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期末复习物理试题精编卷(一)
第一章至第五章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8分)
1.【新独家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冰也能蒸发
C.地震能够产生很强的超声波
D.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
2.【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甘肃金昌中考)物态变化让物质世界多姿多彩。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放入饮料里的冰块逐渐消失是熔化现象
B.冰箱冷冻室内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现象
D.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3.【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山东枣庄中考)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明1 m3的水质量是1.0×103 kg/m3
C.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 731 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不变
4.(2022海南中考)如图是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最接近 ( )
A.5 cm B.15 cm C.30 cm D.40 cm
5.(2022湖北荆州中考)“万里长江,美在荆江”。长江实施禁捕以来,生态得到明显改善。游客乘坐游船到达荆州,看见江岸边高楼林立,荆州长江大桥倒映在平静的江面,水下的鱼儿跃出水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说明光不能在固体中传播
B.长江大桥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
C.水面下鱼儿的像在鱼儿的下方
D.看见跃出水面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折射
6.【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四川成都中考)如图所示的实验中,用不同的力敲响音叉,将叉股接触悬挂的小球,都能看到小球被弹开。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
C.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D.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甲
乙
丙
丁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能传递能量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图丁,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声
8.【学科素养·物理观念】下列测量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 )
A.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
B.天平测量物块质量
C.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D.量筒测量液体体积
9.【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湖南常德中考)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柳叶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
A.0~10 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0.【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辽宁辽阳二中教育集团期中)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体温计的读数是 ℃;如图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11.【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陕西咸阳秦都高新区一中期中)气象台2021年12月16日发布寒潮黄色预警,陕西多地市将出现寒潮天气,并伴有强降温和大风。第二天早上,小亮发现家里窗玻璃上出现了冰花,冰花的形成属于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小亮戴着眼镜从 (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走进 (选填“温暖的室内”或“寒冷的室外”)时,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从而导致看不清东西,此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水蒸气液化。
12.(2021湖南怀化中考)由不同材料组成的a、b、c三个实心物体,它们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密度最大的是 (选填“a”“b”或“c”)物体,它的密度是 g/cm3。
13.【物理跨体育】2021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陕西举行,苏炳添以9.95秒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00米冠军。比赛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苏炳添是 的,他完成百米比赛的平均速度为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4.【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辽宁丹东中考)学校艺术节,小辉、小丹合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震撼全场。同学们能辨别出萨克斯的演奏声是由于声音的 不同。声音是由发声体 产生的,由 传到同学们的耳中。
15.一款多功能“魔镜”,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如果小馨距离“魔镜”0.5 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 m,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 ;“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6.【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新独家原创】小明一家自驾到植物园游玩,导航给出了“最短时间”“最短距离”“备选三”三个路线方案,三种方案的数据如表所示。
方案 最短时间 最短距离 备选三
路程 8.4 km 5.5 km 6.3 km
预估用时 10 min 15 min 13 min
小明爸爸开车行驶在路上,以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判断的依据是树木相对于车的 发生改变。
(2)若选择“最短时间”方案,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
(3)若以30 km/h的平均速度,按“最短距离”方案的路径行驶,则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为 min。
三、作图题(共8分)
17.【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3甘肃成县期中)(4分)某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前10秒内通过的路程为30米,请在图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 时间图像。
18.【学科素养·物理观念】(2022广东中考节选)(4分)(2)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射向水面O点,画出法线、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共16分)
19.【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2辽宁本溪、铁岭等中考)(10分)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 (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 min。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不会”)沸腾。
20.【学科素养·科学探究】(2022山东济南中考)(6分)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一枚红色跳棋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特点。
(1)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玻璃板前放一枚红色跳棋。小丽从这枚红色跳棋的 (选填“同一侧”或“另一侧”)向玻璃板看去可以看到这枚红色跳棋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2)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小丽 (选填“透过”或“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没有像,来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3)小丽把另一枚同样大小的跳棋放在像的位置,是为了 。
五、计算题(共16分)
21.[含评分细则](2022河南部分学校期中联考)(6分)某部队在实弹训练演习中,飞机的飞行速度为400 m/s,用大炮瞄准飞机,开炮后经1.6 s看到飞机爆炸,再经4.8 s听到爆炸声,若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则:
(1)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的距离是多少
(2)飞机爆炸时离炮口多远
(3)炮弹的飞行速度是多少
22.[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2023甘肃兰州十九中教育集团期末)(10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请你利用所学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分析,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小明同学随奶奶去超市买了一桶5 L的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1 L=1 dm3,1 kg=2斤。请你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
