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白山临江市市外国语学校 临江市第三中学 临江市光华中学2023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西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昆仑玉制作玉器
B.西瓜榨汁
C.点燃蜡烛照明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2.(2022·西宁)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3.(2022·成都)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4.(2022·西宁)室温下,水中分别放入下列少量物质,充分搅拌后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硝酸钾 C.泥沙 D.汽油
5.(2023·临江会考)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质与K2CO3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 )
A.稀硫酸 B.食醋 C.蒸馏水 D.碳酸钠溶液
6.(2023·临江会考)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实验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7.(2022·本溪)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
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8.(2023·临江会考)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9.(2023·临江会考)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不同温度时,氢化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g
B.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仍有固体剩余
C.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1.5%
D.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0.(2022·本溪)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A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 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
C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2023·临江会考)现有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①CO②NaHCO3③(NH4)2HPO4,其中,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填序号,以下同);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 ;复合肥料的是 。
12.(2022·广安)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准确掌握学科用语,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下列微粒示意图中,有一个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甲烷,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 。
(3)草酸(H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原料中有硝酸钾,它也是一种复合肥,由K与构成,请写出硝酸钾的化学式 。
13.(2023·临江会考)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2)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
14.(2023·临江会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燃气使用后,一定要关闭燃气总阀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
15.(2023·临江会考)“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为大家提供服务的自行车。“共享单车”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颇受人们的喜爱。
(1)“绿色出行”是指对 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共享单车”采用实体轮胎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容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的原因 。
三、简答题
16.(2023·临江会考)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
(3)实验结论是 。
四、流程题
17.(2023·临江会考)钢铁冶炼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
(3)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五、实验题
18.(2023·临江会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可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____。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六、科学探究题
19.(2023·临江会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 (填化学式);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
②溶液的pH 。
(4)【实验二】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瓶内强变化如图4所示:
b点的溶质为 。
(5)e点的压强小于4点可能的原因是 。
(6)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则图中 点时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七、计算题
20.(2023·临江会考)若集气瓶中的CO2共0.88g,要将其完全吸收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 西瓜榨汁,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 点燃蜡烛照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 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A符合题意;
B. 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C不符合题意;
D. 动植物油中富含的营养素是油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主食中富含糖类。
3.【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固体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B. 蒸发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浓硫酸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浓硫酸充分稀释并散热;
过滤与其他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不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玻璃棒在溶解过程,蒸发操作、过滤操作、稀释浓硫酸操作中的作用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C. 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5.【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稀硫酸溶液pH值为1<7,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B. 食醋溶液pH值为4~5<7,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C. 蒸馏水 溶液pH值为7,溶液显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pH值为10>7,溶液显碱性,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6.【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为汞与氧气反应会氧化汞,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的单质不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一氧化碳相互转化,如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的单质有多种,如石墨、金刚石等,金刚石不是黑色;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8.【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正确,符合题意;
B. 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比如灯泡通电会放热,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B、化学反应、物理变化都有可能会放热。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两元一氧”分析。
9.【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g,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50g-37g=13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因为,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g,2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铵的质量=37g+37g=74g>50g,故错误,符合题意;
C. 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6g,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3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5g,升温至60℃,50g氯化铵完全溶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10.【答案】B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物质的元素组成;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A、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符合题意;
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羊毛纤维是蛋白质;
B.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引入了新的杂质;
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
