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2024学年九年级开学摸底考试卷
物 理
(考试时间:80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中,以焦耳为单位的是( )
A.力 B.压强 C.功 D.功率
2.如图所示的是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的情境,站在电梯上的顾客相对电梯静止。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电梯的压力就是人受到的重力
B.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人对电梯的压力与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受到的重力
3.图的四幅图中,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的是( )
A.用力握紧球拍 B.滚动轴承
C.车轴加润滑油 D.鞋底有花纹
4.太极拳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如图所示是
一位太极拳表演者展示的两个太极拳动作,表演者展示两个动作并保持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
压力以及压强分别为 F甲、 F乙 、 p甲、 p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甲 F乙、 p甲 p乙 B. F甲 F乙、 p甲 p乙
C. F甲 F乙、 p甲 p乙 D. F甲 F乙、 p甲 p乙
5.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指用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
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
A.木桶的轻重 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6.如图所示的情境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持力做了功
B.乙图:人推汽车但没有推动,人的推力对汽车做了功
C.丙图:叉车将货物竖直向上托起一段距离,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做了功
D.丁图:冰壶在水平冰面运动的过程中,冰壶所受的重力做了功
7.如图所示是利用水银测量大气压强的实验装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此时的大气压相当于 765mm高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
B.若玻璃管稍微倾斜,则玻璃管里的水银柱长度将不变
C.若将此装置从山下带到山上,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增大
D.若仅将玻璃管内径稍减小,则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不变
8.水平桌面上,完全相同的甲、乙、丙容器中装有三种不同液体,将同一实心小球放入容
器中,静止时三容器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的浮力 F 浮甲=F 浮乙
A.要使潜水艇上浮,应向水舱充水
B.要使潜水艇下沉,应将水舱里的水排出一部分
C.当潜水艇悬浮在水中时,潜水艇重等于同体积的水重
D.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重力和受到的浮力来实现浮沉的
10.如图所示的是一架无人机携带农药飞行的情境。这架无人机一天可完成 600亩农田农药
喷洒任务,若换作人工,则需要 60位工人满负荷工作一整天,科技带来的优势非常明显。
若无人机携带农药(未喷洒农药)竖直向上匀速升空过程中,下列关于无人机说法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增加
C.此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机械能增加
11.爷爷与小丽进行爬楼梯比赛,他们都从 1楼上到 6楼。爷爷的体重是小丽体重的 2倍,
爷爷所用的时间是小丽所用时间的 4倍,若爷爷做功为 W1、功率为 P1,小丽做功为 W2、功
率为 P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1:1 B.W1:W2=4:1
C.P1:P2=1:2 D.P1:P2=2:1
12.晾晒三条相同的湿毛巾,下列做法最有可能让衣架保持水平的是
A. B.
C. D.
13.“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我们应养成随手关闭水龙头的好习惯。水龙头手柄可视为如图
所示杠杆,O为支点,F为阻力,分别沿 a、b、c、d方向关闭水龙头,其中最省力的是
( )
A.a B.b C.c D.d
14.如图所示,斜面长 s为 1.2m,高 h为 0.3m,现将重为 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
速拉到顶端,若拉力 F为 5N,拉力的功率为 3W,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6J B.拉力做的有用功为 19.2J
C.物体所受摩擦力为 5N D.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顶端用时 2s
15.古代人们常用钻木取火,下列情况改变内能方式与其不同的是( )
A.甲图:冬天搓手取暖 B.乙图:小朋友溜滑梯臀部发热
C.丙图:热鸡蛋放在冷水中冷却 D.丁图:压缩空气使其内能增大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小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6.如图是建筑工人在使用铅垂线作业,铅垂线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__的物理
知识;建筑工人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其大小约为___________(选填“60”“600”
或“6000”)N。
17.“漂移”是一种高难度的汽车表演项目(请勿模仿)。有一种“漂移”方法如下:当汽车在
水平地面上疾驶时,突然刹车,汽车由于具有___________,仍要向前运动,同时迅速转动
