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酸 C.葡萄酿酒 D.冰雪融化
【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铁锅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B、 牛奶变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锌元素;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人体缺锌指的是锌元素,与存在形态无关。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蒸馏水 C.海水 D.煤
【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空气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海水由水、氯化钠等盐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煤中除碳外,还含有硫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面粉 C.泥沙 D.花生油
【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食盐放入水中,可以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符合题意;
B、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泥沙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结合所给各物质的溶解性分析。
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气体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空气中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供给呼吸;
故选C。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6.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B.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
C.燃放烟花爆竹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值得提倡,符合题意;
B、 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会造成环境污染,病毒传播,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C、 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值得提,不符合题意;
D、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值得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保护环境分析;
B、根据 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破坏环境分析;
C、根据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工业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分析。
7.“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元素符号为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B、 硅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符合题意;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不符合题意;
D、 硅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4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间汉字表示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其值与质子数相等分析。
8.化肥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元素。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尿素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
【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盐由离子构成分析;
C、根据氢气由分子构成分析;
D、根据水由分子构成分析。
1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B.不食用霉变食品
C.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 D.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成分,不能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符合题意;
B、霉变食品含有毒物质,不食用霉变食品 ,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防止变质 ,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权增加食品色、味,还可保证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甲醛的性质分析;
B、根据霉变食品含有毒物质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11.一氧化二氮是一种麻醉剂,少量吸入后可迅速镇痛,且不会损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 一氧化二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2.(2021八上·泰安期中)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步骤①是活性炭吸附,目的是除去异味和色素,步骤②是过滤,可除去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步骤③是紫外灯管照射,是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紫外线能够杀菌进行分析
13.防止金属锈蚀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下列防锈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方法原理不同的是()
A.表面涂油 B.表面刷漆 C.覆盖塑料 D.制成合金
【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表面涂油、表面刷漆、覆盖塑料都是给金属加上保护层,避免出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制成合金是改变内部结构而防锈,与其它三种方法原理不同;
故选D。
【分析】根据涂油、刷漆、覆盖塑料的防锈原理是隔离氧气和水,制成合金的防锈原理是改变内部结构分析。
14.“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 B.2个氢分子
C.钠离子 D.氧化铜
【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2个氧原子表示为2O,符合题意;
B、 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不符合题意;
C、 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 ,不符合题意;
D、 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氧化铜化学式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B、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C、根据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分析;
D、根据氧化物化学式书写氧元素在后,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5.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食用时有清凉感,因其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关于木糖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C.可代替药物治疗糖尿病 D.组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木糖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木糖醇食用时有清凉感,说明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不符合题意;
C、 木糖醇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不能替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不符合题意;
D、木糖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0:12:80,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木糖醇食用时有清凉感”分析;
C、根据木糖醇替代蔗糖食用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16.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木炭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题意;
B、 加入足量稀盐酸 ,氯化钠不反应,碳酸钠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除去了盐酸,引入了新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D、 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可除去铜粉中少量氧化铜,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17.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生锈的铁钉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利用石蕊试液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硫酸都能与氧化铁、铁反应,且现象牙同,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盐酸和硫酸都能反应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与盐酸不反应,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可以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加以区别,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盐酸和硫酸都呈酸性分析;
B、根据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C、根据盐酸和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无现象分析;
D、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与盐酸不反应分析。
18.锰()在钢铁、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以下对金属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能在氧气中燃烧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能与稀盐酸反应 D.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锰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 ,即化学性质比铁强,能在氧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B、金属不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C、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锰的活动性大于铜,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锰的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活动性大于铁、氢、铜,能与氧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分析。
二、多选题
19.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如图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将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析出晶体
【答案】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要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需有温度条件,没有温度不能比较,符合题意;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不符合题意;
