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 第三单元 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五四学制) 练习题-酸和碱
一、单选题
1.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
2.稀硫酸的 pH 可能是(  )
A.2 B.7 C.9 D.12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过滤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测定溶液的pH
4.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下列相关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图1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
B.图2表示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图3反应中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
5.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 B.生石灰 C.氯酸钾 D.熟石灰
6.将20克氢氧化钾加入100克水中,配制成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K+和OH- B.一个K+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C.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0% D.该溶液显碱性
7.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甲组废液可直接排放,乙组处理后再排放
D.如将两组的废液合并在一起,如溶液呈无色,混合液可直接排放
8.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来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
B.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导致测出的pH偏大
C.在电解水实验中,发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可能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蒸发结晶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溶液pH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洗洁精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B.配置 1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会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浓盐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
D.碱溶液中都含 OH,因此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1.实验室里通过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有刺激性气味。下列氨气的制备、干燥、收集、检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NH3 B.干燥NH3
C.收集NH3 D.检验NH3
12.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白色烟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石蕊试液滴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显红色
D.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遇火可能爆炸
13.下列物质中①氯化铁 ②氯化锌 ③氯化铜④氯化铝,能用金属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4.下列有关氢氧化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
B.氢氧化钾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C.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
D.2mL氢氧化钾溶液与1mL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二、填空题
15.一定质量,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pH 值_____;如果是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水,则 pH 值_____;如果是氯化钠溶液,加入足量的水,则 pH 值_____.(以上填空可选“等于 7”、“大于 7”、“小于 7”)
16.实验室常用下列仪器制备气体。请回答:
(1)在实验室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利用上述仪器组装发生装置,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组合)。
(2)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将氯酸钾从广口瓶中取出,需要用到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想要收集到一瓶纯净的气体,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填序号组合)。
(3)实验室可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CO,然后用CO还原Fe2O3,并检验气体产物。已知CO发生装置中的反应为:H2C2O4H2O+CO2↑+CO↑。
要达到实验目的,装置中导管接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___________(本空填导管小写字母顺序)。图中缺少尾气处理装置,请你补充完整:___________。
17.化学知识在医疗卫生领域应用广泛。
(1)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__________(填“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钠”)的药物治疗。
(2)医用葡萄糖注射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若配制100g该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__________ mL水(p水≈lg/cm3)。
18.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图1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图中可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
(2)图2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的pH变化情况。从图中能看出,是把_____溶液加到另外一种溶液中。当加入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
(3)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有不溶性泥砂、可溶性的MgCl2、CaCl2等杂质)为原料,电解食盐水生产氢氧化钠的简要流程如图3:
①步骤②除去可溶性杂质,写出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步骤③氯化钠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某兴趣小组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经实验确定该固体已变质。为确定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NaOH和CaO的固体混合物。
①A的作用是_____。
②通过称量D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可以测定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如果没有E 装置,则测得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5)取上述变质氢氧化钠样品10g进行实验,反应前称得D装置为50g,完全反应后称得D装置为52.2g。求该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
三、实验题
19.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从下图所给的仪器中,选择______(填字母)来组装该实验操作考查中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
(2)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备并收集两试管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每个试管的容积约为20mL,实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约为2.0g/L,该实验所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请计算制取这些二氧化碳气体,至少需要的稀盐酸的质量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g)。
