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第4节 光的折射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阳光明媚的周末,不少市民到鹭栖湖游玩。湖畔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大树拖着长长的影子,几只白鹭从平静的湖面轻快掠过,水中的鱼儿欢快嬉戏。下列对此情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色散现象
2.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下列现象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
A.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 B.汽车后视镜中的像
C.海市蜃楼 D.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
3.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光学现象。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幕布上的皮影戏
B. 水中塔的倒影
C. 树荫下的圆形光斑D. 放大镜放大的眼睛
4.下列关于光现象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光的反射
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光的反射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光的折射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
5.早上,来自地平线以下太阳的光,由于大气层的疏密不同而发生折射,折射光逐渐弯向地面,进入观察者的眼睛,就看到了太阳的像-日出,如图所示。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看到日出的时刻将会(  )
A.提前 B.延迟 C.不变 D.冬天延迟春天提前
6.如图四幅图片选自不同版本的物理课本,以下关于这些图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图是一束光在密度不均匀糖水中的传播径迹,说明光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不能沿直线传播
B.乙图是潜望镜的光路图,潜望镜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丙图是平面镜成虚像的光路图,平面镜成的虚像是由反射光线相交而成
D.丁图中,星星之所以看起来一闪一闪的,是因为大气层的变化导致折射光路发生变化引起的
7.请根据下列诗句的意思判断涉及到光的折射的是(  )
A.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
C.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 日食
C. 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的彩虹
二、填空题
9.晚上看到天空中的星星一闪一闪的,是因为光从星星传向人眼的过程中经过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发生了 的缘故。
10.如图是日出的情景,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太阳并不是真实的太阳,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请你猜想,你所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 (选填“提前”或“延后”),你的解释是 。
11.早晨,太阳虽在地平线以下,我们却能看到红红的太阳,这“红红的太阳”实际上是太阳的虚像,它是由于 形成的。而在夏天,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实像,它是由于 形成的。
12.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来形容在泰山上观日出的壮观景象。由于地球周围大气层对太阳光的 ,当看见太阳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
13.我国古诗词中往往有着优美的意境,千古名句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名句中的一句。其中看到大漠中的“孤烟”是由于光在地面附近的空气中沿 传播;诗人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 现象所形成的,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 。
14.2020年4月24日,江西福建多省地区的人们看到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彩色的光带,这种现象叫做日晕,如图(a),这是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 形成的;2020年6月21日,重庆大部分地区都观测到了日环食,如图(b),日环食是由于光 形成的,请同学们再列举一个生活中与日环食形成原因相同的例子: 。

15.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 (选填“高”或“低”)一些,这是光的 现象。
16.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其实诗人观察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如图所示),而是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发生了 所成的像,太阳实际在图中 (选填“甲”或“乙”)的位置。人眼所看到的太阳是 (选填“实”或“虚”)像。
三、简答题
17.2020年12月8日中国、尼泊尔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为8848.86米。这个数据是通过北斗卫星导航、航空重力、实景三维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与测绘队员登顶观测相结合,再经过大量精密的计算得出的。对于珠穆朗玛峰,通过普通的观测、计算的方式是无法测准的。如图所示就是来自峰顶某点的一条光线所经过的光路,请分析说明观测不准的原因。
18.北宋诗人黄庭坚在《念奴娇·断虹霁雨》中有如下诗句:“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如图,犹如仙境般的美景中,群山云雾缭绕,一条彩虹直挂云间。请根据此情境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分析山间云雾和云间彩虹形成的原因。
19.篝火晚会上小强发现,隔着燃烧的火堆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看到他们在晃动,他以为自己的眼睛花了,他将眼睛闭上一会儿,再认真去看,还是感觉到他们在晃动,小明百思不得其解,请你帮他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自然界中,与此相似的现象还有哪些,请举一例?
