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酸和碱 过关检测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过关检测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所对应的关系错误的是(  )
A.酚酞—酸碱指示剂 B.硝酸钾—复合肥
C. —氧化物 D. —纯碱
2.下列有关实验叙述不符合事实的是 (  )
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溶液会增重
B.向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C.在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D.把Fe丝分别插入ZnSO4和AgNO3溶液中可以验证Fe、Zn、Ag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3.下列有关NaOH和Ca(O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易溶于水 B.溶液的pH都大于7
C.溶液都可检验CO2 D.都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读液体体积
B.称量固体质量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5.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原子结构模型
B.化合物和氧化物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含钙物质转化关系
6.小明发现月饼盒里的脱氧剂部分呈红褐色,查阅资料得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他猜想这包脱氧剂中可能含有:①Cu和C;②Fe2O3和C;③Fe3O4和C;④Fe3O4、C和Fe;⑤Fe2O3、C和Fe,其中猜想合理的是(  )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⑤ D.④⑤
7.苯甲酸(C6H5COOH)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其酸性比醋酸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14:1
C.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7:6:2
D.苯甲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g
8.向某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A. B.
C. D.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实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水能灭火,所以电脑一旦失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10.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  )
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
B.图②表示向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
C.图③表示将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
D.图④表示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11.对以下实验的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黄色沉淀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油除油污不是乳化现象
B.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用pH试纸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则测量结果会偏小
D.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品尝到酸酸的食物,比如柠檬、酸奶…,因此,人们常认为有酸味的物质就是酸.但是,这种判断方法是错误的,在化学世界里,“酸”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而“碱”是在水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二者一见面,就会“水火不容”﹣﹣结合成水.
我们平时吃柠檬、苹果的时候感觉到酸酸的,那它们是酸性食物吗?答案:不是.因为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例如,酸性食物有肉、蛋、鱼、油脂、糖类等;碱性食物有蔬菜、茶叶、水果(高糖水果除外)、豆制品、牛奶等.
(1)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 .
A.硫酸 B.碳酸氢钠 C.醋酸
(2)请写出有氯化钠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研究发现,多吃碱性食物有益健康.判断食物的酸碱性的依据是 .
A.人体的味觉
B.食物溶于水中的酸碱性
C.食物在体内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
14.
(1)某化学小组同学在一次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向A中注入足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   ,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注入一定量稀硫酸,无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所得的红色溶液B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B中含有哪些溶质?(不考虑酚酞)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为:Na2SO 4、NaOH;乙猜想为:Na2SO4、H2SO4;
丙猜想为:Na2SO4、Na2CO3;丁猜想为:Na2SO4、Na2CO 3、NaOH;
【表达与交流】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    猜想不成立,理由是   。
(2)【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但需要考虑可溶性生成物和剩余的可溶性反应物,还要结合   ,进行合理猜想。
(3)【探究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溶液B,加入足量BaCl2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仍为红色,得出结论丁猜想成立。
【评价与交流】请你对甲同学由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评价   。
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乙认为可取一定量溶液B,加入   即可验证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乙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4)【归纳与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时,不但要考虑所加入试剂只与   反应产生明显实验现象,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量要适当,才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
15.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向盛有一定量稀盐酸的密闭隔热容器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利用数字传感器测出反应时间与溶液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①甲同学得出结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放热。乙同学不同意他的观点,乙同学的理由是   。
②丙同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于是三位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NaOH;
猜想三:   。
③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猜想    一定不正确。
④为了验证其余猜想,丙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     猜想三正确
(2)丁同学在试管中加入约1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边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   为止,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1)【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3)【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
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请你帮他完成。
实验方案 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 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   7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溶液中有H2SO4
(4)【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不正确,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不正确,请写出其中一处实验操作的不正确是   。
17.酸、碱、盐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物质.
