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练习题-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只用石蕊试液就能将下列各组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NaCl、NaOH、NaNO3 B.NaOH、H2SO4、KNO3
C.HCl、NaCl、Na2SO4 D.Na2SO4、KOH、Ba(OH)2
2.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其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请选择一种试剂来证明某瓶水是蒸馏水还是自来水: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下列化学式能正确表示物质组成的是
A.氢氧化镁—MgOH B.高锰酸钾—KmnO4
C.氧化铁—Fe2O3 D.碳酸钠—NaCO3
4.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称固体质量 C. 读液体体积 D. 测溶液pH
5.A、B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表示物质间可以直接转化)。其中A、B对应的物质不合理的是
A.Cu、CuO B.H2O、O2 C.Ca(OH)2、CaCO3 D.CO2、Na2CO3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钛合金制人造骨 B.盐酸除铁锈
C.液氧用于火箭发射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中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为氧化物
B.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则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酸
C.碱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则含量氢氧元素物质一定是碱
D.点燃H2、O2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则点燃CO、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发生爆炸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量取液体时读数 B. 稀释浓硫酸
C. 过滤 D. 酸碱中和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
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
C.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
10.如图所示为生活中常见物质的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可加草木灰中和其酸性
B.酱油是显碱性的食品
C.肥皂液和厕所清洗剂的混合液一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D.胃酸过多的人可多吃柠檬和橘子
11.向盛有60g15%的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烧杯中的某些量随着稀硫酸的滴加,其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 B. C. D.
12.猜想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思维,下列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
A.某物质燃烧出现火星四射现象,该物质中可能含有铁
B.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该物质中可能含有三种元素
C.某反应生成物是盐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酸和碱
D.某物质经检测属于氧化物,该物质可能是碳酸钠
二、填空题
13.“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请结合下图所示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C方框内乙粒子的符号:乙_________。
(2)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上述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填粒子符号,下同)和_________结合成H2O分子。
14.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氯化氢(HCl)气体的水溶液是盐酸,溴化氢(HBr)气体的水溶液是氢溴酸,无色液体,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可以看到有白雾生成。氢溴酸有强酸性,能与除铂、金和钽等金属外的很多金属发生反应。
(1)由“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看到白雾”这一现象,可知氢溴酸具有______(填性质),所以氢溴酸的保存方式是______。
(2)请写出氢溴酸与铁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_。
(3)某化学小组为了探究溴化氢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上述的操作和相关现象分析,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溴化氢溶于水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B.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看到蓝色喷泉
C.溴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D.试管内液体的pH<7
15.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红磷 ②氢氧化铝 ③火碱 ④二氧化锰 ⑤硫酸铜 ⑥酒精 中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
(2)实验室制氧气常用的催化剂是____。
(3)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____。
(4)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
(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用的固体单质是____。
(6)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____。
16.用氢氧化钠中和一定量的盐酸时,溶液的pH与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滴入溶液质量为n时,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
(2)若把氢氧化钠换为熟石灰进行该实验则当加入熟石灰ng时,溶液的pH可能处于_____(填“a”“b”或“c”)点。
三、推断题
17.A~F是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俗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指向生成物。)其中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H和I由三种元素组成,H不溶于稀硝酸, I是红褐色沉淀。请回答下面问题:
(1)物质I的化学式是_____; 物质E的化学式是_____。
(2)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
(3)物质F属于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4)物质C的一种用途_____。
(5)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实验题
19.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装置,回答问题:
(1)图中标有序号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A和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______。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并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若用该装置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收集过程中,检验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20.实验室有以下三组实验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Ⅰ的实验操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从该图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图Ⅱ所示装置干燥并收集的气体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装置Ⅲ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你推断该气体可能为________(填化学式),请使用最简单的方法验证你的推断: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某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溶液的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5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3.42%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参加反应的Ba(OH)2溶质质量共有______g。
(2)滴加Ba(OH)2至50g时,烧杯内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3)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1%)。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后的废液成分进行研究。取废液100g,逐滴滴加10.6%的碳酸钠溶液。用pH传感器测得废液的pH随所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CD段溶液pH>7的原因是__________;计算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计算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详解】A. 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蓝,NaNO3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石蕊试液不能将三种溶液区别开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NaOH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蓝,H2SO4溶液显酸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KNO3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石蕊试液能将三种溶液区别开来,此选项符合题意;
