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2023年滁州市定远县西片区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2分)
1. 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棉花纺线 B. 用沙土修筑城墙 C. 在甲骨上刻字 D. 粮食酿酒
2. 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的花生清洗后再食用 B. 用食盐水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C. 夜晚在房间里闻到煤气味,立即开灯检查 D. 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3. “含氟牙膏”中的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B. 氟属于金属元素
C. 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D. 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4. 我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的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体现中国在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作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 B. 提倡低碳出行 C. 禁止使用化肥 D. 建自然保护区
5. 下列生产、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
A. 用霉变的花生榨油
B. 火车站站台没有必要设置安全线
C. 汽车在夜间行驶可以在车内开灯
D. 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6. 人体内一些液体的正常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 血液 B. 胆汁
C. 胃液 D. 胰液
7. 人工造雪机造雪气温须达到度以下,保持一定的水量、且水温不超过度才可以造雪。造雪时一定要看好天气和空气的干湿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通过造雪机制成雪后,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 用造雪机人工造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C. 人工造雪过程中水分子的体积会变大
D. 人造雪中水分子的间隔比液态水的大
8. 年诺贝尔化学奖成果是“在不对称有机催化方面的发展”。脯氨酸就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有机催化剂,其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脯氨酸属于氧化物
B. 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脯氨酸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氨原子和个氧分子构成
D. 脯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9.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都能放热,则能放热的化学反应都是燃烧
B. 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 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 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生成,则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10. 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B. 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C. 时,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乙甲
D. 时,将甲、乙的溶液分别升温到,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1. 下列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加热液体
C. 连接仪器 D. 收集氧气从进气
12. 布洛芬缓释片是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常用药之一,可用于解热镇痛。下列关于其主要成分布洛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氧化物 B. 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C. 含有个氧分子 D. 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3. 中国航天工业飞速发展,金属钛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以钛铁矿主要成分是为原料制,再由制金属的工艺流程如图:
清洁能源甲醇属于 ______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和焦炭发生反应,的化学式为 ______ 。
在高温和氩气条件下,金属镁和发生反应可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 ______ 判断基本反应类型;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 ______ 。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在航天、航空、电子、交通等领域发展迅速的重要先进材料。复合材料由基体与增强体两部分组成。常见基体材料有金属、陶瓷、树脂、玻璃。增强体材料种类繁多,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高分子纤维等。
环氧树脂是一种热固性树脂,是一种常见的基体,化学式为,具有质量轻、电绝缘性能优良、耐腐蚀、粘接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涂料、胶粘剂、建筑等领域,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近年我国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如图。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研究人员通过粉末冶金法制备出了碳纳米管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实验比较了该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下的比磨损率,其结果如图。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多优异的复合材料将会被广泛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碳纤维增强铝 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材料。
近年我国环氧树脂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该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 ______ 。
碳纳米管的优异性能有 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 填序号。
随碳纳米管体积分数增大,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降低。
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环氧树脂电绝缘性能优良、导热性好。
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 ______ 。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5. 实验室现有高锰酸钾、块状石灰石、稀硫酸、稀盐酸、浓盐酸、棉花以及下列仪器及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的名称是 ______ 。
实验室常用装置制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使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与装置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请写出其他一个优点 ______ 。
若用装置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 填“”或“”口进入。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 过碳酸钠是一种清洁剂,多用在抗震、抗疫等工作中,其化学式为,外观为白色固体,具有和的双重性质。
【探究】过碳酸钠溶于水放热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
【实验验证】取少量该清洁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热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用点燃的木条点燃生成的气体,发现木条燃烧更旺,没有出现蓝色的火焰;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打开橡皮塞,接下来的操作和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从而证明猜想三正确。
【探究Ⅱ】过碳酸钠溶于水后得到的无色液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
猜想二: ______
猜想三:和
【实验验证】如图所示:
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______ 。 猜想一正确
向完成实验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为无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猜想 ______ 正确
【反思评价】
通过实验操作证明猜想一正确的说法不科学,理由是 ______ 。
下列物质能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______ 。
A.二氧化锰 B.氢氧化钠 C.氯化钠 D.盐酸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7. 对于农作物来说,科学合理的施肥有助于作物增产增收。草木灰主要成分是是农村里常见的一种肥料,在作物种植的各种时期都可使用草木灰,它是植物秸秆燃烧后所产生的灰烬。以前,在我国商品钾肥不足,农村多以稻草、秸秆、木柴作燃料的情况下,它成为当时农业生产上一种重要的钾肥。
第一实验中学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称取了草木灰,加入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得到了碳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同学们向碳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逐滴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假设杂质与稀盐酸不反应。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当滴加稀盐酸至即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
