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检测题(答案)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科研成果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
A.开发研制对抗新冠病毒的疫苗
B.化学纳米传感器应用于快速诊断,检测新冠病毒
C.发现快速射电暴的新源头——磁星
D.重新设计大分子单体,制造更易回收的塑料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所述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
A.燃烧匙 B.分液漏斗 C. 试管夹 D.烧杯
4.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
A.易燃易爆药品放在火源附近 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
5.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6.下图所示仪器没有经过磨砂处理的是( )
A.集气瓶 B.滴瓶 C.广口瓶 D.烧杯
7.下列实验项目与所选仪器对应错误的是( )
A.盛放固体的药品——细口瓶  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D.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8.工厂储存天然气的容器上应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9.小明发现将食盐溶于水后,杯子中的液体仍然是澄清透明的。为了探究杯中水的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蘸了一点放在嘴里尝了尝,发现水变咸了。“发现水变咸了”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收集证据  D.获得结论
10.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氯化钠固体 B.塞紧橡胶塞 C.闻气体气味 D.振荡试管
11.如图所示为排水集气法,用此方法收集的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 )
A.不溶于水的气体
B.溶于水的气体
C.和水反应的气体
D.不溶于水和不与水反应的气体
12.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煤作燃料  B.用金刚石裁玻璃
C.用铁制门窗  D.用冰块制冰雕
13.在初中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某同学抽到“试题三:给液体加热”,考试结束时,老师发现他使用的试管破裂了,其原因可能是( )
A.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B.液体的量超过试管容积的
C.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便开始加热 D.先用外焰均匀加热,再固定位置加热
14.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氧气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15.下列各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检查中,能说明装置漏气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0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①臭氧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密度比氧气大,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②臭氧性质不稳定,一旦受热,或遇高电压时容易转化成氧气。
③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写出臭氧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
(2)臭氧的化学性质________(写一条);
(3)臭氧的用途:________ ;
(4)氧气转变成臭氧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5)把臭氧加压降温后转变成液态的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6)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你任举一种物质________,说出其利弊:________。
17.(10分)(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①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__________;
②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___________;
③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④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__________;
⑤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_;
⑥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_____。
(2)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减少实验误差 D.防止液体溅出
①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___________。
②试管加热后,不能立即用水冲洗试管:___________。
③实验后用剩的药品,不放回原瓶:___________。
④量取8 mL液体时,选用10 mL量筒而不选用100 mL量筒:___________。
18.(10分)如图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___________,细口瓶的塞子要_________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先对试管进行___________,然后用酒精灯的___________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_________,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
(5)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由___________(填“试管底部”或“试管口”)套上、取下。
19.(10分)小李同学和王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的实验如下:小李同学用玻璃管向盛满水的集气瓶中吹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将另一集气瓶充满新鲜的空气,将两根燃着的小木条,分别移到两只集气瓶口处移开玻璃片,慢慢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实验现象;王老师将塑料袋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向袋内吹气,收集一定体积呼出的气体,利用仪器侧定气体成分(见下表)。
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吸方式呼出气体中部分气体的含量(体积分数)比较
成分 室内空气 正常呼出的气体 变化值
氧气 20.77% 17.17% 3.60%
二氧化碳 0.056% 3.67% 3.6l%
水蒸气 1.98% 2.50% 0.52%
(1)人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外,还含有主要物质是_________。
(2)小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偏小,原因是_________。
(3)小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休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4)①由表可以看出,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_________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同。
②人体内的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写出葡萄糖与氧气在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
20.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为探究灯焰温度,科研人员用特殊的测温装置进行实验(如图),结果如下表示(探头位置是指测温探头离灯芯的垂直高度)。
火焰 焰心 内焰 外焰
探头位置/cm 0.5 1.5 2.5 3.0 3.5 4.0 4.5
火焰温度/℃ 537 670 775 806 801 750 667
平均温度/℃ 603 794 708
(1)根据上表数据,灯焰三部分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_______。
(2)根据上表数据,加热实验时,被加热的仪器或物品应该放置在_______位置较适宜。
(3)灯焰焰心温度较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
(4)实验中,若燃着的酒精灯中酒精不足,现要添加酒精,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
(5)猜想:在酒精灯灯芯内插入一根粗的铜丝,点燃酒精灯,酒精灯的燃烧会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共20分)
21.(20分)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火焰的焰心进行了如下探究。
经查阅资料可知:蜡烛的主要成分为石蜡。白色固体、质软、沸点低。
(1)点燃蜡烛,将一根小木条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___________。
(2)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其燃烧产物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向焰心处斜向插入一支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 (物理性质)、___________(化学性质)。
(4)猜想和验证:完成下列操作和现象描述。
猜想 操作 现象 结论
假设I: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 在未点燃的短玻璃管上口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假设①不成立
假设Ⅱ:焰心气体含石蜡蒸气 取一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火焰点燃 ___________ 假设②成立
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 ___________
(5)由以上可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参考答案
1.C 2.B 3.A 4.D 5.B 6.D 7.A 8.B 9.C 10.C 11.D 12.A 13.C 14.C 15.D
16.(1)淡蓝色、有鱼腥味(合理即可) (2)受热易转化成氧气(合理即可) (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4)化学 (5)物理 (6)水(合理即可) 利:水是生命之源;弊:水灾等(合理即可)
17.(1)①试管夹 ②药匙 ③胶头滴管 ④酒精灯 ⑤试管 ⑥集气瓶 (2)①B ②B ③A ④C
18.(1)向着手心或对着手心 倒放 (2)C (3)预热 外 (4)刷洗(或“洗涤”) 聚成水滴 成股流下 (5)试管底部
19.(1)氮气 (2)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 (4)①氧气和二氧化碳 ②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20.(1)焰心、外焰、内焰 (2)离灯芯2.5~3.5cm(或内焰或3.0cm)处 (3)酒精燃烧不充分 (4)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并冷却到室温(或“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再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5)更旺
21.(1)温度最低 (2)水 二氧化碳 (3)气态 可燃性 (4)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 澄清石灰不变浑浊 没有出现火焰(或“不能被点燃”) 玻璃管内壁附着白色固体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
" ()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陕西省咸阳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