C. HCl溶液显酸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NaCl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Na2SO4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石蕊试液不能将三种溶液区别开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Na2SO4溶液显中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KOH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蓝,Ba(OH)2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蓝,用石蕊试液不能将三种溶液区别开来,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A、蒸馏水为中性,自来水中含有盐酸为酸性,都不能使酚酞变色,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和盐酸 、HClO都不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盐酸、HClO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银与蒸馏水不反应,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A、氢氧化镁化学式为,故A不正确;
B、高锰酸钾化学式为,故B不正确;
C、氧化铁化学式为,故C正确;
D、碳酸钠化学式为,故D不正确。故选C。
4.C
【详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且烧碱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错误;C、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测溶液的pH时,应将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错误。故选C。
5.C
【详解】A、铜加热生成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铜,不符合题意;
B、水通电生成氧气,氧气和氢气点燃生成水,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生成碳酸钙,而碳酸钙无法生成氢氧化钙,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钛合金与骨骼具有相似相容性的性质,该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钛合金的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B、盐酸除铁锈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盐酸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属于氧气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熟石灰显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属于熟石灰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D
【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故氧化物中含氧元素,但是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为氧化物,可能是含氧化合物,如:KMnO4,故A错误;
B、酸能使石蕊溶液变红,但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物质不一定是酸,只能说显酸性,故B错误;
C、碱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但含量氢氧元素物质不一定是碱,如:NH4NO3属于盐,故C错误;
D、H2、CO属于可燃性气体,点燃H2、、CO和O2的混合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故D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故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故错误;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但无明显变化;向滴加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故选D。
9.C
【详解】A. 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可用水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两种固体,选项正确;
B. 二氧化锰遇水不产生气泡,遇到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所以可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两种液体,选项正确;
C. 氯化钡遇到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均产生白色沉淀,所以用氯化钡溶液不能鉴别碳酸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选项错误;
D. 石蕊试液遇到二氧化碳变红,遇到一氧化碳不变色,可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选项正确,故选C。
【点睛】物质溶于水后溶于温度的“两高一低”:
1、溶于水后溶于温度升高的物质是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等;
2、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的物质有硝酸铵。
10.A
【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值=7,显中性;
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
【详解】A、花盆内的土壤显酸性,草木灰的pH值大于7,显碱性,所以可加草木灰反应掉其中的酸类物质,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酱油的pH值小于7,是显酸性的食品,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肥皂液的pH值大于7,厕所清洗剂的pH值小于7,它们的混合液可能显中性、或者碱性、或者酸性,所以不一定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柠檬和橘子的pH值小于7,显酸性,所以胃酸过多的人不可多吃柠檬和橘子,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详解】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故沉淀质量逐渐增加,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钡显碱性,故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pH逐渐减小至小于7,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零,待完全反应后,稀硫酸过量,溶质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题意;
D、随着稀硫酸的不断加入,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D
【详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不符合题意;
B、某物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C、某反应生成物是盐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可能是酸和碱,不符合题意;
D、某物质经检测属于氧化物,该物质不可能是碳酸钠,碳酸钠是由碳、钠、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故选D。
13.(1)
(2) H+ OH-
【解析】(1)
该反应为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硫酸钠化学式Na2SO4,所以乙为。
(2)
该反应溶液中的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变,发生改变的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成H2O分子。
14.(1) 挥发性
密封保存
(2) Fe+2HBr=FeBr2+H2↑ 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ACD
【详解】(1)根据“氢溴酸是一种和盐酸性质非常相似的一种酸”和“打开盛氢溴酸的试剂瓶盖看到白雾”可知,氢溴酸具有挥发性,白雾是挥发出来的溴化氢和水蒸气形成的。所以应密封保持,防止挥发。
(2)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知,氢溴酸和铁反应生成溴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3)A、向收集有溴化氢的试管中挤入水,溴化氢溶于水,试管内气体减少,使试管内压强减小,正确;
B、溴化氢溶于水形成氢溴酸,为酸性,不能使酚酞变为蓝色,错误;
C、从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溴化氢可知,溴化氢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确;
D、溴化氢溶于水形成氢溴酸,为酸性,pH<7。正确。
故选ACD。
15. ⑥ ④ ② ③ ① ⑤
【详解】(1)碘酒中的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
(2)实验室制氧气常用的催化剂是二氧化锰;
(3)氢氧化铝是难溶于水的弱碱,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是氢氧化铝;
(4)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烧碱;
(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用的固体单质是红磷;