D.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
11.【答案】②;①;③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②,碳酸氢钠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①,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复合肥料的是③,磷酸氢二氨中含有磷、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一氧化碳的性质,复合肥的概念分析。
12.【答案】(1)Cl-
(2)3CH4
(3)+3
(4)KNO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特点是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图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17小于核外电子数18,是阴离子,符号是:Cl-;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来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1省略);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故3个甲烷分子为3CH4;
(3)草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4=0,则x=+3价。
(4)根据化学式书写的原则,正价前,负价后,K是+1价,硝酸根是-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
【分析】(1)在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分子。
(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
13.【答案】(1)压强
(2)二氧化硫
(3)贫血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分析】(1)压强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大。
(2)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3)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14.【答案】(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燃气使用后,一定要关闭燃气总阀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2)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15.【答案】(1)环境
(2)C
(3)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增大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绿色出行”是指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的原因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会增大。
【分析】(1)根据“绿色出行”的意义分析。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间隔会增大。
16.【答案】(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仍能得出述结论,原因是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实验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现象分析。
(2)根据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没有影响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
17.【答案】(1)
(2)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合理即可)
(3)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2)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充入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分析】(1)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分析。
18.【答案】(1);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
(2)B;C
【知识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装置A中试管口没有堵棉花,适合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收集装置是D,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
(2)实验室可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装置A适合固固加热型反应,说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装置E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则所以无法得到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甲烷不与水反应,故答案为:B C。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验满的方法。
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
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19.【答案】(1)
(2)NaCl
(3)降低到7以下(或“降低到7”;或“≤7”)
(4)NaOH、Na2CO3
(5)CO2部分溶于水
(6)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 c点所示溶液的pH <7,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并且盐酸过量,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NaCl。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②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如果溶液的pH降低到7以下(或“降低到7”;或“≤7”),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4)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点时推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瓶内强变化如图4所示:b点压强开始不变,说明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所以b点的溶质为NaOH、Na2CO3。
(5)e点的压强小于4点可能的原因是CO2部分溶于水。
(6)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图中d点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也没有了碳酸钠,只有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则图中d点时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中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20.【答案】16g
解:需要NaOH的质量为x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6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吉林省白山临江市市外国语学校 临江市第三中学 临江市光华中学2023年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2022·西宁)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活动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昆仑玉制作玉器
B.西瓜榨汁
C.点燃蜡烛照明
D.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昆仑玉制作玉器,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 西瓜榨汁,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C. 点燃蜡烛照明,有新物质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 将废纸盒折叠后放入可回收垃圾箱中,只是物质的形状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2022·西宁)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答案】A
【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解析】【解答】A. 米饭、馒头、薯条这些常见的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糖类,故A符合题意;
B. 瘦肉、鱼类、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故B不符合题意;
C. 蔬菜、水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维生素,故C不符合题意;
D. 动植物油中富含的营养素是油脂,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主食中富含糖类。
3.(2022·成都)化学实验中常用到玻璃棒,下列操作中其用途不同的是( )
A.溶解固体
B.蒸发溶液
C.过滤液体
D.稀释浓硫酸
【答案】C
【知识点】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A. 固体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B. 蒸发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D. 浓硫酸稀释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浓硫酸充分稀释并散热;
过滤与其他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不同。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玻璃棒在溶解过程,蒸发操作、过滤操作、稀释浓硫酸操作中的作用分析。
4.(2022·西宁)室温下,水中分别放入下列少量物质,充分搅拌后可以形成溶液的是( )
A.植物油 B.硝酸钾 C.泥沙 D.汽油
【答案】B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
【解析】【解答】A. 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B. 硝酸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符合题意;
C. 泥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D. 汽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5.(2023·临江会考)先秦时期,人们就知道在水中加入草木灰(含有K2CO3)来提高洗涤衣物的效果。下列物质与K2CO3溶液一样呈碱性的是( )
A.稀硫酸 B.食醋 C.蒸馏水 D.碳酸钠溶液
【答案】D
【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 稀硫酸溶液pH值为1<7,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B. 食醋溶液pH值为4~5<7,溶液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