(1)盐酸及时盐化工的重要产品,又是生产硅材料的重要原料,图1归纳出了盐酸与其他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Ⅰ能发生反应,“→”表示转化)
①若X是与其他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则X可能是   (填化学式);
②根据图1所示物质间关系,写出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A﹣F六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如图是它们之间的关系,请回答:
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是   ;F可能是   .
②写出A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氯化铁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100 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2)请按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无色的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成红色,酚酞可用作酸碱指示剂,故A不符合题意;
B、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三种,硝酸钾中含有氮、钾属于复合肥,故B不符合题意;
C、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a2O2属于氧化物,故C不符合题意;
D、NaOH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纯碱是碳酸钠,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分析,掌握化肥的种类及判断方法、氧化物定义和氢氧化钠的俗名是解题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答】A、打开盛有浓硫酸的试剂瓶盖,浓硫酸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会增重,A不符合题意;
B、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中,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加入过量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B不符合题意;
C、在某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这是因为碳酸根离子也能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银,C符合题意;
D、把Fe丝分别插入ZnSO4和AgNO3溶液中,伸入硫酸锌溶液的铁丝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说明锌比铁活泼,伸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铁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说明铁比银活泼,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分析
C、根据碳酸银也不溶于水分析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前民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起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NaOH和Ca(OH)2分别易溶于水、微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NaOH和Ca(OH)2均显碱性,它们溶液的pH都大于7,故选项说法正确.
C、检验二氧化碳应使用澄清的石灰水,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分析】A、根据NaOH和Ca(OH)2的溶解性,进行分析判断.
B、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C、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A
【解析】【解答】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正确;
B、根据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因此称量固体操作错误;
C、过滤实验中用用玻璃棒引流,图中无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图示操作错误;
答案:A.
【分析】A、根据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
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根据过滤操作解答;
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解答.
5.【答案】D
【解析】【解答】A. 原子结构模型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错误。
B.物质的分类中,化合物包括氧化物,二者是包含关系。错误。
C.燃烧条件:可燃物、氧气、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错误。
D.氧化钙和水反应可以得到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钙,高温煅烧碳酸钙可以得到氧化钙。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可 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多建立模型来学习化学。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及铁锈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判断。由题意可知,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在脱氧时,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稳定;铁粉与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呈红褐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如果铁全部生成了铁锈,这包脱氧剂中只有Fe2O3和C;如果铁粉部分生成铁锈,这包脱氧剂中含有Fe2O3、C和Fe。脱氧剂中含有铁粉和活性炭,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脱氧后的物质中不可能含有铜,A不符合题意;由铁生锈可知,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3O4,B、D不符合题意;由脱氧剂的脱氧情况可知,②⑤猜想合理,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猜想,铁粉生锈呈红褐色,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学性质稳定,据此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由题意,苯甲酸的酸性比醋酸强,显酸性,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故正确;
B.苯甲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14:1,故正确;
C.由苯甲酸的化学式可知,苯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为7:6:2,故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酸性溶液的pH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
D.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
8.【答案】C
【解析】【解答】盐酸呈酸性,pH小于7,氢氧化钠呈碱性,pH大于7,向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由小于7逐渐到大于7,观察选项,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分析。
9.【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中和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B、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故选项推理正确.
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选项推理错误.
D、水能灭火,但电脑一旦失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B.
【分析】A、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B、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器着火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A、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中性物质,碱性不断减弱至恰好反应时pH=7,再滴加盐酸酸性会不断增强,但不可能达到pH=1,故此选项正确.
B、镁与锌是镁的活动性较强一些,加入盐酸时应该是镁反应较快,而图象是体现锌的速度快一些,故此选项错误.
C、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的过程,是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变大,达到饱和时再恒温蒸发时溶液一直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上反映的最后图象上升,故此答案错误.
D、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一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而图象反映的是一开始滴加时无沉淀生成,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分析】此题是关于酸碱盐之间的反应进行考查,结合图象分析相关的反应过程是解题的根本.
