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同步练习题(含解析)2022-2023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同步练习题
一、单选题
1.600℃时,在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发生反应:。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n/mol t/mol
0 1.20 0.60
5 0.80
10 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min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
B.该反应在5min时恰好达到平衡
C.温度升高至800℃时,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达平衡时
2.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少量A,B的转化率增大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正、逆反应速率不变
D.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常数不变
3.下列措施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用锌粒代替镁粉制备氢气 B.将食物放进冰箱避免变质
C.工业合成氨时加入催化剂 D.自行车车架镀漆避免生锈
4.研究表明汽车尾气处理存在反应:N2O(g)+CO(g)=N2(g)+CO2(g),N2O与CO在Fe+作用下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及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Fe+不影响该反应的焓变
C.FeO+属于有中间产物,故FeO+不能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Fe++N2O→FeO++N2,FeO++CO→Fe++CO2两步反应,前者反应速率慢
5.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拆开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学键 键能/kJ·mol-1
H-H 436
N-H 391
N≡N 946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1 molN2 和3molH2反应放出92 kJ热量
D.生成1 mol NH3放出92 kJ热量
6.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气:N2(g)+3H2(g)2NH3(g) 。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10 min内,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5 mol L-1 min-1
B.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
C.该反应在20 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N2的平衡转化率与H2平衡转化率相等
7.科学家根据自然界存在的N2制取N3,其后又陆续制取出N5、含N5+的化合物及N60。N5+极不稳定,需保存在-80℃的干冰中;N5+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N60与C60结构相似,并在受热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释放出来。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会剧烈爆炸,体积急剧膨胀,放出大量的热
B.N60的发现开辟了能源世界的新天地,将来可能成为很好的火箭燃料
C.N2、N3、N5、N5+、N60互为同素异形体
D.含N5+的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8.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得到如下结果:
实验序号 锌的质量/g 锌的形状 温度/℃ 锌完全溶解于酸的时间/s
1 2 薄片 15 150
2 2 薄片 35 t1
3 2 粉末 35 t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t1150 ③实验1和实验2比较,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A.只有① B.①② C.只有③ D.②③
9.已知反应:CO(g)+2H2(g)CH3OH(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 CO与足量H2充分反应可生成1mol CH3OH
B.燃烧时,若煤气(主要含CO和H2)改为天然气(主要含CH4),需将进风口改大
C.当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就不再进行
D.平衡时,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10.下列有关化学研究的正确说法是
A.同时改变两个变量来研究反应速率的变化,能更快得出有关规律
B.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的焓变相同
C.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
D.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1.某原电池总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不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
B.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C.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D.正极为C,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
1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片作负极
B.锌电极的反应式:Zn-2e-=Zn2+
C.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
D.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13.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
B.t1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
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4.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金属钠与水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 ③H2在Cl2中燃烧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⑤酸碱中和 ⑥碳酸钙热分解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15.如图所示,在铁圈和银圈的焊接处,用一根棉线将其悬在盛水的烧杯中,使之平衡;小心的向烧杯中央滴入CuSO4溶液,片刻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A.铁圈和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
C.铁圈向下倾斜,银圈向上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
二、填空题
16.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做负极,则A电极可使用___________,A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C为CuCl2溶液,Zn是负极,Cu极发生____反应,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
(3)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c电极为____极,电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 L。
17.回答下列问题
(1)可以通过控制哪些反应条件来提高氨的合成反应的速率_______?
(2)实验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的速率与参与反应的物质浓度的关系式为:v=kc(N2)c1.5(H2)c-1(NH3)。根据该关系式分析:各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有哪些影响_______?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反应速率_______?
