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年4月联考试卷
高一化学(等级考)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Si28 S32 Cl35.5 Fe56 Cu64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疫情期间,“网课”成为主流学习方式,生产光纤的原料是二氧化硅
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杀菌作用
C.温室气体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D.生产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的原料中都有石灰石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B.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
C.铵盐不稳定受热均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中都有氨气
D.1mol与3mol充分反应生成2mol
3.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碳化硅俗称金刚砂,硬度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
B.玻璃的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砂
C.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可用于生产电池
D.压电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
4.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均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是
A.、、NO、 B.、NO、、
C.、FeS、、 D.、CuS、、FeS
5.下列变化过程符合如图能量变化规律的是
①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
③Na在Cl2中燃烧 ④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
⑤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⑥碳酸氢钠热分解
A.①②⑤⑥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⑥
6.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A.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硫酸亚铁溶液和亚硫酸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C.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通入SO2都会褪色
D.SO2、漂白粉、活性炭、过氧化钠都能使红墨水褪色,其原理相同
7.现用传感技术测定喷泉实验中的压强变化来认识喷泉实验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制取氨气时烧瓶中的固体常用CaO或NaOH
B.实验后,可用稀硫酸处理多余的氨气
C.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蓝,说明已经集满
D.关闭a,将单孔塞(插有吸入水的胶头滴管)塞紧颈口c,打开b,完成喷泉实验,电脑绘制三颈瓶内压强变化曲线如图2,则D点时喷泉最剧烈
8.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都一步能实现的是
A.
B.
C.
D.
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含,不含
B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用玻璃棒蘸浓硝酸靠近时产生白烟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C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将未打磨的薄铝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晃动铝片,内部有液态物质流动,但没熔融下滴 金属铝的熔点高
A.A B.B C.C D.D
10.部分含N与含Cl物质类别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a到b的过程是氮的固定
B.工业上制备的途径为a→b→c→d→e
C.工业上可用a的浓溶液来检验b'是否泄漏
D.e的浓溶液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铁钝化,但加热时与过量的铁反应生成Fe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据装置和下表内的物质(省略夹持、净化以及尾气处理装置,图1中虚线框内的装置是图2),其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中的物质 b中的物质 实验目的、试剂和操作
实验目的 c中的物质 进气口
A 浓硝酸 Al 收集贮存NO2 空气 M
B 浓硫酸 Na2SO3 检验SO2的氧化性 Na2S溶液 M
C 浓氨水 碱石灰 收集贮存氨气 饱和NH4Cl溶液 N
D 浓盐酸 MnO2 检验Cl2的氧化性 Na2S溶液 M
A.A B.B C.C D.D
12.生物还原法是指微生物在缺氧或厌氧条件下,在电子供体的作用下将锑酸盐()还原为更易被去除的Sb(+3),根据电子供体的不同可分为自养还原和异养还原。为去除废水中锑(+5)酸盐,某大学建立升流式硫自养固定床生物反应器,其反应机理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生物反应器中S单质不能实现循环利用
B.生成1molSb2S3参加反应的S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3∶2
C.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D.反应的副产物是,源于歧化反应和自养还原
13.应用下列装置测定氨气的组成。实验利用了氨气能还原氧化铜生成氮气、铜和水的原理。实验后测得装置D增重ag,用排水法测量得的体积为b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下列有关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装置代替
B.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若撤去装置E,则测得氮氢比偏小
C.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可替换成无水氯化钙
D.由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氨气分子中的氮氢个数比为
14.向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BC段产生
B.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和
C.原混合酸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
D.原混合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
第II卷
三、非选择题(共54分)
15.粗盐中含有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于水的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杂质离子。回答以下问题:
