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2012) 练习题-第六章 金属(含解析)

科粤版(2012) 练习题-金属
一、单选题
1.对下列选项中的“四”分析正确的是
A.Mg、Al、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可以用稀硫酸进行鉴别
B.在H2、H2O、H2O2、H2SO4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氢分子
C.在金刚石、石墨、C60和碳酸米管四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结构不同
D.鉴别CO2、O2、H2、空气四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区别
2.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现象或操作解释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事实例举 解释与操作
A 涂油可防止钢铁生锈 油能隔绝空气和水
B 进入山洞探险 应先做灯火试验
C 室内若发生天然气泄漏 可先采用点火检查
D 煤气有剧毒性 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体缺氧
A.A B.B C.C D.D
3.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除去铜粉中的木炭粉: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鉴别CO2和N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
C.回收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镁与稀盐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4.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
C.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D.“真金不怕火炼”——金的熔点高
5.将相同状态的足量铁和锌,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的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和锌的质量相同
B.甲是铁,乙是锌
C.充分反应后,消耗的稀盐酸质量相同
D.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减少
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镁和铝
D.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酸雨呈酸性,所以呈酸性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置换反应一定生成单质,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阳离子带正电,所以带正电的微粒都是阳离子
D.燃烧需要氧气参与,所以增大氧气浓度可使燃烧更剧烈
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B 比较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 将铁粉与铝片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中
C 鉴别CO与H2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D 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加入少量明矾后,静置过滤
A.A B.B C.C D.D
9.分类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混合物:空气、盐水、石灰水 B.氧化物:水、干冰、过氧化氢
C.单质:水银、氧气、C60 D.合金:钢、铝合金、氧化铜
10.Si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工业中有一句行话“从沙滩到用户”,指的是利用砂子(主要成分SiO2)制取高纯度的Si,其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① 2C + SiO2Si(不纯)+ 2CO↑
② 2Cl2 + Si(不纯)SiCl4
③ SiCl4 +2H24HCl + Si(高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
B.②③的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
C.上述反应中涉及到2个置换反应
D.上述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1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生铁 C.赤铁矿石 D.冰水共存物
12.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下列描述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饮鸩止渴 B.百炼成钢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
二、填空题
13.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简易净水器中常利用活性炭的 ______________ 性除去水中异味。
(2)厨房中铁锅的锈蚀主要是铁与氧气、 ______________ 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3)喝下汽水后会打嗝,原因是 _____________ 。
(4)某钙片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其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则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____ 。
(5)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砂锅是利用洗洁精的 __________ 作用。
(6)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因为 ________ 。
14.南昌地铁2号线于2017年8月投入试运营,它将连通江西省南昌市新老两城核心区域,覆盖昌西新城九龙湖、红角洲、红谷滩三大片区和昌东老城核心区、城南片区,长度41.6公里,将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同时也缓解了交通压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成地铁列车的钢轨材料是锰钢,该金属材料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______ (填字母)。
A抗腐蚀性好 B密度小、熔点高 C韧性好、硬度大
(2)焊接钢轨通常采用铝热法,在高温下将铝和二氧化锰混合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制取金属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铁的开通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而且还减少了空气污染,因为地铁列车通常是电力机车,地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化为机械能。
(4)地铁列车车厢的门框是由镍铬钢(一种不锈钢)制造的,镍铬钢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______ ;在由碳素钢制作的车厢外壳上喷涂油漆,不仅可使其变得美观,还可有效地防止碳素钢与 _________________ 等物质接触而生锈。
15.为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一:Zn、Fe、HCl、Cu 方案二:Zn、FeSO4、Cu
方案三:ZnSO4、Fe、CuSO4 方案四:Zn、Fe、CuSO4
(1)选出一种可行的方案,并对此方案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
(2)写出你所选方案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写一个即可)。
16.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在黄铜(铜锌合金)片和纯铜片中,硬度较大的是______。 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____。
(2)生铁、钢、硬币都是________材料(选填“金属”或“合成”) ;
(3)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Al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取少量滤液,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17.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某同学将外形相完全相同的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纯铜和黄铜______的大小,留下明显划痕的是______。
(2)图二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图。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图三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如图所示装置是四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实验。
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方案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A、B、C三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稀硫酸的体积、温度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______。写出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试管D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大家认为从中选择四个实验即可验证锌、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这四个实验的两种组合是______、______。
18.某同学为验证炭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既有CO又有CO2,设计如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按上面连接好装置,在装入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 ;
(2)B装置中NaOH浓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3)实验开始时,必须先通入混合气体一段时间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目的是 ______ ;
(4)根据设计意图,观察到 ______ (填写实验现象)时,证明混合气体中既有CO又有CO2;
(5)从环保角度分析,该流程设计中的一处明显不足是 _____________ .
