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各市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分层汇编-14身边的化学物质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2023 年 5 月 30 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将三名航天员成功送入空间站。下列能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硫 D.氦气
2.(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各成分都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不属于氮气的用途的是
A.人工降雨 B.冷冻麻醉
C.食品防腐 D.制造氮肥
3.(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破坏臭氧层会引起酸雨
C.空气是由空气分子组成的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4.(2023·湖南岳阳·统考中考真题)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O2 B.CO2 C.He D.N2
5.(2023·湖南永州·统考中考真题)空气中能供人呼吸的气体是
A.N2 B.O2 C.CO2 D.Ne
6.(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认识燃烧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做好消防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就会燃烧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用水浇灭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7.(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瓶
C.镁与盐酸反应吸收热量
D.点燃甲烷前,要先验纯
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镁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
B.灼烧棉线可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
C.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9.(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说明CO2呈酸性
C.只要温度达到可物的着火点就能燃烧
D.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10.(2023·湖南长沙·统考中考真题)在生活生产中碳单质的应用广泛。下列有关含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正确的是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B.木炭常温下化学性质很活泼
C.金刚石用作电极 D.石墨用作钻探机钻头
11.(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没有毒性
B.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性气体
C.含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没有吸附性
12.(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14.(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纤维素不能被人体消化,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C.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可作制冷剂
D.铁表面能生成—层致密的氧化铁(Fe2O3)薄膜,阻止铁进一步氧化
1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在实验室及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正确的处理措施能减少事故对人体的伤害。下列有关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D.煤气中毒时,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符合题意;
B、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D、氦气不能供给呼吸,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A、固体二氧化碳俗称干冰,易升华,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属于氮气的用途;
B、液态氮可用于冷冻麻醉,属于氮气的用途;
C、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属于氮气的用途;
D、氮气中含有氮元素,可制造氮肥,属于氮气的用途;
答案:A。
3.D
【详解】A、经过液化、蒸发从空气中得到氧气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错误;
B、破坏臭氧层会引起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说法错误;
C、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分子、氧气分子构成的,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可用于医疗急救,说法正确;
答案:D。
4.D
【详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其中氮气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选D。
5.B
【详解】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
故选B。
6.D
【详解】A、铁丝只需与空气接触不会燃烧,铁丝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且在氧气中才能燃烧,说法错误;
B、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并不是降低着火点,说法错误;
C、电线老化短路起火,不能用水浇灭,以防发生触电,说法错误;
D、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这是采用隔绝氧气的方法来灭火,切不可用嘴吹,以防引起火灾,说法正确。
故选D。
7.D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A不正确;
B、由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原则,实验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B不正确;
C、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C不正确;
D、不纯的甲烷在点燃时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气体之前必须先验纯。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8.C
【详解】A、镁燃烧后,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B、棉线是天然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构成,它不是蛋白质类的纤维,故不会产生烧焦的羽毛味,不符合题意;
C、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会观察到固体由黑色逐渐变红色,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D
【详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与H2O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剂变红色,CO2本身不显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C、燃烧的三要素为:有可燃物、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必须同时满足才能燃烧,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不一定能燃烧,还需要与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A、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符合题意;
B、木炭(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不能用作电极,不符合题意;
D、石墨质软,不能用作钻探机钻头,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C
【详解】A、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也有毒性。A不正确;
B、二氧化碳无毒不是一种污染性气体。B不正确;
C、组成里含有碳酸根离子或者碳酸氢根离子的盐都能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如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C正确;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木炭也有吸附性。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12.C
【详解】A、金属活动性Cu>Ag,则Cu能置换出AgNO3中的Ag,Ag为银白色固体,所以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CuSO4能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与Na2SO4,则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与氧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则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
D、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与水,则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B
【详解】A、碳的单质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故A说法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将CO2转变为O2,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说法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14.C
【详解】A、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具有良好的清理肠道的作用,因此对人体也有重要作用,故A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香味分子进入鼻腔中,故B错误;
C、干冰可作制冷剂,是因为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故C正确;
D、铁表面形成的氧化铁薄膜比较疏松,不能阻止铁进一步氧化,故D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A、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面燃烧,应用湿抹布盖在燃烧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不符合题意;
B、电线老化短路起火,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能直接用水浇灭,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
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具有腐蚀性,不能涂抹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D、煤气中毒是因为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接触,故轻度的,应移病人于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地方。使其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医,不符合题意。
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