方向盘,通过摩擦力使汽车急转弯,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漂移”过程中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___________(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
力”)。
18.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弯管相通。
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在同一时间内,通过粗管、细管的气体总量是相同的,因此细管内气
体的流速___________粗管内气体的流速,细管内气体的压强___________粗管内气体的压强
(前两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故弯管内 A液面高度将___________(选填“上升”“下
降”或“不变”)。
19.如图所示是小江在宾隆超市购物时推着装满各种货物的手推车的情景,当前轮遇到障碍
物 A时,小江向下压扶手,这时手推车可看作杠杆,支点是 _____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
A时,他又向上提扶手,这时支点又是 _____点(以上两空均选填“A”“B”或“C”),此时手
推车属于 _____杠杆。
20.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 5kg,在 3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了
10m,所用时间为 20s,那么重力做功______J,拉力做的功是______J,拉力的功率是______W。
(g=l0N/kg)
21.把两滴墨水分别同时滴入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
分析可知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______。若将冷水倒掉一些,对比原来这杯
冷水,杯中剩余冷水的内能______。
22.夏季来临,空调扇成了热卖产品,某品牌空调扇制冷时只需在进风通道中放入冰块,就
可以吹出清爽的凉风,一段时间后,放入的冰块就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该过程
是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过程,吹凉风时是通过______的方式减小了空气的内能。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分)
23.小晟同学在赴大邑县“建川博物馆”进行研学时所用的拉杆旅行箱示意图如下所示。装有
物品的旅行箱整体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B为重心,A为拉杆的端点。在 A点沿图示方向
施加拉力 F,旅行箱静止。画出此时旅行箱重力的示意图和拉力 F的力臂 L。
2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不慎陷入泥坑难以脱困,司机找来了两个滑轮和一根足够长的绳子,
请你用笔代替绳子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绕法拉动车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共 18分)
25.如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长木板和毛巾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
因素。
(1)实验过程中,小明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
___________的知识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
(2)为了记录数据,小明设计了如下表格,①位置应填写___________,②位置应填写
___________。实验中,小明还记录了其它信息,如下表所示;
实验顺序 ① ② 拉力大小 F/N 滑动摩擦力大小 f/N
甲 4.5 较光滑 1.8 1.8
乙 6.5 较光滑 2.6 2.6
丙 较粗糙
(3)小明在进行图丙的实验时,当测力计示数达到最大值时仍没拉动木块,为了使用现有
实验器材顺利完成此实验探究,小明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______;
(4)分析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图中的四个实验步骤(甲乙丙丁)的最佳顺序是______;
(2)小明按照最佳的步骤顺序进行操作,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由______两
实验步骤可以测出物块所受浮力为______N;由丙丁两实验步骤可以测出物体排开水的重力
为______N;
(3)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______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
(4)在乙步骤的操作中,若只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其他步骤操作不变,则______(选
填“能”或“不能”)得到与(3)相同的结论;
(5)若甲图中的水未达到溢水口,会得到物体所受浮力______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的结
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7.下面是小聪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 _____ 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
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 (选“左”或“右”)端调节.
(2)调节平衡后,在杠杆 B点处挂 6个钩码,如图甲所示,则在 A点处应挂 _____ 个同
样的钩码,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3)图乙是小聪利用弹簧测力计做的某次实验情景,已知杠杆每格长 5cm,钩码每个重 0.5N,
请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填入下表.