实际实验过程,需添加稀盐酸的质量要远大于该质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向一支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振荡一定时间。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4)向另一支集满CO2的试管内注入约2mL蒸馏水,滴入3滴紫色石蕊试液,旋紧胶塞,振荡,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大多数同学认为是产生的CO2和H2O反应生成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王同学提出不同猜想,他认为也可能是______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提出这个猜想的依据是______。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王同学的猜想______。
(5)经实验研究发现,王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______、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可以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0.如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1~3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稀盐酸,4~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硫酸铜溶液。
(1)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孔穴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
(2)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的孔穴是 _____ (填序号,下同)。
(3)比较Ni、Cu、Ag 3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选择的孔穴有 _____ (写1组即可)。
四、推断题
2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 ”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B、C、D、E物质类别不同,其中B为单质,C为含有两种元素的酸,E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请回答:
(1)A的化学式是_____。
(2)E →D反应过程中会_____ (填“ 吸热”或“放热”)。
(3)写出C→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
22.有二氧化碳、铁、水、硫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A、B、C、D、E、F各代表其中的一种物质(或溶液的溶质)。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A只能发生置换反应,A为________(填化学式)。
(2)B只能与F发生化合反应,B为________(填化学式)。
(3)C能发生中和反应和置换反应,写出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的名称__________。
(4)D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写出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E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3.现有一包氯化镁与氯化钡的混合固体20g,为测定其组成,小明先将该混合固体全部溶于水中,形成混合溶液;再将60gNaOH溶液平均分4次加入到该混合溶液中,每次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表。请回答∶
实验次数 一 二 三 四
NaOH溶液质量/g 15 15 15 15
沉淀质量/g 2.0 2.0 1.8 0
(1)沉淀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_。
(2)计算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4.将10%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20g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计算: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写符号)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 g。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由物质种类、数目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则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为并列关系,故A正确;
B.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混合物为并列关系,不存在包含关系,故B错误;
C.地壳中O元素含量最高,Si、Al、Fe分别为二、三、四位,图中位置不合理,故C错误;
D.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故D错误;
故选:A。
2.A
【详解】稀硫酸呈酸性,pH小于7,故稀硫酸的 pH 可能是2。故选A。
【点睛】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3.C
【详解】A.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而要用灯帽盖灭,错误;
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
C.检查气密性时要注意“一浸、二握、三看”,正确;
D.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然后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错误。
故选C。
【点睛】
4.C
【详解】A、图1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水分子,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2所示反应中,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铜,符合“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3反应中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错误,符合题意;
D、图3表示的反应若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说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详解】A、金刚石即碳单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 即氧化钙,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氯酸钾 是由氯元素,钾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氢氧化钾溶液中含有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此选项表述正确;
B、根据钾离子的符号K+可知,一个钾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此选项表述正确;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溶液的质量是120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应为16.7%,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D、氢氧化钾属于碱,水溶液呈碱性,此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C。
7.B
【详解】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硫酸与氢氧化钠生成硫酸钠和水。根据表格内容结合酚酞的变色情况可知,甲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乙组溶液呈碱性。
A、通过表格分析可知,甲组废液显中性或酸性,可能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一定含氯化钠、硫酸钠,错误;
B、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一定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以及生成的氯化钠、硫酸钠,正确;
C、甲组废液中可能含有酸不可直接排放,乙组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需要处理后再排放,错误;
