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点 1 长度的单位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1 m=______nm,60 μm=________dm=________km。
2.在下列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字。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7.5______。
(2)1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5______。
(3)教室木门的高度约是______m。
(4)一名中学生的身高约是______cm。
3.四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过程分别抄录在下面,其中正确的是( )
A.25.64 cm=25.64×=0.2564 m
B.25.64 cm=25.64 cm× m=0.2564 m
C.25.64 cm=25.64÷100 m=0.2564 m
D.25.64 cm=25.64× m=0.2564 m
知识点 2 长度的测量
4.认识刻度尺:如图1-1-1所示,该刻度尺的量程是________,每一大格是________,每一小格(分度值)是________,在用这把尺子测量时,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
图1-1-1
5.如图1-1-2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图1-1-2
6.小芳对一支铅笔的长度进行了测量,记录结果为15.84 cm,根据记录结果判定她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该测量结果的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cm。
7.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B.记录时,只需记下测量的数值,单位可以不写
C.读数时,只要读到分度值就行,不需估读
D.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且要正对刻度线
8.如图1-1-3所示是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图1-1-3
9.下列测量中,选择的测量工具较合适的是( )
A.测量窗玻璃的尺寸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
B.测量课本厚度用分度值是1 cm的刻度尺
C.测量跳远成绩用分度值是1 cm的皮卷尺
D.测量教室的长度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
知识点 3 时间的单位和测量
10.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时间单位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1 h=______min=__________s。
11.图1-1-4是两种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其中甲表是石英钟,它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乙表叫________,它的分度值是______,它现在的读数是____________。若体育课上要测量跑200 m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要测一集电视连续剧的时间,应用________表。(后两空均选填“甲”或“乙”)
图1-1-4
12.目前我国在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 nm可能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 B.一个人的身高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13.感知身边的物理——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 )
A.人体心脏跳动一次
B.人正常呼吸一次
C.人打一次哈欠
D.人正常步行10 m
14.准确记录某次长度测量时的结果是1.570 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
B.此结果准确到了毫米位
C.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cm
D.此结果准确到了米位
1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1-1-5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图1-1-5
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
16.小明的家在南昌,他的爸爸最近要去赣州办事,小明上网查询发现从南昌到赣州的列车很多。下表是他查到的列车时刻表的一部分:
车次 南昌发车时间 抵达赣州时间 粗略资料 列车种类
K105 7:08 12:14 北京西-深圳,共2327 km 空调快车
K87 17:50 23:28 九江-广州东,共1083 km 空调快车
若坐K105次列车从南昌到赣州,则需要的时间是( )
A.5 h 38 min B.5 h 6 min C.5 h 54 min D.6 h 6 min
17.如图1-1-6所示,机械停表的示数是________,合________s。
图1-1-6
18.如图1-1-7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
图1-1-7
(1)A尺与B尺的不同在于________________。
(2)在A尺中读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3)在B尺中可以更准确地读出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你能够得出结论: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由____________决定。
考| 题| 展| 示
19.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 min跳动的次数约为( )
A.20次 B.40次
C.70次 D.140次
20.如图1-1-8所示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种型号电池的高度为( )
图1-1-8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
21.如图1-1-9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 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图1-1-9
知识点 3 误差
22.测量时,测量工具越精密,误差就越______,但是误差是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避免的,为了减小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的__________作为测量结果。
2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12.45 cm B.12.34 cm