(1)将粗盐溶解过滤,经以下___________(填选项)操作顺序可制得精盐。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溶液⑤加过量溶液⑥蒸发结晶
A.②①⑤④③⑥ B.②⑤①④③⑥ C.⑤②④①③⑥ D.②④⑤①③⑥
(2)检验溶液中还有无:离子的方法是 。
(3)步骤④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 。
(4)过滤如图装置,装置中有明显的两处错误是 、 ,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步骤③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步骤⑥中所用仪器除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选用下列仪器中的 (填名称)。
16.几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可用dj2洗涤残留在试管中j单质,写出dj2的电子式 。
(2)e、f、g三种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
(3)1molf元素的单质和1molg元素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fg,其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会 (填“吸收”或“放出”) kJ能量。
(4)f的简单气态氢化物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实验室制备该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是: 。
(5)用如图装置证明酸性:,则溶液b为 。下列事实不能用于比较C与Cl两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 (填序号)。
A.最高正化合价Cl>C
B.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稳定
C.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17.A、B、C、D、E、F、G为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C、D、E均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M,A为气态氢化物;G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单质;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在空气中占比约为21%。根据学知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I.若A具有臭鸡蛋气味,且能与C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非金属单质,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E的浓溶液与G反应,则:
(1)M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中体现了E的浓溶液的 性。
(3)写出C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Ⅱ.若光照条件下,E的浓溶液易分解得到B、D、F三种物质;大量排放汽车尾气中的C、D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已知:反应②为E的稀溶液与G反应。
(4)写出A+B→C+F的化学方程式: 。
(5)常温下,将60mLD与B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10mL无色气体,则60mL混合气体中B的体积可能为 mL(填标号)。
①6 ②10 ③16 ④20
18.S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其性质的探究、废气处理及合理利用一直是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
I.燃煤烟气中含有SO2,为了治理雾霾天气,工厂采用多种方法实现烟气脱硫。
(1)“湿式吸收法”利用吸收剂与SO2发生反应从而脱硫。下列试剂中不适合用作该法吸收剂的是 (填字母)。
a.石灰乳 b.溶液 c.溶液
(2)某工厂利用烟气处理含的酸性废水,在脱硫的同时制备产品。具体流程如下:
①用SO 处理含废水时,利用了SO2的 性。
②吸收塔中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则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Ⅱ.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和比较SO2与氯水的漂白性,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
(3)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开始后,观察到B、D两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均褪色,停止通气后,给B、D两个试管加热,两个试管中的现象分别为 。
(5)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利用图2装置探究两种气体按不同比例混合后的漂白性。
①在气体进入品红溶液之前,先将SO2和Cl2通过盛有浓硫酸装置的目的是 。
②甲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通气一段时间后,品红溶液几乎不褪色,用反应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③乙同学想要使实验过程中品红溶液变得越来越浅,可采取的措施是 。
1.C
【详解】A.光导纤维的原料是二氧化硅,故A正确;
B.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可以起到抗氧化、杀菌作用,故B正确;
C.温室气体是形成遇水pH小于7的主要物质,但酸雨()主要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形成的主要物质,故C错误;
D.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纯碱、石英砂,生成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则生产普通玻璃和普通水泥的原料中都有石灰石,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2.A
【详解】A.易液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A正确;
B.自然固氮分雷雨固氮和植物固氮,雷雨固氮是氮气变为一氧化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故B错误;
C.铵盐不稳定受热均易分解,其分解产物中不一定都有氨气,比如硝酸铵受热分解没有氨气生成,故C错误;
D.氮气和氢气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1mol与3mol充分反应生成小于2mo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D
【详解】A.碳化硅俗称金刚砂,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作砂纸和砂轮的磨料,故A正确;
B.玻璃的生产原料为纯碱、石灰石、石英砂,经过玻璃窑高温熔融反应制备玻璃,故B正确;