A、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
B、镁与锌是镁的活动性较强一些,加入盐酸时应该是镁反应较快.
C、一定质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至有晶体析出的过程,是溶液由不饱和变成饱和的过程,饱和后再蒸发水分时溶液会一直是这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D、向氢氧化钠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硫酸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
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
【解答】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C.点燃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正确;
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是红褐色沉淀,故错误。
故选D
12.【答案】A
【解析】【解答】A、汽油能溶解油污,汽油除油污是利用的溶解原理,A符合题意;
B、没有指明温度,无法比较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小,B不符合题意;
C、用pH试纸测某酸性溶液的pH时,若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溶液的酸性变弱,当溶液呈酸性时,pH小于7,酸性越弱,pH越大,则测得的pH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不符合题意;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将浓盐酸和浓硫酸敞口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浓硫酸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两者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解答
B根据溶液的饱和与否与温度有关解答
C根据酸性溶液pH越大酸性越弱解答
D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解答
13.【答案】(1)A;C
(2)NaOH+HCl=NaCl+H2O
(3)C
【解析】【解答】解:(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所以硫酸、醋酸属于酸,碳酸氢钠属于盐,故选:AC;(2)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3)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故选:C.
故答案为:(1)AC;(2)NaOH+HCl=NaCl+H2O;(3)C.
【分析】(1)根据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进行分析;(2)根据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分析;(3)根据判断食物的酸碱性,是根据食物进入人体后生成的最终代谢物的酸碱性而定进行分析.
14.【答案】(1)Na2CO3+Ba(OH)2=2NaOH+BaCO3↓(“↓”不写不扣分);乙;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而Na2SO4溶液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不能含有H2SO4,所以乙错误。
(2)实验现象
(3)不正确,若溶质为Na2SO4、NaOH,加入足量BaCl2溶液,Na2SO4与BaCl2也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不参加反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丁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或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溶液仍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但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硫酸钠作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足量(过量)稀盐酸(稀硫酸或稀硝酸)
(4)(一种)待检验物质或(一种)可能存在的物质
【解析】【解答】(1)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方程式为 Na2CO3+Ba(OH)2=2NaOH+BaCO3↓
【表达与交流】 由于所得溶液是红色的,所以溶液是碱性的,因此乙的猜想不成立,理由可以是 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而Na2SO4溶液显中性),稀硫酸显酸性,不能含有H2SO4;
(2) 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但需要考虑可溶性生成物和剩余的可溶性反应物,还要结合 实验的现象,进行合理的猜想;
(3)甲同学的猜想是不正确的, 若溶质为Na2SO4、NaOH,加入足量BaCl2溶液,Na2SO4与BaCl2也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氢氧化钠不参加反应),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也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丁猜想成立的结论不正确。或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后,溶液仍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但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而硫酸钠作为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可溶于水的生成物一定存在,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碳酸钠 ,碳酸盐和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因此 在甲同学实验的基础上,乙认为可取一定量溶液B,加入 稀盐酸或稀硝酸 即可验证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乙同学取该试剂进行实验,最终确定了滤液中的溶质成分。
(4)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能够总结出:在确定化学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时,不但要考虑所加入试剂只与 (一种)待检验物质或(一种)可能存在的物质 反应产生明显实验现象,还要考虑所加试剂的量要适当,才可以确定溶液中的溶质。
【分析】(1)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析;根据酚酞溶液只与碱性溶液变红色分析
(2)根据实验现象是判断化学反应的一个依据分析
(3)根据 碳酸钠与硫酸钠都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分析
(4)在分析反应后的物质的成分时要考虑反应是否过量
15.【答案】(1)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也能使温度升高;NaCl和HCl;二;产生气泡
(2)由红色变成无色;
【解析】【解答】(1)由题意可知加入的是氢氧化钠固体,如图随时间变化温度升高,不能排除氢氧化钠遇水能放出热量的可能;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反应物过量则会与生成的氯化钠混在一起,故反应后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或氯化钠和盐酸,故填:氯化钠和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由于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故推知不可能有氢氧化钠;猜想二一定不正确;
