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练习题-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自制汽水 胆矾研磨 氯化钠除去公路上的积雪 蔗糖溶于水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反应物质量 D.稀释浓硫酸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性质的是
A.食醋显酸性,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小苏打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油条膨松剂
C.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作保险丝
D.白磷具有易燃性,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操作方法
A Cu(Fe) 用磁铁将铁粉吸走
B CO(CO2)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 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 ZnCl 2(CuCl2) 加过量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5.下列物质按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盐酸、食盐 B.纯碱、火碱、硫酸
C.硝酸、熟石灰、纯碱 D.盐酸、纯碱、碳酸钙
6.下列各组变化中,只有加入酸才能一步实现的是
A.Zn→ZnSO4 B.CuO→CuCl2
C.CaCO3→CO2 D.NaOH→Na2SO4
7.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B.验证浓硫酸的腐蚀性
C.比较合金与纯金的硬度
D.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8.下列各组物质是按照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硫酸 氢氧化钙 氧化铁
B.硝酸 氢氧化钠 氯化镁
C.硫酸铜 氢氧化镁 氯化钠
D.碳酸钠 氨水 氯化钙
9.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不含酸的是
A.白醋 B.汽水 C.面粉 D.柠檬
10.根据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试管①没有明显变化,②有红色固体产生,说明铝表面致密的氧化膜会影响铝和硫酸铜反应 B.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
C.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通常状况下 CO2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D.广口瓶 M 中盛有 NaOH 溶液,N 中盛有 Ca(OH)2 溶液,通入 CO2 体积远大于 M中溶液的体积,广口瓶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 NaOH 与 CO2 反应
A.A B.B C.C D.D
11.下面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值 B.分离和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装置气密性
12.下列各组溶液混在一起能大量共存且溶液呈无色的是
A.KNO3、HCl、CuSO4 B.Na2SO4、Zn(NO3)2、H2SO4
C.MgCl2、NaOH、K2SO4 D.Na2CO3、Ba(OH)2、K2SO4
1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图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B. C. D.
14.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
B.粗盐提纯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需先将试纸润湿,再直接伸入溶液中
二、填空题
15.金属及金属材料广泛用于生产、生活及科学实验,其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______(选填“导热”或“导电”)性。
(2)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______。
(3)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一氧化碳反应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同学们在实验室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回答下列问题。若将所得滤渣加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溶液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中B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
16.(1)如图所示,试管内装有某液体,试管口套有一个气球(密封良好),气球内放有某固体(纯净物),当把气球内的固体物质与试管中的液体混合时,气球胀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如果固体为黑色氧化物,请写出该氧化物名称和液体的化学式:氧化物名称是____,液体化学式是__。
②如果固体是盐类,试管中液体是盐酸,请写出符合要求的盐化学式_______。(填一个)
③如果固体为单质,试管中液体是盐酸,请写出符合要求的单质的化学式_______。(填一个)
④如果试管内的液体为水,则气球内的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至少填两个)。
(2)组成相似的盐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①Zn(NO3)2溶液和ZnSO4溶液都含有大量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向Zn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溶液中能与ZnSO4反应而不与Zn(NO3)2反应的物质有_______。(任举一例)
17.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请结合小明同学对碱的四点化学性质的归纳图回答下列问题(箭头上方的物质是指与碱反应的物质)。
(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______(填化学符号)。
(2)请帮小明补充完整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______(选填“酸”、“碱”或“盐”)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8.人体内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其酸性强于醋酸。胃酸有两大主要作用:一是杀死大部分随食物入胃的细菌,二是帮助消化。胃酸过多,对胃壁有损害作用;胃酸过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
(1)由于铝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治疗胃酸过多的含铝止酸剂正被新药“胃舒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镁)所代替,则服用胃舒乳治疗胃酸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饭后不宜大量喝水,以免影响胃液的酸碱性。某人在大量喝水时,其胃液的酸碱性变化符合下图所示的___(选填编号)。
三、实验题
19.水的硬度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改变。重庆一中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现有的化学知识,用下图所示装置帮助化学实验室制取少量软水。
取实验室只含Ca(HCO3)2的硬水500.00mL(密度为a g/mL)进行实验(实验温度不超过100℃),A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a(HCO3)2CaCO3↓+H2O+CO2↑
实验前测得C的质量为100.00g,反应完全后测得C的质量为100.44g。
(1)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生成CO2 质量为____________g。
(3)实验结束后烧瓶内有多少水垢(沉淀)生成(写出计算过程)?
