
B. 抹在黑板上的水迹过段时间会消失,与冬天人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
C. 放在衣柜里的脑丸消失过程中,需要吸热
D. 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所以下雪时天气变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7分)
15. 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6. 在与外界隔热的密闭容器中装入、的水,以均匀热源加热,每隔测量水温次,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中。请以表中的数据推论,大约加热到 ______ 时,水的温度可达到。
加热时间
温度
17. 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眼镜的镜片变模糊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他在游泳池游泳后走上岸感觉到有点冷是由于身上的水______吸热所致。
18. 在加热固体碘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原因,生活中______选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9. 年月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在火箭升空瞬间,其下方的水池上会产生巨大的白色“气团”。这里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和液化;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种特殊材料,它能在高温下迅速______、______选填两种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些物态变化均需吸热从而避免烧坏火箭。
20. 如图所示是人民日报微博月日大雪时发布的微博。
“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发生了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了增加湿度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采用了______的方法加快了水的蒸发。
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为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这说明积雪的保温性能______选填“好”或“不好”。
21. 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
22. 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小华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_____;
小华把水温加热到开始计时,每过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______,水的沸点是______,实验室当时的大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3. 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______ ;
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__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
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______ 用字母表示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由此可以说明蜂蜡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______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3分)
24. 小明和小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在加热的最初几分钟发现: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水不断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一直在升高。于是小明就得出结论:只要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就会升高。小亮不同意他的观点,并且只利用图的装置,用实验证明了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请简述小亮的实验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
25. 某同学在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中,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放入热水中,观察到试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并充满试管。
此过程固态碘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在上述实验中,小明同学猜想:固态碘是先变成液体,再变成气体,因为速度太快,液态碘出现的时间太短,因而没有观察到。为验证猜想,他查询了一些小资料:碘的熔点是;碘的沸点是;水的沸点是。
请你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说明小明的猜想为什么是错误的:______。
为了进一步探究此类现象,小明在试管中放入适量温水,然后放入一小块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此时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同时水面上有大量白雾。水中大量的气泡是由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雾是由______形成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用地膜覆盖农田,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都是控制了蒸发的面积,并减慢了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
而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加快了空气的流动速度、提高了水分的温度,可加快蒸发,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加快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升高液体温度和增加液体的表面积都可加快蒸发。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2.【答案】
【解析】A、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D错误。
3.【答案】
【解析】解:
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A错误;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小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形成的;故B错误;
C、高压锅增大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食物在高温下容易煮熟。故C正确;
D、液态的汽油变成汽油蒸汽属于汽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
【解析】解:
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会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则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故D正确。
故选:。
液态的物质可以发生两种变化:吸热汽化,放热凝固,所以液态物质究竟会发生哪种状态变化取决于它是吸热还是放热。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一种热现象,在状态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同样是由于能量的变化影响到了物质的状态变化。
5.【答案】
【解析】A、用高压锅做饭时,锅内的气压高,水的沸点高,水能加热到以上,故A正确。
B、水在蒸发时吸收热量,故B错误;
C、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在熔化时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故C错误;
D、加热试管中的固态碘,碘会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碘蒸气,是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
气压高,沸点高。
蒸发吸热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熔化吸热,温度升高;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综合性较强,难度不大。
6.【答案】
【解析】解: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凝华现象,要放热。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升华: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过程中需要吸热;
凝华:物质从气态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过程物质要放出热量。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7.【答案】
【解析】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雪形成过程分别是凝固和凝华,故A错误;
B、“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六种物态变化: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对于本题不但要知道相应的物理知识,还要了解语句的含义才能解答。
8.【答案】
【解析】解:、干冰吸热变成气体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
B、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高空中的水蒸气放热变成小冰晶或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进行分析解答,是中考热点。
9.【答案】
【解析】解:
A、电热吹风吹头发,“热”表明提高了液体的温度,风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两种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A错误;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B正确;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通风加快了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向阳”提高了液体的温度,这两个措施都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C错误;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加快了液体的蒸发,故D错误。
故选:。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快慢;故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
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10.【答案】
【解析】解:
A、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是汽化中的蒸发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冬天水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冬天窗子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固态小冰晶。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过一会儿,瓶外壁会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饮料瓶发生的液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把握住物态变化前后的状态,是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
B、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正确;
C、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在玻璃内表面。故C错误;
D、冬天,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
故选:。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常见的液化和凝华现象,是一道物态变化基础题。
12.【答案】
【解析】解:
A、冰凌正在消融,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食品盒中的干冰变小是干冰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气体了,属于升华现象,符合题意.