另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结论是猜想三正确,即溶液中有盐酸和氯化钠,盐酸能与锌反应生成氢气,故现象为:产生气泡;
(2)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随着加入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逐渐反应至恰好反应时,溶液显中性,酚酞回无色,故填:无色;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生成的氯化钠,可能有盐酸或氢氧化钠一种剩余,结合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分析。
16.【答案】(1)
(2)猜想四
(3)氢氧化钠或NaOH;小于或<;有气泡产生【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4)把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解析】【解答】学生板演:
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假设猜想:
乙组同学认为猜想四是不合理的,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不能共存;
实验探究:
(1)因为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在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2)用pH试纸测试,得出结论是溶液中有H2SO4,说明溶液显酸性,pH值小于7;
滴加Na2CO3溶液,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有H2SO4,硫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现象是有气泡产生;
评价反思:【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不正确:一处是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一处是滴加BaCl2溶液,结论不一定是溶液中有硫酸,因为硫酸钠也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其中实验操作的不正确则是直接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
【分析】(1)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分析;
(2)根据能反应的物质不能共存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钠与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硫酸的溶液呈酸性分析;
(4)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
17.【答案】(1)CuO;Na2CO3+2HCl=2NaCl+H2O+CO2↑
(2)CaO;H2SO4;Ca(OH)2+Na2CO3═CaCO3↓+2NaOH;CaO+H2O═Ca(OH)2
【解析】【解答】解:(1)①因为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盐反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又因为氢氧化钠属于碱,碳酸钠属于盐,就少了碱性氧化物反应这种类型,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学过的最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氧化铁、氧化铜等;故答案为:Fe2O3(CuO);②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2)①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各种物质都满足转换关系,故答案为:CaO H2SO4②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故答案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故答案为:CaO+H2O═Ca(OH)2.
故答案为:(1)①Fe2O3(CuO);②Na2CO3+2HCl=2NaCl+H2O+CO2↑;(2)①CaO,H2SO4;②Ca(OH)2+Na2CO3═CaCO3↓+2NaOH; CaO+H2O═Ca(OH)2.
【分析】(1)①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酸能与碱反应,酸能与盐反应,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可解答此题;②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实质,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①根据A、B、E放入水中能使酚酞变红,说明三种物质在水中显碱性,B、D为氧化物,A、B、E、F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说明B是氧化钙,A就是氢氧化钙,E是一种显碱性的盐,所以E就是碳酸钠,C就是碳酸钙,D就是水,F是一种强酸,将推出的各种物质验证即可,②根据推出的反应物、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
18.【答案】(1)2.14
(2)NaOH+HCl═NaCl+H2O;FeCl3+3NaOH═Fe(OH)3↓+3NaCl
(3)解:由图可知,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72g﹣160g=12g;
设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FeCl3+ 3NaOH═ Fe(OH)3↓+3NaCl
  120 107
  x 2.14g
解得x=2.4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
与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60g×20%=32g
NaOH+ HCl═NaCl+H2O
40 36.5
32g y
解得y=29.2g
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 =29.2%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14g。(2)酸首先要和氢氧化钠反应,当酸反应完后,氯化铁才和氢氧化钠反应,故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FeCl3+3NaOH═Fe(OH)3↓+3NaCl。
【分析】(1)根据 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图可知,生成沉淀否质量为2.14克;
(2)向含有少量氯化铁的盐酸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要先与稀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铁反应,
(3)根据图像知道与氯化铁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2克,则根据沉淀氯化铁的质量2.14克,利用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出12克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则能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再根据图像可知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根据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可计算出与稀盐酸反应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在利用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方程式即可计算出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则可以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四川省巴中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