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符合题意;
D、高于或低于硫酸钠的溶解度都会减小, 将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析出晶体 ,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A、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时需有温度条件分析;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D、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20.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答案】B,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粗盐提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步骤①是为了除去氯化镁杂质,②是为了除去氯化钙杂质,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需用盐酸除去,二者顺序颠倒不影响结果 ,不符合题意;
B、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 ,不符合题意;
C、 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不符合题意;
D、 步骤④中发生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不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除镁离子和钙离子,加入顺序无先后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沉降镁离子分析;
C、根据加入氢氧化钠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碳酸钠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D、根据加入盐酸发生氢氧化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分析。
三、单选题
21.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
65 216 65 64
可知,锌与硝酸银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减少,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说明锌将硝酸银全部反应,且可能反应部分硝酸铜,也可能硝酸铜全部反应 ,当硝酸铜部分反应时,滤液呈蓝色,全部反应时,滤液呈无色,不符合题意;
B、 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银、铜两种物质,可能含锌 ,不符合题意;
C、 若滤渣中有锌,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符合题意;
D、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确定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再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确定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由题意所给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确定锌与硝酸银全部反应,硝酸铜可能全部或部分反应,由此确定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分析。
四、多选题
22.某品牌干燥剂中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扬帆”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干燥剂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编号为①和②。向①中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向②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①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钠
B.若①中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C.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氯化钙和氧化钙
D.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准确称量两种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就能确定此干燥剂的成分
【答案】B,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若①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干燥剂中含氯离子,即该干燥剂成分一定有氯化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含有一种,不符合题意;
B、 若①中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干燥剂中一定不含氯化钙,该干燥剂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符合题意;
C、 硝酸银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氯化钙都能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氧化钙 ,不符合题意;
D、 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准确称量两种沉淀的质量,利用氯化银和碳酸钙质量计算出氯化钙质量,由此计算出干燥剂中另一种物质 ,符合题意;
故选BD。
【分析】根据硝酸银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氯化钙都能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结合各选项中的现象分析。
五、填空题
23.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化学
①厨房中有大米、蔬菜、鸡蛋等常用食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③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中的调味品,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A.料酒 B.食醋 C.酱油
④厨房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C.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 D.为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
(2)医药生产中的化学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在1969年就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后受古代药方启发,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科技发展中的化学
①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它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 的性质,合金属于 材料。
②我国航天事蓬勃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功不可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该推进剂为火箭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鸡蛋;隔绝氧气;B;C
(2)青蒿素受热不稳定
(3)强度大;金属;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 ①大米中富含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采用的是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 ③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难溶于水,但可与酸发生反应,食醋中含有醋酸,可用食醋除去水垢,故选B。 ④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正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或异味等,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B正确; 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会因接触明火发生爆炸,C不正确;将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正确。
(2) 青蒿素需在低温条件下才能成功提取出,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受热不稳定的化学性质。
(3) ①C919大型客机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强度大的性质,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发生的是氢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 。
【分析】(1)根据瘦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碳酸盐、碱能与酸发生反应,洗洁精的乳化原理、活性炭的吸附性、燃气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2)根据青蒿素具有受热不稳定分析;
(3)根据钛合金强度大,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24.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系统思维。如图是乙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变化角度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从宏观角度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其中一种产物:点燃纯净的乙炔气体,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能量变化角度
乙炔燃烧实现了从 能到热能和光能的转化,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
(3)反应条件角度
使用乙炔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可以 (选填“调大”或“调小”)氧气的进气量,从而调控燃烧。请另列举一个调控化学反应的实例 。
(4)结合上述角度,谈谈你对“水通电分解”这一化学反应的认识 (写一条即可)。
【答案】(1)乙炔分子、氧分子;;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化学
(3)调大;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4)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裂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分子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乙炔分子、氧分子,由图示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可验证生成物,可点燃纯净的乙炔气体, 将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中,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证明生成了水。
(2) 乙炔燃烧实现了从化学能到热能和光能的转化。
(3) 使用乙炔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说明氧气不充足,乙炔燃烧不充分,可以调 大氧气的进气量,从而调控燃烧。 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也属于调控燃烧的例子。
(4) 水通电分解实质是水分子裂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分子 。
【分析】(1)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书写化学式,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水的验证分析;
(2)根据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分析;
(3)根据燃料不充分燃烧会有黑烟冒出分析;
(4)根据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析。
六、综合应用题
25.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调查碳循环
(1)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条即可)。
(2)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碳排放 ② 。
(3)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