(3)分析催化剂对氨的合成反应速率的影响_______。
18.相对分子质量为44的烷烃和O2气在KOH溶液中可以组成燃料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在石墨1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 +2e-+2 H2O= 4OH-
(1)石墨1极为_______(填“负”或“正”)极。在石墨2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2)放电时,电子流向是_______(填字母)。
a.由石墨1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石墨2极
b.由石墨2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1极
c.由石墨1极流出,经电解质溶液流向石墨2极
d.由石墨2极流出,经外电路流向石墨1极
19.(1)家用炒菜铁锅用水清洗放置后会出现红棕色的锈斑,某同学欲对其原理及条件进行分析。该同学准备了下列实验用品:20%的NaCl溶液、蒸馏水、酚酞试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纯铁丝、碳棒、U形管导线等;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铁被腐蚀的电极产物,简述操作过程并写出溶液中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一铜棒和碳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盛有20%NaCl溶液的U形管中。
①若该装置不是原电池,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回答此题,则下面的②不用回答)。
②若该装置是原电池,请采取适当的措施(电极材料、溶液浓度均不变)来提高电池的放电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Ⅰ.向体积为2 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经5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则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X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Z的平衡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Ⅱ.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2(g)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__________;
(2)恒容充入N2:__________;
(3)恒容充入He:__________;
(4)恒压充入He:__________。
21.填空题
(1)下列五种物质中,①H2O ②O2 ③Na2O2 ④NaOH ⑤NaBr,只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只存在离子键的是__________,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_________,含有极性键的是__________,是非极性分子的是________。(填编号)
(2)对于Fe+2HCl=FeCl2+H2↑,改变下列条件对生成氢气的速率有何影响?(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①降低温度:________;
②增大盐酸浓度:________;
③增加铁丝的用量:________。
④加入催化剂:________。
22.Ⅰ.某实验小组对H2O2的分解做了如下探究。下表是该实验小组研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记录的一组数据,将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MnO2分别加入盛有15 mL 5%的H2O2溶液的大试管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结果如下:
MnO2 触摸试管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很烫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5 min
块状 微热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 min
(1)该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实验结果表明,粉末状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比较好,原因是___________ 。
Ⅱ.某可逆反应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分钟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A、B、C均为气体)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末,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5)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v(A)=2v(B)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2v(A)逆=v(B)正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6)在密闭容器里,通入a mol A(g)、b mol B(g)、c mol C(g),发生上述反应,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会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符号)。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增大容器体积 D.通入不参加反应的其他气体,增大压强
23.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气是一种热值高、环境友好型燃料。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与生成气态水相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___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2)拆开1mol共价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称为键能。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 kJ/mol,N≡N键能为946 kJ/mol。根据键能计算工业合成氨时消耗1molN2能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___________kJ热量。
(3)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_________,当线路中转移0.4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4)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B为生物燃料电池的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③电池工作过程中,H+将移向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④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氧气,理论上生成标准状况下二氧化碳的体积是___________。
(5)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电池相比,该电池能较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式为:3Zn+2K2FeO4+8H2O 3Zn(OH)2+2Fe(OH)3+4KOH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放电时,正极发生____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已知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则正极反应为___________。
②放电时,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24.某化学反应2AB+C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C的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 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见表,表中温度的单位为摄氏度(℃)。
实验序号 时间 浓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2 800 1.0 0.60 0.50 0.50 0.50 0.50
3 820 1.0 0.40 0.25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请利用表中数据判断哪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并说明理由____。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3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
A.10min后 B.20min后 C.30min后
25.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
(1)若C为稀H2SO4,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
(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负极)极材料为__,B(正极)极材料为___;溶液C为___。
