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分层训练提高题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大同期中)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什么变化都没有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蜡烛燃烧过程中的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则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2.(2022九上·江都月考)下列关于蜡烛燃烧时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燃烧时放热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及描述方法分析,现象是所有感官感觉到的,而有关生成物的描述属于结论。
3.(2022九上·江油月考)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燃烧时,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 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2022九上·武功月考)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
B.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燃烧的气体
【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只通过乙验证了燃烧有水生成,没有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不符合题意;
B. 甲图实验通过火柴梗变黑的程度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符合题意;
C. 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 ,不符合题意;
D. 丙图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颗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最先变黑及熄灭时白烟为石蜡固体分析。
5.(2022九上·灌云月考)关于“蜡烛的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蜡烛火焰的木条中心最先变黑
B.吹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带火星的木条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外焰温度最高,放入蜡烛火焰的木条,外焰加热部位最先变黑,故A不符合题意。
B. 吹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燃烧的木条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呼入气体氧气含量高正常燃烧,呼出气体氧气含量低,木条熄灭,故C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蜡烛燃烧的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
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
6.(2021九上·武城期末)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挺进太空的宏伟目标,乘神舟十二号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 )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消耗氧气,并且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载人飞船中氧气含量过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因此,为了使科研人员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在他们的呼吸环境中必须注意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 D 选项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人体呼吸时会消耗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分析。
7.(2021九上·晋中期末)蜡烛虽小,见微知著。图一是某小组同学探究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图二是实验③中烧杯内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可燃性气体
B.实验②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氧元素
C.实验③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实验①引出可燃性气体的是石蜡蒸气,不是蜡烛燃烧产生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②中有炭黑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③将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消耗完氧气后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消耗烧杯中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结束后,二氧化碳的量不变,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C、根据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进行分析
D、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8.(2021九上·本溪期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发生的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蒸气增多③氧气含量升高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B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温度升高,水分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温度升高,水分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9.(2021九上·遵化期中)下图是:“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学过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小红对这个实验重新思考,下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用排水法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
B.从实验室拿来两个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就收集好了教室里的空气
C.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
D.实验能大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不同
【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用排水法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仍含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B. 从实验室拿来两个集气瓶,灌满水,到教室倒掉水,然后盖上玻璃片,就收集好了教室里的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C.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浓度较低时带火星木条不复燃;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不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故不符合题意;
D. 通过木条燃烧情况、石灰水变浑浊情况,实验能大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不同,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空气,进行分析。
C、氧气浓度较低时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D、根据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成分不同,进行分析。
10.(2021九上·江油期中)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不符合题意;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说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熄灭,而不是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低,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比空气高分析。
11.(2021九上·晋中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①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②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
③探究蜡烛焰心气体的成分 ④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A.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实验②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实验③中现象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实验②中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生成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火焰,实验③中现象说明焰心气体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是氧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实验,进行分析。
12.(2021九上·大田期中)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氧气占总体积的21%,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浓度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符合题意;
D.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少量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氧气占总体积的21%,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上·孝义月考)蜡烛是生活中的一种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切一块石蜡放在水中,石蜡一直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点燃蜡烛时,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先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被点燃。请你分析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如图所示,在蜡烛火焰中放一根火柴,约1秒后取出,烧焦最严重的位置是 。(填“a”、“b”或“c”)
【答案】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写出一点即可);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或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a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切一块石蜡放在水中,石蜡一直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或气化)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时外焰的燃烧温度最高,因此烧焦最严重的位置是a。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14.(2021九上·洛宁月考)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选填“大”或“小”)。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 。
【答案】小;变浑浊;重新被点燃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颗粒。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颗粒。
15.(2019九上·北京月考)某同学用右图所示仪器和药品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若要证明这一观点,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
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因为木条熄灭,所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1)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2)B;C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应该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即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2)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正确;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只能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可以使木条继续燃烧,不能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全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作用分析
(2)A、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
C、根据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16.(2016九上·北京期中)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1 小明为了验证烛火的外焰温度最高,用一个小木条横插入火焰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发现接触火焰的部分全部变黑,实验失败,他进行了以下反思,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条只插入了外焰部分.
B虽然木条横插贯穿了外焰、内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时间过长.
C 运气不好,碰巧全烧黑了.
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B;A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1)石蜡能燃烧,且火焰分层,外焰的石蜡与氧气接触充分,放热多,所以外焰温度最高;用一个小木条横插入火焰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发现接触火焰的部分全部变黑,可能是虽然木条横插贯穿了外焰、内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时间过长.(2)A、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到蜡烛熄灭;故正确;
B、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故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答案:(1)B;(2)AB.