(4)【活动二】探究碳“捕捉”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水和碱溶液“捕捉”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a端连接气压传感器,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图2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X的数值为 ;分析图3可知“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选填装置序号),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封存”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某实验基地通过一定技术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技术能够实现的原因是 。
(6)【活动三】计算碳转化
基于元素守恒,小组同学推测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高价值的物质,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我国科学家在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醇的研究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
(7)如果用此方法处理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乙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8)【活动四】聚力助低碳
实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中国已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如调整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新能源等,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你的做法是 (写一条即可)。
【答案】(1)光合作用
(2)增加二氧化碳消耗
(3)A
(4)30;丙;
(5)二氧化碳分子间有间隔
(6)H2
(7)解:设生成乙醇的质量为x。
解得:x=23kg
答:处理44kg二氧化碳,生成乙醇的质量为23kg
(8)风能;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知识点】绿色化学;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由图1可知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光合作用或海水吸收等。
(2)减少碳排放或增加二氧化碳消耗等都可实现碳中和。
(3)在没有找到替代品前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或合理使用即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不可行;改进技术,提高能效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可行; 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C正确。
(4)对比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三个实验中所加液体种类不同,则用量需相同,X为30,由图3可知丙装置中二氧化碳减少的快且多,即“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丙装置中盛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5) 通过一定技术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是进行加压使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小原理。
(6)所给方程式中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2、氧4,反应后为:碳2、氢12、氧4,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6R中含有12个氢原子,则R的化学式为H2。
(8)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双面使用纸张、随手关灯等都是助力低碳的做法。
【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增加二氧化碳消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3)根据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及改进技术、捕集二氧化碳等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图像中瓶内压强的变化情况,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5)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7)根据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乙醇质量分析;
(8)根据新能源种类及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分析。
七、实验题
2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
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字母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答案】(1)A;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助燃性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
(2) 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可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分析】(1)根据氧气制取原理及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2)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
八、科学探究题
27.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 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2)【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交流反思】
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
(4)生长过程中为增加作物产量,还要合理施肥。小组同学认为原碱性土壤中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原因是 。
【答案】(1)过量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
(2)
(3)海水稻
(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氯化钙等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钙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所以向土壤浸出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有碳酸钠,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2) 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土壤碱性改变,反应方程式为 。
(3)小麦、大豆都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海水稻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该地区可种植海水稻。
(4)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该土壤呈碱性,所以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
【分析】(1)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氯化钙等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2)根据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土壤呈碱性及各作物适宜土壤的 生长的pH范围分析。
九、流程题
28.自然界中的铝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从该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不考虑其它杂质参与反应):
已知: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的目的是 ;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有 种。
(2)步骤②中所加溶液须过量的目的是 。
(3)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左右熔化,请写出这一做法的意义 。
【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三
(2)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2Al(OH)3Al2O3+3H2O
(4)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是为了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盐酸过量,则所得滤液A溶质有3种。
(2) 步骤②中所加氢氧化钠过量,是为了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 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即氧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Al(OH)3Al2O3+3H2O 。
(4) 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左右熔化,该方法可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分析】(1)根据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盐酸有剩余分析;
(2)根据加入氢氧化钠可使氢氧化铝完全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分析;
(4)根据加入冰晶石降低了氧化铝的熔点分析。
山东省青岛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
一、单选题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牛奶变酸 C.葡萄酿酒 D.冰雪融化
2.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蒸馏水 C.海水 D.煤
4.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食盐 B.面粉 C.泥沙 D.花生油
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中的各种成分具有广泛用途。下列气体可用于供给呼吸的是()
A.氮气 B.水蒸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6.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
A.回收利用废旧电池 B.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
C.燃放烟花爆竹 D.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7.“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主要材料为硅。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硅的元素符号为 B.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D.硅原子的质子数为14
8.化肥能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营养元素。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肥,它属于()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9.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氯化钠 C.氢气 D.水
10.“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下列做法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B.不食用霉变食品
C.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 D.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11.一氧化二氮是一种麻醉剂,少量吸入后可迅速镇痛,且不会损伤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一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A. B. C. D.