(4)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g软水。原水的硬度为________度(提示:每一度即相当于每升水中含10.00mgCaO)。
20.下图为某同学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一组实验。
(1)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填装置序号),请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 、银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这位同学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
21.2021年10月20日,北京冬奥会火种抵达北京。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五位火炬手,相邻“火炬手”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C、CO、O2、Ca(OH)2和CO2中的一种,其中,甲和丁组成元素相同,甲和乙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
(2)丁与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下列物质能代替乙作为“火炬手”的是 (填序号)。
A.CuO B.HCl C.CaCO3 D.Fe2O3
22.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B、D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D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E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五、计算题
23.某兴趣小组需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假设常温下该稀硫酸的PH值为0。在装有100g该稀硫酸的烧杯中加入104.4gNa2C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1)硫酸(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______。
(2)硫酸(H2SO4)中氧原子、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 _______。
(3)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 _____ mL。(保留一位小数)
(4)如果向烧杯中滴加的碳酸钠溶液质量约为150g,在下图中,画出烧杯内溶液的PH值变化图像(标出Na2CO3溶液的质量)_________________。
(5)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有一种新型化肥——硝酸铵钙,其有效成分为NH4NO3和Ca(NO3)2,进入土壤后,都成为可吸收的离子,不会引起土壤板结,且钙离子可提高农作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小宁利用某品牌的硝酸铵钙化肥,进行以下实验:取化肥样品8.0g,与足量的NaOH固体充分混合,加热到固体质量不再减少,生成0.17g氨气(NH3)。把反应所得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再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沉淀和滤液,测得沉淀质量为4.0g。(已知:NH4NO3+NaOHNaNO3+NH3↑+H2O;化肥中的其它成分不含Ca、N元素,且不参加反应)
(1)计算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
(2)计算滤液中NaNO3的质量。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柠檬酸是一种酸,会和小苏打反应,有气泡产生,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胆矾研磨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用氯化钠除去公路上的积雪,利用氯化钠溶于水得到的溶液的凝固点降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蔗糖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滴加液体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正确;B、用火柴引燃酒精灯,正确;C、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错误。故选D。
3.D
【详解】A、食醋显酸性,能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物质,可用于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
B、小苏打(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用作油条膨松剂,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
C、武德合金熔点低,可用于制作保险丝,在电流过大,温度过高时熔断,起到了保护作用,故选项性质与用途对应;
D、白磷的着火点很低,易发生自燃,所以不能用白磷制造安全火柴,故选项性质与用途不对应。
故选D。
4.A
【详解】A、由于铁能被磁铁吸附,可用磁铁将铁粉吸出铁粉,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正确;
B、灼热的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和二氧化碳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二氧化碳,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氧化铜和碳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D、铁粉和氯化锌不反应,和氯化铜生成氯化亚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亚铁,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故选:A。
5.C
【详解】A、烧碱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食盐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B、纯碱即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火碱即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硫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错误;
C、硝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纯碱即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正确;
D、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属于酸;纯碱即碳酸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
6.B
【详解】A、锌能与稀硫酸或排在锌后面的可溶性金属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锌,故A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只能与酸反应生成,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或高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与硫酸或硫酸铜等反应生成硫酸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B、浓硫酸的腐蚀性将木棍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组成比脱去,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C、比较合金与纯金属的硬度,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正确;