D、如将两组的废液合并在一起,如溶液呈无色,酸仍然可能过量,不能直接排放,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来紧、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溢出、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用水将pH试纸润湿、使氢氧化钠浓度降低、碱性变小、会导致测出的pH偏小、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氢气难溶于水、正极产生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氧气溶解的比氢气多一点、故发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故C正确、符合题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溶质偏小、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A
【详解】A、蒸发结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正确;
B、氢氧化钠易潮解,具有腐蚀性,需要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错误;
C、量筒不能用于稀释药品,故错误;
D、测定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防止污染药品,故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A、洗洁精可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将油污分散成小油滴,形成乳浊液冲走,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正确。
B、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读数偏大,量取液体体积偏小,溶剂偏小则造成溶质质量分数偏大,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溶质质量减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所以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正确。
D、碱是解离出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溶液中都含 OH-,因此碱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正确。
故选B。
11.B
【详解】A、实验室里通过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备氨气。为防止冷凝水倒流使热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操作不正确;
B、NH3显碱性,所以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NH3。B操作正确;
C、由于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收集NH3时,应从短管进气。C操作不正确;
D、由于氨气与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所以不能与稀硫酸检验氨气。D操作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B。
12.D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氢氧化钠显碱性,石蕊试液滴到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显蓝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与氧气的混合气体遇火可能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3.A
【详解】①Fe+2HCl=FeCl2+H2↑,不能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氯化铁,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②Zn+2HCl=ZnCl2+H2↑,能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氯化锌,此选项符合题意;
③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④2Al+6HCl=2AlCl3+3H2↑,能和盐酸直接反应制得氯化铝,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酸盐和氢气。
14.A
【详解】A. 氢氧化钾固体露置在空气中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正确;B. 氢氧化钾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溶液变蓝,错误;C. 氢氧化钾溶液与氧化铜不反应,能与氯化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错误;D. 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 H2SO4 = Na2SO4+2H2O ,所以每80份质量的氢氧化钾与98份质量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错误。故选A。
15. 小于 7 大于 7 等于 7
【详解】质量分数为 20%的盐酸溶液属于酸,加水稀释后还是酸,pH<7;氢氧化钠溶液属于碱,加水稀释后还是碱,pH>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加水稀释后还是显中性,pH=7。
16.(1) Zn+H2SO4═ZnSO4+H2↑ ②⑥⑦
(2) 2KClO32KCl+3O2↑ 药匙 ①④
(3) h、g、e、f、c、d、a 在A装置b导管上栓一个气球(合理即可)
【解析】(1)
在实验室中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该反应是固液不加热型,组装发生装置,要选择的仪器是②⑥⑦;故填:Zn+H2SO4═ZnSO4+H2↑;②⑥⑦;
(2)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会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将氯酸钾从广口瓶中取出,需要用到药匙;想要收集到一瓶纯净的气体,需要采用排水法,选择的仪器是①④;故填:;药匙;①④;
(3)
要达到实验目的,需要制备纯净的一氧化碳,所以应该先除去二氧化碳,需要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或者除去二氧化碳,因为两者溶解度差别很大),洗气瓶是长进短出,所以先h后g,然后通过浓硫酸干燥也是洗气,所以先e后f,然后将气体通入反应装置(c和d没有顺序区别),然后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应该是a,所以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h、g接e、f接c(或者d)、d(或者是c)接a,即一氧化碳发生装置接h、g、e、f、c、d、a;有尾气可能含有有毒的一氧化碳,所以从环保角度考虑,还需对以上装置进行改进,改进措施为:在A装置后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如点燃处理或用气球收集起来;故填:h、g、e、f、c、d、a;在A装置b导管上栓一个气球(合理即可)。
17.(1)氢氧化铝
(2)90
【解析】(1)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都属于碱,都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所以胃酸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故填氢氧化铝。
(2)
需要葡萄糖的质量=100g×10%=10g
需要水的质量=100g 10g=90g
水的体积=90g÷ lg/cm3=90 cm3=90mL
18.(1)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或)
(2) 硫酸/H2SO4 Na2SO4、H2SO4
(3)

(4) 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偏大
(5)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52.2g-50g=2.2g
设10g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
x=5.3g
故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分析】本题涉及中和反应、粗盐精提纯、氢氧化钠变质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测定等相关知识,考查点较多。
(1)
由图1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发现反应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各减少两个,水分子增加了两个,可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或“”
(2)
图2是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时的pH变化情况,根据图2开始时pH大于7,可知是把硫酸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去了,当加入该溶液的质量为bg时,溶液pH小于7,呈酸性,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硫酸,故填:硫酸或H2SO4;Na2SO4、H2SO4。
(3)
①步骤②加入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加入Na2CO3除去CaCl2,化学方程式为:,故填“”或“”;
