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助力2030年实现“碳达峰”。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相符的是( )
A.冬季燃煤取暖 B.家用电器不断电
C.露天焚烧垃圾 D.乘坐公交车出行
2.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等。通过扫大闸蟹二维码获得以下信息,与化学研究关系密切的是( )
A.大闸蟹的打捞时间 B.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
C.物流数据信息 D.大闸蟹的产地在哪里
3.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编制元素周期表的俄国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侯德榜
C.道尔顿 D.门捷列夫
4.“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说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
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
C.生活废水处理排放 D.提倡使用农家肥
5.下列科学家中发现元素周期律的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屠呦呦
6.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哪位科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
A.张青莲 B.袁隆平
C.侯德榜 D.屠呦呦
7.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是( )
A.侯德榜 B.张青莲 C.屠呦呦 D.徐寿
8.2023年6月4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你认为下列各项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范畴的是( )
A.返回舱的运动状态 B.返回舱的外壳耐高温材料
C.研制火箭燃料 D.返回舱芯片
9.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学科,经历了漫长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类最初对物质的认识仅限于其表面性质的阶段
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
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可循
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不科学,对科学发展的贡献不大
10.绚丽多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B.拉瓦锡得出空气组成
C.汤姆生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 D.张青莲发明联合制碱法
11.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中有诗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它描绘了绵绵春雨百草充满生机,隆隆春雷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推断出,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 )
A.光合作用加强 B.能量消耗减小 C.新陈代谢加强 D.物种数量减少
12.2023年是济南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关键一年。下列做法中,不符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要求的是( )
A.发展轨道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B.督查工地扬尘,再现碧水蓝天
C.落实拆违拆临,力争建绿透绿 D.酒后骑车驾车,无视交通法规
13.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走路上学 B.随手关灯 C.焚烧垃圾 D.植树种草
14.科学家为人类科技、文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确定了空气的组成
B.道尔顿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C.索尔维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
15.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科学家为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张青莲 B.袁隆平 C.屠呦呦 D.侯德榜
二、填空题
16.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 、组成、 与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7.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 、 、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18.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
(1)垃圾分类可改善环境、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易拉罐、旧报纸 (填“能”或“不能”)投入“可回收物”垃圾箱中。
(2)“低碳生活”是一种经济、健康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外出随手关灯 B.自带布袋购物 C.骑自行车出行
19.法国化学家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1869年,俄国化学家 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元素周期表。
20.古代化学
(1) 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 、 、 、纸、火药、酒、印染等。
21.化学是在 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 科学。
22.在很长的时间里,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 、 ,更多地依赖于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三、实验题
2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①蜡烛火焰中 温度最高。
②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 ,说明蜡烛燃烧时有 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 ,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 生成。
(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①请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及验证依据填入下表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另收集两瓶空气
2.将澄清石灰水分别滴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呼出的气体 。
3.把燃着的木条放入盛有呼出的气体和空气的集气瓶中 先熄灭的是
4.对着玻璃片吹气 玻璃片上出现
②最终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比空气 。
24.现加热50 mL水,请根据下列仪器完成实验:
(1)选择的仪器是 ,缺少的仪器是 。
(2)具体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②取盛蒸馏水的试剂瓶,将瓶塞 (填“倒”或“正”)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③向量筒倒入水,接近刻度改用 (填仪器名称),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 保持水平;④往 (填仪器名称)里加50 mL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⑥加热。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 。
A ①④③⑥②⑤
B ④⑤③①⑥②
C ①③④⑥②⑤
D ②③④⑤①⑥
四、计算题
25.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高锰酸钾,某兴趣小组同学用该药品制取氧气。取10g该药品放入大试管中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请回答:
加热时间lmin t0 t1 t2 t3 t4 t5
剩余固体质量lg 10 10 9.12 9.08 9.04 9.04
(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 。
(2)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10g药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 。(精确到0.01g)


()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冬季燃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该做法与绿色低碳这一理念不相符,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家用电器不断电会浪费能源,该做法与绿色低碳这一理念不相符,B选项不符合题意;
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污染物,该做法与绿色低碳这一理念不相符,C选项不符合题意;
D、乘坐公交车出行,少开私家车,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该做法与绿色低碳这一理念相符,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大闸蟹的打捞时间、物流数据信息、产地都不属于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不是化学研究的领域,故A、C、D错误;大闸蟹的营养成分及功能属于化学研究的领域,选项B正确。
故选:B
3.D
【详解】A、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道尔顿等科学家提出了原子论和分子学说,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门捷列夫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可增加空气进化的能力,有利于改善环境,与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