D、紫色石蕊遇酸、碱溶液变色,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8.B
【详解】水溶液中解离出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水溶液中解离出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化合物叫做碱,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
A、硫酸属于酸,氢氧化钙属于碱,氧化铁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硝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氯化钠属于盐,符合题意;
C、硫酸铜属于盐,氢氧化镁属于碱,氯化钠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D、碳酸铵属于盐,氨水属于碱,氯化钙属于盐,不符合题意;
答案:B。
9.C
【详解】A. 白醋含有醋酸,不符合题意;B. 汽水是一种碳酸饮料,含有碳酸,不符合题意;C. 面粉含有糖类,符合题意;D. 柠檬含有果酸,不符合题意。故选C。
10.B
【详解】A、试管①中铝片未经打磨,②中试管中铝片已打磨,二者中加入相同的硫酸铜溶液反应现象不同,说明铝片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会影响铝与硫酸铜的反应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试管中的铁钉生锈,乙试管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但是不能说明只需与水接触铁钉就会生锈,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了CO2密度比空气的大;蜡烛熄灭,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
D、广口瓶 M 中盛有 NaOH 溶液,N 中盛有 Ca(OH)2溶液,通入 CO2体积远大于 M中溶液的体积,广口瓶中均无明显变化,说明二氧化碳一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无剩余的二氧化碳再与氢氧化钙反应,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A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集气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A、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CuSO4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B、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MgCl2、NaOH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OH)2与Na2CO3、K2SO4反应,分别生成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钾,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3.C
【详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故选C。
14.D
【详解】A、纯水的导电性较弱,电解水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不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不符合题意;
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导致测定结果不准确,也不能将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以防造成原溶液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15.(1)导热
(2)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
(4) Zn(NO3)2 Ag、Fe
(5)Zn(NO3)2、Cu(NO3)2
【详解】(1)铁锅用来炒菜,主要是利用铁的导热性。
(2)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缓慢氧化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
(3)工业上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单质,化学方程式为:。
(4)锌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溶液的烧杯中,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如果锌不足,则铁再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滤渣中一定有铁,可能含有锌,溶液中的硝酸银完全参加了反应。
①滤液里一定含有Zn(NO3)2;②滤渣中一定含有Ag、Fe,可能含有Zn。
(5)b点表示硝酸银全部反应完,硝酸铜即将开始反应,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
16. 二氧化锰 H2O2 (合理即可) Zn(合理即可) 生石灰 氢氧化钠 Zn2+ Zn2+ Mg2+ 氯化钡(合理即可)
【详解】(1)由于两种药品混合后气球胀大,因此两种药品接触后有气体产生或有放热现象,导致装置内气压增大,气球胀大。
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为黑色固体,所以答案填:二氧化锰 , H2O2;
②碳酸盐固体遇稀盐酸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以方程式可以写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钙、碳酸钠等,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的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要是氢前金属即可,如:Zn;
④若试管内液体为水,可选遇水有放热的物质,使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变大,如生成石灰、氢氧化钠等;
(2)①Zn(NO3)2溶液和ZnSO4溶液都含有大量锌离子,故答案填:Zn2+;
②硫酸锌与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前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溶液中的离子为锌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过量的镁使硫酸锌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为硫酸镁,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以反应前后不变的图示表硫酸根离子,小黑圈表示锌离子,小白圈表示镁离子,故答案分别填:Zn2+,,Mg2+;
③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水和气体和沉淀产生,当碱和盐或盐和盐反应时,要求反应物还得都溶于水,硫酸锌和硝酸锌都能与可溶性碱如氢氧化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锌沉淀,所以不能选用碱,而二者都不与酸反应,因此选用可溶性盐,但产生的沉淀还不能与锌有关,否则二者就都反应了,硝酸盐都溶于水,所以能生成硫酸盐沉淀的即可,如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锌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而氯化钡不与硝酸锌反应。
17. OH- 酸 2NaOH+CO2=Na2CO3+H2O。
【详解】(1)碱溶液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离子符号为OH-;
