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23-2024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化学试题(含答案含部分解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化学试题
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a 40 Cu 64
一、单选题:本题共有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肇庆历史悠久,已经出土丰富的文物,下列文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是
文物
选项 A.战国青铜插 B.错银铜罍 C.永盛通宝铜钱 D.鲤鱼形瓷壶
为探测暗物质,我国科学家在2400米的山体深处搭建了墙体厚度达1米的聚乙烯隔离检测室,里面用铅和铜等材料层层包裹,在零下200 ℃左右的环境,用超纯锗进行探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聚乙烯的单体为-CH2-CH2- B.铜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B,d区
C. 锗可以用于半导体器件的研制 D.利用铅制造的二次电池可以使用碱性电解质溶液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 B.S2 的结构示意图:
C.HClO的电子式: D.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
4.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的方法可行的是
A.加热氯化铵制NH3 B.硫化钠和浓硫酸混合制H2S
C.二氧化锰和稀盐酸制Cl2 D.铜和浓硝酸制NO2
5.碳捕获是低成本实现社会气候目标的低碳技术之一。以Fe3+、Cr3+或In3+掺杂的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极具潜力的CO2吸附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COFs共价有机框架二维平面图 图2 金属离子掺杂示意图
图1中C采取sp3杂化
In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IIIA
可以利用X射线衍射辅助推测COFs的结构
CO2为直线形极性分子
6.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用FeS固体除去污水中的Hg2+:FeS + Hg2+ === HgS + Fe2+
B.AgCl沉淀溶于氨水:AgCl + 2NH3 === [Ag(NH3)2]Cl
C.NO2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D.乙醛和新制Cu(OH)2共热出现砖红色浑浊:
CH3CHO + Cu(OH)2 + NaOH CH3COONa + CuO↓ +2H2O
天津大学科研团队报道了一系列负载有Au单原子的有机物可用于光催化N2合成NH3,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中有机物所含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N
该有机物结构中存在离子键
光催化法可以使N2百分百转化为NH3
1molN2中含有1molσ键
8.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第一电离能:I1(Mg) > I1(Al) Mg为3p轨道全空的稳定电子构型,而Al失去一个电子变为3p轨道全空的稳定电子构型
B NH4Cl溶液显酸性 NH4Cl电离产生的NH+ 4可以与水中的OH 结合成弱电解质NH3·H2O,使水的电离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最终导致溶液中c平(H+)大于c平(OH )
C Cl2分子中的共价键是σ键 Cl原子价电子排布为3s23p5,当两个Cl原子结合为Cl2时,两个原子的3p轨道通过“肩并肩”重叠
D Cl2、Br2、I2的熔点依次增大 Cl2、Br2、I2的结构和组成相似,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范德华力依次增强
9.利用下列实验药品,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药品
A 比较水和四氯化碳分子的极性 H2O、CCl4、橡胶棒、毛皮
B 验证乙醇的消去产物乙烯 乙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浓硫酸
C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uCl2溶液、冷水、热水
D 证明牺牲阳极法保护铁 Fe、Zn、酸化的食盐水、K3[Fe(CN)6]溶液
前四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层数、能级数目和轨道数目均相等,Z与X可以形成X2Z和X2Z2两种化合物,基态Y、W原子均满足最高能级半充满,但Y的内层轨道全充满,W的未成对电子数在前四周期元素中最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均有:Y>Z>X