B、大肆开采矿物资源,浪费资源、破坏环境土地等,还会带出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与理念不相符,符合题意;
C、生活废水处理后排放,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与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
D、提倡使用农家肥,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与理念相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详解】A、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不符合题意;
B、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故不符合题意;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符合题意;
D、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C
【详解】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同意;
B、袁隆平改良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不符合同意;
C、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被称为中国制碱工业的先驱的化工专家,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不符合同意;
答案:C。
7.A
【详解】A、侯德榜研发了侯氏制碱法,故选项符合题意;
B、张青莲主持测量了部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徐寿翻译了诸多化学类书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A
【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详解】A.返回舱的运动状态属于物理方面,不属于化学范畴;
B.返回舱耐高温材料,属于化学物质的制备,属于化学范畴;
C.火箭燃料属于制备新的物质,属于化学范畴;
D.返回舱芯片属于研究制取新材料,属于化学范畴。
故选A。
9.D
【详解】A、人类最初对物质的认识仅限于其表面性质的阶段,故A说法正确;
B、“元素论”和“原子—分子论”是物质科学的基石,是科学和哲学的重要思想工具,故B说法正确;
C、1869年俄国的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编制了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C说法正确;
D、跟卢瑟福原子模型比较,道尔顿原子模型虽然不科学,但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对以后得研究奠定了基础,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10.B
【详解】A、波义耳在敞口的容器中加热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容器中物质的质量增加了,没有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故A错误;
B、拉瓦锡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故B正确;
C、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得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故C错误;
D、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张青莲测定了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它的意思是蛰伏在泥土中的动物被春雷惊醒过来,开始活动了,说明惊蛰之后自然界中生物变化最大的是新陈代谢加强。故选C。
12.D
【详解】A、发展轨道交通,提倡绿色出行,有利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提高空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B、督查工地扬尘,可以防止污染空气,提高空气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
C、落实拆违拆临,有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选项说法正确;
D、酒后骑车驾车,无视交通法规,会危害交通,不利于创建文明城市,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3.C
【详解】A、走路上学,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空气污染物,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植树种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C。
14.D
【详解】A、拉瓦锡确定了空气的组成,选项错误;
B、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选项错误;
C、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选项错误;
D、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选项正确,故选D。
15.A
【详解】A、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主持测定了(In)、依(Ir)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故A符合题意;
B、袁隆平的主要贡献是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故B不符合题意;
C、屠呦呦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新药青蒿素,既对抗疟疾有特效,还速效低毒,被卫生组织界定为“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故C不符合题意。
D、侯德榜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结构 性质
【详解】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具体的内容是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17. 性质 组成
【详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故填:性质;组成。
18.(1)能
(2)ABC
【详解】(1)易拉罐、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能投入“可回收”垃圾箱中,故填:能;
(2)A、外出随手关灯,可以节约能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自带布袋购物,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骑自行车出现,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低碳生活”理念。
故选ABC。
19. 拉瓦锡 门捷列夫
【详解】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
20.(1)火
(2) 陶器 铜器 铁器
【详解】(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陶器、铜器、铁器、纸、火药、酒、印染等。
21. 分子、原子 变化规律
【详解】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2. 零散的 不系统的
【详解】在很长时间,人类对物质变化的认识还是零散的、不系统的,更多地依赖于猜想和偶然的经验。
23.(1) 外焰 水雾 水 浑浊 二氧化碳
(2) 使石灰水明显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 水雾 高 低 高
【分析】(1)
①蜡烛外焰与空气接触充分,燃烧更充分,故外焰温度最高,故填:外焰;
②蜡烛燃烧后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水雾,说明蜡烛燃烧时有水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二氧化碳生成,故填:水雾;水;浑浊;二氧化碳。
(2)
实验现象:步骤2的现象: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明显的变浑浊;步骤3的现象:先熄灭的是呼出的气体;步骤4的现象:玻璃片上出现水雾;实验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故填:使石灰水明显变浑浊;呼出的气体;水雾;高;低;高。
24. ACEFG 石棉网 倒 胶头滴管 最低处 烧杯 D
【详解】(1)现加热50mL水,选择的仪器是:A烧杯,用于盛装500mL水 C酒精灯,用于加热 E胶头滴管,用于定容 F量筒,用于量取液体体积G铁架台(带铁圈),用于固定仪器,用烧杯加热液体时,需要石棉网,防止烧杯受热不均匀造成烧杯炸裂;缺少的仪器是:石棉网。
(2)具体步骤如下:
量取50ml水:即②取盛蒸馏水的试剂瓶,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③向量筒倒入水,接近刻度改用胶头滴管,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将量取的水转移到烧杯中:④往烧杯里加50mL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加热药品:①点燃酒精灯;⑥加热。
操作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②③④⑤①⑥。
25.(1)没有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
(2)0.96
(3)解:设10g药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
答:10g药品中高锰酸钾的质量为9.48g。
【详解】(1)t0至t1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没有达到高锰酸钾的分解温度。
(2)反应前固体的总质量为10g,反应结束后固体的总质量为9.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则减小的质量为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3)见答案。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3讲 离子反应的应用(分层讲义)-备战2024高三大一轮复习(原卷版+解析版)

下一篇:2023-2021三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六 氧化还原反应(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