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学校中考化学冲刺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
1. 保卫蓝天、碧水和净土是“功在当代、造福子孙”的大事。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 发展能源,推广使用风力发电
C. 打扫校园,就地焚烧落叶杂草 D. 居家卫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2. 中学生应参与家庭劳动,增加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下列劳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 B. 整理书柜
C. 缝补衣袜 D. 用食醋除水垢
3.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缺钙会患骨质疏松症
B. 健康人体内血浆的范围在
C. 人体所需维生素主要从食物中摄取
D. 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食用后易诱发肝癌
4.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滴加
C. 安装 D. 加热
5. 布洛芬有明显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化学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布洛芬属于有机化合物 B. 布洛芬由碳、氢、氧原子构成
C. 布洛芬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 布洛芬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6.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表述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
选项 性质 用途
水溶液显酸性 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
活性炭有吸附性 红糖脱色制白糖
具有还原性 冶金工业炼铁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用墨绘制字画
A. B. C. D.
7. 图像能直观地表达化学中有关量的关系。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 )
A. 图甲:分别向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B. 图乙: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
C. 图丙: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
D. 图丁: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8. 杭州亚运会将在年月日开幕,这是亚运之火第三次来到中国。请回答问题:
亚运会吉祥物“江南忆”由“琮琮”,“莲莲”、“宸宸”三个机器人造型组成。“江南忆”毛绒玩具填充物是涤纶纤维,涤纶属于 ______ 材料,涤纶与棉相比,优点是 ______ 填字母。
A.强度高、弹性好
B.吸水性好、透气性好
C.耐磨、耐化学腐蚀
毛绒玩具生产过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产生的烟雾很少,控制了 ______ 填字母的排放量,有效保护了大气。
A.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
B.二氧化碳气体
亚运会也将为运动员呈现中华美食盛宴,杭州美食东坡肉、西湖醋鱼,各种时令蔬菜,配上东北稻花香大米煮制的米饭,定会令人回味无穷。其中,西湖醋鱼富含的营养素是 ______ 。蔬菜富含的营养素的作用是 ______ ,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大米中含有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______ 。
9.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船实现水、二氧化碳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填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
环节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和 ______ 等填一种。
环节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环节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为检验分离后的气体中是否还含有,可将气体样品通入 ______ 填试剂名称。
环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微观示意图如图: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 。
该设想有利于实现月球基地中 ______ 等元素的循环利用。
10.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
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中指出,全球粮食危机形势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进一步加剧。我因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该流程的示意图如下箭头左边为反应物、右边为生成物,箭头上方为反应条件或加入的试剂。
上述流程中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得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反应类型为 ______ ,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为 ______ ,反应的微观过程是 ______ 。
图中甲醇转化为淀粉的第一步反应为。甲醇还可以用作燃料,请写出甲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原因是 ______ 。
甲醇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者性质不同,从宏观角度看,是因为 ______ ,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 ______ 。
在酶的作用下,淀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淀粉的化学式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该研究的意义有写一点即可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0分)
11. 定律是对自然现象或关系的描述,通常可用数学方式加以表达。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时,项目小组查阅到以下材料。
玻义耳实验中,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 ______ 。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带给我们的启示有 ______ 填字母。
A.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药品的选择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受上述研究启发,项目小组对相关实验进行了深入探究。在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实验中如图一,气球的作用有 ______ 、 ______ 。
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
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______ 。
项目小组设计图二实验方案,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质量是否相等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方案,理由是 ______ 。
蜡烛燃烧后剩下的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因此该现象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请你设计一个能说服小丽的简明实验思路 ______ 。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根据如图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可以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 ______ 填序号,用装置制到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装置和相比,的优点是 ______ 。
用一定质量的和制取,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的体积,则应该让中 ______ 填“”、”导管与连接,所测定的体积比理论计算组小,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
部分氧气溶于水
集气瓶中有空气
氯酸钾末完全分解
实验室制有以下步骤,连接好装置;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
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______ 。
A.
B.
C.
