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自测题(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单元自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一、选择题
1.三七汽锅鸡被誉为《十大滇菜》之首,以汤鲜味美,飘香诱人而著称。下列关于汽锅鸡“飘香诱人”这一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的质量很小
2.为了验证分子的特点,小华和小文分别按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进行实验,他们分别取一瓶红棕色二氧化氨气体(符号为NO2)和一瓶无色的空气口对口放置,取下中间的下玻璃片,发现甲和乙中的两瓶气体都逐渐变红,且甲变红的快些,由此不能得出的结论(  )
A.N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分子间存在间隙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大
3.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重新鼓起,其原因是(  )
A.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C.分子的间隔变大 D.分子分解成了原子
4.2022年2月在北京举办了第24届冬季奥运会。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B.氢能公交车出行——氢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差异—碳原子的内部结构不同
B.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C.氦很不活泼,氧比较活泼—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两种气体的分子不同
6.下面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②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C.①②③④表示四种不同元素 D.④属于原子
7.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①和③化学性质相似 D.④属于金属元素
8.对于Cu、Cu2+、Cu+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④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科学家利用锗生产出世界上最灵活的晶体管,这种新型自适应晶体管可以在运行时动态切换,能执行不同的逻辑任务。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锗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
C.x的数值是2
D.锗原子的中子数是32
10.硅和锗都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已知锗原子序数为32,相对原子质量为72.6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硅为非金属
B.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C.①为72.63
D.锗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1.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碲元素。碲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碲属于非金属元素 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原子的质子数为52 D.碲原子的质量为127.6g
12.牛奶中的钙易被人体吸收,是食物中理想的钙来源,这里的“钙”指的是(  )
A.离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二、非选择题
13.请阅读以下文字信息,回答第下列小题。
119号元素,也被称为类钫,是暂未合成的化学元素,原子序数为119。
2019年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19号元素。发现者分析,从质量上看,第119号元素是氢元素的299倍,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99。截止到2018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发布的最后一版元素周期表中,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第119号元素有望成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
(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的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
A.119 B.180 C.299 D.418
(2)根据元素周期表排布规律和科学家预测分析,下列元素与第119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A.Na B.S C.Cl D.Ar
14.学习化学要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视角之间的关联。在探究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同学们设计出如图1~4所示的几种装置。
(图中B、C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烧杯b内溶液变为红色,体现出浓氨水的性质是:①   ,②   。
(2)图2,图3实验中,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稍等片刻,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
(3)室温下,将少量干冰放入图4所示试管中,立即将一气球套在试管口,气球快速鼓起,其微观原因是   。
15.氨水是氨气(化学式为NH3)溶于水后形成的,是一种常见的实验药品,它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酚酞试液从   往   依次变红,这说明了   。(用分子的观点解答)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   .
16.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有关问题:
(1)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   数,   依次递增。画出钠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2)①氯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能形成带   电荷的   离子(填“阴”或“阳”),离子符号是   。
②氯原子与   (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   相同。
(3)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一般不会发生改变的有   (填编号)。
A 核内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元素的化学性质
D 微粒的电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解析】【解答】汽锅鸡“飘香诱人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结果,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的质量很小无关。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2.【答案】D
【解析】【解答】A.甲和乙中的两瓶气体都逐渐变红,且甲变红的快些,说明NO2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不符合题意;
B.该实验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C.两瓶气体都逐渐变红,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不符合题意;
D.该实验中没有对比温度的变化,不能得到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变红的快些说明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
B、根据分子基本性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基本性质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
D、根据分子性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进行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会重新鼓起,其原因是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分子一直在不断运动,由于该变化是物理变化,分子并没有分解成原子,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温度升高,分子的间隔会变大分析。
4.【答案】D
【解析】【解答】A、开幕式上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升华,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解释合理;
B、氢能公交车出行,氢气燃烧生成水,是因为氢分子、氧分子分别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水分子,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解释合理;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是因为消毒液挥发,消毒液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解释合理;
D、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水分子间间隔变小,由液态变为固态,但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解释不合理;
故答案为:D。
【分析】A.物质从固体变为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增大;
B.氢气燃烧生成水,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分子总在不断运动。
5.【答案】A
【解析】【解答】A.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故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B.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氦与氧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分析。
B、根据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分析。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6.【答案】B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不符合题意;
B、②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是其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后形成的,故其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②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符合题意;
C、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①②③④质子数均不相同,表示四种不同元素,不符合题意;
D、④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若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D.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7.【答案】B
【解析】【解答】A、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于①和②的质子数都为8,故属于属同种元素,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而②的质子数8≠电子数10,为离子,符合题意;