(6)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和氢氧化钙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所以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
故答案为(1)⑥;(2)④;(3)③;(4)②;(5)①;(6)⑤。
16.(1)氯化钠 NaCl
(2)a
【解析】(1)
由图可知,滴入溶液质量为n时,溶液的pH为7,溶液呈中性,则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的溶质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其化学式为NaCl,故填NaCl。
(2)
由化学式NaOH可知,氢氧化钠中,Na与OH的质量比=23;17,Ca(OH)2中,Ca与OH的质量比为40;34=20;17,即氢氧化钙中OH的质量分数大一些,则把氢氧化钠换为熟石灰进行该实验则当加入熟石灰ng时,溶液中剩余一些氢氧根离子,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溶液的pH可能处于a点,故填a。
17. 熟石灰或消石灰 H2O
【分析】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是氢氧化钙,A和C能相互转化,C是水,B和A反应,B和E反应,E是胃酸的主要成分,E是盐酸,B是碳酸钠,D和B反应,D生成C、E,D是硫酸,D和F反应,F生成C,F和E反应,F是碱。
【详解】(1)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是氢氧化钙,故A物质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
(2)A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是氢氧化钙,A和C能相互转化,C是水,故C物质的化学式为H2O。
(3)D→E的反应是硫酸和氯化钡生成硫酸钡和盐酸,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 Fe(OH)3 H2SO4 复分解反应 碱 灭火或人工降雨等(合理即可) Fe2O3+3CO2Fe+3CO2
【分析】A~I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是红色粉末,A、C常温下是气体,A、B高温会生成C、D,所以B是氧化铁,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C就是二氧化碳,D是铁,氧化铁和E会生成G,所以E是酸,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H不溶于稀硝酸,所以H是氯化银或硫酸钡,H和I中含有一种相同元素,所以含有的相同的元素是氧元素,则H是硫酸钡,I是氢氧化铁,G是硫酸铁,F是氢氧化钡,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详解】由分析可知(1)I是Fe(OH)3,E是H2SO4;
(2)通过推导可知,反应②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的反应,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通过推导可知,F是氢氧化钡,属于碱类物质;
(4)物质C是①的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所以可以用来灭火;
(5)反应①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9. 锥形瓶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BFE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详解】(1)根据图示信息,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
(2)A装置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C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氧气,加热一段时间后,会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这时排出的是试管内的空气,待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的冒出时,此时是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故分别填: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应该选择固液不需要加热的发生装置,即B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为了探究石蜡燃烧的产物,因为该过程需要干燥氧气,可以用浓硫酸干燥氧气,要先干燥后收集,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BFE;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故分别填:BFE;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20.(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装置不漏气
(2)不与浓硫酸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3) O2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是O2
【详解】(1)装置1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时要注意“一浸、二握、三看”,若导气管口产生了气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做干燥剂,该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说明它不能与浓硫酸反应;另该气体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3)通过装置Ⅲ的发生装置可知该气体可用固体和液体反应制取,通过收集装置可知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能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或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氧气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收集的是O2;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为二氧化碳。
21.(1)3.42
(2)<
(3)设与100g氢氧化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的质量为
解得
则50g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2%。
【解析】(1)
由图像可知,当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为100g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为零,此时硫酸和氢氧化钡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氢氧化钡质量为 100g×3.42%=3.42g;
(2)
由图像可知,加入100g氢氧化钡溶液时硫酸全部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所以加入50g氢氧化钡溶液时,硫酸过量,溶液整体呈酸性,pH<7;
(3)
见答案。
22.(1)CaCl2、HCl(2)溶液中含有碳酸钠且碳酸钠溶液显碱性;1.11%(3)128.12g
【分析】根据PH变化可分析反应后溶液的溶质还有过量的盐酸和盐酸先与碳酸钠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
【详解】(1)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因此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氯化钙,从图中分析,溶液呈酸性,因此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盐酸,因此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钙和氯化氢,化学式为:CaCl2、HCl。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pH由小变大,B~C段表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pH不变,C~D表示碳酸钠过量,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pH增加;由图分析与氯化钙反应消耗10g碳酸钠溶液,因此CaCl2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g×10.6%=1.06g,由反应方程式可计算氯化钙的质量;
设100g废液中CaCl2的质量为x,
x=1.11g
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100g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
(3)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原来废液100g,加上A~C参加反应的碳酸钠30g,减去A~B反生成的气体和B~C段生成的沉淀;A~B段表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从图中分析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0g,因此稀盐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20g×10.6%=2.18g;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x=0.88g
答: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0.88g。
B~C段表示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由图分析与氯化钙反应消耗10g碳酸钠溶液,因此CaCl2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g×10.6%=1.06g;
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y,
y=1.0g
答:生成的碳酸钙质量为1.0g。
因此充分反应至C点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30g-0.88g-1.0g=128.12g。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种溶液与混合溶液问题,涉及pH变化,反应先后顺序和相关物质质量计算问题等,做此类题的关键是分析反应发生的实质,从而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再结合图标先关数据进行计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