C.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能够导电,可用于生产电池,故C正确;
D.压电陶瓷是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4.A
【详解】A.铁和氯气点燃反应生成氯化铁,硫和氧气点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氮气和氧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铜和硫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A符合题意;
B.铁和单质碘反应生成碘化亚铁,故B不符合题意;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氮气和氧气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故C不符合题意;
D.氮气和氢气高温高压催化剂反应生成氨气,硫和铜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铜,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5.D
【详解】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表现为吸热反应,①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符合题意,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符合题意,③Na在Cl2中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不合题意,④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符合题意,⑤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一个吸热过程,不是化学反应,不合题意,⑥碳酸氢钠热分解是一个放热反应,符合题意,综上分析可知,①②④⑥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6.B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硝酸易挥发,则浓度均降低,但二者原理不同,A不合题意;
B.硫酸亚铁溶液和亚硫酸钠均不稳定,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可知二者变质的原理相同,B符合题意;
C.二氧化硫与NaOH反应使溶液的碱性降低,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溶液均褪色,但原理不同,C不合题意;
D.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活性炭可吸附有色物质,漂白粉、过氧化钠均可氧化红墨水,褪色的原理不同,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7.D
【详解】A.CaO或NaOH与氨水混合放热,且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NH3 H2ONH3↑+H2O平衡正向移动,可使氨气逸出,则可制备氨气,A正确;
B.氨气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实验后,可用稀硫酸处理多余的氨气,B正确; C.氨气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三颈瓶口,试纸变蓝,说明NH3已经集满,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压强变化最大时,喷泉最剧烈,则图中C点时喷泉最剧烈,D错误;
故答案为:D。
8.C
【详解】A.SiO2不和水反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H2SiO3,A不符合题意;
B.Al2O3不和水反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Al(OH)3,B不符合题意;
C.N2和H2反应生成NH3,NH3和O2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NO,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和H2O反应生成HNO3,浓HNO3和Cu反应生成NO2,均能一步实现,C符合题意;
D.S和O2反应只能生成SO2,S不能一步反应生成SO3,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用洁净铂丝蘸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该溶液含,可能含,钠的黄色火焰遮盖了钾的紫色火焰,再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观察就能确定是否有钾离子,故A错误;
B.向某盐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加热,用玻璃棒蘸浓硝酸靠近时产生白烟,说明有氨气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B正确;
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故C错误;
D.将未打磨的薄铝片放在火焰上加热,晃动铝片,内部有液态物质流动,但没熔融下滴,不是因为金属铝的熔点高,而是因为表面的氧化铝熔点高,将熔融的金属铝兜在里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0.C
【详解】由图化合价,物质类别,可知a为,b为,c为NO,d为,e为或硝酸盐,而a’为HCl,b’为,c’为HClO或次氯酸盐,d’为或氯酸盐,e’为或高氯酸盐;
A.氮的固定是将大气种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应该是从b到a是氮的固定,A项错误;
B.工业上氨气催化氧化生成NO,NO和反应生成,和水反应生成,即→→→,工业制备硝酸的途径为a→c→d→e,B项错误;
C.氨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铵,有白烟生成,因此工业上可用浓氨水来检验b’是否泄漏,C项正确;
D.e为或硝酸盐,如果e为,浓溶液有强氧化性,常温使铁发生钝化,加入与过量铁反应得到,D项错误;
答案选C。
11.B
【详解】A.Al和浓硝酸常温下发生钝化,不能用于制备NO2,A不合题意;
B.Na2SO3+H2SO4=Na2SO4+SO2↑+H2O,SO2通入Na2S溶液中可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产生S单质,证明SO2的氧化性,B符合题意;
C.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饱和NH4Cl溶液的方法来收集NH3,C不合题意;
D.实验室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需要加热,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2.B
【分析】自养还原过程硫单质和Sb(+5)反应生成硫酸根和Sb(+3),S单质歧化生成硫酸根和硫化氢,硫化氢与Sb(+3)反应生成Sb2S3沉淀除去。整个过程中硫酸根为副产物,没有实现S单质的循环利用。
【详解】A.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在生物反应器中并没有再重新生成硫单质,没有实现S单质的循环利用,A正确;