(3)若C为CuCl2溶液,Zn是__极,Cu极发生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反应过程溶液中c(Cu2+)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0~5min用C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A错误;
B.0~5minCO该变量为1.2-0.8=0.4mol,根据方程式分析,水的改变量为0.4mol,则5分钟时水的物质的量为0.6-0.4=0.2mol,10分钟时水的物质的量仍为0.2mol,说明反应在5分钟时已经达到平衡,但不能确定是否在5分钟恰好到平衡,B错误;
C.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8mol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平衡常数为 ,升温后平衡常数为0.64,说明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错误;
D.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和1.20mol ,平衡时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6-x)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2-x)mo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根据平衡常数为1计算,x=0.4mol达平衡时,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A是固体,加入少量的A对化学平衡无影响,B的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无论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增大压强,缩小体积,平衡不移动,但是各物质的浓度均增大,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故C错误;
D.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移动,平衡常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3.C
【详解】A.锌不如镁活泼,且锌粒与酸的接触面积比镁粉的小,故用锌粒代替镁粉制备氢气,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将食物放进冰箱避免变质,温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故C正确;
D.自行车车架镀漆,隔绝氧气,减小氧气的浓度,则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4.C
【详解】A.由反应历程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A正确;
B.由反应历程可知,Fe+在反应前后未发生变化,为反应的催化剂,因此Fe+不影响该反应的焓变,B正确;
C.由Fe++N2O→FeO++N2,FeO++CO→Fe++CO2可知FeO+属于有中间产物,由反应历程可知FeO+是可以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错误;
D.由反应历程可知Fe++N2O→FeO++N2活化能比FeO++CO→Fe++CO2大,故Fe++N2O→FeO++N2反应比FeO++CO→Fe++CO2慢,D正确;
故选C。
5.B
【分析】反应N2(g)+3H2(g) 2NH3(g),断开旧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的946kJ/mol+3×436kJ/mol=2254kJ/mol;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mol=2346kJ/mol,即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N2和3molH2反应放出热量小于92kJ,故C错误;
D.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生成1 mol NH3放出46 kJ热量,故D错误;
答案选B。
6.D
【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在20 min时各物质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0 min时改变条件的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速率加快,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缩小容器体积导致,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0~10 min内,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浓度为0.05mol L-1,则以NH3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故A正确;
B.10 min时改变条件的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10~20min内反应速率加快,则10~20 min内,NH3浓度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加入催化剂导致,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该反应在20 min时各物质浓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正确;
D.反应达到平衡时,N2的平衡转化率为=37.5%,H2平衡转化率=75%,两者转化率不同,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解答时,注意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分析,明确图中达到平衡的时间,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和转化率的计算方法是解答关键。
7.C
【详解】A.极不稳定,由于其极强的爆炸性,又称为“盐粒炸弹”,A正确;
B.与结构相似,并在受热或机械撞击后,其中积蓄的巨大能量会在瞬间释放出来,B正确;
C.、、、互为同素异形体,不是单质,C错误;
D.中氮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与其他阴离子之间以离子键结合,D正确。
答案选C。
8.C
【分析】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且1、2实验中只有温度不同,实验2和实验3比较,温度相同,锌的形状不同,粉末状Zn与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以此来解答。
【详解】①2、3实验中温度相同,锌的形状不同,粉末状锌与酸反应速率快,则3中反应速率快,可知t1>t2,故①错误;
②实验1和实验2锌的质量和形状均相同,但温度不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2中实验速率快,则t1<150,故②错误;
③实验1和实验2锌的质量和形状均相同,但温度不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实验2速率快,则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锌的质量实验1小于实验2,故③正确;
只有③正确,故答案为C。
9.B
【详解】A.反应CO(g)+2H2(g)CH3OH(g)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则1mol CO与足量H2充分反应不能生成1mol CH3OH,故A错误;
B.三种燃料燃烧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CO+O22CO2、2H2+O22H2O,等体积时,甲烷耗氧量较高,应增大进风口,故B正确;
C.当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达到平衡,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反应依然在进行,故C错误;
D.化学平衡状态和物质的量多少无关,平衡时,CO和CH3OH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详解】A .采用单一变量法,故A不选;
B .根据盖斯定律,不管路径,只要始态和终态相同,其反应的焓变相同,故B选;
C .两个反应都是放热反应,焓变小于0,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越小,同物质的量的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不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所以△H1<△H2,故C不选;
D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并不影响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故D不选;
故选B。
11.B
【详解】A.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A正确;
B.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Fe+Cu2+=Fe2++Cu,故B错误;
C.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C正确;
D.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可知,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铁的活泼性强做负极,C为非金属做正极,电解质溶液为FeCl3溶液的原电池总反应为:2Fe3++Fe=3Fe2+,故D正确;
故选B。
12.B
【详解】A. 锌比铜活泼,锌作负极,铜片作正极,A错误;
B. 锌电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B正确;
C. 电流从正极铜片流出流向负极锌片,C错误;
D. 盐桥中的K+移向原电池正极区即CuSO4溶液,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原电池电极的判断是常考内容,那么如何判断负极呢?电子流出那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阴离子向负极移动、负极有可能因参加反应溶解而变细、如果是二次电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那一极,在放电时是负极。