X2Z和X2Z2均为只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C.W的某些最高价化合物具有强氧化性
D.Y与Z单质可以直接化合得到红棕色物质
11.下图所示为选择性CO2电催化还原的两种路径(Cu8-1催化在上,Cu8-2催化在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路径1,CO2催化还原为CO 图2 路径2,CO2催化还原为HCOOH
生成等量CO和HCOOH转移电子数目均为2NA
Cu8-1、Cu8-2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催化CO2还原
催化CO2还原为CO过程的决速步骤反应过程为:CO2+H++e-→COOH
Cu8-1、Cu8-2两种铜基催化剂均能催化CO2还原为CO或者HCOOH,且Cu8-2催化效果更好
12.实验室模拟吸收Cl2,将Cl2按相同的流速通入不同的吸收液,当吸收液达饱和时,停止通Cl2,记录吸收Cl2的时间,检测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和吸收液上方有害气体残留,实现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编 号 吸收液类型 (体积相同) c/(mol/L) 吸收氯气时间 饱和吸收后溶液微粒浓度 液面上 有害气体
c(S) c(Cl) c(Cl ) pH
Ⅰ Na2SO3 1.2 18′34″ 0.56 未检出 1.81 1.4 SO2
Ⅱ NaOH 2.4 23′17″ 未检出 0.10 3.23 5.2 Cl2
Ⅲ Na2SO3+NaOH 1.2+2.4 23′47″ 未检出 未检出 3.47 3.4 无
说明:c(S)表示溶液中+4价含硫微粒的总浓度,其他类似。
A.Na2SO3溶液显碱性
B.实验Ⅰ吸收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C.实验Ⅱ吸收过程中生成的+1价Cl可能会转变为Cl
D.实验Ⅲ吸收过程中NaOH与Na2SO3分别与Cl2独立反应、互不影响
13.CO2催化加氢制CH4的反应为:4H2(g) + CO2(g) CH4(g) + 2H2O (g)。催化剂上反应过程示意如图1所示。其他条件不变时,CO2的转化率和CH4的选择性(CO2转化为甲烷的量/ CO2转化的总量)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催化剂改变了CO2中O—C—O键的键角
B.150 ℃到350 ℃时,基本没有发生副反应
C.CO2催化加氢制CH4是一个吸热反应
D.结合下列热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盖斯定律计算CO2加氢制CH4的反应热
CH4(g) + H2O (g) === 3H2(g) + CO(g) ΔH = +205.9 kJ/mol
CO(g) + H2O (g) === H2(g) + CO2(g) ΔH = -41 kJ/mol
下图为用0.1000mol/L NaOH、NaHCO3、Na2CO3溶液滴定50mL 0.02mol/L FeCl3溶液(控制滴速2~3滴/s)过程中的溶液体积—pH曲线。溶液逐渐变为橙褐色,使用激光笔照射,发现体系中出现光亮通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过程中,体系内的微粒直径均小于10-9m
BC、DE两段pH陡升是由于生成Fe2(CO3)3沉淀
滴加NaOH溶液的曲线缓慢上升说明加碱能促进Fe3+水解
为加快实验速度,无需控制滴速
15.Science报道某电合成氨装置及阴极区含锂微粒转化过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B.阴极区生成氨的反应为
C.理论上,若电解液传导3molH+,最多生成标准状况下NH3 22.4L
D.乙醇浓度越高,电流效率越高(电流效率)
16.室温下,等物质的量的HA与强碱MOH混合,得到MA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通入HCl(g),混合溶液中pH与c(HA)的关系如图。已知:Ksp(MA)=4.9×10-5、Ka(HA)=2.0×10-6。下列说法正确的
A.上层清液中 B.a→b的溶液中将逐渐减小
C.时, D.pH=7时,
非选择题:共56分。
(16分,每空2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联用电导率传感器和pH传感器监测FeCl3水解的影响因素。已知:
电导率与离子浓度、离子所带电荷数以及温度有关;
Fe3+易水解为{[Fe(OH)3]m·nFeO+·(n-x)Cl-}x·xCl-胶团,带负电可吸附带正电的微粒;
Fe3+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已知Ksp[Fe(OH)3]=4.0×10-38)。
当pH在2~3时,FeCl3溶液中存在微粒,求0.1mol该粒子所含σ键数目 。
甲同学探究稀释对FeCl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
用蒸馏水配置0.4 mol/L NaCl溶液和0.2 mol/LFeCl3溶液,分别稀释10倍和100倍,测定不同浓度下其电导率和pH值,结果如下.