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m
1 _____ 0.15 3.0 0.10
上述实验数据不符合杠杆平衡条件,出现问题的原因是 _____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21题 7分,第 22题 9分,共 20分)
28.如图是一个学生参加中考跳绳测试的画面。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 60kg,站立在水平地
面上时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400cm2,在测试中,她 1min内跳绳 180次。每次跳离地
面的高度为 5cm。(g=10N/kg)求:
(1)学生的重力;
(2)学生站立在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学生跳绳 1min 消耗的功率。
29.如图所示,将一个体积为 1.0×10-3m3,重 6N的木块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 50cm2的圆柱
形容器的底部,当容器中倒入足够的水使木块被浸没时,求:
(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
(3)剪断细线,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多大?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分,共 6分)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新冠病毒的核酸检测
紫外线照射荧光物质时,会使荧光物质发出有色荧光。我们通过监测这种荧光可判断出被照
射物质的种类及含量等信息,该方法通常被称为光谱分析法。
核酸检测是阻击新冠疫情蔓延的有效手段,如题图甲所示是采集核酸样品时的情景。由于采
样样品的初始病毒含量极低,检测仪检测不出,需要对样品进行培养扩增。
医技人员对核酸样品进行多次培养过程中,对病毒进行荧光标记。如题图乙所示,当紫外线
照射到被标记荧光物质的新冠病毒时,组成病毒的原子吸收紫外线的能量,使电子加速偏移
向高能轨道,原子发出荧光,发出的荧光强度 Rn与病毒含量成正比,检测人员根据荧光强
度即可判断病毒含量。
若病毒初始值为 N,扩增次数为 n,病毒扩增后的含量 R与扩增次数 n的关系是:R=N×2n,
医学上将 n称为 CT值。检测时以病毒含量扩增至某一值(称做阈值)时的 CT值作为判断
是否阳性的依据。我国规定,新冠病毒含量达到阈值时,CT值小于 37为阳性,达到或高于
37为阴性,如题图丙所示为病毒含量 R与 CT值的关系图线。为提高核酸检测的准确率,
要连续多天对密切接触人员进行采样检测。
(1)样品中荧光物质被紫外线照射后发出的荧光强度增强,则________越高;有色荧光
________(是/不是)可见光;
(2)原子被紫外线照射后,使电子偏移向高能轨道,此过程中________;
A.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B.电子能量增加,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C.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增大
D.电子能量减小,原子核对电子的作用力减小
(3)利用光谱分析来进行核酸检测,此过程中_________;
A.获得信息并传递信息
B.获得能量并传递能量
C.获得信息并传递能量
D.获得能量并传递信息
(4)下列是几个样本的荧光强度 Rn与 CT值的关系图,其中属于阳性的是________;
(5)为了降低新冠病毒检测标准,下列方法可行的是_________。
①控制阈值一定,降低 CT值 ②控制 CT值一定,降低阈值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②都行 D.①②不都行物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C
2.B
3.A
4.D
5.C
6.C
7.D
8.C
9.C
10.D
11.C
12.B
13.B
14.D
15.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7小题,每空 1分,共 20分)
16. 竖直向下 地球 600
17. 惯性 运动状态 相互作用力
18. 大于 小于 下降
19. C B 省力杠杆
20. 0 300 15
21. 剧烈(快) 减小(变小)
22. 熔化 吸热 热传递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分)
23.
24.
没有箭头,画成实线,没有标注字母,均扣 0.5分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空 1分,共 18分)
25. 匀速直线 二力平衡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 F压 /N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将丙
实验中木块上的砝码取下,测出滑动摩擦力,再和甲实验进行比较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
越大,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越大
26. 丁、甲、乙、丙 甲、乙 1 1 等于 能 大于
27. 水平 右 4 3.8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小题,第 21题 10分,第 22题 10分,共 20分)
28.(1)600N;(2)1.5×104Pa;(3)90W
【详解】(1)学生的重力
G=mg=60kg×10N/kg=600N(2分)
(2)学生站立在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
F=G=600N(1分)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 F 600N 1.5 104Pa(2分)
S 4 10 2m2
(3)跳绳一次克服重力做的功
W=Gh=600N×0.05m=30J(2分)
她 1min内跳绳 180次,则每分钟跳绳做的功
W'=180×30J=5400J(1分)
学生跳绳 1min 消耗的功率
P W 5400J 90W(2分)
t 60s
答:(1)学生的重力为 600N;
(2)学生站立在地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1.5×104Pa;
(3)学生跳绳 1min消耗的功率 90W。
29.(1)10N;(2)4N;(3)4×10-4m3
【详解】解:(1)木球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F浮 水gV
3 3
排 1 10 kg/m 10N/kg 1.0 10
3m3 10N(2分)
(2)木块被浸没时处于静止,则木块受平衡力作用,则细线对木球的拉力为
F F浮 G 10N-6N=4N(2分)
(3)剪断细线,木块静止时漂浮在水面上,则
F '浮 G 6N(1分)
由
F gV
浮 水 排
排得
'
V '
F浮 6N 6 10 4m 3
排 (3分) g 1.0 103 kg/m3 10N/kg
水
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V V V ' 1.0 10 3m3 6 10 4m3 4 10 4 3排 排 m (2分)
答:(1)木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10N;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 4N;
(3)剪断细线,木块处于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为 4×10-4m3。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分,共 6分)
30.病毒含量 是 B 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