【分析】活动1:根据火焰各处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先变黑说明温度高蜡烛的燃烧解答;
活动2: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通州期末)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熔化,熔化是石蜡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体现。
(2)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答案】(1)物理
(2)
(3)碳、氢或C、H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氢元素。
【分析】(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18.(2022九上·高州月考)下面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请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收集两瓶空气样品,收集两瓶人的呼出气体
②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填多或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高或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答案】熄灭;少;;变浑浊;高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燃烧比呼出气体中旺,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低;
③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更高,操作如图:。
【分析】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同步分层训练提高题
一、单选题
1.(2021九上·大同期中)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了(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D.什么变化都没有
2.(2022九上·江都月考)下列关于蜡烛燃烧时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火焰分为三层,外层最亮
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C.蜡烛燃烧时放热
D.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2022九上·江油月考)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
4.(2022九上·武功月考)如图是对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验证了蜡烛燃烧的所有生成物
B.甲图实验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C.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二氧化碳生成
D.丙图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生成的可燃烧的气体
5.(2022九上·灌云月考)关于“蜡烛的燃烧”、“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入蜡烛火焰的木条中心最先变黑
B.吹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C.带火星的木条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D.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6.(2021九上·武城期末)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实现了我国挺进太空的宏伟目标,乘神舟十二号的科研人员,他们的呼吸环境必须注意调节( )
A.O2和H2O的含量 B.O2和N2的含量
C.O2和H2的含量 D.O2和CO2的含量
7.(2021九上·晋中期末)蜡烛虽小,见微知著。图一是某小组同学探究蜡烛燃烧的相关实验,图二是实验③中烧杯内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说明蜡烛燃烧产生可燃性气体
B.实验②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氧元素
C.实验③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
D.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8.(2021九上·本溪期中)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相比,发生的变化是:①温度升高②水蒸气增多③氧气含量升高④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2021九上·遵化期中)下图是:“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的实验,学过氧气、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后,小红对这个实验重新思考,下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用排水法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不含二氧化碳
B.从实验室拿来两个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就收集好了教室里的空气
C.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
D.实验能大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不同
10.(2021九上·江油期中)以下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
B.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二氧化碳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水蒸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在冷而干燥的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实验中呼出的气体含氧气的现象是: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更旺
11.(2021九上·晋中期中)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关于该实验的现象或说法错误的是( )
①蜡烛火焰各层温度比较 ②蜡烛燃烧产物的检验
③探究蜡烛焰心气体的成分 ④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A.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
B.实验②探究石蜡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C.实验③中现象说明蜡烛焰心气体是氧气
D.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12.(2021九上·大田期中)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密闭的容器中,同时用氧气传感器测得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全部被消耗
C.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D.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全部是氮气和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
二、填空题
13.(2020九上·孝义月考)蜡烛是生活中的一种照明工具,主要用石蜡制成。切一块石蜡放在水中,石蜡一直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点燃蜡烛时,点火装置将棉芯点燃,放出的热量先使石蜡固体熔化,再汽化成石蜡蒸气,石蜡蒸气被点燃。请你分析点燃蜡烛时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原因是 。如图所示,在蜡烛火焰中放一根火柴,约1秒后取出,烧焦最严重的位置是 。(填“a”、“b”或“c”)
14.(2021九上·洛宁月考)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选填“大”或“小”)。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 。
15.(2019九上·北京月考)某同学用右图所示仪器和药品研究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成分。
已知: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1)向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若要证明这一观点,还需要补充进行的实验是 。
(2)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观察到木条熄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_______)
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C.因为木条熄灭,所以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16.(2016九上·北京期中)小明用蜡烛进行了下列活动.
活动1 小明为了验证烛火的外焰温度最高,用一个小木条横插入火焰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发现接触火焰的部分全部变黑,实验失败,他进行了以下反思,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木条只插入了外焰部分.
B虽然木条横插贯穿了外焰、内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时间过长.
C 运气不好,碰巧全烧黑了.
活动2:用玻璃杯迅速扣住燃烧的蜡烛,并使杯口始终浸没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可观察到蜡烛熄灭
B.最终杯中液面高于碗中液面
C.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三、实验探究题
17.(2023九上·通州期末)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石蜡熔化,熔化是石蜡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体现。
(2)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通过实验现象分析,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18.(2022九上·高州月考)下面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请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收集两瓶空气样品,收集两瓶人的呼出气体
②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木条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填多或少)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③ 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澄清石灰水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填高或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蜡烛燃烧过程中的蜡烛熔化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而蜡烛燃烧则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层最亮,不符合题意;
B、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不符合题意;
C、蜡烛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现象及描述方法分析,现象是所有感官感觉到的,而有关生成物的描述属于结论。