(2)性质3箭头上方的反应物质是酸,这是因为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18. Mg(OH)2+2HCl=MgCl2+2H2O A
【详解】(1)用“胃舒乳”治疗胃酸时,由于胃酸中的盐酸和“胃舒乳”中的氢氧化镁会发生中和反应,并能生成氯化镁和水,因此用“胃舒乳”治疗胃酸过多时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2)胃液pH小于7,喝大量的水后,胃液中的胃酸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不可能大于7(即变成了碱性),只能越来越接近于7。故选A。
【点睛】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
19.(1)吸收水蒸气
(2)0.44
(3)解:设产生0.44g二氧化碳的同时得到碳酸钙的质量为x
答:得到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1g。
(4) 500a-1.26 112
【详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
(2)装置C中的NaOH溶液时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2NaOH + CO2 =Na2CO3 + H2O,由于实验前测得C的质量为100.00g,反应完全后测得C的质量为100.44g,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CO2 质量=100.44g -100.00g =0.44g。
(3)见答案。
(4)根据(3)的计算结果生成碳酸钙1g,二氧化碳质量0.44 g,同时生成水为0.18g,故理论上可制得软水的质量=500a-1-0.44 g+0.18g=500a-1.2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的质量不变,在500.00mL硬水中1g碳酸钙相当于氧化钙的质量=1g×40%÷(×100%)=0.56g=560mg,那么在每升水中含氧化钙560mg×2=1120mg,故原水的硬度=1120mg/10.00mg=112。
20.(1) A Fe +H2SO4 = FeSO4 + H2↑
(2) 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铜比银活泼
【解析】(1)
铁排在氢的前面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上述实验中,有气泡产生的是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铜个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2)
ABC实验中证明出铁比铜活泼,D试验中证明铁比银活泼,但不能验证铜和银的活动性,应补充铜和银的盐溶液反应,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若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说明铜比银活泼。
21.(1)一氧化碳
(2)
(3)AD
【分析】甲和丁组成元素相同,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甲和乙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生成气体为二氧化碳,故甲为一氧化碳,乙为氧气,丁为二氧化碳,丙能和氧气反应,所以丙是碳,最后剩下的戊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和 丁(二氧化碳)反应,符合题意。
(1)
由分析可知,甲为一氧化碳,故填:一氧化碳。
(2)
由分析可知,丁为二氧化碳,丙是碳,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
(3)
A、氧化铜和一氧化碳(甲)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和碳(丙)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氧化铜和甲、丙都可以反应,故A符合题意;
B、氯化氢和一氧化碳和碳都不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一氧化碳和碳都不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铁和一氧化碳(甲)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和碳(丙)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和甲、丙都可以反应,故D符合题意.
故填:AD。
【点睛】根据题干信息找出突破口,再利用物质的性质推断出各物质是正确解答的关键。
22.
【分析】由题意可知,B、D常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则B、D为硫酸铜、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硫酸铜中铜元素质量分数为40%,氢氧化钙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4%,则D为硫酸铜,B为氢氧化钙。E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大的金属,则E为铁。C能和A、B、E反应,且可以生成D,则C为硫酸。A能生成B,且B为碱、D为盐、C为酸、E为单质,则A为氧化物,故A为氧化钙。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由分析可知C为硫酸,化学式为 ,故填;
A为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方程式为 ,故填;
D为硫酸铜,E为铁,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方程式为 ,故填;
23.(1)98
(2)2:1
(3)5.4
(4)
(5)加入104.4克碳酸溶液完全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所得溶液是硫酸钠溶液,设反应生成Na2SO4质量为x,反应生成CO2质量为y,
x=14.2g,
y=4.4g,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1%
【详解】(1)硫酸(H2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2+16×4=98;
(2)硫酸(H2SO4)中氧原子、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4:2=2:1;
(3)根据溶质质量不变原理可知,实验室只有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需要量取的体积是v,100g×9.8%=v×1.84g/cm3×98% ,解得:v=5.4mL;
(4)根据题意,只要画出104.4克时pH=7,继续加碳酸钠pH>7,曲线向上即可,如图:
;
(5)见答案。
24.(1)解:样品中含有硝酸铵的质量为x,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y
x=0.8g
y=0.85g
则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答:样品中NH4NO3的质量分数为10%。
(2)解:设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z
z=6.8g
则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0.85g+6.8g=7.65g
答:滤液中NaNO3的质量为7.65g。
【详解】(1)根据氨气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铵的质量,还有生成的硝酸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硝酸铵的质量分数;详解见答案。
(2)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结合反应的方程式计算硝酸钠的质量。再算出两个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的总质量;详解见答案。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有一定难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