12.(2021八上·泰安期中)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内设有许多直饮水机,其中水处理的过程如图所示。步骤③对应的作用是( )
A.吸附杂质 B.过滤 C.杀菌消毒 D.蒸馏
13.防止金属锈蚀能有效保护金属资源。下列防锈方法中,与其它三种方法原理不同的是()
A.表面涂油 B.表面刷漆 C.覆盖塑料 D.制成合金
14.“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 B.2个氢分子
C.钠离子 D.氧化铜
15.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食用时有清凉感,因其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关于木糖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C.可代替药物治疗糖尿病 D.组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6.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B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钠 加入足量稀盐酸
C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D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氧化铜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
17.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和稀硫酸。下列物质能区分两瓶溶液的是()
A.紫色石蕊试液 B.生锈的铁钉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钡溶液
18.锰()在钢铁、电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其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以下对金属锰化学性质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A.能在氧气中燃烧 B.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能与稀盐酸反应 D.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二、多选题
19.溶解度曲线能提供丰富的信息。如图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钠的溶解度大
B.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D.将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析出晶体
20.海水“晒盐”得到的粗盐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和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为除去可溶性杂质,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和②的顺序不能颠倒
B.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
C.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镁和碳酸钙
D.步骤④中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三、单选题
21.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滤液可能呈蓝色
B.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C.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D.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四、多选题
22.某品牌干燥剂中可能含有氧化钙、氯化钙和氢氧化钠中的两种物质。为探究其成分,“扬帆”活动小组设计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干燥剂样品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将所得溶液平均分成两份,分别编号为①和②。向①中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向②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①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钠
B.若①中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C.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是氯化钙和氧化钙
D.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准确称量两种沉淀的质量,通过计算就能确定此干燥剂的成分
五、填空题
23.化学是推动科技进步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力量,与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中的化学
①厨房中有大米、蔬菜、鸡蛋等常用食材,其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样操作依据的灭火原理是 。
③烧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下列厨房中的调味品,可用于除去水垢的是 (选填字母序号,下同)。
A.料酒 B.食醋 C.酱油
④厨房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B.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
C.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 D.为降低水的硬度,将水煮沸
(2)医药生产中的化学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其研究小组在1969年就发现中药青蒿具有抗疟效果,但用水煎熬青蒿所得提取物无效;后受古代药方启发,经过多次实验,终于在低温条件下成功提取出有效成分青蒿素,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3)科技发展中的化学
①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它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 的性质,合金属于 材料。
②我国航天事蓬勃发展,长征系列火箭功不可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该推进剂为火箭提供动力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4.从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有助于形成系统思维。如图是乙炔()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变化角度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从宏观角度分析,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其中一种产物:点燃纯净的乙炔气体, 。(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2)能量变化角度
乙炔燃烧实现了从 能到热能和光能的转化,可以利用这一反应放出的热量进行金属切割或焊接。
(3)反应条件角度
使用乙炔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可以 (选填“调大”或“调小”)氧气的进气量,从而调控燃烧。请另列举一个调控化学反应的实例 。
(4)结合上述角度,谈谈你对“水通电分解”这一化学反应的认识 (写一条即可)。
六、综合应用题
25.我国提出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充分体现了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筑梦”活动小组开展了“低碳有我“实践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活动一】调查碳循环
(1)观察图1,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 (写一条即可)。
(2)基于“碳循环”视角,实现“碳中和”可以从两方面进行:①减少碳排放 ② 。
(3)调查发现,我国的碳排放80%以上来自能源使用。要减少能源使用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选填字母序号)。
A.严禁使用化石燃料
B.改进技术,提高能效
C.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
(4)【活动二】探究碳“捕捉”