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与发生装置连接的导管口为 ______ 填“”或“”,验证已收集满的方法和现象 ______ 。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
仪器甲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可以选择装置制取氧气,也可以选择装置制取氧气,若两个实验中都用到同一种黑色固体药品,则它在这两个反应中起 ______ 作用,请写出其中用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实验室也可以用装置制取,如果按照“真空气囊”的装置顺序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第一个装置盛放试剂的作用是 ______ ,第二个装置盛放的试剂是 ______ 。
将收集到的通入溶液中没有明显现象,为探究是否与发生了反应,小亚同学利用如图中图甲装置测定浓度的变化,采集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乙,根据图乙分析能说明和反应的时间段是 ______ ,段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______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14. 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用如图所示的整瓶溶液配制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 ______ 。
配制过程中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依据是 ______ 。
取该瓶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并加入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不同时间电子秤的读数如表不考虑水蒸气逸出
反应时间
锥形瓶瓶内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______ 。
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防止白色污染,故A正确;
B、发展能源,推进水力发电建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B正确;
C、打扫校园,就地焚烧落叶杂草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故C错误;
D、居家卫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故D正确;
故选:。
防止环境污染的措施有:超市购物,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发展能源,推进水力发电建设;居家卫生,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工厂排放的废气经过处理再排放;植树造林;合理开发新能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2.【答案】
【解析】解:、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是气体被压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整理书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缝补衣袜是衣袜被修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用食醋除水垢,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用气筒给自行车胎打气、整理书柜、缝补衣袜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
【解析】解:、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叙述错误;
B、健康人体血浆的范围在之间,叙述正确;
C、部分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人体中所需的维生素主要从食物中摄入,叙述正确;
D、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其中可能含有含有黄曲霉素,其属于强致癌物,食用后易诱发肝癌,叙述正确。
故选:。
A、根据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进行分析;
B、根据健康人体血浆的范围在之间进行分析;
C、根据部分维生素在人体内不能合成,人体中所需的维生素主要从食物中摄入进行分析;
D、根据霉变的食物不能食用,其中可能含有含有黄曲霉素,其属于强致癌物,食用后易诱发肝癌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4.【答案】
【解析】解:、过滤时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示操作正确;
B、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示操作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且试管与桌面呈角,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布洛芬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
B.布洛芬由布洛芬分子构成,布洛芬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错误;
C.由布洛芬的化学式可知,布洛芬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故正确;
D.布洛芬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正确。
故选:。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以及有关计算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活性炭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可用于红糖脱色制白糖,故选项说法正确。
C、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炼铁,故选项说法正确。
D、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可以常时间保存,可用墨绘制字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使温度分别升高、降低,一段时间后温度均恢复至常温,故选项图像错误。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像错误。
C、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减少,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保持不变,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一定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开始一段时间内无气体生成,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
A、根据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分别放热、吸热,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压强逐渐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时的顺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8.【答案】合成 蛋白质 调节新陈代谢
【解析】解:“江南忆”毛绒玩具填充物是涤纶纤维,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涤纶与棉相比,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
绒玩具生产过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产生的烟雾很少,控制了可吸入颗粒物及细颗粒物和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有效保护了大气;
西湖醋鱼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蔬菜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其作用是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大米中含有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合成;;
;
蛋白质;调节新陈代谢;。
根据涤纶属于合成材料,涤纶与棉相比,优点是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进行分析。
根据绒玩具生产过程采用绿色低碳工艺,产生的烟雾很少进行分析。
根据营养素来源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9.【答案】 澄清石灰水 : 碳、氢、氧
【解析】解:从流程图可知,环节分离水后的气体含有、和;
水在月壤催化剂Ⅰ、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环节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甲烷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
从流程图中可知,水、氧气、二氧化碳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使用,该设想有利于实现月球基地碳、氢、氧等元素的循环利用。
故答案为:;
;
澄清石灰水;
:;
碳、氢、氧。
根据流程图可知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反应物进行分析;
根据流程图可知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0.【答案】 分解反应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每个水分子分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反应条件不同 物质不同 分子构成不同 缓解温室效应
【解析】解:电解水原理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反应特点,故为分解反应;反应条件为通电,通电使该化学反应发生,故反应中的能量转化过程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的微观过程是每个水分子分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甲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为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一个反应条件是加催化剂,一个反应条件是点燃,故上述两个反应,反应物相同,生成物不同,原因是反应条件不同。
甲醇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故二者性质不同,从宏观角度看,是因为物质不同;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二者性质不同,从微观角度看,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淀粉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另一种氧化物,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另一种氧化物为水,故淀粉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化学方程式为。
