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松原市重点学校中考化学三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1. 梦溪笔谈记载了最早的活字印刷术的工艺过程,其中一定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刻字胶泥 B. 火烧泥印 C. 铺字于板 D. 按板印字
2. 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A. 水 B. 空气 C. 金刚石 D. 生石灰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下列有关“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
4.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与的比较错误的是( )
A. 可用于灭火,可作燃料
B. 会造成温室效应,会使人中毒
C. 能溶于水,难溶于水
D. 可用于光合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
5. 水是生命的源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用明矾净水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C.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D. 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6. “碳中和”提倡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碳中和”的是( )
A. 减少使用化石燃料 B. 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 提倡使用节能产品 D.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7. 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属于金属元素
B. 原子核外有个电子
C. 相对原子质量为
D. 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8. 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菠菜 B. 鸡蛋 C. 香蕉 D. 馒头
9. 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
B.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C. 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二者的化学性质都很稳定
D. 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测定某废水的酸碱度 取样,向样品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除去水中的色素 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溶解、蒸发、结晶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2.0分)
11. 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两个氢原子 ______。
正二价的镁元素 ______。
小苏打 ______。
12. 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名称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元素符号
原子结构示意图
图表中的数值为 ______ ;
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硅原子和氯原子中,更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______ ;
上述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中,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 ;
钠和硫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 。
13. 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是 ______ 的结果请用微粒的观点回答;
室内用木炭做热源烧烤时,应注意通风,否则容易造成 ______ 中毒;
生活中用 ______ 鉴别硬水和软水。
14. 根据、、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中混有少量,提纯的方法是 ______。
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______。
15. 从宏观走进微观探寻变化的奥秘。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是 ______ 。
到至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______ 。
16. 锡纸烤鸡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美食,“锡纸”多为银白色,金属成分其实是铝而非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取一小块蛋壳,放入稀盐酸中,发现立即产生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取一小块“锡纸”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气泡产生,没有立即产生气泡的原因是 ______ 。
另取一小块鸡蛋壳,放在火焰上高温煅烧,然后放入盛有少量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并且有放热现象发生,可以判断在酚酞溶液中生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______ 。
17. 图是“一盆有刺激性气味的三色小花”,是常见离子间反应形成“沉淀”、“气体”和“水”的关系图:
“花盆”中相邻的离子之间能生成同一颜色的沉淀,由此可判断“花盆”的颜色是 ______ ;
“花朵”中离子的符号是 ______ ;
反应发生的微观本质是 ______ ;
下列常见的化肥中含有离子的是 ______ 。
A.
B.
C.
D.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18.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
用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填“”或“”端进入.
实验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序号,用收集二氧化碳,如何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______.
19. 某化学课堂围绕“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完成与实验
相关的下列问题: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提出问题】反应无明显现象,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猜想一:可能是和;
猜想二:可能只有;
猜想三: ______ .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各小组分别进行实验
有一组同学取少量小烧杯内的液体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 ______ ;
以下各组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
A.加入金属铜片,无气泡
B.滴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变成无色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有水生成
D.加入大理石,产生气泡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一正确
【反思与拓展】关于实验中的细节:
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 .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20. 我国西汉时期就有用胆矾湿法炼铜的记载。现阶段,这种方法在生产有色金属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同学们模拟湿法炼铜的原理,先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并取一定量的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得到铜。求所用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刻字胶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火烧泥印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铺字于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按板印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
【解析】解:、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正确;
D、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
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答案】
【解析】解:、天平称量时,坚持“左物右码”的原则,错误;
B、溶解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正确;
C、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正确;
D、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故选:。
A、根据天平的称量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溶解的操作进行分析;
C、根据过滤的操作进行分析;
D、根据蒸发的操作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的常见的实验操作,天平称量时一定要坚持“左物右码”的原则。
4.【答案】
【解析】解:、可用于灭火,可作燃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B、会造成温室效应,会使人中毒,该选项说法正确;
C、能溶于水,难溶于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可用于光合作用,不可用于人工降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A、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能够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有毒。
C、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一氧化碳难溶于水。
D、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有机物和氧气,一氧化碳不能用作人工降雨。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5.【答案】
【解析】解:明矾溶于水后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起到了净水的作用,选项说法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而不是:,选项说法错误。
C.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向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选项说法正确;
D.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净化水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电解水的原理与现象来分析;
C.根据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D.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解题时根据净化水的原理、水的三态变化、硬水与软水检验方法以及电解水的知识来分析下解答即可。
6.【答案】
【解析】解: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有利于“碳中和”。
B.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保护树木,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有利于“碳中和”。
C.提倡使用节能产品,有利于“碳中和”。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燃烧煤炭会生成二氧化碳,不有利于“碳中和”。
故选:。
根据“碳中和”提倡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分析。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7.【答案】
【解析】解:、磷元素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磷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磷元素相对原于质量是,相对原于质量单位不是“”而是“”,书写时省略。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磷元素是农作物必需的营养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磷元素信息和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固态非金属元素名称有“石”字旁,进行解答本题。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8.【答案】