20.我国宋代诗人梅尧臣用“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来形容在泰山上观日出的壮观景象。观日出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方,人就能看见太阳从云海中升起的壮观景象。关于上述现象,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方时,人就能看到日出的原因。


()
()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光透过树叶和枝丫的间隙落在地面的实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故A正确;
B.白鹭在湖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
C.人在岸上看见水中的鱼,是光从水中的鱼处斜射到空气中的人眼处,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C错误;
D.鲜花五颜六色是因为花瓣中含有各自色素,我们能看见鲜花是阳光在鲜花表面发生了光的反射,故D错误。
故选A。
2.C
【详解】在地球上观看日出时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学原理是光的折射。
A. 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 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利用的是凸面镜扩大视野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 海市蜃楼,原理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
D. 用潜望镜看到海面上的物体,是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AC.幕布上的皮影戏、树荫下的圆形光斑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C不符合题意;
B.水中塔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D.放大镜放大的眼睛,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人就可以看到它,是由于光在密度不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现象引起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水水底反射的光从水中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由于不均匀的大气层的存在,当阳光从太空射入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使阳光向地面偏折,人们能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能够提前观察到日出,所以,假如没有大气层,我们看到日出的时刻将会延迟。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A.光只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糖水中的传播径迹是弯曲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潜望镜是由平面镜制成的,所以潜望镜的原理是利用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平面镜成像的实质是物体发出的光被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看天上的星星,星星一闪一闪的是因为空气密度不均匀,发生折射的缘故,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D
【详解】A.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山峰遮挡了太阳,是光的直线传播导致的,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
C.影子是光线经过不透明物体时被遮挡形成的,是光线照射不到的位置,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落日”是由于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属于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C
【详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日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雨后的彩虹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折射
【详解】星星一闪一闪的,是因为光从星星传向人眼的过程中经过分布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并且大气层是时刻变化的,那么折射光线也会时刻变化。来星星的光线经过折射后,折射光线一会儿能进入人眼,一会儿不能,人们就觉得星星在闪烁。
10. 延后 见解析
【详解】[1][2]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不均匀的大气层,太阳光射入不均匀的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故所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将延后。
11. 光的折射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详解】[1]由于大气层上疏下密,光线穿过不均匀的大气连续发生折射,早晨当阳光的折射光线沿水平线进入人眼时,而此时的入射光线还在地平线以下,即虽然看到了太阳的虚像,但真实的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
[2]在夏天,茂密树荫下圆形的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了倒立的实像;它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12. 折射 下方
【详解】[1]太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层的密度是不均匀的,会发生折射。
[2]大气层越到高空越稀薄,早上阳光从太空进入大气层时,光会向靠近地面方向折射,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看到的太阳其实是比实际位置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当我们看到太阳刚升起时,它的实际位置还在云海的下方。
13. 直线 折射 虚像
【详解】[1]由于光在地面附近的均匀空气中沿直线传播,使得人们能看到大漠中的“孤烟”。
[2][3]我们看到的落日并非太阳的实际位置,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此时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虚像。
14. 折射 沿直线传播 日晷
【详解】[1]太阳光为白光,太阳周围出现了一圈彩色的光带,光带为彩色的,这是由于太阳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中发生折射形成的。
[2]日环食是由于太阳发出的光线,被月球挡住了,影子投射到地球表面,形成日环食,所以说日环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3]生活中与日环食形成原因相同的例子,还有日晷、皮影戏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15. 高 折射
【详解】[1][2]早晨,太阳实际位置在我们所看到的位置下面,因为光的折射使我们看见了太阳位置偏高的虚像。
16. 折射 乙 虚
【详解】[1][2][3]太阳落山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地平线下面,但太阳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了折射,通过折射我们看见了太阳的虚像(即观察到的落日),此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在图中的乙位置。
17.见解析
【详解】由于海拔高度不同,空气密度会发生变化,所以光从山顶向山脚传播的过程中,经过密度不同的空气时,光会发生折射,光从山顶传播下来测得的距离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距离,所以通过普通的观测、计算的方式是无法测准的。
18.云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详解】云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聚焦形成的;而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珠时发生折射形成的七彩光带。
19.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
【详解】篝火燃烧时,上方空气密度不均匀,且空气在流动,光在疏密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因不均的空气流动导致折射光线在发生改变,当人沿着折射光线逆向看过去,物体的虚像位置发生改变,因此人眼看对面的同学或其它物体在晃动;例子:海市蜃楼等。
20.见解析
【详解】清晨,地表面温度较低,空气密度不均匀。来自地平线以下的阳光经过不均匀的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向地表偏折进入人眼,人就会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3节声的利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下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