C.12.35 cm D.12.36 cm
24.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
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
C.减小由于估读而产生的误差
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25.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
知识点 4 长度的特殊测量
26.现要测量某圆柱体的直径,如图1-1-10所示的几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图1-1-10
27.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 )
A.教室宽5臂展,约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
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与中指尖之间的距离)
D.物理课本厚1指宽,约10 cm
28.2018·十堰 小天采用如图1-1-11所示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则该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cm。
图1-1-11
29.李阳同学为了测某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在一支铅笔上紧密地单层缠绕40圈,形成一个导线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1-1-12所示。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______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为______(保留1位小数)mm。
图1-1-12
参考答案详解
1.米 m 109 6×10-4 6×10-8
2.(1)cm (2)cm (3)2 (4)160(合理即可)
3.D [解析] 在进行长度单位换算时,正确步骤应为:数字不变,乘两单位之间的进率(或进率的倒数),将原单位改写为目标单位。图解如下:
4.0~8 cm 1 cm 1 mm 3.40
5.B 1.33(1.32~1.34均可)
6.1 mm 15.8 0.04
7.D 8.B
9.C [解析] 在长度的测量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量程和分度值都合适的刻度尺。
10.秒 s 小时(h) 分(min) 60 3600
11.1 min 停表 0.1 s 3 min 20 s 乙 甲
12.B [解析] 1.76×109 nm=1.76 m。物理课本的长度在26 cm(0.26 m)左右,不符合题意;一个人的身高在1.76 m左右,符合题意;一座山的高度一般在200 m以上,不符合题意;一个篮球场的长度在28 m左右,不符合题意。
13.A [解析] 人体心脏1 min跳动60~100次,因此跳动一次大约需要1 s;人正常呼吸一次大约用时3 s;人打一次哈欠经历的时间为3~5 s;人正常步行1 m经历的时间约为1 s。
14.C
15.B [解析] 本题结合生活实例考查对长度测量的认识。从图中可以看出,脚印的长度为25.10 cm,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25.10 cm×7=175.7 cm。只有B选项符合题意。
16.B [解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K105次列车从南昌发车的时刻是7:08,到赣州的时刻是12:14,故行驶的时间为t=12:14-7:08=5 h 6 min。
17.3 min 10 s 190
18.(1)分度值不同
(2)3.7 cm(3.6~3.8 cm均可)
(3)3.65 cm(3.63~3.66 cm均可)
(4)分度值
[解析] (1)A尺上一格的长度为1 cm,即A尺的分度值为1 cm;B尺上一小格的长度为1 mm,即B尺的分度值为1 mm,故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2)A尺上,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 cm和4 cm之间,偏向4 cm一侧,估读为3.7 cm。(3)B尺上,物体左侧与零刻度线对齐,右侧在3.6 cm和3.7 cm之间,估读为3.65 cm。(4)对比以上两次测量结果,发现同一物体测量结果不同,准确程度不同,这是由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19.C [解析] 通常情况下,人的脉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达不到140次。
20.D [解析] 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8 cm左右,由平时的观察可知,一般5号电池的高度比中学生的拳头宽度小一些,所以是5 cm=50.0 mm。
21.0~10 不正确 [解析] 由图可知,该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0~10 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 m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以mm为单位,记录结果的小数点后有一位,以cm为单位,记录结果的小数点后有两位,所以此记录结果不正确。
22.小 不可 平均值
23.C [解析] 从题中提供的数据可知,12.75 cm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所以12.75 cm是错误的数据,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将其他3个结果取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12.35 cm。
24.C
25.D
26.C [解析]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一般应从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开始测量,A、D选项中的测量方法会使测量值偏小;B选项中直接用刻度尺来寻找圆柱体直径的方法是不准确的,一般测量值会偏小;C选项中的方法为“辅助工具法”,三角板的直角边所对的示数即为圆柱体直径的大小。
27.A [解析] 教室的宽一般接近10 m,8 m符合生活实际,A正确。教室的长度一般在15 m左右,达不到30 m,B错误。单人课桌长在1 m以内,双人课桌长在1.5 m左右,不会达到2.8 m,C错误。物理课本厚约1 cm,达不到10 cm,D错误。
28.2.50 [解析] 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估读到mm的下一位,由图可知,硬币的直径为2.50 cm。
29.1 mm 2.36(2.35~2.37均可) 0.6
[解析] 观察题图可知,刻度尺上相邻两刻度线间的长度为1 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刻度尺读数时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毫米刻度尺以厘米为单位,记录结果时要有两位小数;利用导线圈的长度除以线圈匝数即为导线的直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