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贵州气候湿润宜人,宣居宣作。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好贵州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肆意开发溶洞供游客观赏
C.垃圾分类处理 D.倡导环保理念,低碳出行
【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可以增进光合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肆意开发溶洞,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C.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D.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称量药品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使用时应该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既不能伸入,也不能紧靠试管内壁,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胶棒,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在烧杯中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
D.天平称量时,应该坚持“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 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 ,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通过人体的气味进行定位寻找。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可食用
B.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C.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D.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也不能食用,不正确;
B. 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正确;
C. 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正确;
D. 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会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黄曲霉素的危害进行分析;
B、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危害进行分析;
D、根据白色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
5.下列物质除杂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铜粉中含杂质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NaCl溶液中含杂质Fe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Na2SO4溶液中含杂质NaOH,加入足量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D.Mg(NO3)2溶液中含有杂质MgCl2,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铜粉中含杂质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洗涤和干燥可以得到铜粉,正确;
B. NaCl溶液中含杂质Fe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氢氧化钠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是硫酸是过量的,因此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
D.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镁,符合除杂的原则,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6.分别向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2的阴影部分与图1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NaHCO3和Na2CO3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图1中a点溶液所含的粒子有H2O、Na+、Cl-、OH-
C.图2中0~8s主要发生Na2CO3转化成NaHCO3的变化
D.图2所示实验比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多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得,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都是大于7的,因此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错误;
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点时,溶液显酸性,含有的粒子是水分子、氢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错误;
C.图2中前8s溶液的pH大于7,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正确;
D. 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 , 图2所示实验和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一样多,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pH进行分析;
B、根据a点时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
C、根据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7.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成功举行。本次奥运会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请用化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本次冬奥会食谱丰富多样。早餐的主食有饺子(主要有猪肉大葱馅、素馅),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有   。在烹饪食品时使用的加碘食盐,其中的碘指的是   (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即通过压力变化使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或升华)实现制冰。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此制冰技术与氟利昂制冷相比,具有   的优点。
(3)此次奥运主火炬“飞扬”的燃料使用了氢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火炬通过遥控电动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实现熄灭主火炬,其灭火原理是   。
(4)本次奥运会使用了由聚乳酸塑料[化学式为(C3H4O2)n]制成的一次性餐具,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该材料属于   (填“ 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答案】(1)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元素
(2)物理;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3);移走可燃物
(4)合成材料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饺子皮是由淀粉做成,猪肉富含蛋白质,大葱富含维生素,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故答案为: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元素;
(2) 通过压力变化使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或升华)实现制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制冰技术与氟利昂制冷相比,具有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故答案为:物理; 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
(3)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遥控电动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实现熄灭主火炬 ,这是利用移走可燃物的原理进行灭火,故答案为: ;移走可燃物;
(4) 聚乳酸塑料[化学式为(C3H4O2)n]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合成材料。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进行分析;
(4)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统称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8.“宏观一符号一微观”是我们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
(1)碳与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中小球均表示碳原子。
①图中甲所示物质的名称是   。
②图中甲、乙所表示物质性质的差异是   。
③图丙所示的物质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科学家发现氨气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方框丁内将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以上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
【答案】(1)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子
(2);;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①图中甲所示物质具有正八面体结构,是金刚石,故答案为:金刚石;
②图中甲、乙所表示物质性质的差异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③丙物质是C,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
(2)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得,丁中含有的是6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则需要补充6个水分子,故答案为: ;
②由微观反应图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中没有变化的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1)根据不同碳单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2)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微观反应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三、实验题
9.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
(2)仪器①的名称是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干燥二氧化碳,装置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应选用的装置有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3)利用装置F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实验过程及现象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A;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2)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BD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3)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采用固固加热装置,选择装置A,故答案为: ;A;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
(2)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择装置BDE,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故答案为: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BDE; CaCO3+2HCl=CaCl2+H2O+CO2↑ ;