D、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3.【答案】
【解析】解:
A、北方冬季外面冰冻的衣物也能晾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A正确;
B、浴室的镜子变模糊,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人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人身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属于汽化蒸发现象,故C错误;
D、烧杯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是钨丝先升华后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14.【答案】
【解析】
【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用壶烧开水时,壶中产生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在稍微远离壶嘴的地方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肉眼可见的“白气”,故A错误;
B.抹在黑板上的水迹过段时间会消失,是因为黑板上的水汽化成水蒸气,冬天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二者形成原理不同,故B错误;
C.放在衣柜里的脑丸过一段时间会“消失”,是因为樟脑丸直接变成了樟脑气体,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正确;
D.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要熟练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吸放热情况。
15.【答案】晶体
【解析】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故答案为: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为熔点。
根据图像是否有不变的温度判断是晶体还是非晶体,要学会从图像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图像中每一阶段表示的含义及物质的状态。
16.【答案】
【解析】解: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水温升高,加热时间为,
所以水的温度达到时,也就是从升高,所以需要的时间是,
即加热到。
故答案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得到温度升高幅度与加热时间的规律,利用此规律得到水温达到需要的时间。
此题考查的是归纳法的应用,正确分析数据变化规律,是得出正确结论的关键。
17.【答案】液化 蒸发
【解析】解:
夏日炎炎,小东从开着空调的屋内刚走到室外时,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所以眼镜变模糊了;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是由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的缘故。
故答案为:液化;蒸发。
物理学中把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当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时会发生液化现象;
汽化吸热有致冷作用。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汽化、熔化的定义和汽化发生的条件、熔化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等知识点,但不是很难。
18.【答案】升华 凝华 霜
【解析】解:
在烧杯里放少量的固态碘颗粒,然后把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
过一会儿,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发生了凝华现象;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所以,生活中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霜。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称为升华,在升华过程需要向周围吸收热量;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过程需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9.【答案】汽化 熔化 汽化
【解析】解:火箭发射时,在发射台下有一个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巨大的热量,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周围冷的空气就会发生液化,液化成小液滴,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气团”;
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成液体随后汽化成气体,熔化和汽化时吸热。
故答案为:汽化;熔化;汽化。
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此题考查的是有关熔化、汽化、液化的知识,是一道热学的基础题。
20.【答案】凝固 提高液体温度 好
【解析】解:“大雪冬至后,篮装水不漏”指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态了,是凝固现象;
在取暖器附近向地面洒水提高了液体的温度,加快了液体的蒸发;
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即积雪的保温性能好。
故答案为:凝固;提高液体温度;好。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影响蒸发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
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区分,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21.【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通过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的凝固点及凝固过程特点的掌握。一定要学会从图象中获得有关的信息。
【解答】
由图知,此物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其凝固点为。
从第开始凝固到第凝固完,所以凝固过程经历了。
故答案为:;。
22.【答案】 低于
【解析】解:每一个大格代表,每一个小格代表,示数是。
小华把水温加热到开始计时,每过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佛腾后维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由此可得出把水从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水在沸牌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为时就一直保持不变,这说明当地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 ;;低于。
温度计的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再进行读数;
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本题是观察水的沸腾,要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所以要会进行温度计的读数。同时考查了水沸腾的条件及特点,知道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要不断吸热。
23.【答案】受热均匀 吸热时温度升高
【解析】解: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这样可以使蜂蜡、海波受热均匀;
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所以B正确;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所以其示数为;
海波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第至第分钟处于熔化状态,所以段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所以蜂蜡是非晶体。
故答案为:受热均匀;; ; ; 吸热时温度升高。
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
在观察温度计进行读数时,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注意温度计的分度值;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则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是不一样的,要分清楚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此题是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的实验,考查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温度计的读数及对熔化图象的分析,是一道基础性题目。
24.【答案】解:继续对水加热至水开始沸腾,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读出温度计的示数为,发现,说明水在吸热后温度没有升高,证明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解析】要证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需要举一个反例,改变加热时间,即在对水加热至水开始沸腾,观察液体温度是否发生改变即可。
以往的题目都是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结论,或能否理解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思想等,而此题是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某个结论的正确与错误,对学生来说有点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更是欠缺,因此应多让学生做此类题锻炼一下学生的综合能力。
25.【答案】升华 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 干冰吸热升华 水蒸气遇冷液化
【解析】解:
试管中的固态碘在热水中,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属于升华过程;
由数据知,水的沸点是,而碘的熔点是,所以碘在的沸水中不可能熔化;
干冰在温水中迅速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同时吸收热量;二氧化碳气体使水面上方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
故答案为:升华;热水温度低于碘的熔点,碘不可能熔化;干冰吸热升华;水蒸气遇冷液化。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需要吸收热量;
晶体熔化的条件是达到熔点,吸收热量;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过程,综合性较强,读懂题意,把握中心是解答的关键。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