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水和碱溶液“捕捉”二氧化碳。为比较“捕捉”效果,小组同学设计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a端连接气压传感器,测得烧瓶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3所示。
图2中,甲、乙、丙注射器内的试剂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氢氧化钠浓溶液,X的数值为 ;分析图3可知“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的是 (选填装置序号),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碳封存”技术也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某实验基地通过一定技术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从微观角度分析,这一技术能够实现的原因是 。
(6)【活动三】计算碳转化
基于元素守恒,小组同学推测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更高价值的物质,实现二氧化碳的再利用。我国科学家在利用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醇的研究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其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其中的化学式为 。
(7)如果用此方法处理二氧化碳,使其完全反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成乙醇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8)【活动四】聚力助低碳
实现“碳中和”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中国已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如调整能源结构,开发使用新能源等,请写出一种新能源 。青少年也应积极助力低碳,你的做法是 (写一条即可)。
七、实验题
26.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追梦”活动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并探究其性质,请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固体
②利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溶液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选填字母序号),选择时考虑的因素是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2)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 ;用F装置探究氧气性质时,发现铁丝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得出氧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
八、科学探究题
27.科学种田能有效提高作物产量,助力乡村振兴。草莓适宜生长在弱酸性的土壤中,某地区为种植草莓,对土壤进行检测,“圆梦”活动小组积极参与、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少量土壤样品,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测得滤液,说明土壤呈碱性,由此判断该土壤不适合种植草莓。
【探究一】土壤中的碱性物质是什么?
结合已有知识,小组同学猜测碱性物质可能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1)
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土壤浸出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 产生白色沉淀 土壤中的碱性物质 只有碳酸钠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2)【探究二】如何改变土壤的碱性?
查阅资料: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
活动小组按照用量要求向试验田中加入硫粉,3个月后,再次测得土壤,确认可以种植草莓。土壤碱性改变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交流反思】
针对该地区土壤,除改变其碱性外,还可以选种适合生长的作物。以下作物中,适合在该地区种植的是 。
作物 小麦 大豆 海水稻
适宜生长的pH范围 6.0-7.0 6.5-7.5 8.0-9.2
(4)生长过程中为增加作物产量,还要合理施肥。小组同学认为原碱性土壤中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原因是 。
九、流程题
28.自然界中的铝元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某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含少量等杂质。从该铝土矿中提取铝可采用如下工艺流程(不考虑其它杂质参与反应):
已知: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能与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的目的是 ;所得滤液A中的溶质有 种。
(2)步骤②中所加溶液须过量的目的是 。
(3)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左右熔化,请写出这一做法的意义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铁锅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B、 牛奶变酸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 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冰雪融化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答】人体缺锌会引起多种疾病,可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锌元素;
故选C。
【分析】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人体缺锌指的是锌元素,与存在形态无关。
3.【答案】B
【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
【解析】【解答】A、空气由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海水由水、氯化钠等盐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煤中除碳外,还含有硫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4.【答案】A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食盐放入水中,可以得到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符合题意;
B、面粉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C、泥沙放入水中形成的是悬浊液,不符合题意;
D、花生油放入水中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结合所给各物质的溶解性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氧气的用途
【解析】【解答】空气中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可用于供给呼吸;
故选C。
【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具有帮助呼吸的性质分析。
6.【答案】A
【知识点】绿色化学
【解析】【解答】A、 回收利用废旧电池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值得提倡,符合题意;
B、 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会造成环境污染,病毒传播,不值得提倡,不符合题意;
C、 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值得提,不符合题意;
D、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值得提,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可保护环境分析;
B、根据 随意丢弃用过的口罩破坏环境分析;
C、根据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分析;
D、根据工业污水任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 硅的元素符号为Si,不符合题意;