由表可知FeCl3溶液呈酸性,稀释10倍后pH值上升也不足一个单位的原因: ;
由上图可知,稀释NaCl溶液,其电导率呈线性变化,而稀释FeCl3溶液,电导率快速减小的原因: ;
(4)乙同学探究温度对FeCl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
在加热条件下,测定0.02 mol/L FeCl3溶液(新制)的电导率变化情况,以蒸馏水为对照组,结果如下。
乙同学根据上述结果, FeCl3溶液的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以证明升温促进Fe3+水解,你认为乙同学的观点 严谨(填“是”或“否”),并请说明理由: 。
(5)丙同学探究了碱性氧化物(CuO、CaO)对50mL 0.02 mol/L FeCl3溶液水解平衡的影响,请计算理论上使Fe3+水解完全所需CuO、CaO的质量分别为: , 。
18.(14分)一种从废旧三元锂电池中回收铝与镍钴锰的工艺如下:
已知:
废旧三元锂电池中各元素及其含量如下表:
铝渣的主要成分为铝基钠明矾[Na2Al6( SO4 ) 4( OH) 12],碱渣中富含镍钴锰铁的氢氧化物。
常温下,Ksp[Fe(OH)3]=3.2*10-38,Ksp[Al(OH)3]=1.0*10-32,Ksp[Ni(OH)2]=2.0*10-15,Ksp[Mn(OH)2]=1.0*10-13,Ksp[Co(OH)2]=8.0*10-16;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则认为沉淀完全;lg2=0.3。
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除铝”的离子方程式: ;(2分)该步骤不直接选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原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2分)
“碱浸”中浸出温度和时间对铝浸出率的影响如图所示,则最适浸出温度选择 ,时间选择 。(各1分,共2分)
碱浸温度对渣中各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碱浸时间对渣中各金属浸出率的影响
“除铁铝”中Na2CO3溶液的作用为调节pH,已知浸出2液中各金属离子的浓度近似为0.1mol/L,则调节pH的范围是: 。(2分)
“萃取系统”中需要用到p204萃取剂,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p204说法正确的是( ):(2分)
p204属于酯类物质
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
分子中P的杂化为sp2杂化
分子中所有元素均位于p区
(5)La、Ni合金是较为理想的储氢材料,其晶胞结构如上右图所示:
①该储氢材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2分)
②已知晶胞参数边长为anm,高为bnm,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一个晶胞内可以储存18个氢原子,储氢后的晶胞密度为___________g·cm-3。(2分)
19.(14分,每空2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我国全球首套焦炉气化学合成法生产无水乙醇的工业示范项目打通全流程实现,项目投产成功。
(1)3CO(g)+6H2(g) CH3CH2OH(g)+CH3OH(g)+H2O(g) ΔH=_______(用含ΔH1、ΔH2、ΔH3的代数式表示)。
已知:i.2CO(g)+4H2(g) CH3OCH3(g)+H2O(g) ΔH1 ;ii.CH3OCH3(g)+CO(g) CH3COOCH3(g) ΔH2 ;iii.CH3COOCH3(g)+2H2(g) CH3CH2OH(g)+CH3OH(g) ΔH3
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CO(g)和7molH2(g)仅发生反应3CO(g)+6H2(g) CH3CH2OH(g)+CH3OH(g)+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达到平衡时,CH3CH2OH体积分数可能为25%
C.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少量CO,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加入高效催化剂,乙醇产率保持不变
(2)醋酸酯加氢制乙醇是一个乙酰基产物制备乙醇的路线。醋酸甲酯加氢历程一般认为可分为如下步骤(*代表催化剂位点,已知:CH3CO*+H·→CH3CHO):
a.CH3COOCH3→CH3CO·+CH3O·
b.CH3CO·+*→CH3CO*(慢)
c.CH3O·+*→CH3O*(快)
d.CH3CO*+3H·→CH3CH2OH
e.CH3O*+H·→CH3OH
……
其中,在b和c的步骤中,活化能较小的是_______(填标号,下同),控制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_______,分析上述步骤,副产物除CH3OH外,还可能有_______(写一种即可)。
(3)甲醇也是新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CO2、H2为原料合成CH3OH涉及的反应如下:
iv.CO2(g)+3H2(g) CH3OH(g)+H2O(g) ΔH4<0
v.CO2(g)+H2(g) CO(g)+H2O(g) ΔH5>0
vi.CO(g)+2H2(g) CH3OH(g) ΔH6<0
在不同压强下、按照n(CO2)∶n(H2)=1∶3进行投料,在器容中发生上述3个反应,平衡时,CO和CH3OH在含碳产物(即CH3OH和CO)中物质的量分数及CO2的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压强p1、p2、p3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在T1℃下,压强为p3时,反应v的浓度平衡常数Kc=_______(填含α的表达式)。
20.(12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生物碱fascaplysin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包括抗细菌、 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等,其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A中碳原子的杂化为: (1分);C→D的反应类型为: 。
J的结构简式为: ;K2CO3的作用为: 。
(3)A的芳香族同分异构体满足下列要求的有 种。
除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 b.苯环上的等效氢种类不超过3种
(4)请利用上述合成线路中信息,以和为原料,设计路线合成。(3分)广东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模拟化学试题
参考答案