(3)F装置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体减小,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的现象是 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 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 ;2NaOH+CO2=Na2CO3+H2O 。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加入物质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四、综合题
10.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一: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视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2022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推进地下水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写出一种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3)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匮乏
C.可以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4)资料二: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其中利用饱和乙酸钠溶液做温热的“冰球”实验,乙酸钠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3 40.8 46.5 54.5 65.5 83 139
①图中溶解度曲线图中最符合乙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是   (填“甲”、“乙”或“丙”),40 ℃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②若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答案】(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合理即可)
(2)加热煮沸
(3)B;D
(4)甲;甲=乙>丙;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预防地下水污染,可以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 ,故答案为: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 ;
(2)生活中,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3)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匮乏,正确;
C、肥皂水检验硬软水,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正确;
故选:BD;
(4)①乙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曲线甲表示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大于丙,因此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 甲=乙>丙;
②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比较大,因此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答案为: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分析】(1)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水的组成及水的净化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11.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推动社会发展。
(1)不锈钢:常用来制炒锅,这是利用不锈钢有   。
(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R、铁(Fe)、铜(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硫酸体积相同)。请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 为   。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较快
实验结论 R、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金属锈蚀是致使金属资源消耗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弄清金属锈蚀的原因,实验小组借助图中所示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明显生锈,干燥的钢丝棉没有生锈,此现象说明   。
②该实验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   。实验中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   。
③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时,发现浸没在蒸馏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改进方案   。
④了解了金属锈蚀的原因,请你提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条措施   。
【答案】(1)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
(2)浅绿色;R>铁>铜
(3)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控制变量法;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去除溶解在蒸馏水中的氧气;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知识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 常用来制炒锅,这是利用不锈钢有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故答案为: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 ;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现象看到的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度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较快,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R>铁>铜,故答案为:浅绿色;R>铁>铜;
(3)①潮湿的钢丝棉明显生锈,干燥的钢丝棉没有生锈,此现象说明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故答案为: 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
②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
③铁生锈与水有关,因此 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为了使实验完善,应该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 ,故答案为: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水蒸气; 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 ;
④破坏生锈的条件就可以防锈,因此 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可以防锈,故答案为: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特性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及控制变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2.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试管甲中的现象是   ,试管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于是将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分别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K2CO3溶液呈碱性。
探究一:滤渣的成分
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3)探究二:滤液的成分(除酚酞)
【提出猜想】K2SO4、KCl、HCl和BaCl2。
【交流讨论】小李同学认为猜想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4)【进行实验】小红同学观察滤液为无色,根据此现象设计实验检测滤液中溶质成分。
加入试剂 实验方案 结论
        滤液中溶质为KCl、BaCl2
(5)【拓展与提升】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钾肥施用,然而K2CO3不能与   (填一种化肥)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答案】(1)产生气泡;
(2)硫酸钡、碳酸钡;
(3)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合理即可)
(4)硫酸钠溶液等;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5)碳酸氢铵等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试管甲中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乙中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 ;
(2)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则甲中碳酸钾剩余,乙中稀盐酸剩余,过滤的到的滤渣是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产生的气泡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硫酸钡、碳酸钡、;
(3)由于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猜想错误,故答案为: 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合理即可) ;
(4)实验结论为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钾和氯化钡, 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故答案为:硫酸钠溶液; 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
(5)碳酸钾溶液是碱性的,因此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故答案为:碳酸氢铵等。
【分析】(1)根据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
(5)根据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释放氨气进行分析。
五、计算题
1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若需要二氧化碳气体88 kg,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答案】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20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贵州省贵阳市2023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贵州气候湿润宜人,宣居宣作。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好贵州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 B.肆意开发溶洞供游客观赏
C.垃圾分类处理 D.倡导环保理念,低碳出行
2.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滴加液体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称量药品
3.从微观角度分析。“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是因为(  )
A.分子间有间隔 B.分子的体积变小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4.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曲霉毒素能损害人的肝,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可食用
B.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C.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D.塑料会导致“白色污染”问题,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5.下列物质除杂方案设计错误的是(  )
A.铜粉中含杂质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B.NaCl溶液中含杂质Fe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C.Na2SO4溶液中含杂质NaOH,加入足量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