B、 硅元素名称带“石”属于非金属元素 ,符合题意;
C、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不符合题意;
D、 硅原子的质子数=原子序数=14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右上角字母表示元素符号分析;
B、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间汉字表示名称,名称带“石”的为非金属元素分析;
C、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最下面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小格信息中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其值与质子数相等分析。
8.【答案】A
【知识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尿素中含有植物所需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A。
【分析】根据化肥的分类分析,植物所需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含氮元素的化肥为氮肥,含磷元素的化肥为磷肥,含钾元素的化肥为钾肥,含两种或以上营养元素的为复合肥。
9.【答案】B
【知识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解析】【解答】A、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符合题意;
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D、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金刚石由原子构成分析;
B、根据盐由离子构成分析;
C、根据氢气由分子构成分析;
D、根据水由分子构成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解析】【解答】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成分,不能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 ,符合题意;
B、霉变食品含有毒物质,不食用霉变食品 ,不符合题意;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在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防止变质 ,不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 ,不权增加食品色、味,还可保证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甲醛的性质分析;
B、根据霉变食品含有毒物质分析;
C、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D、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 一氧化二氮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氮元素化合价为+1价;
故选C。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步骤①是活性炭吸附,目的是除去异味和色素,步骤②是过滤,可除去难溶解的固体物质,步骤③是紫外灯管照射,是杀菌消毒,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紫外线能够杀菌进行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表面涂油、表面刷漆、覆盖塑料都是给金属加上保护层,避免出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制成合金是改变内部结构而防锈,与其它三种方法原理不同;
故选D。
【分析】根据涂油、刷漆、覆盖塑料的防锈原理是隔离氧气和水,制成合金的防锈原理是改变内部结构分析。
14.【答案】A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2个氧原子表示为2O,符合题意;
B、 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 ,不符合题意;
C、 钠离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 ,不符合题意;
D、 氧化铜中铜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氧化铜化学式为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元素符号表示一个原子,多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分析;
B、根据化学式表示一个分子,多个分子化学式前加系数分析;
C、根据离子符号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上所带电荷数分析;
D、根据氧化物化学式书写氧元素在后,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分析。
15.【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解析】【解答】A、 木糖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 木糖醇食用时有清凉感,说明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降低 ,不符合题意;
C、 木糖醇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但不能替代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不符合题意;
D、木糖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60:12:80,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B、根据题中所给信息“ 木糖醇食用时有清凉感”分析;
C、根据木糖醇替代蔗糖食用分析;
D、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16.【答案】D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将气体缓缓通过红热的木炭粉 ,木炭与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题意;
B、 加入足量稀盐酸 ,氯化钠不反应,碳酸钠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除去了盐酸,引入了新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题意;
D、 氧化铜能与硫酸反应,铜不与硫酸反应,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可除去铜粉中少量氧化铜,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根据物质的除杂原则分析,物质除杂时选择的药品要只与杂质发生反应,不与原物质反应,且在除杂时不能引入新杂质。
17.【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盐酸和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利用石蕊试液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B、盐酸和硫酸都能与氧化铁、铁反应,且现象牙同,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盐酸和硫酸都能反应且都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别,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与盐酸不反应,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可以观察是否产生沉淀加以区别,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盐酸和硫酸都呈酸性分析;
B、根据盐酸和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分析;
C、根据盐酸和硫酸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无现象分析;
D、根据氯化钡与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与盐酸不反应分析。
18.【答案】B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锰金属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 ,即化学性质比铁强,能在氧气中燃烧,不符合题意;
B、金属不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C、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氢前,能与盐酸反应,不符合题意;