四、推断题
19.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化学式:B______。
(2)物质G的用途______。
(3)反应III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0.已知A、B、C、D、E、F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B、E的组成元素相同,C→F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某种气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一些转化关系如如图所示(→表示转化)。请按要求回答:
(1)物质F的化学式___________;
(2)日常生活中为避免D→A,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21.写出B→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2.将189.2g稀盐酸溶液加入到盛有11.2铁粉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请计算: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精确到0.1%)。
23.某合金由铜与锌组成。现欲测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取该合金样品30g放入烧杯中,然后将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平均分四份依次加入该烧杯中,每次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请计算:
(1)该合金中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g。
(2)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简明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镁、铝是氢前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铜、银是氢后金属,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无法鉴别,选项A错;
B.H2、H2O、H2O2、H2SO4四种物质的分子中,只有H2含有氢分子,其它分子中含有的是氢原子,选项B错。
C.在金刚石、石墨、C60和碳酸米管四种碳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不是碳原子的结构,选项C错;
D.鉴别CO2、O2、H2、空气四种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区别,现象分别为:熄灭、燃烧更旺、轻微的爆鸣声、继续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选项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油能隔绝空气和水,涂油可防止钢铁生锈,选项说法正确;
B、山洞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山洞探险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选项说法正确;
C、天然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不能点火检查,选项说法错误;
D、煤气有剧毒性,是因为CO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人体缺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3.C
【详解】A、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不能得到铜,故A错误;
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种气体中都会熄灭,不能鉴别,故B错误;
C、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所以回收氯化钾中的二氧化锰:加水溶解,过滤,洗涤,烘干,故C正确;
D、每24份质量的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2份质量的氢气,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的方法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4.D
【详解】A、金刚石和石墨都属于碳单质,且由于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则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该选项解释正确;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子构成不同,则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
C、生铁和钢的含碳量不同,则它们的性能不同,该选项解释正确;
D、真金不怕火炼,是因为金在高温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该选项解释错误。
故选D。
5.C
【分析】、;
【详解】A、如图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则消耗的盐酸质量相等,那么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铁消耗得少、锌消耗得多,故A错误;
B、锌比铁活泼,所以锌与酸反应的速率快,甲表示锌与盐酸的反应,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则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也是相等的,故C正确;
D、由反应的质量比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反应生成了2份质量的氢气,每65份质量的新反应生成了2份质量的氢气,则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均增加,故D错误。
故选C。
6.C
【详解】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进行,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减小,最终不能减小到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滴加pH=13 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pH应该由小于7逐渐升高到7直至大于7,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刚开始金属不足,反应的金属质量相等时,铝反应生成的氢气多,由于稀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相等,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相同,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红磷燃烧放热,导致气压增大,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由于氧气消耗,最终气压小于反应前气压,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7.D
【详解】A、普通雨水因为有二氧化碳溶解其中,也呈弱酸性,不符合题意;
B、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和加热时,会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生成了单质,但其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质子也带有正电荷,但其不是阳离子,不符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增大氧气浓度相当于提高反应物浓度,故可以使得燃烧更加剧烈,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二氧化碳的特性是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星熄灭,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稀有气体等都不支持木条的燃烧,故A选项错误;
