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下列实验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制作叶脉书签
B. 木条遇浓硫酸变黑
C. 洗涤剂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D. 自制汽水
2. 第个世界地球日如图所示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
B. 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C. 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
D. 洗菜的水用来浇花
3. 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吃的安全”是人们普遍的饮食追求。生活中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用甲醛浸泡海产品,延长保质期 B. 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C. 发霉变质的大米不能食用 D. 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4.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气体性质
气体的沸点
被吸附体积
A. 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B. 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燃物不一定必须要有氧气或空气才能燃烧
B. 用水灭火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 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 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6.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A. 溶液和 B. 双氧水和
C. 稀硫酸和铜片 D. 稀盐酸和石灰石
7. 关于如图所示微粒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属于同种元素
C. 是稀有气体元素 D. 是阴离子
8.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试剂或方法
分离和固体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点燃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氯化钙溶液
鉴别和 分别伸入燃着的小木条,观察现象
A. B. C. D.
9.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阴离子是带负电的粒子,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则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其纯度
C.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元素,则含有不同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10. 下列图示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燃烧镁条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收集氧气
D.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
11.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甲的化学式为 B. 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 反应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
12.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 )
A. 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粉、粉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C. 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D. 向稀盐酸与的混合溶液烧杯中滴加溶液至过量
13.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通过灼热的铜网
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
A. B. C. D.
14. 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你认为正确的结论为( )
A. 若滤液甲显浅绿色,此时滤渣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B. 若向滤液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渣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C. 若向滤渣乙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甲中一定含有和
D. 滤渣乙的质量一定比加入的铁、镁混合物质量大
1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所得溶液显碱性
B. 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知该物质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C. 等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中硫元素的质量比为:
D. 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2.0分)
16. 三星堆博物馆展出象牙、青铜神树和丝绸制品残留物等重要文物。
为保护文物,使用了充氮保护箱。用氮气做保护气的原因是 ______ 。
鉴别蚕织物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 ,青铜神树表面有“铜绿”化学式为,说明铜生锈需要氧气、 ______ 和 ______ 。
碳原子可测定三星堆文物的年代,它和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的原因是 ______ 。
某同学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如图所示。写出图中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 、 ______ ,若、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为 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17.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时,将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三者的质量分数关系是______;如降至,析出晶体最多是______,无晶体析出的是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0分)
18.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______填标号.
铁矿石 铝 不锈钢 金刚石
金属制品涂油漆可以有效防止金属锈蚀,其防锈蚀原理是______.
铝热剂是修建铁路时常用的焊接材料,其反应原理是铝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熔融的铁和氧化铝,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向含有硝酸镁和硝酸银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过滤,往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
五、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0分)
19.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数字标号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纯净的,应选用的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在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那么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点燃氢气前一定要 ______。
20. 适量补充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兴趣小组同学在研读某泡腾片的说明书时发现,其主要成分除了外,还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于是一起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维生素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作用。
柠檬酸为食用酸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维生素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剂量对人体无害。柠檬酸易溶于水时,其水溶液的为。
【提出问题】维生素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气体,这种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同学甲认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和,因为易燃易爆,有毒。
同学乙认为产生的气体也不可能含有,因为 ______ 。
同学丙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将一片维生素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Ⅱ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该气体中不含
Ⅲ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中含有 ______
【解释与结论】
同学丁认为由实验Ⅱ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理由是 ______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请你尝试从微粒变化的角度说一说该气体产生的原因: ______ 。
【反思与评价】
维生素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 ______ 。
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对柠檬酸的用途也充满了兴趣,你认为柠檬酸还可以用来 ______ 填字母。
A.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
B.作金属除锈剂
C.清洗饮水机
D.作锅炉除垢剂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木条遇浓硫酸变黑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洗涤剂除去餐具油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自制汽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B、大力发展新资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错误,不是禁止而是合理利用,不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正确误;
C、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
D、洗菜的水用来浇花,符合这一主题,故选项错误;
故选:。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提倡绿色出行,践行“低碳”理念;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洗菜的水用来浇花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3.【答案】
【解析】解:、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该做法会危害人体健康,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说法正确。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发霉变质的大米不能食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食用加碘食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有毒物质甲醛、黄曲霉素等、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
【分析】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解答本题要正确的分析表中的数据,再根据具体的叙述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
A.不是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比较和的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A不正确;
B.不是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比较和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B不正确;
C.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此说法也不正确,比较和的表中相关数据既得结果,故C不正确;
D.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此说法符合表中相关数据,可比较表中五种气体的数据即可,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
【解析】解:、可燃物不一定必须要有氧气或空气才能燃烧,如镁与二氧化碳的燃烧,说法正确;
B、用水灭火是水可以使燃烧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不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说法错误;
C、将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说法正确;
D、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B、水可以使燃烧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分析;
D、根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燃烧的条件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
A、瓶中加入溶液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气体减少,烧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压强,气球胀大,故A正确;
B、瓶中加入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氧气,使烧瓶内的压强增大,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气球变小,故B错误;
C、瓶中加入铜和稀硫酸,铜在金属活动性表中排在氢后面,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压强不变,气球大小不变,故C错误;
D、瓶加入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烧瓶内的压强增大,烧瓶内压强大于外界,气球变小,故D错误.