C. 蒸馏水 溶液pH值为7,溶液显中性,故不符合题意;
D. 碳酸钠溶液pH值为10>7,溶液显碱性,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6.(2023·临江会考)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所做实验中涉及的一个化学反应可用如图表示,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知识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解析】【解答】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为汞与氧气反应会氧化汞,反应物是两种物质,生成物是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分析。
7.(2022·本溪)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固体
B.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能相互转化
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答案】B
【知识点】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碳的单质不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与一氧化碳相互转化,如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碳的单质有多种,如石墨、金刚石等,金刚石不是黑色;
B.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C.金刚石和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如CO。
8.(2023·临江会考)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式,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D.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答案】A
【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则能使石蕊溶液变成蓝色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正确,符合题意;
B. 物质燃烧的反应都能放出热量,则能放出热量的反应不一定是物质燃烧的反应,比如灯泡通电会放热,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含氧化合物,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蓝色。
B、化学反应、物理变化都有可能会放热。
C、根据催化剂的特点“一变两不变”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两元一氧”分析。
9.(2023·临江会考)氯化铵常用作铁制品的除锈剂。不同温度时,氢化铵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3g
B.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仍有固体剩余
C.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约为31.5%
D.升温至60℃,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答案】B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g,烧杯中剩余固体的质量=50g-37g=13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再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烧杯中没有固体剩余,因为,2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37g,200g水最多溶解氯化铵的质量=37g+37g=74g>50g,故错误,符合题意;
C. 4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46g,升温至40℃,溶液的质量分数=≈31.5%,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5g,升温至60℃,50g氯化铵完全溶解,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计算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
10.(2022·本溪)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选项 实验内容 实验操作
A 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 除去氯化钾中的氯酸钾 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
C 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 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D 检验某化肥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答案】B
【知识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物质的元素组成;铵态氮肥的检验
【解析】【解答】A、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气味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加适量二氧化锰后,充分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虽然除去了杂质,但是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符合题意;
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说明甲烷中含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D、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研磨,闻气味,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产生刺激性气味,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羊毛纤维是蛋白质;
B.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引入了新的杂质;
C.点燃甲烷,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甲烷燃烧生成了水;
D.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
二、填空题
11.(2023·临江会考)现有三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①CO②NaHCO3③(NH4)2HPO4,其中,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 (填序号,以下同);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 ;复合肥料的是 。
【答案】②;①;③
【知识点】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解析】【解答】可用于焙制糕点发酵粉的是②,碳酸氢钠能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在空气中能燃烧的是①,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复合肥料的是③,磷酸氢二氨中含有磷、氮元素,属于复合肥。
【分析】根据碳酸氢钠、一氧化碳的性质,复合肥的概念分析。
12.(2022·广安)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语言。准确掌握学科用语,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请用化学用语或数字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1)下列微粒示意图中,有一个是阴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
(2)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成分是甲烷,3个甲烷分子表示为 。
(3)草酸(H2C2O4)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草酸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4)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原料中有硝酸钾,它也是一种复合肥,由K与构成,请写出硝酸钾的化学式 。
【答案】(1)Cl-
(2)3CH4
(3)+3
(4)KNO3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解析】【解答】(1)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特点是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图中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质子数17小于核外电子数18,是阴离子,符号是:Cl-;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的表示方法,用化学式来表示一个分子,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1省略);甲烷的化学式是CH4,故3个甲烷分子为3CH4;
(3)草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2x+(﹣2)×4=0,则x=+3价。
(4)根据化学式书写的原则,正价前,负价后,K是+1价,硝酸根是-1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硝酸钾的化学式是:KNO3。
【分析】(1)在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2)化学式前有数字,表示多个该分子。
(3)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
(4)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原则为:正价在前,负价在后,且满足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
13.(2023·临江会考)化学知识与生活、环境、健康等联系紧密。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
(2)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 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 。
【答案】(1)压强
(2)二氧化硫
(3)贫血
【知识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解析】【解答】(1)室温下,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2)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它燃烧时排放出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3)酱油是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有些酱油中加铁强化剂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