由于该研究可以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该研究的意义可以减缓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分解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每个水分子分裂成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每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
;反应条件不同;
物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缓解温室效应。
根据电解水原理为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为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反应特点,能量转化进行分析。
根据甲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为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甲醇和二氧化碳是不同的物质,分子是维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进行分析。
根据淀粉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根据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1.【答案】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使装置密闭 平衡气压,防止胶塞弹出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胀大后变瘪 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 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解析】解:玻义耳实验中:汞和氧气加热生成金属灰氧化汞,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汞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金属灰氧化汞的质量,则金属灰增加的质量是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可知,拉瓦锡在总结玻义耳、罗蒙诺索夫实验经验的基础上,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故科学发展要善于总结前人的成果和经验,说法正确;
B、实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验方法、实验过程是否规范、实验数据、结论是否准确等多种因素,而不是单纯的药品选择,说法错误;
C、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说法正确。
图一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气球的作用是使装置密闭及平衡气压,防止胶塞被弹出;
图一实验中,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白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球变瘪,则观察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胀大后变瘪;
白磷燃烧:白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结束后,白磷有剩余,剩余白磷未参与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白磷、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仍能得出上述结论;
酒精和水混合,酒精与水互溶,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则老师看到后直接否定方案,理由是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与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故蜡烛燃烧后剩余固体质量比燃烧前少了,发生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有气体参与和生成,需在密闭装置中进行,则实验思路为: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故答案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
使装置密闭;平衡气压,防止胶塞弹出;
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胀大后变瘪;
;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酒精和水混合是物理变化;
在密闭装置中完成蜡烛燃烧,并测量蜡烛燃烧前后整个装置的质量,比较两者的质量大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汞和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金属灰氧化汞的质量,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过程,定量方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进行分析。
根据图一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气球的作用是使装置密闭及平衡气压,防止胶塞被弹出,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气体受热膨胀,冷却后白磷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球变瘪,白磷与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参加反应的白磷、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和水混合,酒精与水互溶,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物理变化,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与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2.【答案】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端管口,木条熄灭
【解析】解:可用固液常温型和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来制取氧气,则图中可以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有;装置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作,适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则用装置制到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装置和相比,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用一定质量的和制取,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的体积,氧气的密度比水小,需从端通入,将水从端排出,则应该让中导管与连接;所测定的体积比理论计算组小,可能的原因是部分氧气溶于水或氯酸钾末完全分解,而集气瓶中有空气不影响氧气体积的测定;故选:。
实验室制的步骤,按由先至后的顺序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收集产生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集气瓶内是否收集满。故选:。
用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从端通入,将空气从端排出,则与发生装置连接的导管口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证已收集满的方法和现象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端管口,木条熄灭。
故答案为: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端管口,木条熄灭。
根据制取氧气的原理和装置,以及装置的优点来分析;
根据用排水法收集并测量产生体积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来分析;
根据实验室制的步骤来分析;
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制取的制取、收集和检验,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锥形瓶 催化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浓硫酸 到 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
【解析】解:仪器甲的名称是锥形瓶;
装置适合固体加热的反应,没有棉花,所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装置适合固液不加热的反应,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两个反应中二氧化锰都是催化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和水反应,图乙中到时间段二氧化碳的浓度明显减小为,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装置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再变化。
故答案为:
锥形瓶;
催化剂;;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
到;水中二氧化碳已经达到饱和。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根据装置特点选择反应物,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收集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
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装置内压强降低进行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达到饱和状态进行分析。
通过本题的练习需要我们综合掌握物质的制取、性质、以及从题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会根据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分析。
14.【答案】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氧气
【解析】解:设需要水的质量为,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解得:,所以需加水。
配制过程中发现试剂瓶内壁附着不少气泡,由此推断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依据是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氧气。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生成氧气的总质量为:。
设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则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瓶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氧气;
;
。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分析;
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常温下即可分解生成氧气来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来分析;
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