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1.1声音是什么同步练习(含解析)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1.1声音是什么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方位
B.医生通过听诊器诊断病情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直到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又听到铃声从无到有并逐渐变大直到正常。同学们对该实验现象提出四条见解:①空气能传声②因有玻璃罩,说明固体能传声③真空不能传声④抽出空气过程中声音变小,说明声音变成次声波。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3.下列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现象是(  )
A.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 B.倒车雷达用超声波传感器探测物体
C.工作中的超声波清洗机 D.闹钟在抽气的玻璃罩内振动
4.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的最慢(  )
A.铁 B.水 C.木头 D.空气
5.在我国北京有座大钟寺,寺内悬挂着一口我国最大的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永乐大钟”,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停止振动 B.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C.钟还在振动 D.声的回音
6.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发声的音叉正在振动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7.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 B.调节MP3音量是为了改变音调
C.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8.2025年我国有望实现宇航员登月。在月球上的宇航员不能像在地球表面那样直接面对面交谈,而需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其原因是,在月球上(  )
A.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 B.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
C.只能传递次声波 D.只能传递超声波
9.暖水瓶的瓶胆夹层是真空的,利用它来研究真空能否传声。将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塞上瓶塞,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对比合理的是(  )
A.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进行比较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瓶胆漏气的暖水瓶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10.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C.航天员在月球上可以直接交谈
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固体液体中传播得快
11.如下图是一个大人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
12.如图所示,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能否看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
A.甲实验能看到,乙实验不能看到 B.甲实验不能看到,乙实验能看到
C.甲、乙两实验都能看到 D.甲、乙两实验都看不到
13.我国已顺利进行“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的试验,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舱中可以跟刘海明、景海鹏直接对话,但翟志刚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14.警察利用如图所示的无人机对行人“喊话”,以维持交通秩序。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  )
A.是次声波 B.是超声波
C.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D.传播不需要介质
1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
二、填空题
16.某锣鼓队正在表演,锣鼓声是由于锣鼓的_______产生的,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人的耳朵的。
17.如图所示,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在月球上分别做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______看到,乙实验______看到(两空均选填“能”或“不能”),由此分析可知,我们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8.如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这个实验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
19.人在岸边走过时,会吓跑水中的鱼,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20.雨天,我们听到轰隆隆的雷声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m/s,小明看到闪电后约10s听到雷声,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大约______m(不计光的传播时间)。
三、综合题
21.小王和小李同学做测定声音在铁轨中传播速度的实验,在距小王1020m处小李用铁槌敲击铁轨,小王用耳朵贴近铁轨时,听到两声敲击声,两声的时间间隔为2.8s,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空=340m/s,则:
(1)按先后听到两次敲击声,填写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传到人耳的.
(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多少 _________?
(3)声音在铁轨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____________?
22.将声源与其发出的声音连在一起.________
小提琴声 声带
蚊子的“叫声” 放电云团
人说话声 扬声器
雷声 弦
音响放的音乐 空气柱
管乐器奏出的音乐 翅膀
23.先阅读下面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传播.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长较长短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
24.(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 )法.
A.推理 B.类比 C.控制变量 D.转化
(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_弹起(填”会”或”不会”),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
(5)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如图丙所示,再把瓶口封上,这时你将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手机的铃声;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你听到的手机声的大小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这实验说明_________;实验中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直接放在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
25.先阅读下面短文:
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传播.
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
26.如图,一辆客车与一辆小汽车一段时间内以不同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三幅照片;在图中分别画出小汽车和客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
(1)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_______匀速直线运动;图中,_______的图象是小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大致运动情况;
(2)小琪同学在学习了关于长度测量的知识后,思考汽车轮胎的周长该怎么测量?请你帮她设计一种测量方法;( )
(3)该客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以72 km/h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将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5s后听到回声。请计算:该客车在这5s内前行的路程?鸣笛后,笛声向高山悬崖传播,经高山悬崖反射后,到听到回声时,笛声在这5s内行驶的路程?客车司机听到回声时客车与高山悬崖间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A
【详解】
①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说明空气能够传声;②因有玻璃罩隔离内外空气,但仍然能听到声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③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说明空气介质在减少时,声音变小到消失,充分说明真空不能传声;④抽出空气过程中声音变小,但还是能听到,说明声音不是次声波;故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蝙蝠利用超声波定位,是通过声音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探测障碍物,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传声介质越来越少,所以传声效果越来越不好,实验过程中听到钟声逐渐减弱声,设想空气全部抽净时,就不传声了,也就听不到声音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D
【详解】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速越大。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最小,铁是固体,在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木头也是固体,但结构较松散,传声的速度要小于铁。在水(液体)中的传播较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则停止对大钟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钟还在振动。
故选C。
6.A
【详解】
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本探究实验是研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
试题分析:(1)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声音的特征: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3)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在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
(4)声音不但能传递信息,还能够传递能量.