【分析】(1)压强升高,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大。
(2)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
(3)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
14.(2023·临江会考)请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
(1)燃气使用后,一定要关闭燃气总阀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 。
(2)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 。
【答案】(1)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防治水体污染
【知识点】保护水资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解析】【解答】(1)燃气使用后,一定要关闭燃气总阀门。从灭火原理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
(2)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方法分析。
(2)根据保护水资源的措施分析。
15.(2023·临江会考)“共享单车”是指在公共场所为大家提供服务的自行车。“共享单车”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的理念,颇受人们的喜爱。
(1)“绿色出行”是指对 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共享单车”采用实体轮胎可有效防止爆胎,而普通自行车夏天容易爆胎。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的原因 。
【答案】(1)环境
(2)C
(3)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增大
【知识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绿色出行”是指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
(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部件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普通自行车“夏天易爆胎”的原因夏天温度高,分子间间隔会增大。
【分析】(1)根据“绿色出行”的意义分析。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
(3)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高,分子间间隔会增大。
三、简答题
16.(2023·临江会考)选用白磷、锥形瓶、气球、天平等药品和器材,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你认为是否仍能得出述结论,并请说明理由。 。
(3)实验结论是 。
【答案】(1)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能,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要确认化学反应已经发生,本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2)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仍能得出述结论,原因是剩余白磷未参加反应,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3)实验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分析】(1)根据白磷燃烧现象分析。
(2)根据反应结束后,若白磷有剩余,没有影响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分析。
四、流程题
17.(2023·临江会考)钢铁冶炼的部分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充入氮气的作用是: 。
(3)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
【答案】(1)
(2)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合理即可)
(3)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解析】【解答】(1)赤铁矿石冶炼成生铁的反应原理是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
(2)在钢水铸件机中,高温钢水加工成钢制零件时,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充入氮气的作用是:作保护气,防止铁在高温下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3)流程的最后一道操作是涂层(即在金属制品表面进行喷漆或搪瓷等),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和水,防止金属制品生锈。
【分析】(1)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
(2)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3)根据防止金属生锈的措施分析。
五、实验题
18.(2023·临江会考)如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验满的方法是 。
(2)实验室可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则下列结论无法得到的是____。
A.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 B.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C.甲烷不与水反应 D.甲烷密度小于空气
【答案】(1);D;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
(2)B;C
【知识点】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气体制取装置的探究
【解析】【解答】(1)实验室可用装置A制取氧气,装置A中试管口没有堵棉花,适合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若要得到较干燥的氧气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收集装置是D,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氧气。
(2)实验室可用A、E装置制取甲烷气体,装置A适合固固加热型反应,说明实验室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装置E为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说明甲烷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则所以无法得到甲烷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小 、甲烷不与水反应,故答案为:B C。
【分析】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验满的方法。
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
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六、科学探究题
19.(2023·临江会考)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了酸、碱、盐的部分性质。
【实验一】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开始后将注射器内的液体逐滴注入烧瓶内。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c点所示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 (填化学式);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
②溶液的pH 。
(4)【实验二】探究NaOH和CO2的反应。
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b点时推入稀盐酸。瓶内强变化如图4所示:
b点的溶质为 。
(5)e点的压强小于4点可能的原因是 。
(6)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则图中 点时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答案】(1)
(2)NaCl
(3)降低到7以下(或“降低到7”;或“≤7”)
(4)NaOH、Na2CO3
(5)CO2部分溶于水
(6)d
【知识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2)图2 c点所示溶液的pH <7,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并且盐酸过量,生成的溶液是氯化钠与盐酸的混合溶液,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是NaCl。
(3)能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①溶液的颜色从红色变为无色;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酸性、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②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如果溶液的pH降低到7以下(或“降低到7”;或“≤7”),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4)用如图3装置进行实验,a点时推入NaOH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b点时推入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瓶内强变化如图4所示:b点压强开始不变,说明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所以b点的溶质为NaOH、Na2CO3。
(5)e点的压强小于4点可能的原因是CO2部分溶于水。
(6)若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酚酞,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图中d点碳酸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溶液中没有氢氧化钠,也没有了碳酸钠,只有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则图中d点时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
【分析】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中性、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七、计算题
20.(2023·临江会考)若集气瓶中的CO2共0.88g,要将其完全吸收至少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多少g?(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6g
解:需要NaOH的质量为x
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
答: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16g。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
【分析】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二氧化碳的质量,未知量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