B.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H2S和Sb3+反应生成1molSb2S3时需要消耗3molH2S,根据反应可知生成3molH2S时需要消耗4molS,其中1molS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即作还原剂,3molS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即作氧化剂,故生成1molSb2S3参加反应的S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3∶1,B错误;
C.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S单质歧化生成硫酸根和硫化氢,则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正确;
D.由题干图示信息可知,副产物是硫酸根,来源于自养还原和歧化还原过程,D正确;
故答案为:B。
13.D
【分析】固体氢氧化钠和浓氨水制得氨气,氨气中有水蒸气杂质,用碱石灰干燥氨气,氨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用碱石灰吸收生成的水,用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氨气和防止水蒸气进入D中,用排水法收集氮气。
【详解】A.装置A用于制备氨气,不可用加热氯化铵固体的装置代替,氯化铵受热分解得到氨气和氯化氢,氯化氢和氨气在冷处反应生成氯化铵,故A错误;
B.由于氨气没有完全反应,因此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氨气和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若撤去装置E,水蒸气会进入到D中,导致水的量增大,则测得氮氢比偏小,故B错误;
C.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替换,会与氨气形成CaCl2 6NH3,故C错误;
D.D吸收的是水,水的质量为ag,氮气的体积为bL,由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得到氨气分子中的氮氢个数比为,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4.A
【分析】氧化能力:(H+)>Fe3+>H+,OA段发生反应:Fe++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Fe+2H+=Fe2++H2↑,完全反应消耗11.2gFe,根据OA段离子方程式计算n(),最终消耗22.4gFe,最终溶液中溶质为FeSO4,根据守恒可知n()=n(H2SO4)=n(FeSO4)=n(Fe),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氧化能力:(H+)>Fe3+>H+,OA段发生反应:Fe++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Fe+2H+=Fe2++H2↑,故OA段生成的气体为NO,BC段生成的气体为H2,A正确;
B.OA段发生反应:Fe++4H+=Fe3++NO↑+2H2O,A点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硫酸有剩余,A点溶液中溶质为H2SO4、Fe2(SO4)3,B错误;
C.完全反应消耗11.2gFe,消耗Fe的物质的量为=0.2mol,由Fe++4H+=Fe3++NO↑+2H2O可知,原溶液中n()=n(Fe)=0.2mol,最终消耗22.4gFe,此时溶液中溶质为FeSO4,根据Fe元素守恒可n(FeSO4)=n(Fe)==0.4mol,再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原溶液中n(H2SO4)=n(FeSO4)=0.4mol,则原混合酸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4mol=1:2,C错误;
D.原溶液中n(H2SO4)=0.4mol,则原混合酸中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 L-1,D错误;
故答案为:A。
15.(1)C
(2)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现象,则沉淀完全,反之则有
(3)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
(4) 没有用手扶着玻璃棒 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 引流
(5)
(6)蒸发皿
【详解】(1)粗盐中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一般钙离子用碳酸根除掉,镁离子用氢氧根除掉,硫酸根用钡离子除掉,为了除尽杂质,一般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又会引入新的杂质,因此后面加入的除杂试剂需要将前面引入的杂质也除掉,因此将粗盐溶解过滤,先加入过量氯化钡除掉硫酸根,再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掉镁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除掉碳酸根和氢氧根;也可以先加过量氢氧化钠除掉镁离子,再加过量氯化钡除掉硫酸,再加过量碳酸钠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除掉碳酸根和氢氧根;也可以先加入过量氯化钡除掉硫酸根,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除掉镁离子,再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除掉碳酸根和氢氧根;最后再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故答案为:C。
(2)检验溶液中还有无:离子的方法是搅拌静置后,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现象,则沉淀完全,反之则有;故答案为:向上层清液中滴加几滴氯化钡溶液,若无现象,则沉淀完全,反之则有。
(3)由于氯化钡加入过量,引入了钡离子杂质,则步骤④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故答案为:除掉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
(4)过滤如图装置,该装置中有明显的两处错误是过滤过程中没有用手扶着玻璃棒、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使待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洒出;故答案为:没有用手扶着玻璃棒;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引流。
(5)步骤③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6)步骤⑥蒸发结晶所用仪器除带铁圈的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蒸发皿;故答案为:蒸发皿。
16.(1)
(2)SiH4
(4)2NH4Cl+2Ca(OH)2CaCl2+2NH3↑+2H2O
(5) 饱和碳酸氢钠 AC
【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结构得到a为H,b为Na,c为Al,d为C,e为Si,f为N,g为O,j为S,h为Cl。
【详解】(1)实验室可用CS2洗涤残留在试管中S单质,CS2是共价化合物,则CS2的电子式 ;故答案为: 。
(2)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因此e、f、g三种元素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SiH4