D、锰的活动性大于铜,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根据锰的活动性介于锌和铁之间,活动性大于铁、氢、铜,能与氧气、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碱反应分析。
19.【答案】A,C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要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需有温度条件,没有温度不能比较,符合题意;
B、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不符合题意;
C、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克,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符合题意;
D、高于或低于硫酸钠的溶解度都会减小, 将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升高或降低温度都会析出晶体 ,不符合题意;
故选AC。
【分析】A、根据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时需有温度条件分析;
B、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分析;
C、根据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溶解度分析;
D、根据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
20.【答案】B,C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粗盐提纯;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步骤①是为了除去氯化镁杂质,②是为了除去氯化钙杂质,过量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需用盐酸除去,二者顺序颠倒不影响结果 ,不符合题意;
B、 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尽 ,不符合题意;
C、 步骤③中所得沉淀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生成的氢氧化镁和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钙 ,不符合题意;
D、 步骤④中发生了氢氧化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不只发生了中和反应 ,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分析】A、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分别除镁离子和钙离子,加入顺序无先后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沉降镁离子分析;
C、根据加入氢氧化钠产生氢氧化镁沉淀,加入碳酸钠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D、根据加入盐酸发生氢氧化钠和盐酸、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分析。
21.【答案】C
【知识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 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由方程式
Zn+2AgNO3=Zn(NO3)2+2Ag、Zn+Cu(NO3)2=Zn(NO3)2+Cu
65 216 65 64
可知,锌与硝酸银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与硝酸铜反应固体质量减少,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说明锌将硝酸银全部反应,且可能反应部分硝酸铜,也可能硝酸铜全部反应 ,当硝酸铜部分反应时,滤液呈蓝色,全部反应时,滤液呈无色,不符合题意;
B、 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银、铜两种物质,可能含锌 ,不符合题意;
C、 若滤渣中有锌,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符合题意;
D、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确定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然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再由方程式中物质质量关系确定反应前后固体质量,由题意所给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确定锌与硝酸银全部反应,硝酸铜可能全部或部分反应,由此确定反应后滤液和滤渣成分分析。
22.【答案】B,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若①中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干燥剂中含氯离子,即该干燥剂成分一定有氯化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含有一种,不符合题意;
B、 若①中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干燥剂中一定不含氯化钙,该干燥剂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符合题意;
C、 硝酸银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氯化钙都能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干燥剂成分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氧化钙 ,不符合题意;
D、 若①和②中都产生白色沉淀,准确称量两种沉淀的质量,利用氯化银和碳酸钙质量计算出氯化钙质量,由此计算出干燥剂中另一种物质 ,符合题意;
故选BD。
【分析】根据硝酸银与氯化钙反应产生不溶于硝酸的氯化银沉淀,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氯化钙都能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结合各选项中的现象分析。
23.【答案】(1)鸡蛋;隔绝氧气;B;C
(2)青蒿素受热不稳定
(3)强度大;金属;
【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 ①大米中富含糖类,蔬菜中富含维生素,鸡蛋中富含蛋白质。 ②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锅盖灭火, 采用的是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 ③ 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难溶于水,但可与酸发生反应,食醋中含有醋酸,可用食醋除去水垢,故选B。 ④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A正确;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或异味等,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B正确; 燃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油烟机,会因接触明火发生爆炸,C不正确;将水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D正确。
(2) 青蒿素需在低温条件下才能成功提取出,由此可推知青蒿素具有受热不稳定的化学性质。
(3) ①C919大型客机的起落架因使用钛合金制造而更为牢固,能支撑巨大的重量,这是因为钛合金具有强度大的性质,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②液氢和液氧可用作火箭发射的推进剂,发生的是氢气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是 。
【分析】(1)根据瘦肉、蛋、奶等富含蛋白质,隔离氧气的灭火原理,碳酸盐、碱能与酸发生反应,洗洁精的乳化原理、活性炭的吸附性、燃气遇明火易发生爆炸、煮沸可降低水的硬度分析;
(2)根据青蒿素具有受热不稳定分析;
(3)根据钛合金强度大,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氢气燃烧生成水分析。
24.【答案】(1)乙炔分子、氧分子;;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2)化学
(3)调大;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4)水通电分解过程中,水分子裂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分子