②由流程图可知步骤③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4)
①测定氢氧化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是让样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来求,要想测量准确,需要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干扰,因此A装置的作用是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故填“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②E装置作用是吸收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如果没有E装置,D装置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装置质量增加,按D装置质量变化来计算二氧化碳质量,二氧化碳质量增加,测得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大,故填“偏大”;
(5)
见答案。
【点睛】本题从多角度考查了酸碱盐相关知识,涉及层面多、知识点多,难度系数较大,其中掌握中和反应、粗盐提纯、化学方程式书写、化学方程式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而在计算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时,搞清楚测量的原理,装置4中每个装置的作用是解决此问的关键所在。
19. AFG 可以通过长颈漏斗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两试管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2×20mL×2.0g/L=0.04g,设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0%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则
解得x≈0.7g。 部分二氧化碳留在装置中不能全部收集 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 防止二氧化碳溢出使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 盐酸具有挥发性,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 向试管剩余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也有盐酸的作用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详解】(1)制备二氧化碳气体使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选择AFG来组装该实验操作考查中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发生装置,该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长颈漏斗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2)见答案。
实际实验过程,需添加稀盐酸的质量要远大于该质量,可能的原因是部分二氧化碳留在装置中不能全部收集。
(3)氢氧化钙具有腐蚀性,振荡试管前,旋紧胶塞的目的是:防止石灰水冲出试管腐蚀皮肤、防止二氧化碳溢出使石灰水充分吸收二氧化碳。
(4)王同学认为也可能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他提出这个猜想的依据是盐酸具有挥发性,收集到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氢气体。要验证王同学的猜想,根据氯离子与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可向试管剩余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也有盐酸的作用。
(5)经实验研究发现,王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由此同学们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除去氯化氢气体再收集,应将气体依次通过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的洗气装置,可以获得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
20. Fe + 2HCl =FeCl2 + H2↑ 4、6 5、6或2、3、5
【详解】(1)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 + 2HCl =FeCl2 + H2↑。
(2)由1、3孔穴中有气泡产生,可知Fe、Ni的活动性大于氢,故铁和镍能置换硫酸铜中的铜,故填:4、6;
(3)方案一:银不能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铜>银,镍能与和硫酸铜反应,说明镍>铜,从而证明镍>铜>银;
方案二:镍能与酸反应,说明镍>氢,铜不能与酸反应,说明氢>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说明铜>银,从而证明镍>铜>银;
故填:5、6或2、3、5。
21. O2 放热 (合理即可) 置换反应
【分析】C为含有两种元素的酸,则C为盐酸,E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则E为水,B是单质,可由盐酸制取且和水可以相互转化,可知B为氢气,D可由水转化得到,且B、C、D、E物质类别不同,则D为氢氧化钙,结合E和B可确定出A为氧气。
【详解】(1)A是氧气,化学式是:O2;
(2)E →D氧化钙遇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
(3)C→B:锌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锌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符合“单质+化合=新单质+新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22. Fe H2O 硫酸亚铁 CuSO4+2NaOH = Cu(OH)2↓+2Na2SO4 2NaOH+ CO2= Na2CO3 +H2O
【分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属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
【详解】(1)A只能发生置换反应,则A是铁单质。铁和硫酸、硫酸铜发生的都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Fe;
(2)B和F只能发生化合反应,则含义为B只能与F反应,并且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则可以推测出,B物质是水。故答案为:H2O;
(3)C只能发生置换反应和中和反应,则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的是硫酸或硫酸铜。而又能发生中和反应的为硫酸。则C为硫酸。则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生成的盐是硫酸亚铁。故答案为:硫酸亚铁;
(4)D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则D为硫酸铜。硫酸铜和铁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故答案为:CuSO4+2NaOH=Cu(OH)2↓+2Na2SO4;
(5)E和F为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则E和F反应,即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23.(1)5.8g
(2)解: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四次实验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的总质量为5.8g。
设固体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x=9.5g
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答:混合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为52.5%。
设固体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
x=9.5g
固体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4.(1)Na+、Cl-
(2)1.6
(3)7.3%
解: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
【解析】(1)
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Cl-,故填:Na+、Cl-;
(2)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质量为16g×10%=1.6g,故填:1.6;
(3)
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鲁教版(五四制) 九年级全册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练习(含解析)

下一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有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