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改版(2013) 练习题-盐
一、单选题
1.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基本反应类型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CaCO3CaO+CO2↑ 分解反应
B.合成NH3:N2+3H22NH3 化合反应
C.反应③:2NaHCO3Na2CO3+H2O+CO2↑ 分解反应
D.反应②:CO2+NaCl+H2O+NH3=NaHCO3↓+NH4Cl 复分解反应
2.一包不纯的固体,杂质可能是、、,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6g,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样品中一定没有、,一定有
B.样品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C.所加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D.样品中和的质量之比可能为106∶84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
C.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雾产生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的试剂
A 足量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
B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C 灼热的氧气
D 足量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5.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蓬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用缝衣针淬火处理后制钓鱼钩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6.以下各组物质的名称、俗名及化学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NaOH
B.碳酸钠、烧碱、Na2CO3
C.氧化钙、生石灰、CaO
D.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
7.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铝表面的薄膜能保护内部的铝,则铁表面的铁锈也能保护内部的铁
B.灼烧砂糖和面粉均产生炭黑,则砂糖和面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8.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总结正确的是
A.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一定能燃烧
B.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酸、碱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9.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少量) 除杂方法
A KCl MnO2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CuO C 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
C CaO 石灰石 高温煅烧
D 氧气 水蒸气 通过盛有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设计或结论合理的是 ( )
A.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的铜粉过滤
B.、Fe3+、、Na+四种离子可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
C.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将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
D.用一种试剂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B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
1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 B.用水来区别CaCO3和NaCl两种固体
C.用明矾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D.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2.下列实验设计切实可行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氢气和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B 鉴别CaCO3、NaCl、NH4NO3、CuSO4四种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观察现象
C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D 分离MgCl2、NaCl固体混合物 依次加入水和适量Ca(OH)2溶液,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再蒸发两种溶液得到固体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生石灰、碳酸铵、硫酸、氧化铜和水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铜的各步反应。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14.化学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
(1)生活中可加入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一般通过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举例说出一种生活中防止铁质菜刀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
(3)在电解水时,往往向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钠或者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__。
(4)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
(5)某物质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且医疗上能治疗胃酸过多,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
15.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促进作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__。
(2)柑橘等果树大多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土壤逐渐变成酸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3)为改良酸性土壤,可施用适量的碱是_____(填俗称);用化学方程式说明这种碱的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变质的原因:_____。
16.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相关问题:
(1)盐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酸,它们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和_______(填写符号);它们在工业上常用于金属除锈,写出任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在实际中应用广泛。我市某校化学实验室废液呈酸性,应选用__________试剂(指示剂)检验该废液。若直接排放会导致环境污染,从经济可行的角度考虑,选用_______处理该废液。
(3)小苏打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现有Ba(NO3)2溶液、稀硫酸、Na2CO3溶液、KOH溶液和CuSO4溶液。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能够与上述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并有沉淀生成的物质,写出该反应_____________。
A稀盐酸
B烧碱溶液
C硝酸铵溶液
三、推断题
17.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生产玻璃。D为一种黑色粉末,与另一种黑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C、B、E、F物质类别相同,E的溶液为蓝色,图中“___”表示两端的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着相应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化学式:A________,B__________。
(2)写出D与黑色粉末反应得到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写出E→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4)F→A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
18.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 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的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向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少量实验①中所得滤液,将实验②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1)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
(2)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______。
(3)写出实验②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写出实验③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四、实验题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1所示实验:
(1)反应后试管①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填离子符号)。
(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实验中发现试管③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④中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向试管④中滴加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试管③中的溶质有H2SO4、Fe2(SO4)3
B.a~b段对应溶液中发生的是置换反应
C.b~c段生成的沉淀是Fe(OH)3
20.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
(1)甲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在保存时应该___________;
(3)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探究: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丁图所示的示意图。
【得出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五、计算题
21.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H2SO4和CuSO4两种污染物。为测定废水中两种污染物的含量,给该化工厂提供污水处理的参考,某化学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取该废水100g,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写出计算过程):
(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多少_______?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_?