请根据图示有关数据,计算出该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步骤,结果精确至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用沙土修筑城墙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且黄曲霉素一般在加热条件下不会被破坏,不能食用,所以错误。
B、食盐水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氯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无法用食盐水除铁锈,所以错误。
C、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开灯会产生电火花,引燃混合气体,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所以错误。
D、洗洁精有乳化作用,能把大的油滴乳化成无数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所以正确。
故选:。
A、根据霉变的花生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判断.
B、根据氯化钠不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性质判断.
C、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判断.
D、根据乳化作用的原理判断.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答案】
【解析】解: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因此氟原子核内质子数为,故正确;
B.氟字带有气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单位为“”,不是“”,故错误
D.氟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氟原子容易得到电子,故错误;
故选:。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4.【答案】
【解析】解:、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防止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故A做法合理;
B、提倡低碳出行,既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又能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B做法合理;
C、化肥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应该科学合理施用,但不能禁止,故C做法不合理;
D、建自然保护区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D做法合理;
故选:。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加强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
【解析】解: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因此火车站站台有必要设置安全线,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车内开灯会干扰司机的视线,无法看清路况,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可以控制火灾,故D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A.根据霉变的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因此火车站站台有必要设置安全线,候车时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夜间行车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不开灯,车内开灯会干扰司机的视线,无法看清路况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属于清除可燃物灭火,可以控制火灾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以及生活中常见现象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6.【答案】
【解析】解:、血液的范围为,大于,显碱性,故选项不合题意。
B、胆汁的范围为,大于,显碱性,故选项不合题意。
C、胃液的范围为,小于,显酸性,故选项符合题意。
D、胰液的范围为,大于,显碱性,故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
当溶液的等于时,呈中性;当溶液的小于时,呈酸性;当溶液的大于时,呈碱性,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水通过造雪机制成雪后,水分子仍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造雪机人工造雪过程,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C、人工造雪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人造雪中水分子的间隔比液态水的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题意,人工造雪机造雪气温须达到度以下,保持一定的水量、且水温不超过度才可以造雪,结合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人工造雪的条件、分子的基本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
【解析】解:、脯氨酸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脯氨酸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脯氨酸是由脯氨酸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个脯氨酸分子由个碳原子、个氢原子、个氮原子和个氧原子构成,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脯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B、根据脯氨酸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脯氨酸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物质燃烧都能放热,但能放热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燃烧,如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释放出大量热,不是燃烧,故选项类推错误。
B、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碳酸钙、碳酸钠等碳酸盐,都是无机物,故选项类推错误。
C、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则分子种类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因为分子种类改变,物质种类改变,即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类推正确。
D、活泼金属和酸反应有气体生成,但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如碳酸盐和酸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故选项类推错误。
故选:。
A、根据能放热的化学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酸能与活泼金属、碳酸盐等反应生成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0.【答案】
【解析】解:、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故乙中含有少量甲,提纯乙物质时应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A错误;
B、在饱和溶液溶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溶解度:,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甲、乙两物质溶解度相同,故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故B正确;
C、等质量的溶质配成饱和溶液时,溶解度越大所需的水越少,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溶解度甲乙,故时,等质量的甲、乙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故C错误;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时甲、乙的溶液分别升温到过程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但由于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未知,故无法比较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故D错误;
故选:。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
【解析】解:、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玻璃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收集氧气从端进气,将空气从端排出,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玻璃管连接胶皮管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答案】
【解析】解:、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化学式可知,布洛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故B正确;
C、布洛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个布洛芬分子中含有个氧原子,布洛芬中不含有氧分子,故C错误;
D、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布洛芬和氧气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所以完全燃烧不只生成二氧化碳,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B、根据原子个数比等于化学式的角标之比进行分析;
C、由化学式可知,布洛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有机化合物 置换反应 氩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解析】解: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甲醇是含有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中铁元素显价,氧元素化合价是,设钛元素的化合价是,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则价;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物中含、、、的个数分别是、、、,生成物中含、、、的个数分别是、、、,故生成物中还应含个、个,所以的化学式为:;
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根据方程式,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则氩气能做保护气的原因是氩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故答案为:有机化合物;