解:A、声音越宏亮说明响度越大,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故A错误;
B、调节音量是改变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
C、种植花草树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
8.B
【详解】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可以振动发声,但声音不能传播,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的交谈也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保证其它条件不变,一次是真空,一次不是真空,听传声效果。
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瓶胆的夹层里面都是真空,不符合控制变量思想,不能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故A不符合题意;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瓶胆的夹层里面都是真空,不符合控制变量思想,不能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用一个完好瓶胆夹层里面是真空,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夹层不是真空,其它条件相同,可以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故C符合题意;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瓶胆夹层里面都是真空,不符合控制变量思想,不能验证真空能否传声,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B
【详解】
A.只有振动,不一定听到声音,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故B正确;
C.航天员在月球上不可以直接交谈,因为月球上是真空环境,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最慢,故D错误。
故选B。
11.A
【详解】
大人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根据喉结的振动,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A
【详解】
如图甲,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与之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波传递能量;真空中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故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小球不会弹起,但甲图小球与音叉接触,依然会被弹起。
故选A。
13.D
【详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飞船内有空气,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是真空,所以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对话;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4.C
【详解】
地面上的行人能听到“喊话”声,是因为“喊话”声的频率在人耳可接收范围,不是超声或次声,且可以在空气中通过空气介质传播到人耳中,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5.A
【详解】
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A符合题意;
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
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
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振动 空气
【详解】
[1]振动产生声音,故锣鼓声是由于锣鼓的振动产生的。
[2]锣鼓声与人之间的介质是空气,故我们听到的锣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17. 能 不能 不可以
【详解】
[1][2][3]甲图正在发声的音叉是振动的,所以泡沫塑料球接触音叉会被弹起。乙图是因为右边音叉的振动,使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产生共振,然后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若是在月球上,因为甲图泡沫塑料球与音叉直接接触,所以依然能看到对应的现象,而乙图因为缺少了传播声音的介质,所以不能看到对应的现象。由此可知,我们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18. 发声体在振动 转换法
【详解】
[1]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2]在本实验中,音叉的振动人眼直接很难观察到,泡沫塑料球能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转换法。
19. 液体 大于
【详解】
[1]人在岸边走时,会把水中的鱼吓跑,是因为人发出的声音经水(液体)传播给鱼,鱼听到后被吓跑,此现象说明液体能传播声音。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1500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340m/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0. 空气 340 3400
【详解】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传声,我们听到雷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2]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的种类、状态、温度等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3]小明距雷电产生的地方的距离大约为
21. 铁轨 空气 3s 5100m/s
【详解】
(1)[1][2]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因此听到两次敲击声分别是通过铁轨和空气传到人耳的;
(2)[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3)[4]声音间隔是2.8s,则听到第一次声音时用时
22.见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要找出声音是由哪个物体振动产生的,找出对应的声源.
【详解】
小提琴声是弦的振动产生的;
蚊子的“叫声”是蚊子的翅膀振动产生的;
人说话声是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雷声是放电云团引起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音响放的音乐是扬声器振动产生的;
管乐器奏出的音乐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要结合实际找出相应的声源,需要学生留意平时的声现象.重点是掌握谁在振动谁就是声源.
23. 高 小 下 上
【详解】
(1)由题意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不是完全沿直线传播,而是爱走温度高、密度小的路径;(2)诗句中的意思是声音传到了客船上,这是因为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比较冷的水边即向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的客船上.(3)沙漠或戈壁滩上,距离地表近的位置温度高,而声音受走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是因为声音在传播时向上拐弯了.
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可判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密度对声音传播路径的影响.并据此解释相关的现象.
24. B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转换法 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会 不会 介质 能 变小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减少固体传声
【详解】
(1)[1]声波、水波都不易观察,因此将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这种探究方法叫类比法,故选B;
(2)[2]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4]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将微小振动放大的作用,这种思维方法属于转换法;
(3)[5]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乒乓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4)[6][7][8]月球上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甲实验乒乓球会被弹起,乙实验乒乓球不会被弹起,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5)[9]由于空气可以传播声音,所以我们可以在广口瓶外听到铃声;
[10][11]如果逐渐把瓶内的空气抽去,里面空气逐渐减少,所以听到的声音变小;如果把空气抽去,里面是真空了,听不到声音;这实验说明:声音要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12]实验中将手机悬挂起来,而不是直接放在瓶中的原因是:避免由于手机与瓶子接触而引起广口瓶振动传声.
25. 低 大 下 上
【详解】
(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地面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传播”,所以声音爱走温度低、密度大的路径.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地表的空气温度低,密度更大,所以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
(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沙漠地表温度高,空气温度高,密度小,所以声音传播时向上拐弯进入密度较大的区域传播而不难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26. 左 甲 见解析 100m,1700m,800m
【详解】
(1)[1]由图示知,相对小汽车,客车是向后退的,所以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
[2]由s-t图像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的远,据 知,甲的速度更快,所以甲是小汽车的运动图像。
(2)[3]轮胎是圆形,直接通过直尺无法测量,则可化曲为直法,用一根无弹性的足够长的棉线绕轮胎一圈,然后把棉线拉直,再用刻度尺测出其周长。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几次数据。
(3)[4]客车在5s内通过的路程
5s内,声音通过的路程
s1=v声t=340m/s×5s=1700m
5s内,声音及客车通过的总路程
s总=s+s1=100m+1700m=1800m
则听到回声时,客车与高山悬崖间的距离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16.4 变阻器 同步练习(答案)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下一篇: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1光的色彩颜色 同步练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