(4)f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即氨气是一种优良的小分子储氢载体,实验室制备该氨气常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2Ca(OH)2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2NH4Cl+2Ca(OH)2CaCl2+2NH3↑+2H2O。
(5)证明酸性:,常利用强酸制备弱酸来得到,因此盐酸和碳酸盐反应得到二氧化碳、盐酸盐和水,再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挥发的氯化氢气体,再通到硅酸钠溶液中,则溶液b为饱和碳酸氢钠;A.非金属性强弱与化合价高低无关,只与的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故A符合题意;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越强,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稳定,则Cl的非金属性比C强,故B不符合题意;C.Cl的氢化物比C的简单氢化物沸点高,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C符合题意;D.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说明Cl非金属性比C强,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AC。
17.(1)第3周期第ⅥA族
(2)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强氧化性和酸性
(3)2H2S+SO2=3S↓+2H2O
(4)4NH3+5O24NO+6H2O
(5)①④
【分析】I.由题干信息可知,G是一种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则G为Cu,B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在空气中占比约为21%,B为O2,A为气态氢化物,若A具有臭鸡蛋气味,且能与C反应生成一种淡黄色非金属单质,A为H2S,H2S在O2中完全燃烧生成SO2,SO2继续与O2反应生成SO3,SO3和H2O反应生成H2SO4,Cu和浓硫酸共热制得SO2,反应①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②为E的浓溶液与G反应,即A为H2S、B为O2、C为SO2、D为SO3、E为H2SO4、F为H2O、G为Cu,Ⅱ.若光照条件下,E的浓溶液易分解得到B、D、F三种物质;大量排放汽车尾气中的C、D会导致光化学烟雾即NO、NO2,已知:反应②为E的稀溶液与G反应,则可知A为NH3,NH3催化氧化为NO和H2O,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和NO,Cu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浓硝酸见光分解为NO2、O2和H2O,故A为NH3、B为O2、C为NO、D为NO2、E为HNO3、F为H2O、G为Cu,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由分析可知,M为S,是16号元素,则M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3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3周期第ⅥA族;
(2)由分析可知,反应②即Cu与浓硫酸共热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该反应中体现了E的浓溶液即H2SO4中部分S的化合价降低,体现其强氧化性,部分S的化合价未改变,体现其酸性,故答案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强氧化性和酸性;
(3)由分析可知,A为H2S,C为SO2,故C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故答案为:2H2S+SO2=3S↓+2H2O;
(4)由分析可知,A为NH3、B为O2,C为NO、F为H2O,故A+B→C+F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故答案为:4NH3+5O24NO+6H2O;
(5)由分析可知,D为NO2、B为O2,常温下,将60mLD与B的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10mL无色气体,若10mL无色气体为O2,则根据,60mL混合气体中B即O2的体积为:4x+x=60-10,得x=10,即含有O2为10+10=20mL,若10mL气体为NO,则根据3NO2+H2O=2HNO3+NO可知,该反应消耗的NO2的体积为30mL,在根据,可知60mL混合气体中B即O2的体积为:4x+x=60-30,解得x=6,故答案为:①④。
18.(1)b
(2) 还原 +2H+=2Cr3++3+H2O
(3)Na2SO3+H2SO4=Na2SO4+SO2↑+H2O
(4)B中溶液又变为红色,D中颜色无变化
(5) 使SO2和Cl2充分混合和控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 Cl2+SO2+2H2O═2HCl+H2SO4 通入的二氧化硫或者氯气一方有剩余
【分析】Ⅱ.装置A为实验制备SO2,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E装置为实验室制备Cl2,反应原理为:MnO2+4HCl(浓) MnCl2+Cl2+2H2O,B、D装置中均能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最后多余的SO2和Cl2用装置C中的NaOH进行尾气处理,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1)S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可用石灰乳吸收烟气中含有的SO2,反应方程式为:Ca(OH)2+SO2=CaSO3+H2O,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且H2SO3酸性强于H2CO3,故能用碳酸钠溶液吸收SO2,反应方程式为:Na2CO3+SO2=Na2SO3+CO2,由于H2SO3酸性弱于盐酸,故不能用CaCl2溶液吸收,因为除溶解部分二氧化硫外,二者几乎不反应,故答案为:b;
(2)①重铬酸根具有强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则可以用SO2处理含铬废水,故答案为:还原;
②吸收塔中为二氧化硫与重铬酸根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吸收塔中反应后的铬元素以Cr3+形式存在,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2H+=2Cr3++3+H2O,故答案为:3SO2++2H+=2Cr3++3+H2O;
(3)实验室用Na2SO3和70%的H2SO4反应来制备SO2,故用装置A制备S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故答案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
(4)二氧化硫漂白具有不稳定性受热回复颜色,次氯酸漂白效果稳定,受热不回复颜色,故答案为:B中溶液又变为红色 ,D中颜色无变化;
(5)①氯气和二氧化硫在该装置中能充分混合,且通过观察气泡的速度控制气体流量,使二者按一定比列混合,故答案为:使SO2和Cl2充分混合和控制二者按一定比例混合;
②氯气和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Cl2+SO2+2H2O═2HCl+H2SO4,生成的硫酸和盐酸不具有漂白性,所以品红溶液不褪色,故答案为:Cl2+SO2+2H2O═2HCl+H2SO4;
③当通入的二氧化硫或者氯气一方有剩余时,有具有漂白性,使品红褪色,故答案为:通入的二氧化硫或者氯气一方有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