【解析】解:、菠菜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B、鸡蛋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香蕉中富含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答案】
【解析】解:、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潮湿的空气中铁易生锈,故选项说法正确。
B、金属的回收利用,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污染,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铝和金都有很好的抗腐蚀性,但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D、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在高温条件下,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利用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高炉炼铁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高炉炼铁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解:、紫色石蕊溶液只能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不能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水通过装有活性炭的净化装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可除去水中的色素,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不能使用稀盐酸,铵态氮肥不一定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
A、根据溶液酸碱度是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根据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粗盐提纯是将粗盐中含有的泥沙等不溶物除去,进行分析判断。
D、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研磨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
【解析】解: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正二价的镁元素,故可表示为:;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是由显价的钠元素和显价的碳酸氢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
故答案为:;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氯原子或 、、
【解析】解: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因此;
从原子结构上分析,硅原子和氯原子中,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化学性质较稳定,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所以更容易得到电子的是:氯原子;
第三周期中的金属元素为钠、镁、铝,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钠、镁、铝;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少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个电子形成带有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钠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价,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多于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个电子形成带有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硫元素在化合物中显示价,所以钠和硫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根据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根据元素得失电子的难易来分析;
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来分析;
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式的写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一氧化碳或 肥皂水
【解析】解: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无处不在。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室内用木炭做热源烧烤时,由于空气不充足,木炭燃烧易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应注意通风,否则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答案为:一氧化碳或;
加入肥皂水产生较多泡沫的是软水,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少,产生浮渣的是硬水。所以生活中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答案为肥皂水:。
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木炭做热源烧烤时,容易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氧化碳有毒、分子的基本性质和硬水与软水的鉴别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降温结晶 升高温度
【解析】解:中混有少量,提纯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比大;故答案为:降温结晶;
在不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要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升高温度,因为质量分数不变,那么溶质和溶剂不变;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
溶液结晶的方法;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答案】 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由微观反应的过程可知:到至变化的微观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填: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来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以及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确定物质的分子构成,能够正确写出物质的化学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 “锡纸”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解析】解: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取一小块蛋壳,放入稀盐酸中,发现立即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锡纸”多为银白色,金属成分其实是铝而非锡,取一小块“锡纸”放入稀盐酸中,一段时间后,才发现有气泡产生,没有立即产生气泡,是因为“锡纸”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另取一小块鸡蛋壳,放在火焰上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然后放入盛有少量酚酞溶液的试管中,发现溶液变成红色,并且有放热现象发生,是因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在酚酞溶液中生成物质的化学式是。
故答案为:
;
“锡纸”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
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进行分析解答。
“锡纸”多为银白色,金属成分其实是铝而非锡,进行分析解答。
另取一小块鸡蛋壳,放在火焰上高温煅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盐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白色
【解析】解:氯化银、碳酸钙、硫酸钡都属于白色沉淀,所以“花盆”的颜色是白色;
颜色是黄色,颜色是无色,铜离子溶液属于蓝色,颜色是;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产生氨味说明含有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所以中含有铵根离子。
故答案为:白色;
;
;
。
根据氯化银、碳酸钙、硫酸钡都属于白色沉淀考虑;
根据铜离子溶液属于蓝色考虑;
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根据物质的组成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常见溶液的颜色,常见沉淀的颜色,知道铵根离子的性质和特点。
18.【答案】;;;将燃着的木条平放于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解析】解: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所以是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所以用装置收集氧气时,氧气从短管进入,水从长管排出;故填:;;
在实验室中,常用固态的大理石或石灰石与液态的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选择装置,装置漏气;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并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平放于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故填:;将燃着的木条平放于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根据装置的特点确定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小来分析;
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验满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制取反应原理的书写和实验装置的选取,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可以培养同学们的识记能力.
19.【答案】【学生板演】;
猜想三 可能是与
氢氧化钠或;
;
【反思与拓展】
防止盐酸过量;
使反应充分、快速
【解析】解:【学生板演】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假设猜想】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酸或碱可能过量,因此猜想三溶质是与.
【实验探究】
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稀盐酸与金属铜片不反应,故A错误;
B.滴加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变成无色,则说明盐酸过量,故B正确;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有水生成,无法证明,故C错误;
D.加入大理石,产生气泡,则说明盐酸过量,故D正确.
故选BD;
【反思与拓展】关于实验中的细节:
实验中,稀盐酸必须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加,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所加溶液过量;
实验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故答案为:
【学生板演】;【猜想】可能是和;
【进行试验】氢氧化钠或; ;
【反思与拓展】防止盐酸过量; 使反应充分、快速.
【学生板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注意化学式的写法和配平;
【假设猜想】根据酸碱不能共存判断不合理的猜想;
【实验探究】考虑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反思与拓展】考虑胶头滴管、玻璃棒的操作和用途.
此题通过中和反应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以及实验方案的评价,解答时要全面审题,认真解答
20.【答案】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
所用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解析】根据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生成铜的质量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计算。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