D.Mg(NO3)2溶液中含有杂质MgCl2,加入适量的AgN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
6.分别向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足量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将图2的阴影部分与图1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NaHCO3和Na2CO3溶液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B.图1中a点溶液所含的粒子有H2O、Na+、Cl-、OH-
C.图2中0~8s主要发生Na2CO3转化成NaHCO3的变化
D.图2所示实验比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多
二、填空题
7.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成功举行。本次奥运会充分体现了“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力量”。请用化学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1)本次冬奥会食谱丰富多样。早餐的主食有饺子(主要有猪肉大葱馅、素馅),其中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有   。在烹饪食品时使用的加碘食盐,其中的碘指的是   (填“原子”“元素”或“物质”)。
(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制冰采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即通过压力变化使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或升华)实现制冰。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此制冰技术与氟利昂制冷相比,具有   的优点。
(3)此次奥运主火炬“飞扬”的燃料使用了氢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火炬通过遥控电动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实现熄灭主火炬,其灭火原理是   。
(4)本次奥运会使用了由聚乳酸塑料[化学式为(C3H4O2)n]制成的一次性餐具,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该材料属于   (填“ 合成材料”或“金属材料”)。
8.“宏观一符号一微观”是我们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
(1)碳与碳的化合物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下图中小球均表示碳原子。
①图中甲所示物质的名称是   。
②图中甲、乙所表示物质性质的差异是   。
③图丙所示的物质是由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2)科学家发现氨气燃烧能释放出大量的热且产物对环境没有污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在方框丁内将微观示意图补充完整   。
②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以上反应中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填粒子名称)。
三、实验题
9.根据如图所示,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理由是   。
(2)仪器①的名称是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干燥二氧化碳,装置D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应选用的装置有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3)利用装置F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发生反应,实验过程及现象是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综合题
10.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1)资料一:联合国确定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视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2022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推进地下水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写出一种预防地下水污染的方法   。
(2)生活中将硬水转化成软水的方法是   。
(3)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以下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匮乏
C.可以用肥皂水降低水的硬度
D.过滤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4)资料二: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其中利用饱和乙酸钠溶液做温热的“冰球”实验,乙酸钠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3 40.8 46.5 54.5 65.5 83 139
①图中溶解度曲线图中最符合乙酸钠溶解度变化的是   (填“甲”、“乙”或“丙”),40 ℃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②若接近饱和的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时,可采用   的方法提纯甲。
11.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金属材料推动社会发展。
(1)不锈钢:常用来制炒锅,这是利用不锈钢有   。
(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R、铁(Fe)、铜(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5%的硫酸体积相同)。请完成下面表格。
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 为   。 立即产生气泡,速度较快
实验结论 R、铁、铜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金属锈蚀是致使金属资源消耗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弄清金属锈蚀的原因,实验小组借助图中所示装置进行了相关的探究。
①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明显生锈,干燥的钢丝棉没有生锈,此现象说明   。
②该实验用到了一个很重要的方法是   。实验中使用干燥剂的目的是   。
③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的目的是   。实验结束时,发现浸没在蒸馏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改进方案   。
④了解了金属锈蚀的原因,请你提出防止金属锈蚀的一条措施   。
12.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酸碱盐的相关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试管甲中的现象是   ,试管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结束后,该小组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废液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于是将混合液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分别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K2CO3溶液呈碱性。
探究一:滤渣的成分
往滤渣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滤渣的成分为   ,写出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
(3)探究二:滤液的成分(除酚酞)
【提出猜想】K2SO4、KCl、HCl和BaCl2。
【交流讨论】小李同学认为猜想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4)【进行实验】小红同学观察滤液为无色,根据此现象设计实验检测滤液中溶质成分。
加入试剂 实验方案 结论
        滤液中溶质为KCl、BaCl2
(5)【拓展与提升】已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钾肥施用,然而K2CO3不能与   (填一种化肥)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五、计算题
1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高温煅烧石灰石可以制取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若需要二氧化碳气体88 kg,需要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解析】【解答】A.植树造林可以增进光合作用,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B.肆意开发溶洞,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C.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D.低碳出行,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解析】【解答】A.胶头滴管使用时应该将胶头滴管垂直悬空在试管正上方,既不能伸入,也不能紧靠试管内壁,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应该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胶棒,错误;
C.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在烧杯中看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正确;
D.天平称量时,应该坚持“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 搜救犬作通过味觉进行搜救 ,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通过人体的气味进行定位寻找。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分子的特性进行分析。
4.【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一氧化碳的毒性
【解析】【解答】A.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将食物霉变部分清除后也不能食用,不正确;
B. 维生素C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适量服用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 ,正确;
C. 吸入CO会造成生物体内缺氧,危及生命,使用煤气时要注意通风 ,正确;
D. 人们要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会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黄曲霉素的危害进行分析;
B、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
C、根据一氧化碳的危害进行分析;
D、根据白色污染的来源进行分析。
5.【答案】C
【知识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铜粉中含杂质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 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过滤、洗涤和干燥可以得到铜粉,正确;
B. NaCl溶液中含杂质FeCl2,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 ,氢氧化钠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和氯化钠,可以除杂,正确;
C.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但是硫酸是过量的,因此引入了新的杂质,错误;
D.氯化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镁,符合除杂的原则,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物质除杂时坚持两个原则,除杂剂和主要成分不能反应,和杂质反应时不能产生新的杂质,据此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图可得,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的pH都是大于7的,因此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错误;
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a点时,溶液显酸性,含有的粒子是水分子、氢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错误;
C.图2中前8s溶液的pH大于7,此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时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正确;