3.【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燃烧时,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 蜡烛燃烧时,罩在火焰上方的小烧杯内壁上出现水珠,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4.【答案】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该实验只通过乙验证了燃烧有水生成,没有验证二氧化碳的生成,不符合题意;
B. 甲图实验通过火柴梗变黑的程度可以比较出蜡烛火焰各层的温度高低 ,符合题意;
C. 乙图实验可验证蜡烛燃烧后有水生成 ,不符合题意;
D. 丙图的白烟是石蜡的固体颗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火柴梗最先变黑及熄灭时白烟为石蜡固体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外焰温度最高,放入蜡烛火焰的木条,外焰加热部位最先变黑,故A不符合题意。
B. 吹灭蜡烛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 燃烧的木条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呼入气体氧气含量高正常燃烧,呼出气体氧气含量低,木条熄灭,故C不符合题意。
D.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的是呼入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蜡烛燃烧的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
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
6.【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在人体呼吸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消耗氧气,并且不断产生二氧化碳;载人飞船中氧气含量过低、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使人窒息。因此,为了使科研人员能够保持正常的呼吸,在他们的呼吸环境中必须注意调节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只有 D 选项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人体呼吸时会消耗氧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分析。
7.【答案】D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实验①引出可燃性气体的是石蜡蒸气,不是蜡烛燃烧产生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实验②中有炭黑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验证蜡烛中含有碳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选项B不符合题意;
C、实验③将烧杯罩在燃着的蜡烛上,蜡烛燃烧消耗完氧气后熄灭,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蜡烛燃烧消耗烧杯中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大,反应结束后,二氧化碳的量不变,图二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C、根据清除可燃物可以灭火进行分析
D、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温度升高,水分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故答案为:B。
【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温度升高,水分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升高,氧气含量降低。
9.【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用排水法收集的人呼出的气体中仍含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题意;
B. 从实验室拿来两个集气瓶,灌满水,到教室倒掉水,然后盖上玻璃片,就收集好了教室里的空气,故不符合题意;
C.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浓度较低时带火星木条不复燃;探究氧气含量的实验不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代替燃着的木条,故不符合题意;
D. 通过木条燃烧情况、石灰水变浑浊情况,实验能大致比较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的不同,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二氧化碳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B、根据排水法收集空气,进行分析。
C、氧气浓度较低时带火星木条不复燃。
D、根据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成分不同,进行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要选择规格、大小完全相同的集气瓶进行对比实验,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含二氧化碳多,不符合题意;
C.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雾,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说明呼出气体含水蒸气多,不符合题意;
D. 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含量越多,燃烧越旺,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熄灭,而不是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低,二氧化碳和水的含量比空气高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温度越高,木条炭化的越快,实验①中外焰接触的a处最先变黑,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小液滴,实验②中现象说明蜡烛燃烧会生成水,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在燃着蜡烛火焰的焰心上插一根导管,在另一端导管口点燃产生火焰,实验③中现象说明焰心气体具有可燃性,氧气不具有可燃性,不是氧气,故错误,符合题意;
D. 实验④中蜡烛复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说明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蜡烛燃烧实验,进行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 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氧气占总体积的21%,故不符合题意;
B. 蜡烛熄灭是因为容器内的氧气浓度降低,故不符合题意;
C. 蜡烛熄灭的原因是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符合题意;
D. 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是氮气和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少量氧气,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图像可知,蜡烛燃烧前密闭容器内的气体中氧气占总体积的21%,进行分析。
13.【答案】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写出一点即可);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或气化)是物理变化,燃烧是化学变化;a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切一块石蜡放在水中,石蜡一直浮于水面,说明石蜡具有的物理性质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点燃蜡烛时,石蜡熔化(或气化)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时外焰的燃烧温度最高,因此烧焦最严重的位置是a。
【分析】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蜡烛的外焰温度最高。
14.【答案】小;变浑浊;重新被点燃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点燃蜡烛,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蜡烛,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因为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颗粒。
【分析】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蒸汽凝结成的固体颗粒。
15.【答案】(1)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
(2)B;C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1)应该进行一个对比实验,即向另一收集了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滴加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变浑浊;(2)A、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说明空气中有氧气,正确;
B、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只能说明空气中的氧气的浓度可以使木条继续燃烧,不能说明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错误;
C、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不全是二氧化碳,错误。
故答案为:BC。
【分析】(1)根据对比实验的作用分析
(2)A、根据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分析
B、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分析
C、根据氮气也不支持燃烧分析
16.【答案】B;AB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解:(1)石蜡能燃烧,且火焰分层,外焰的石蜡与氧气接触充分,放热多,所以外焰温度最高;用一个小木条横插入火焰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结果发现接触火焰的部分全部变黑,可能是虽然木条横插贯穿了外焰、内焰、焰心部分,但停留在火焰中的时间过长.(2)A、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可观察到蜡烛熄灭;故正确;
B、蜡烛在杯内燃烧时,消耗杯中的氧气,使杯中的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盘中的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杯中,杯中水的高度增加,故正确;
C、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变化不大,该方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错误.答案:(1)B;(2)AB.
【分析】活动1:根据火焰各处的温度是不一样的,先变黑说明温度高蜡烛的燃烧解答;
活动2:根据蜡烛燃烧会消耗掉杯内上方的氧气,使其内部压强减小;当玻璃杯内压强较小时,杯内水面上升,杯内压强较大时,杯内水面下降解答.
17.【答案】(1)物理
(2)
(3)碳、氢或C、H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指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3)实验中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碳、氢元素。
【分析】(1)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分析。
18.【答案】熄灭;少;;变浑浊;高
【知识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②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燃烧比呼出气体中旺,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更低;
③呼出的气体瓶中石灰水变浑浊,而空气瓶中无明显变化,说明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更高,操作如图:。
【分析】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