(2)已知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小明的父亲外出时买了一个用铝材料制造的球形艺术品,测得此球形艺术品的质量是594 g,体积为300 cm3。请通过计算说明此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
答案全解全析
满分120分,限时100分钟
1.D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故A错误。蒸发是针对液体而言的,故B错误。地震能够产生很强的次声波,故C错误。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定值,与路程、时间无关,故D正确。
2.D 冰是固态的,冰变成水后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A正确。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正确。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C正确。冬天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外面的冷空气后会液化成小水珠,从而形成了人们看到的“白气”,故D错误。
3.D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质量和体积无关,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密度相同,故A选项错误。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表明1 m3的水质量是1.0×103 kg,故B选项错误。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改变,质量不变,故C选项错误。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1 731 g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样本的位置发生变化,质量不变,故D选项正确。
4.B 由图可知,戴在某普通中学生手掌上的简易按摩仪,它的长度与手的长度接近,普通中学生手的长度约15 cm,故B选项正确。
5.B 看不见高楼后面的景色,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故A选项错误。长江大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故B选项正确。根据光的折射,水中鱼儿的像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在鱼儿的上方,故C选项错误。能看见空气中的鱼儿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和直线传播,故D选项错误。
6.D 音叉发声的时候在振动,使小球弹起,故A正确。人听到了音叉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的耳朵里,故B正确。响度和振幅有关,敲音叉的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和振幅无关,故C正确,D错误。
7.C 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装水的瓶子,由于瓶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和水的振动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A选项错误。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选项错误。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听到闹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此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故C选项正确。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选项错误。
8.B 铅笔左端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使用天平测量物块质量时,左物右码,故B正确。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故C错误。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图中仰视读数了,故D错误。
9.A 由v 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 m/s;第10 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 m/s,0~10 s内,小芳的速度一直大于小明的速度,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选项错误,C、D选项正确。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选项正确。
10.3.20 37.8 307.5
解析 甲图中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 cm,起始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00 cm,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20 cm,故木块的长度是6.20 cm-3.00 cm=3.20 cm。乙图中体温计分度值为0.1 ℃,因此读数为37.8 ℃。图丙中,小盘的指针在“5”到“6”之间处,靠近“5”一侧,所以此时停表的读数是5 min 7.5 s=5×60 s+7.5 s=307.5 s。
11.凝华 寒冷的室外 温暖的室内 降低温度
解析 玻璃上有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出现在玻璃内表面,属于凝华现象;小亮戴着眼镜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室内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温度降低,在其表面放热后液化为小水珠,所以眼镜片上会出现水雾。
12.c 2
解析 由图像可知,当a、b、c三个物体质量相同时,c的体积最小,根据ρ=可知,密度最大的物体是c;由图像可知,当体积为1 cm3时,c的质量为2 g,所以它的密度是ρc===2 g/cm3。
13.运动 10.05
解析 在比赛过程中,以看台为参照物,苏炳添与看台之间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苏炳添是运动的;苏炳添的百米平均速度:==≈10.05 m/s。
14.音色 振动 空气
解析 同学们能辨别出萨克斯的演奏声是由于声音的音色不同。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由空气传到同学们的耳中。
15.0.5 不变 绿
解析 “魔镜”可以像平面镜一样作为梳妆镜,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如果小馨距离“魔镜” 0.5 m,则镜中小馨的像距离“魔镜”也为0.5 m;平面镜成像时,像、物大小相等,在她远离“魔镜”的过程中,她的像的大小将不变;“魔镜”又可以作为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彩色影像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6.(1)运动 位置 (2)50.4 (3)11
解析 (1)树木相对于车的位置不断改变,以汽车为参照物,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
(2)由表中数据可知,按“最短时间”方案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分别为s=8.4 km,t=10 min= h,则汽车的平均速度 ===50.4 km/h。
(3)由表中数据可知,按“最短距离”方案汽车行驶的路程s'=5.5 km,需要的时间约为t'=== h=11 min。
17.如图所示
解析 物体在前10秒内的速度v===3 m/s,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的速度保持3 m/s不变。
18.如图所示
解析 图中经过入射点O作出垂直于界面的法线(虚线),根据反射角r1等于入射角i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r2大于入射角i画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偏离法线。
19.(1)b (2)-3 (3)①3 ②不变 (4)不会
解析 (1)先安装下面器材,再安装上面器材,便于调节器材间的距离,所以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b的高度。
(2)由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此时是零下,液柱上表面对准了0 ℃下面第3个小格处,读作-3 ℃。
(3)①由图像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第2 min开始熔化,第5 min熔化结束,经历了3 min;②分析图像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达到沸点,但是和杯内水温度相同,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
20.(1)同一侧 (2)不透过 (3)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解析 (1)从这枚红色跳棋的同一侧向玻璃板看去可以看到这枚红色跳棋在玻璃板后面的像。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像的位置放一个光屏,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不能呈现红色跳棋的像。
(3)把另一枚同样大小的跳棋放在像的位置,采用的是等效替代法,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21.解析 (1)由v=可得从开炮到飞机爆炸,飞机飞行的距离s飞机=v飞机t=400 m/s×1.6 s=640 m。… (2分)
(2)飞机爆炸时到炮口的距离
s=v声t声=340 m/s×4.8 s=1 632 m。 (2分)
(3)炮弹飞行的速度v炮弹===1 020 m/s。 (2分)
22.解析 (1)由题知一桶食用油的体积V=5 L=5 dm3=5×10-3 m3,由ρ=可得一桶食用油的质量m=ρV=0.92×103 kg/m3×5×10-3 m3=4.6 kg=9.2斤,所以奶奶的话是错误的。 (5分)
(2)ρ铝=2.7×103 kg/m3=2.7 g/cm3,由ρ=可得594 g铝的体积V铝===220 cm3<300 cm3,由V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