22.小红在实验时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她查阅资料得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 ;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她设计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在广口瓶中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写出计算过程)?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饱和食盐水和氨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固体和氮肥溶液,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纯碱和二氧化碳和水。
【详解】A、反应①:,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A正确;
B、合成,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
C、反应③:,一变多,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复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和另一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② :,故D不正确。故选D。
【点睛】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
2.C
【详解】由于溶液是无色,故一定不会含有硫酸铜,又有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一定不会含有氯化钙;
10.6g纯净的碳酸钠生成二氧化碳质量4.4g,8.4g纯净的碳酸氢钠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4.4g,现在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4.4g,所以一定含有碳酸氢钠,硝酸钾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生成等质量的二氧化碳,碳酸钠消耗硫酸多,碳酸氢钠消耗硫酸少,所以硫酸的质量分数不一定大于9.8%;样品中 Na2CO3 和 NaHCO3 的质量之比可能为106∶84,其余质量由杂质来配即可;故选C。
3.A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A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B正确。
C、化肥硫酸铵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C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到瓶口处有白雾产生,D正确。
故选:A。
4.A
【详解】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稀H2SO4能与足量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较高温度下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HCl气体均与NaOH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睛】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C
【详解】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是制做汽水的原料,柠檬酸与小苏打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化器,小卵石、石英砂、蓬松棉可以达到过滤的作用,活性炭可以吸附、色素等杂质,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C、“淬火”对温度要求高,家庭实验不易满足条件,缝衣针的材料是铸铁,硬度大,易折断,不适合弯曲成鱼钩,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提取花色素,这些花色素遇到酸碱性不同的物质时,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能制酸碱指示剂,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6.C
【详解】A.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符号为NaOH,选项错误;
B. 碳酸钠俗称纯碱,符号为Na2CO3,选项错误;
C. 氧化钙、生石灰、CaO,选项正确;
D.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选项错误;
故选C。
7.B
【详解】A、铝表面的薄膜能保护内部的铝是因为形成的氧化铝薄膜致密。而铁锈疏松多孔,不能保护内部的铁,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产生炭黑,则反应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即砂糖和面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但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纯净物。错误。
D、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但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是盐但不含有金属元素。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燃烧三要素,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不一定能燃烧,A错。
B、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为离子,如质子带正电,不是离子,B错。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会生成氨气肥效降低,C正确。
D、盐酸是酸,盐酸中就不含氧元素,D错。
故选:C。
9.D
【详解】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与氧化铜的混合物隔绝空气加热至高温,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石灰石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石灰石中的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0.D
【详解】A、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的后面,即铜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加足量的铜粉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选项错误;
B、pH=2的溶液酸性较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CO32-、Fe3+、NO3-、Na+四种离子不可以在pH=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选项错误;
C、碳酸钙不溶于水,氯化钙易溶于水,分离碳酸钙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时将混合物加入足量水搅拌,充分溶解、过滤,只能得到碳酸钙固体,不能得到氯化钙固体,还需要将滤液蒸发结晶才能得到氯化钙固体,选项错误;
D、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产生气泡,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使用碳酸钠溶液能把稀硫酸、NaOH溶液、BaCl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选项正确,故选D。
11.B
【详解】A、量取6.85mL蒸馏水应用10mL量筒,10mL量筒只能精确到0.1mL,所以不能用10mL量筒量取6.85mL蒸馏水,故A选项错误;
B、CaCO3不溶于水,NaCl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区别这两种物质,故B选项正确;
C、净水时加明矾起凝结沉降作用,不能使硬水软化,日常生活中硬水软化常用煮沸的方法,故C选项错误;
D、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12.B
【详解】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氧化碳燃烧产生蓝色火焰,不能区分两种物质,方案错误;
B、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溶于水吸热的是NH4NO3,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是硫酸铜,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方案正确;
C、碳酸钠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不但除去了杂质,也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方案错误;
D、加入水,MgCl2溶液能与适量Ca(OH)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过滤后向沉淀中加入适量盐酸,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蒸发滤液得到的是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方案错误。
故选:B。
13.