B、将铁粉与铝片放入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中,不能比较铁与铝的金属活动性,因为铁粉和铝片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不同,控制变量不唯一,故B选项错误;
C、CO燃烧生成二氧化碳,H2燃烧生成水,所以鉴别CO与H2,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有水雾出现的为氢气,没有水雾出现的为一氧化碳,故C选项正确;
D、明矾净水起凝结沉降作用,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应该用活性炭,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9.D
【详解】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盐水中含有盐和水、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水、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过氧化氢都属于氧化物,故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水银、氧气、C60都属于单质,故正确;
D、合金是指由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钢、铝合金都属于合金,氧化铜是一种化合物,不属于合金,故错误。
故选D。
10.D
【详解】A、①的反应是碳还原二氧化硅生成硅,故该步骤的目的是将二氧化硅转化成单质硅,故A正确;
B、通过②③的反应可以的到高纯硅,即目的是除去单质硅中混有的杂质,故B正确;
C、反应①和③的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
D、上述三个反应中H、C、Si、Cl四种元素都有单质与化合物的转化,其化合价发生变化,而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故D错误。
故选D。
11.D
【详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B、生铁的主要成分是铁,还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C、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包含其他杂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错误;
D、冰水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饮鸩止渴:喝毒酒解渴,酒的制成涉及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题意;
B、百炼成钢,除去铁中的含碳量涉及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题意;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水变成冰为物理变化,故选项符合题意;
D、曾青(硫酸铜溶液)得铁则化为铜,CuSO4 +Fe=Cu +FeSO4,属于置换反应,涉及化学反应,故选项不符题意。
故选:C。
13. 吸附 水(或水蒸气或H2O)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降低 90% 乳化 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详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吸附性;
(2)铁锈主要是铁与氧气、水直接接触产生的,故填水;
(3)喝下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降低;
(4)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为=0.9g,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5)用洗洁精清洗油腻的砂锅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6)铝制品不用涂任何保护层来防腐,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14. C 4Al+3MnO23Mn+2Al2O3 电能 铁 空气、水
【详解】(1)由于地铁机车重量大,钢轨需要硬度大、韧性好,抗腐蚀性好,所以常用锰钢,由于抗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故填:C;
(2)在高温下用铝和二氧化锰混合发生置换反应可以制出金属锰,同时生成氧化铝;故填:4Al+3MnO23Mn+2Al2O3;
(3)地铁机车通常是电力机车,机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填:电能;
(4)镍铬钢主要成分是铁,属于铁合金;碳素钢制作的车厢外壳上喷涂油漆,不仅美观,还可有效地防止碳素钢与水和空气接触而防锈,故填:铁;空气、水。
15.(1)方案二,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合理即可)
(2) (合理即可)
【详解】(1)方案一、锌、铁能与盐酸反应,且锌反应比铁快,但铜不能盐酸反应,只能说明锌、铁、铜的活动性锌>铁>铜,该方案可行;
方案二、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则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该方案可行;
方案三、铁不能与硫酸锌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该方案可行;
方案四、锌、铁均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锌、铁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比较锌、铁的活动性,该方案不可行。(一、二、三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2)方案一中发生的反应有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方案二发生的反应是锌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硫酸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方案三发生的反应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选其一作答即可)
16. 黄铜片 黄铜片 金属 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详解】(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其纯金属的硬度大,所以硬度较大的是黄铜片;黄铜中的锌会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将它们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能产生气泡的是:黄铜片;故填:黄铜片;黄铜片;
(2)生铁、钢、硬币都是金属材料;故填:金属;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氢>铜>银,铝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铝,可以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铝;所以放入铝后,铝要先置换出硝酸银中银,再去置换硝酸同种的铜,所以如果向所得滤液中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还存在银离子,其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因此硝酸铜一定还没有反应,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故填:硝酸铜、硝酸银、硝酸铝。
17.(1) 硬度 纯铜
(2) 红色固体变为黑色
(3)铜生锈需要氧气
(4) 稀硫酸的浓度 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ABCE ABDE
【解析】(1)
图一是某同学将外形相完全相同的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纯铜和黄铜硬度的大小,留下明显划痕的是纯铜;
故填:硬度;纯铜;
(2)
实验过程中,高温条件下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固体变黑色,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
