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单元练习(答案)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学业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近几年“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作为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2、2023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3、粉丝中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
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
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
D.粉丝中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
4、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
C.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以加速沉降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8、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9、21世纪初某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私家车 B.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夏季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10、对下列反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1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12、减少含硫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适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沙子 B.烧碱 C.碳酸钠 D.石灰石
13、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14、A、B、C、D四种常见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且C、D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分别约为21%和0.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D可用于灭火 B.生活中往往将固体A称为冰
C.气体C具有可燃性 D.自然界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将D转化为C
15、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6、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食盐 B.苏打 C.生石灰 D.硝酸铵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18、(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目前多个学校安装有“直饮水机”,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②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③区分硬水和软水,使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
(2)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X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
19、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为 )、稀盐酸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倒入稀盐酸;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 ,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 ,如果 ,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20、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1)实验三的现象是_____。
(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____。
21、灭火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2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利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
(3)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
①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乙醇的反应原理为:(C6H12O6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   。
三、实验题。
23、在燃烧和灭火实验中,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了燃烧需要 ________ 的条件。
(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升高温度
(3)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__ 。
四、计算题。
2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一定质量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18g,原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2023—2024学年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学业练习含答案
鲁教版第6单元 燃烧与燃料
一、选择题。
1、近几年“纸火锅”逐渐流行起来。“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作为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答案】B
2、2023年5月31日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
【答案】A 
3、粉丝中含有淀粉,点燃粉丝,燃烧端朝上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主要原因是( )
A.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B.热空气增大了粉丝的着火点
C.温度没有继续达到粉丝的着火点
D.粉丝中还含有其他物质,阻止它继续燃烧
【答案】C
4、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天然循环主要是通过化学变化完成的
B.活性炭可以吸附黄泥水中的泥沙
C.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D.天然水的人工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以加速沉降
【答案】D
5、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
A.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
B.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
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
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
【答案】A
6、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
A.将一氧化碳倒出 B.将气体点燃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答案】C
7、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
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A
8、下列对于物质变化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我们观察到的物质的宏观变化,本质上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断运动与变化的结果
B.外界条件是导致物质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C.物质发生变化时,微粒之间一定发生了相互作用,而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微粒之间没有发生相互作用
D.凡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答案】A
9、21世纪初某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提倡使用私家车 B.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C.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 D.夏季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答案】C
10、对下列反应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C.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色固体
【答案】C
11、煤炉越扇越旺,蜡烛一扇就灭,以下对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扇蜡烛会隔绝空气 B.扇蜡烛会降低石蜡着火点
C.扇煤炉会增大空气进入量 D.扇煤炉会增加新的易燃物
【答案】C
12、减少含硫煤燃烧对大气的污染,适宜在煤中加入的物质是(  )
A.沙子 B.烧碱 C.碳酸钠 D.石灰石
【答案】D
13、在如图所示的有关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14、A、B、C、D四种常见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省略)。“—”表示物质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相应的转化关系。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C、D是两种常见的无色气体且C、D在空气中体积分数分别约为21%和0.0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D可用于灭火 B.生活中往往将固体A称为冰
C.气体C具有可燃性 D.自然界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将D转化为C
【答案】C
15、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答案】A
16、阳刚同学按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自制汽水,可是家里没有冰箱,为了使自制的汽水变得冰凉可口,他想到可以从集镇上购买一种商品来产生制冷效果,他应该买的是(  )
A.食盐 B.苏打 C.生石灰 D.硝酸铵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燃烧:
(1)燃烧:可燃物跟 发生的剧烈的 、 、 。
(2)燃烧的条件 、 、 。
(3)促进燃烧的方法:
①增大氧气的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 。
【答案】(1)氧气; 发光; 放热; 氧化反应;
(2) 物质具有可燃性; 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浓度; 接触面积
18、(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生命之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目前多个学校安装有“直饮水机”,主要生产流程为:自来水→活性炭→超滤膜分离→紫外线消毒→直饮水,其中活性炭起   作用。
②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常用的操作是   ,其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③区分硬水和软水,使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   。
(2)202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当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煤、石油和    是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煤中含有少量的硫元素,在煤中加入X可有效防止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对大气造成污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X+2SO2+O2═2CaSO4+2CO2,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①吸附; ②过滤;漏斗; ③肥皂水;煮沸;
(2)CO2+3H2CH3OH+H2O; (3)天然气;CaCO3。
19、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为 )、稀盐酸
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收集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入块状的大理石或石灰石;③倒入稀盐酸;④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检验方法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 ,证明是二氧化碳
验满方法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 ,如果 ,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了
【答案】碳酸钙; ; 向上排空气法;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口; 燃着的木条熄灭
20、为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做了下列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
(1)实验三的现象是_____。
(2)以上实验中可以证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实验是_____。
【答案】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灭 实验一、二
21、灭火方法的常用方法有:
、 、 三种。
【答案】清除可燃物; 隔绝氧气; 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2)利用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目的是          。
(3)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
①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分子中C、H、O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   。
②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作用下得到乙醇的反应原理为:(C6H12O62C2H5OH+2X↑,则X的化学式为   。
【答案】(1)石油;
(2)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①2:6:1;②CO2。
三、实验题。
23、在燃烧和灭火实验中,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该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的现象对比,说明了燃烧需要 ________ 的条件。
(2)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 (填序号)。
A 作反应物 B 隔绝空气 C 升高温度
(3)成语“釜底抽薪”体现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__ 。
【答案】温度达到着火点; A; 清除或移走可燃物
四、计算题。
24、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若一定质量的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18g,原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g。
【答案】(1)3:1;
(2)解:设原来甲烷的质量是x
x=8g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答:原来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为6g。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和速率单元检测题(含解析)2023-2024高二上学期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

下一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检测卷(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