D 2.C 3.D 4.D 5.C 6.D 7.D 8.C 9.B 10.C 11.D 12.D 13.C 14.C
D 【分析】由图可知,通入氢气的一极为阳极,阳极电极反应式为:,通入氮气的一极为阴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详解】A.阳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由图可知,阳极电极反应式为:,A项正确;
B.由图可知,阴极区氮气得电子,并结合锂离子先转化为,后与反应生成了氨气,即生成氨的反应为,B项正确;
C.和羟基中的H均来自电解液传导的氢离子,理论上,若电解液传导,根据生成氨的反应:可知,最多生成1mol,标准状况下为,C项正确;
D.由电池总反应:可知,乙醇属于中间产物,乙醇浓度增大,电流效率无明显变化,D项错误;
16.C【详解】A.MA悬浊液中,则上层清液中,A错误;
B. 的溶液中,酸性增强,氢离子浓度变大,HA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A-)减小,结合Ksp(MA)=c(A-)c(M+)不变可知c(M+)增大,则将逐渐增大,B错误;
C.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联立二式子可得,因为,则,则,溶液显酸性,则,故,C正确;
D.由电荷守恒可知,,pH=7时,则,故,D错误;
17.(1)2.5*10-5;(2)3NA;(3)①稀释促进铁离子水解,使氢离子物质的量增加;②稀释促进铁离子水解为{[Fe(OH)3]m·nFeO+·(n-x)Cl-}x·xCl-,吸附铁离子等微粒,造成电导率下降
(4)否;电导率与温度也有关系,温度升高,电导率也增大;(5)0.12g;0.084g
18.(1)2Na++6Al3++6CO32-+4SO42-=Na2Al6( SO4 ) 4( OH) 12↓+6CO2↑;Al3++4OH-=AlO2-+2H2O
(2)200℃,5h (3)(5,8.7)(4)AB (5) LaNi5 ×1021
19.【答案】(1) ΔH1+ΔH2+ΔH3 AC(2) c b CH3CHO(3) p1>p2>p3
【详解】(1)由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ii+iii可得反应3CO(g)+6H2(g)CH3CH2OH(g)+CH3OH(g)+H2O(g),则反应ΔH=ΔH1+ΔH2+ΔH3;
A.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中气体压强减小,则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B.若一氧化碳完全反应,由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氢气、甲醇、乙醇、水蒸气的物质的量都为1mol,甲醇的体积分数可能为25%,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可能完全反应,所以反应达到平衡时,甲醇体积分数不可能为25%,故错误;
C.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充入少量一氧化碳,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故错误;
D.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加入高效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但化学平衡不移动,乙醇产率保持不变,故正确;
故选AD,故答案为:ΔH1+ΔH2+ΔH3;AD;
(2)由表格数据可知,实验1催化剂的选择性高于实验2、4,原料的转化率高于实验3,所以述实验中,催化效能最好的为实验1;与实验1相比,实验3的反应温度与1相近,压强小于实验1,说明实验3的压强太小,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导致醋酸酯平衡转化率较低;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慢反应控制总反应速率,所以在b和c的步骤中,活化能较小的是快反应c、控制总反应速率的步骤是慢反应b;由反应CH3CO*+H·→CH3CHO可知,醋酸酯加氢制乙醇时,副产物除了甲醇外,还有乙醛,故答案为:1;压强太小,不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b;CH3CHO;
(3)由方程式可知,反应iv、vi均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减小、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增大,反应v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增大,所以升高温度,甲醇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曲线m表示甲醇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反应iv、vi均为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大,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减小,反应v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增大压强,甲醇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则压强的大小顺序为p1>p2>p3;设起始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和3mol,容器的体积为VL,反应iv、vi生成甲醇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mol、bmol,反应v生成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cmol,由图可知,在T1℃下,压强为p3时,甲醇和一氧化碳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相等、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α,由题意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由二氧化碳的转化率为α可得:a+b+c=α,由甲醇和一氧化碳在含碳产物中物质的量分数相等可得c—b=a+b=,解得a=c=、b=0,则平衡时二氧化碳、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α)mol、(1—2α)mol、mol、αmol,反应v的浓度平衡常数Kc==,故答案为:p1>p2>p3;m;。
(1)sp2;还原反应(2);中和生成的HCl,促进反应正向进行
(3)5种
(4)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浙江省衢州市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