【知识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化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 ①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乙炔分子、氧分子,由图示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可知,该反应方程式为 。 ②该反应产生了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可验证生成物,可点燃纯净的乙炔气体, 将气体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乙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无水硫酸铜中,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证明生成了水。
(2) 乙炔燃烧实现了从化学能到热能和光能的转化。
(3) 使用乙炔燃烧产生的火焰切割金属时,若有黑烟冒出,说明氧气不充足,乙炔燃烧不充分,可以调 大氧气的进气量,从而调控燃烧。 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也属于调控燃烧的例子。
(4) 水通电分解实质是水分子裂解生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氢分子,氧原子相互结合生成氧分子 。
【分析】(1)根据图示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书写化学式,从而写出反应方程式,二氧化碳、水的验证分析;
(2)根据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分析;
(3)根据燃料不充分燃烧会有黑烟冒出分析;
(4)根据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析。
25.【答案】(1)光合作用
(2)增加二氧化碳消耗
(3)A
(4)30;丙;
(5)二氧化碳分子间有间隔
(6)H2
(7)解:设生成乙醇的质量为x。
解得:x=23kg
答:处理44kg二氧化碳,生成乙醇的质量为23kg
(8)风能;双面使用纸张(合理即可)
【知识点】绿色化学;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由图1可知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光合作用或海水吸收等。
(2)减少碳排放或增加二氧化碳消耗等都可实现碳中和。
(3)在没有找到替代品前不能禁止使用化石燃料,减少或合理使用即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不可行;改进技术,提高能效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B可行; 捕集能源使用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进行封存处理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排放,C正确。
(4)对比实验要保证变量的唯一性,三个实验中所加液体种类不同,则用量需相同,X为30,由图3可知丙装置中二氧化碳减少的快且多,即“捕捉“二氧化碳效果最好。丙装置中盛放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5) 通过一定技术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实现二氧化碳的封存,是由于分子间存在间隔,将二氧化碳压缩存入地下是进行加压使二氧化碳分子间隔变小原理。
(6)所给方程式中反应前原子种类和个数为:碳2、氧4,反应后为:碳2、氢12、氧4,由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6R中含有12个氢原子,则R的化学式为H2。
(8)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都属于新能源,双面使用纸张、随手关灯等都是助力低碳的做法。
【分析】(1)根据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分析;
(2)根据增加二氧化碳消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3)根据化石燃料仍是主要能源及改进技术、捕集二氧化碳等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4)根据对比实验的变量的唯一性、图像中瓶内压强的变化情况,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分析;
(5)根据分子间存在间隔分析;
(6)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分析;
(7)根据反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及方程式中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生成乙醇质量分析;
(8)根据新能源种类及低碳生活的具体做法分析。
26.【答案】(1)A;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助燃性
【知识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 若用方法①制取氧气应选用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即A,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 若用方法②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
(2) D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可用D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方程式为 。由此可得出氧气具有助燃性。
【分析】(1)根据氧气制取原理及根据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分析;
(2)根据氧气密度大于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分析 。
27.【答案】(1)过量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
(2)
(3)海水稻
(4)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盐的化学性质;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解析】【解答】(1)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氯化钙等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钙不能与氯化钙反应,所以向土壤浸出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证明有碳酸钠,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2) 向土壤中施加硫粉,硫粉在微生物和水的共同作用下最终生成硫酸,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使土壤碱性改变,反应方程式为 。
(3)小麦、大豆都适宜在酸性土壤中生长,海水稻适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故该地区可种植海水稻。
(4) 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该土壤呈碱性,所以不适合施用铵态氮肥。
【分析】(1)根据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氯化钙等溶液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分析;
(2)根据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土壤呈碱性及各作物适宜土壤的 生长的pH范围分析。
28.【答案】(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3/三
(2)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2Al(OH)3Al2O3+3H2O
(4)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知识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 步骤①加盐酸前先将铝土矿粉碎是为了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盐酸过量,则所得滤液A溶质有3种。
(2) 步骤②中所加氢氧化钠过量,是为了使氢氧化铝完全溶解。
(3) 步骤③加热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即氧化铝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Al(OH)3Al2O3+3H2O 。
(4) 步骤④是通过电解熔融状态的制备铝。的熔点是,很难达到熔融状态,工业上通过加入冰晶石使其在左右熔化,该方法可节约能源,降低氧化铝的熔点。
【分析】(1)根据铝土矿中加入过量盐酸,氧化铝、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氯化铁,盐酸有剩余分析;
(2)根据加入氢氧化钠可使氢氧化铝完全反应分析;
(3)根据氢氧化铝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铝和水分析;
(4)根据加入冰晶石降低了氧化铝的熔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