故选A.
装置气球膨大原因是烧瓶内的气体反应或者温度降低,使烧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压强.
本题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及溶解时能量的变化,要理解和掌握酸、碱、盐的通性及常见的化学反应.
7.【答案】
【解析】解:粒子的质子数为,是氖元素,属于稀有气体元素,故错误;
B.粒子和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正确;
C.粒子是号元素,即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D.粒子中,质子数电子数,是带有正电荷的阳离子,故错误。
故选:。
A.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的名称与种类;
B.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质子数确定元素的名称与种类;
D.根据粒子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明确粒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氯化钾,用洗涤、烘干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故A正确;
B.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无法被点燃,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可通过观察是否产生沉淀,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故C正确;
D.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没有助燃性,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燃烧更剧烈是氧气,熄灭的是氮气,可以区分,故D正确。
故选:。
A、根据氯化钾易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无法被点燃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碳酸钠,氯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D、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没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充分利用相关的知识,学会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是最大的收获。
9.【答案】
【解析】解:、阴离子是带负电荷的粒子。但带负电的粒子不一定是阴离子,如电子,推理错误;
B、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以免与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甲烷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需要验纯,推理正确;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有盐和水生成但不是中和反应,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元素,但含有不同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空气,推理错误;
故选:。
A、根据粒子带电情况来分析;
B、根据防范爆炸的做法来分析;
C、根据中和反应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
【解析】A、做镁燃烧实验必须用坩埚钳夹住镁条,故A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下了使集气瓶底炸裂,因此试验之前要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细沙,瓶内没水或细沙,故B不正确;
C、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故C正确;
D、因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改变瓶内的压强,所以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燃烧实验所用的仪器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判断;
C、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判断;
D、根据木炭燃烧生成的物质判断;
本题考查了镁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收集氧气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1.【答案】
【解析】解:、据图可知每个甲分子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为,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化合物氨气与单质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化合物水和单质氮气,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
D、该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生成的丙和丁质量比为::,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与判断。
本题综合性较强,但由于问题较多,容易被迷惑,因此分析时要从概念和所学规律出发,逐一解答。对于方程式书写的解答要注意配平,不能光看图示,否则容易出错。
12.【答案】
【解析】解:、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最终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选项图像错误。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而不是质量之比为:,故选项图像错误。
C、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与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大于,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稀盐酸与的混合溶液烧杯中滴加溶液至过量,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镁的质量先不变;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随着反应的进行,氯化镁的质量逐渐减少;最终氯化镁的质量减少至,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
A、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正氧负氢、氢二氧一,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盛有一定量的氯化钙与盐酸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稀盐酸与的混合溶液烧杯中滴加溶液至过量,先与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3.【答案】
【解析】解:、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钙,该选项正确。
B、高温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该选项正确。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过滤得到硝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D、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除去了原物质铁,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
A、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
B、高温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D、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
【解析】解: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和一定量的铁、镁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甲和滤渣乙。镁的活动性强于铁和银,则镁先和硝酸银反应,待镁反应完后,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硝酸亚铁溶液呈浅绿色。
A、若滤液甲显浅绿色,则铁参与了反应,镁、铁和硝酸银反应都能置换出银,所以此时滤渣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故选项说法正确。
B、若向滤液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则硝酸银已经完全反应,此时滤渣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可能含有、,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向滤渣乙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无现象,则镁和铁已经完全反应,此时滤液甲中一定含有和,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银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镁和铁,镁和铁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所以滤渣乙的质量一定比加入的铁、镁混合物质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来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两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反应,则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越先反应。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两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反应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的越先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