置换反应;氩气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进行分析;
根据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另外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氩气属于稀有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答案】属于 : 密度小合理即可 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低
【解析】解:碳纤维增强铝是由不同性能的材料复合而成的新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答案为:属于;
环氧树脂中氢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是::;故答案为::;
碳纳米管是管状的纳米级石墨晶体,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材料增强体,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磨性好、电学和热力学性能优异等特性;故答案为:密度小合理即可;
随碳纳米管体积分数增大,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先由大变小,后由小变大,说法错误;
复合材料是运用先进技术将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分优化组合而成的新材料,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加工成型方便、硬性优良等优点,因此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说法正确;
环氧树脂的热导率较低,不利于散热,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对比图中三条曲线,得到的结论是在实验研究的碳纳米管体积分数范围内,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低;故答案为:当碳纳米管体积分数相同时,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比磨损率最低。
根据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
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解:由图可知,仪器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若使用装置作为制取的发生装置,关闭止水夹,瓶内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溶液被压出铜网,进入塑料瓶下端管体内,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止水夹后,气体导出,气压恢复,液面再次与铜网内固体接触,反应继续进行,故装置与装置比较,除了利用废物的优点外,其他一个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根据气体要与浓硫酸充分接触,若用装置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口进入。
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来分析解答;
根据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分析解答;根据装置的特点来分析解答;
根据干燥气体的方法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6.【答案】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二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解析】解:【实验验证】根据结论猜想三正确,说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取少量该清洁剂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热水,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用点燃的木条点燃生成的气体,发现木条燃烧更旺,没有出现蓝色的火焰,说明该气体不是氢气;再通入澄清的石灰水,没有明显现象,说明该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打开橡皮塞,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从而证明猜想三正确;
【猜想与假设】结合猜想一和猜想三,则猜想二:碳酸钠;
【实验验证】根据结论猜想一正确,无色液体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红色;
向完成实验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液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则说明猜想二正确;
【反思评价】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无法证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所以说猜想一正确的说法不科学;
具有和的双重性质,能使过碳酸钠失效,即为能与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发生反应;
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会导致过碳酸钠失效,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不能与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反应,所以不能使过氧碳酸钠失效,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不能与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反应,所以不能使过氧碳酸钠失效,不符合题意;
D、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会导致过碳酸钠失效,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实验验证】向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猜想与假设】;
【实验验证】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二;
【反思评价】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所以无法证明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合理即可;

【实验验证】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进行分析。
【猜想与假设】根据猜想一和猜想三进行分析。
【实验验证】根据猜想一正确,无色液体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进行分析。
根据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
【反思评价】根据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根据具有和的双重性质,能使过碳酸钠失效,即为能与碳酸钠和过氧化氢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组成成分的探究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7.【答案】、
【解析】解: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点时,稀盐酸不足,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过量碳酸钾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钾。
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
设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为。


解得
故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草木灰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
、;

稀盐酸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化学鲁教版九上5.1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 随堂检测(答案)

下一篇: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