13.C
【分析】由图象可知,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最后不变,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A.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最大,正反应速率最大,生成物的浓度为零,逆反应速率为零,故A正确;
B.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则t1前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增大,则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故B正确;
C.反应到达t1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反应没有停止,故C错误;
D.反应在t1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但都不为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D正确;
故选C。
14.B
【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或水的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铝热反应,物质的燃烧反应等。
【详解】①金属钠与水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②NH4Cl晶体与Ba(OH)2·8H2O混合搅拌发生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③H2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④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属于吸热的过程,不是化学反应;
⑤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⑥碳酸钙热分解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综上属于放热反应的是①③⑤;
答案选B。
15.D
【详解】滴入硫酸铜溶液后,构成原电池;Fe比Ag活泼,Fe是负极,Fe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Fe-2e-=Fe2+,Ag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放电在银表面析出:Cu2++2e-=Cu,所以银圈向下倾斜,铁圈向上倾斜,答案选D。
16. 石墨(或较铁不活泼金属) 2H++2e-=H2↑ 还原 Cu2++2e-=Cu 负 CH3OH 6e-+H2O=CO2↑+6H+ 11.2
【分析】(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铁和石墨(或较铁不活泼金属)构成原电池,铁做负极;
(2)锌、铜和CuCl2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析出铜单质;
(3)甲醇燃料电池,甲醇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氧气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图示据电子流向可知,电极c为负极;根据O2+4e-+4H+= 2H2O反应,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氧气0.5mol,从而计算出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
【详解】(1)若C为稀H2SO4溶液,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A为正极,可使用石墨(或较铁不活泼金属),溶液中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其电极反应为:2H++2e-=H2↑,故答案为:石墨(或较铁不活泼金属);2H++2e-=H2↑。
(2)锌、铜和CuCl2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锌作负极,负极上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导致锌逐渐溶解,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铜作正极,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析出铜单质,其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故答案为:还原;Cu2++2e-=Cu。
(3)根据电子流向可知,电极c为负极,甲醇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电极d为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O2+4e-+4H+= 2H2O;1mol氧气在反应中得到4mol电子,若线路中转移2mol电子,则消耗氧气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负;CH3OH 6e-+H2O=CO2↑+6H+ ;11.2。
【点睛】燃料电池中,燃料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气作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17.(1)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体系压强、使用高效催化剂
(2) 氨的合成反应的速率与氮气浓度的1次方成正比,与氢气浓度的1.5次方成正比,与氨气浓度的1次方成反比 应在反应达到一定转化率时,将氨从混合气中分离出去
(3)使用催化剂可以使合成氨反应的速率提高上万亿倍。因此,要实现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使用适宜的催化剂是最有效的途径
【解析】略
18.(1) 正
(2)d
【分析】由题目中烷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可知该烷烃为C3H8;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正极得到电子,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移向正极。
(1)
在石墨1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在该电极O2得到电子,故为原电池的正极;在石墨2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
在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经导线移向正极,故d项正确。
19. 用导线连接纯铁丝和碳棒后插入盛有20%溶液的U形管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向插入纯铁丝的一端滴入1~2滴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负极有生成, ,= 向插入碳棒的一端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有生成 向插入碳棒一侧的溶液中通入氧气或空气。
【分析】(1)为加速腐蚀,实验应选用20%的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以纯铁丝和碳棒作两极,分别对两极产物和进行检验。
(2)该装置具备构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空气中的,要加快反应速率,可增大的浓度。
【详解】(1)为加速腐蚀,实验应选用20%的NaCl溶液作电解质溶液,以纯铁丝和碳棒作两极,分别对两极产物Fe2+和OH-进行检验,具体操作为:用导线连接纯铁丝和碳棒后插入盛有20%NaCl溶液的U形管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向插入纯铁丝的一端滴入1~2滴KSCN溶液,无明显变化,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证明负极有Fe2+生成,相关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向插入碳棒的一端滴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证明有OH-生成;
(2)铜、碳和食盐水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而构成原电池,铜易失电子作负极,碳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所以该装置是原电池;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是空气中的O2,要加快反应速率,可增大O2的浓度。
20. 0.03mol/(L·min) 20% 0.45mol/L 增大 增大 不变 减小
【分析】Ⅰ.根据三段式计算;
Ⅱ.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
【详解】Ⅰ.向体积为2L的固定密闭容器中通入3mol X气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X(g)Y(g)+3Z(g),经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气体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设生成Y物质的量为x,则
2X(g)Y(g)+3Z(g)
起始量(mol) 3 0 0
变化量(mol) 2x x 3x
平衡量(mol)3-2x x 3x
(3+2x)/3=1.2 ,解得x=0.3mol,用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Y)=△c/△t=0.3mol÷(2L×5min)=0.03mol/(L·min);
X转化率=消耗量/起始量×100%=2×0.3mol/3mol×100%=20%;
Z的平衡浓度为c(Z)=n/V=0.3mol×3/2L=0.45mol·L-1;