C、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当两种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①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6,故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
D、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故④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
B、根据稀有气体元素原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分析;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分析;
D、根据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①Cu、Cu2+、Cu+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则三种微粒的核电荷数相等;
②Cu2+是由Cu原子核最外成电子失去两个电子得到,Cu+是由Cu原子核最外成电子失去一个电子得到,则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不相等;
③根据上述②中分析得到三种微粒的电子层结构不同;
④三种微粒仅原子核最外成电子数不同,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Cu、Cu2+、Cu+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综上分析得出①④说法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Cu、Cu2+、Cu+三种微粒属于同种元素,核电荷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相同,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分析。
9.【答案】D
【解析】【解答】A. 锗含有“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镍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锗原子中含有32个质子数,则原子中核外有32个电子,则x=32-8-18-4=2,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方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正下方的属于为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锗的原子序数为32,则质子数是32,中子数≈73-32=41,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字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B、根据原子的核外电子层书=元素周期数。
C、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左上方数字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分析。
10.【答案】C
【解析】【解答】A.硅是Si的元素名称,是“石”旁的,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已知锗原子序数为32,元素的方框图左上方数字是原子序数,不是相对原子质量,因此,①为32,故错误,符合题意;
D.根据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可知,锗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元素名称的偏旁,确定元素的种类。
B、根据元素周期表,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C、根据元素周期表,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D、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
11.【答案】D
【解析】【解答】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知道,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碲,碲带有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知道,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碲元素的元素符号是Te,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知道,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碲原子的质子数为52,故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以知道,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元素分类知识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知识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知识及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
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知识分析。
12.【答案】B
【解析】【解答】这里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答案为:B。
【分析】宏观上,元素组成物质的。
13.【答案】(1)B
(2)A
【解析】【解答】(1)俄罗斯科学家发现的第119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19,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19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为119,由题干信息可知,119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第119号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
故答案为:B。
(2)由题干信息可知:最后一种元素是位于第七周期的第118号元素,为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第119号元素为第八周期的第一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与之化学性质相似的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
A、N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正确;
B、S最外层电子数为6,易得到2个电子,不正确;
C、Cl最外层电子数为7,易得到1个电子,不正确;
D、Ar是稀有气体元素,具备相对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分析。
14.【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显碱性
(2)B、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更快;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干冰受热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解析】【解答】(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a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遇到b烧杯中的酚酞溶液,使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浓氨水显碱性;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A、D试管中的浓氨水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分别遇到B、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但D试管是放在热水中的,温度较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快,故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更快;故填:B、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C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红的速度更快;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3)干冰为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放入试管中,室温下,干冰受热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将一气球套在试管口,气球会快速鼓起;故填:干冰受热升华,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分析】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
15.【答案】(1)胶头滴管
(2)试管口;试管底;分子在不断运动
(3)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
(4)酚酞试液与浓氨水放颠倒了
【解析】【解答】(1)仪器A的名称是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2)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酚酞试液从试管口往试管底依次变红,故填试管口往试管底;由于氨气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并与其中的水组成呈碱性的氨水使酚酞变红,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3)白纸的作用是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故填起对比作用,便于观察。(4)酚酞遇到氨水变为红色,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说明滤纸条上放的是氨水,脱脂棉上滴的是酚酞试液,即酚酞试液与浓氨水放颠倒了,故填酚酞试液与浓氨水放颠倒了。
【分析】根据物质的微粒性进行解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6.【答案】(1)三;电子层数;质子数;
(2)得到;负;阴;Cl-;F;最外层电子数
(3)A
【解析】【解答】(1)由元素周期表可知,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根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该周期中,从左到右,各原子质子数依次增加;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 故填:三;电子层数;质子数; ; (2)由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故填得到;负;阴;Cl-;(3)A、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通过核外电子的得失形成稳定结构,核内质子数不变,正确。
B、 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通过核外电子的得失形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改变,不正确。
C、 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通过核外电子的得失形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改变,元素的化学性质发生改变,不正确。
D、 原子在失去或得到电子变成相应的离子时,通过核外电子的得失形成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发生改变,微粒的电性发生改变,不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数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钠离子质子数为11电子数为10分析;
(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分析;
(3)根据原子与离子相互转化时质子数不变、化学性质、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分析。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2.3太阳能 习题(含解析)2023-2024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下一篇:天津市红桥区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