【解析】解:、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二氧化碳中氧元素质量为:;水中氧元素质量为:,则某物质中氧元素质量为:,即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设质量都是,则::,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足量的镁和锌分别与同质量、同浓度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灼烧闻气味 二氧化碳 水 质子数相同 置换反应
【解析】解:为保护文物,使用了充氮保护箱。用氮气做保护气的原因是: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鉴别蚕织物的常用方法是灼烧闻气味,蚕织物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青铜神树表面有“铜绿”化学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铜绿中含有铜、氢、碳、氧元素,则铜生锈需要氧气、二氧化碳和水。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碳原子和碳原子都属于碳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相同。
由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可知,图中物质的化合价为零,是铜单质,化学式为:;的化合价为,物质类别属于碱,则是氢氧化铜,化学式为:;若、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则可以是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可以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则、为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灼烧闻气味;二氧化碳;水;
质子数相同;
;;置换反应;。
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保护气来分析;
根据蚕织物灼烧会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以及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来分析;
根据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来分析;
根据铜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关系图中的信息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
【解析】解: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由于和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发生变化;而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升温时溶液中就会有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因此升温后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降温到时都要析出晶体,但的溶解度变化明显,所以析出的晶体最多,的溶解度变大不会析出晶体.
故答案为:;;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可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从而可以计算出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及可以确定出形成的溶液是否饱和,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确定出温度变化时溶液中量的变化等,据此回答问题即可;
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根据溶解度曲线解决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把金属和空气或水隔绝;;;、
【解析】解:铁矿石没有金属特性,所以不是合金.
铝是一种金属单质,属于纯净物.
不锈钢不锈钢是铁、铬、镍合金.
金刚石是单质,属于纯净物.
故填:;
金属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生锈,防止金属生锈的方法通常是把金属和空气或水隔绝.故填:把金属和空气或水隔绝;
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加入锌粉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若恰好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不含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固体中一定有银,固体硝酸镁不与锌粉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含的硝酸镁;但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锌已完全反应,由于锌量无法确定所以溶液中的银是否被完全置换出来无法确定,故填:;、.
根据合金的定义与特点进行解答.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概念有三个特点:一定是混合物;合金中各成分都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合金中至少有一种金属;
根据金属的锈蚀因素来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金属银、镁、锌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镁锌银,则向硝酸镁、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锌粉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锌粉不能与硝酸镁发生反应;向滤渣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说明加入的锌粉全部反应.
利用金属的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情况:滴加稀盐酸检验锌粉反应情况,无气泡,说明所加锌粉已完全反应.
19.【答案】铁架台 集气瓶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检查装置气密性 验纯
【解析】解:仪器名称是:铁架台,仪器名称是: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集气瓶;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发生装置选B,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纯净的,用排水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选E,则应选用的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排空气法收集验满的操作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故答案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收集满;
实验室中常用锌粒与稀硫酸液体反应制取氢气,反应在常温下发生,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是,实验室制取氢气时首先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造成实验失败,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点燃会发生爆炸,则点燃氢气前一定要验纯。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验纯。
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
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型,排水法可以收集较纯的氧气分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根据制取氢气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氢气的性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0.【答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没有氮元素 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解析】【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和种类均不变,维泡腾片中不含有氮元素,则生成物中不含氮元素,故产生的气体不可能是,因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没有氮元素;
【进行试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因此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二氧化碳;
【解释与结论】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由实验Ⅱ中通过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
柠檬酸电离时产生氢离子,碳酸氢钠电离时产生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反思与评价】通过以上探究可知,维生素泡腾片溶于水会产生大量气泡,所以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柠檬酸具有酸性,因此可以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可以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做金属除锈剂;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反应,故可以清洗饮水机、作锅炉除垢剂。
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没有氮元素;
【进行试验】;
【解释与结论】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
【反思与评价】应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进行试验】根据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分析;
【解释与结论】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氢根离子与氢离子结合成水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分析;
【反思与评价】根据以上的实验过程分析;
根据酸的性质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