【详解】①。
②。
③。
④。
14.(1) 肥皂水 煮沸
(2)用完后及时洗净擦干
(3)增强水的导电性
(4)氧化钙
(5)NaHCO3
【详解】(1)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振荡,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分解生成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所以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生活中防止铁质菜刀生锈的方法为用完后及时洗净擦干;
(3)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约为1:2;在该实验中,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4)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氧化钙;
(5)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且医疗上能治疗胃酸过多,化学式为:NaHCO3。
15. 磷肥 酸雨造成的 过量的施用硫酸铵或硝酸铵等化学肥料 熟石灰(或消石灰)
【分析】(1)磷肥能使农作物根系发达、耐寒耐旱;
(2)根据土壤酸化的原因来分析;
(3)熟石灰显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详解】(1)为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寒、抗旱能力应施加的化肥种类是磷肥。故填:磷肥;
(2)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土壤逐渐变成酸性,其原因可能是酸雨现象、过量的施用硫酸铵或硝酸铵等化学肥料造成的;故填:酸雨造成的;过量的施用硫酸铵或硝酸铵等化学肥料;
(3)为改良酸性土壤,可向土壤中施加适量的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溶液在空气中放置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而发生变质,化学方程式为。故填:熟石灰(或消石灰);。
16. H+ Fe2O3+6HCl=2FeCl3+3H2O 石蕊试剂 熟石灰
NaHCO3+HCl =NaCl+H2O+CO2↑ 2 NaOH+ CuSO4=Na2SO4+Cu(OH)2↓
【详解】(1)酸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H+,故有共同的性质。氧化铁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2)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变为红色,故可以用石蕊试剂检验。熟石灰可以中和酸性废水。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 =NaCl+H2O+CO2↑。
(4)A、稀盐酸与硝酸钡、硫酸、硫酸铜不反应,稀盐酸可以与Na2CO3溶液、KOH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但是不生成沉淀。
B、氢氧化钠可以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方程式为:2 NaOH+ CuSO4=Na2SO4+Cu(OH)2↓。
C、硝酸铵只有氢氧化钾反应,没有沉淀。故填:2 NaOH+ CuSO4=Na2SO4+Cu(OH)2↓。
17.(1)
(2)
(3)
(4)复分解反应
【分析】D为一种黑色粉末,转化生成的E为蓝色溶液,则D是氧化铜,生成的E为铜盐溶液,说明B、F都是盐类物质,氧化铜与另一种黑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得到C,则C可以是铜或是二氧化碳,C能与盐B相互转化,则C是二氧化碳,B可以是碳酸钠,A是由两种元素组成,能与氧化铜反应,能转化生成盐类物质,则A是稀盐酸,E是氯化铜,F是氯化钡,代入检验,推断合理。
【详解】(1)A是稀盐酸,B是碳酸钠,故填:;;
(2)D是氧化铜,与另一种黑色粉末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C,也就是氧化铜和碳高温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3)E→F反应是氯化铜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钡,故填:;
(4)F→A是氯化钡转化为盐酸,反应可为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18.(1)CaCO3、BaCl2、NaOH
(2)NaCl 氯化钠
(3)
(4)
【分析】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CuSO4溶液是蓝色的,且形成蓝色沉淀,故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白色沉淀可能是CaCO3,也可能是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
②向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Ca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说明白色沉淀为CaCO3,则白色粉末中一定含CaCO3;
③取少量实验①中所得滤液,将实验②产生的气体通入其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白色粉末中含氯化钡、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不能共存,故白色粉末中不含硫酸钠。
(1)
(1)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2)
由上述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不含Na2SO4、CuSO4,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原混合物中可能含有NaCl;
(3)
实验②所涉及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
实验③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是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19.(1)Fe2+
(2)
(3)B
【详解】(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盐酸可能被反应完全,故不一定含有氢离子,但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一定含有亚铁离子,离子符号为:Fe2+;
(2)试管②中发生反应是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
(3)A、试管③中固体全部溶解,说明氧化铁被反应完全,试管④中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向试管④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由图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并不产生沉淀,说明有稀硫酸剩余,试管③中的溶质有剩余的H2SO4和生成的Fe2(SO4)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2中a~b段是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为复分解反应,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C、试管④中加入氯化钡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硫酸钡沉淀,故b~c段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故b~c段生成的沉淀是Fe(OH)3,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1)指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 升高 密封
(3)有白色沉淀生成
(4)Na2CO3、NaOH NaOH、Na2CO3
【详解】(1)酚酞是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色。甲实验中加入酚酞试液的目的是:指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乙实验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了对比,排除了水对实验的干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压强减小。故若观察到U形管左端的液面升高,则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因此氢氧化钠在保存时应该密封。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4)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故溶液显碱性。将废液进行过滤,对废液的成分做了进一步探究:同学们取一定量过滤后的废液,向废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没有气泡生成,故含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可溶性碱性物质是碳酸钠。根据反应现象绘制了如丁图所示的示意图。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OH、Na2CO3。
21.(1)3.2g(2)10.29%
【详解】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反应中生成的氢氧化铜质量为1.96g。
解:设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x,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解得x=3.2g
y=16g
则与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00g﹣16g=84g
设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z。
z=10.29%
答:(1)100g废水中含CusO4的质量为3.2g;
(2)废水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29%。
【点睛】本题涉及的反应有两个,要利用第一个反应求出跟硫酸铜反应的氢氧化钠,然后根据氢氧化钠的总量得出跟硫酸反应的氢氧化钠,再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求出硫酸的质量分数。
22.(1)相等
(2)解:设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x
x=10g
答: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10g。
【详解】(1)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发生反应为:;逐滴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先发生的反应是:,然后发生的反应是:,均可得关系式:Na2CO3~CO2,碳酸钠的质量相同,故最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同;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