图三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一段时间后,试管①中没有氧气,铜片保持光亮,试管②中铜与氧气接触,铜片儿出现绿色锈渍,对比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氧气;
故填:铜生锈需要氧气。
(4)
①在A、B、C三个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实验条件除了金属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稀硫酸的体积、温度以外还需要控制的条件是稀硫酸的浓度;
②E试管中,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试管D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所以反应现象为: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④这四个实验是ABCE,A中产生气泡速率比B中快,说明锌比铁活泼,C中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说明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氢之后,E中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
故填:ABCE;
⑤这四个实验是ABDE,A中产生气泡速率比B中快,说明锌比铁活泼,D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比铜活泼,E中铜能和硝酸银反应,说明铜比银活泼。
故填:ABDE;
故答案为:(1)①硬度②纯铜(2)①红色固体变为黑色②
(3)铜生锈需要氧气(4)①稀硫酸的浓度②③铁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④ABCE⑤ABDE。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8.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 A中出现浑浊,C溶液澄清,F中石灰水变浑浊 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详解】(1)装置连接好之后,装药品之前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故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故填: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3)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所以加热四氧化三铁之前需先通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
故填:排净试管中的空气以防止爆炸事故;
(4)因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可以还原四氧化三铁,所以确认混合气体中存在CO、CO2实验结论的实验现象是A中出现浑浊,C溶液澄清,F中石灰水变浑浊。
(5)因为一氧化碳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要对尾气进行点燃处理.
故填:没有尾气处理(吸收)装置.
19.(1)Fe2O3
(2)制作导线等
(3)置换反应
(4)CO2+C2CO
【分析】A为黑色固体单质,则A为碳;B为红棕色粉末,则B为氧化铁;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则G为铜;A(碳)与B(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与D,D与硫酸铜反应生成G(铜),则D为铁,C为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与A(碳)反应生成E,则E为一氧化碳,E(一氧化碳)与F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G(铜),则F为氧化铜。
(1)
由分析可知,B为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故填Fe2O3。
(2)
由分析可知,G为铜,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来制作导线,故填制作导线等。
(3)
由分析可知,D为铁,则反应III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属于置换反应,故填置换反应。
(4)
由分析可知,C为二氧化碳,A为碳,则反应II是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C2CO。
(1)CaCO3
(2)喷漆、涂油等
(3)灭火等
(4)2H2O22H2O+O2↑
【分析】A是一种红棕色固体,则A为氧化铁;B、E的组成元素相同,B能够反应生成D与E,且D、E能够相互转化,D能够反应生成A(氧化铁),则B为过氧化氢,D为氧气,E为水,C→F常用于实验室检验某种气体,且A(氧化铁)反应能够生成C,则C为二氧化碳,F为碳酸钙。
(1)
由分析可知,F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2)
D为氧气,A为氧化铁,则D→A是铁发生锈蚀的过程,避免该现象的发生的方法是喷漆、涂油等,隔绝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的接触,故填喷漆、涂油等。
(3)
C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故填灭火。
(4)
B为过氧化氢,E为水,则B→E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2H2O+O2↑。
22.12.7%
解:设反应生成FeCl2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7%。
【详解】见答案
【点睛】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23.(1)9g
(2)根据图示可知,第1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30g-23.5g=6.5g,第2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23.5g-17.0g=6.5g,第3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17.0g-10.5g=6.5g,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30.0g-10.5g=19.5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3=150g;
设:第三次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
x=48.3g;
y=0.6g;
Zn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详解】(1)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锌排在氢之前,铜排在氢之后。铜不能与硫酸反应,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样品中铜的质量为9.0g。
(2)根据图示可知,第1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30g-23.5g=6.5g,第2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23.5g-17.0g=6.5g,第3次加50克稀硫酸,消耗锌的质量=17.0g-10.5g=6.5g,第三次加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30.0g-10.5g=19.5g,参加反应的硫酸溶液的质量为50g×3=150g;
设:第三次所得溶液中ZnSO4的质量为x,生成H2的质量为y。
x=48.3g;
y=0.6g;
ZnSO4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第三次加入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参加反应金属的质量+前三次所加稀硫酸的质量-放出氢气的质量。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同步训练(答案) -2023-2024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下一篇: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5.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素养提升练(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