Ⅱ.(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相当于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2)恒容充入N2: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恒容充入He:不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4)恒压充入He:相当于扩大容器的体积,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21. ①② ⑤ ③④ ①④ ② 减小 增大 不变 增大
【详解】(1)①H2O为共价化合物,只存在H-O极性共价键;
②O2只存在O=O非极性共价键;
③Na2O2为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O-O极性共价键;
④NaOH为离子化合物,存在离子键、H-O极性共价键;
⑤NaBr为离子化合物,只存在离子键;
综上所述,只存在共价键的是①②;只存在离子键的是⑤;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③④;含有极性键的是①④;非极性分子的是②;
(2)①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生成氢气的速率减小;
②增大盐酸浓度,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多,生成氢气的速率增大;
③增加铁丝的用量,为增大固体与液态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不变,则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④加入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增大。
22. 放热 接触面积增大,速率加快 2A (g)+B(g)2C(g) 0.5mol/(L min) B AB
【详解】Ⅰ.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水和氧气,根据触摸试管的感觉(很烫或微烫)可以知道,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答案:接触面积增大,速率加快;
Ⅱ. (3) 由图象可知,A、B为反应物,C为生成物,当反应进行到2min时,A、B、C三种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为:(5-3)mol:(2-1)mol:(4-2)mol=2:1:2;由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g)+B(g)2C(g);
(4)反应开始至2分钟末,C的浓度变化===1mol/L;用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5mol/(L min);
(5)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 (g)+B(g)2C(g);
A.v(A)=2v(B)不能说明正反应和逆反应的关系,故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B.该反应为前后气体体积变小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断减小,压强也减小,当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
C.v(A)逆=2v(B)正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则2v(A)逆=v(B)正说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反应未达平衡状态,故错误;
D.该反应中各物质均为气态,反应前后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容器的体积也保持不变,因此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不能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
故选B;
(6)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正确;
C.增大容器体积,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D.容器的容积不变,通入不参加反应的其它气体,虽然增大了压强,但是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故选AB。
23.(1)多
(2) 放出 92
(3) Cu 12.8
(4) 负 O2+4H++4e-=2H2O 正 22.4 L
(5) 还原 FeO+3e-+4H2O═Fe(OH)3+5OH- 正
【详解】(1)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要吸收热量,因此等物质的量的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与生成气态水相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多。
(2)工业合成氨的方程式为:N2+3H2 2NH3,1molN2参与反应消耗3molH2生成2molNH3,则消耗1molN2的能量变化为:EN≡N+3EH-H-6EN-H=946kJ+3436kJ-6391kJ=-92kJ,即消耗1molN2能放出92kJ的热量。
(3)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中铁元素化合价降低,氯化铁得电子,铜元素化合价升高,铜失电子,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因此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Cu;负极反应式为Cu-2e-=Cu2+,当线路中转移0.4mo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0.2mol64g/mol=12.8g。
(4)①燃料电池中,燃料失电子为负极、氧气得电子为正极,由图示可知,葡萄糖在B极失电子,B极为负极。
②由图示可知,正极氧气得电子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③正极得电子,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氢离子移向正极。
④由图示可知,正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负极反应式为:C6H12O6-24e-+6H2O=6CO2+24H+,总反应为:C6H12O6+6O2=6CO2+6H2O,由方程式可知,每消耗1mol氧气,理论上生成二氧化碳1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mol22.4L/mol=22.4L。
(5)①放电时,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放电时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3Zn(OH)2+2Fe(OH)3+4KOH,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则正极反应式为:FeO+3e-+4H2O═Fe(OH)3+5OH-。
②放电时,正极反应式为:FeO+3e-+4H2O═Fe(OH)3+5OH-,生成氢氧根离子,负极反应式为:Zn-2e-+2OH-=Zn(OH)2,消耗氢氧根离子,因此放电时,正极附近溶液的碱性增强。
24.(1)实验2;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验2先达到了平衡状态,并且两种情况下A的平衡浓度相同。
(2)B。
【详解】(1)(1)实验1、2中,有一个实验使用了催化剂来加快反应速度,分析可知实验2在2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实验1是在4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两种情况下A的平衡浓度相同,并且实验2反应速率较快,所以实验2改变的条件是加入了催化剂;
故答案为:实验2;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验2先达到了平衡状态,并且两种情况下A的平衡浓度相同;
(2)实验3,反应在20min时,A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B。
25. 2H++2e-=H2↑ 升高 Cu 石墨 FeCl3溶液 负 还原 Cu2++2e-=Cu 变小
【分析】根据原电池中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结合反应原理解题。
【详解】(1)铁作负极,则该原电池反应是铁与稀硫酸置换氢气的反应,所以正极反应是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溶液中氢离子放电,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减小,溶液pH升高;
(2)将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根据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判断,Cu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A材料是Cu,B极材料是比Cu不活泼的导电物质如石墨、Ag等即可,溶液C中含有Fe3+,如FeCl3溶液等;
(3)Zn比较活泼,在原电池中做负极,Cu做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2+在正极得到电子变成Cu,电极反应为:Cu2++2e-=Cu,Cu2+发生了反应,则c(Cu2+)变小。
【点睛】本题难点是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通常判断方法有:①一般金属活泼性较强的为负极;②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为负极;③电子流出的极为负极;④溶解的电极为负极;⑤有金属析出或气体生成的极为正极等。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海南省保亭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答案)

下一篇:浙江省浙南联盟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