D. NaHCO3和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之比为42:53 , 图2所示实验和图1所示实验产生CO2的质量一样多,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pH进行分析;
B、根据a点时溶液呈酸性进行分析;
C、根据溶液pH的变化进行分析;
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7.【答案】(1)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元素
(2)物理;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3);移走可燃物
(4)合成材料
【知识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饺子皮是由淀粉做成,猪肉富含蛋白质,大葱富含维生素,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元素,故答案为:糖类、蛋白质、维生素;元素;
(2) 通过压力变化使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汽化(或升华)实现制冰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制冰技术与氟利昂制冷相比,具有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故答案为:物理; 环保节能、来源广泛、安全无毒等的优点 ;
(3)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 通过遥控电动调节阀控制燃气流量实现熄灭主火炬 ,这是利用移走可燃物的原理进行灭火,故答案为: ;移走可燃物;
(4) 聚乳酸塑料[化学式为(C3H4O2)n]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合成材料。
【分析】(1)根据六大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气和氧气点燃生成水进行分析;
(4)根据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统称为合成材料进行分析。
8.【答案】(1)金刚石;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分子
(2);;氮原子、氢原子、氧原子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①图中甲所示物质具有正八面体结构,是金刚石,故答案为:金刚石;
②图中甲、乙所表示物质性质的差异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答案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③丙物质是C,是由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分子;
(2)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可得,丁中含有的是6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则需要补充6个水分子,故答案为: ;
②由微观反应图可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则反应中没有变化的是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氮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1)根据不同碳单质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
(2)根据具体的原子结合微观反应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9.【答案】(1);A;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2)锥形瓶;CaCO3+2HCl=CaCl2+H2O+CO2↑;BD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3)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2NaOH+CO2=Na2CO3+H2O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1)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采用固固加热装置,选择装置A,故答案为: ;A;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要加热 ;
(2)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碳,选择装置BDE,验满的方法是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若木条熄灭,则已满 ,故答案为: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2↑ ;BDE; CaCO3+2HCl=CaCl2+H2O+CO2↑ ;
(3)F装置中,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装置内气体减小,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加入稀盐酸后,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实验的现象是 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故答案为: 气球变大,加入稀盐酸后,产生气泡,气球变小 ;2NaOH+CO2=Na2CO3+H2O 。
【分析】(1)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原理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3)根据加入物质发生的反应进行分析。
10.【答案】(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合理即可)
(2)加热煮沸
(3)B;D
(4)甲;甲=乙>丙;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知识点】硬水与软水;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解答】(1)预防地下水污染,可以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 ,故答案为: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 ;
(2)生活中,利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加热煮沸;
(3)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
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是淡水资源匮乏,正确;
C、肥皂水检验硬软水,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D、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正确;
故选:BD;
(4)①乙酸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曲线甲表示乙酸钠的溶解度曲线,4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甲=乙大于丙,因此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 甲=乙>丙 ,故答案为:甲; 甲=乙>丙;
②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比较大,因此采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故答案为: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分析】(1)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分析;
(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水的组成及水的净化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进行分析。
11.【答案】(1)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
(2)浅绿色;R>铁>铜
(3)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控制变量法;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去除溶解在蒸馏水中的氧气;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知识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
【解析】【解答】(1) 常用来制炒锅,这是利用不锈钢有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故答案为:良好的导热性,较强的抗腐蚀性 ;
(2)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现象看到的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度缓慢,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金属R和稀硫酸反应较快,可以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R>铁>铜,故答案为:浅绿色;R>铁>铜;
(3)①潮湿的钢丝棉明显生锈,干燥的钢丝棉没有生锈,此现象说明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故答案为: 钢丝棉生锈需要与水接触 ;
②该实验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实验中干燥剂的作用是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吸收装置中的水蒸气;
③铁生锈与水有关,因此 实验中使用煮沸的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为了使实验完善,应该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 ,故答案为:去除溶解在水中的水蒸气; 对U型管两端的液面进行油封 ;
④破坏生锈的条件就可以防锈,因此 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可以防锈,故答案为: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 。
【分析】(1)根据金属的特性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生锈及控制变量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12.【答案】(1)产生气泡;
(2)硫酸钡、碳酸钡;
(3)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合理即可)
(4)硫酸钠溶液等;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5)碳酸氢铵等
【知识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解析】【解答】(1)试管甲中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现象是有气泡产生,乙中氢氧化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产生气泡; ;
(2)将反应后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有气泡和白色沉淀产生,则甲中碳酸钾剩余,乙中稀盐酸剩余,过滤的到的滤渣是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和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碳酸钡沉淀,产生的气泡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硫酸钡、碳酸钡、;
(3)由于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因此猜想错误,故答案为: 硫酸钠和氯化钡能反应(合理即可) ;
(4)实验结论为滤液中溶质是氯化钾和氯化钡, 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故答案为:硫酸钠溶液; 取反应后的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钠溶液等,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氯化钡 ;
(5)碳酸钾溶液是碱性的,因此不能和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故答案为:碳酸氢铵等。
【分析】(1)根据试管中发生的反应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的现象进行分析;
(3)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4)根据实验的结论进行分析。
(5)根据铵态氮肥和熟石灰混合释放氨气进行分析。
13.【答案】设: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需要碳酸钙的质量为200kg。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碳酸钙的质量。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2-2023北京市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试题知识点汇编-29微观示意图(填空题)(含解析)

下一篇:2.1 运动的水分子 同步练习 ---2023-2024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