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河口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Cl 35.5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的清洁能源
B.高吸水性树脂可在干旱地区用于农业、林业上抗旱保水、改良土壤
C.合金、塑料、橡胶是三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D.合成高分子材料的广泛应用有百利而无一害
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错误的是(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2,4,4-三甲基己烷的键线式:
C.2-甲基-2-丁醇的分子式:
D.甲醛的电子式:
3.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NaOH溶液,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
A.称量 B.转移 C.定容 D.摇匀
4.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碘化钾后制得的一种碘化银溶胶的微观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化银胶体粒子能吸附阳离子,从而使碘化银胶体带正电荷
B.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碘化银胶体中的硝酸钾溶液
C.碘化银溶胶中,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nm
D.碘化银固体与水混合形成的分散系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下列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方法、结构特点及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红外光谱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B.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溶液,蛋白质的性质和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
C.研究有机物的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分子结构
D.实验室通常利用电石和水制备乙炔,并用氯化钠溶液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等杂质气体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通入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含有的和的总数为
B.与反应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C.中含有的中子数目为
D.由与反应制得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7.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方案设计、现象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
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
A 向露置在空气中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固体已经变质
B 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盛有的集气瓶中 产生黑、白两种固体 钠的还原性强,与二氧化碳发生了置换反应
C 向溶液中滴加2滴稀盐酸 溶液中产生气泡 该溶液中混有杂质
D 向插有温度计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固体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温度计示数增大 反应为放热反应
8.已知元素的某种同位素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其中的化合价为。该化合物中一个微粒的核外电子数是,核内中子数是,则该同位素的原子所含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B. C. D.
9.应用下列装置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目的 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除去中的 从溶液中分离胶体
装置
选项 A B C D
10.某密闭刚性容器油可动活塞隔成甲、乙两室,室温下向甲中充入由和组成的混合气体,向乙中充入空气,此时活塞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室混合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B.甲室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甲室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温同压时密度的8.5倍
D.若将甲室气体点燃引爆并恢复至室温,忽略生成水的体积,活塞最终停留在刻度2处
11.我国科研人员提出催化合成碳酸二甲酯()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均为取代反应,②为加成反应
B.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消耗
C.合成的总反应中CH3OH和是反应物
D.①中催化剂的作用是使键断裂活化
12.已知有机物M、N、W能发生下列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的一氯代物有3种
B.N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体
C.该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D.M、N和W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13.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1, 4-二氧杂螺[2, 2]丙烷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该有机物完全燃烧需要4 mol O2
B.该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该有机物所有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与HCOO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14.化合物c是一种天然产物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B.1 mol b与H2加成,最多可消耗4 mol H2
C.1 mol c与浓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4 mol Br2
b、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含有的官能团数目相同
15. 下列对实验操作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操作和现象 解释与结论
A 常温下用pH试纸测得等浓度CH3COONa溶液的 pH为9,NaNO2溶液的pH为8 Ka(HNO2)>Ka(CH3COOH)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硫酸,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室温下,向密闭容器中充入NO2,达平衡后,再慢慢扩大容器体积,最终容器中气体颜色比初次平衡时浅 2NO2(红棕色) N2O4(无色)该平衡正向移动
D 向NaAlO2溶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AlO与HCO发生了剧烈的双水解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将废旧锌锰电池进行回收处理以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初步处理后的废料中含MnO2、MnOOH、Zn(OH)2及Fe等,用该废料制备Zn和MnO2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①Mn的金属活动性强于Fe,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pH大于5.5时易被氧化。
②相关物质的Ksp数据如表所示。
化合物 Mn(OH)2 Zn(OH)2 Fe(OH)3
Ksp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加快“还原焙烧”时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一条),该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产物有H2O、CO2和___________(填化学式);“酸浸”后分离出滤渣1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
(2)已知,“净化”时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均约为,当金属离子的浓度小于时可认为该离子完全沉淀,则“净化”时调节pH的合理范围是2.82~___________.
(3)通过“电解”滤液2制备Zn和MnO2,若电路中转移0.1mol电子,溶液的pH将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Zn(OH)2为两性氢氧化物,可溶于NaOH溶液,反应为,其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已知:的平衡常数称为稳定平衡常数,}。
(5)在600~750℃条件下,MnO2和Li2CO3按4∶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反应制得LiMn2O4,同时产物还有CO2和O2,则该反应中n(氧化产物)∶n(还原产物)=___________;以石墨和L1Mn2O4为电极材料可制作可充电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为,充电时LiMn2O4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若此时电路中转移,则石墨电极将增重___________g。
17. (14分)元素周期表中前四个周期的五种元素A、B、E、F、G,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基态原子价层电子排布为nsnnpn;B元素的原子比A多1个电子;E和F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4,E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比F的少8个;G2+的3d轨道全充满。
(1)基态B原子的第一电离能______基态E原子的第一电离能(填“>”、“<”或“=”)。
(2)请写出基态F原子的价电子的轨道表示式_____。
(3)E的一种氢化物(H2E2)是常用的氧化剂,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两个氢原子犹如在半展开的书的两面上,该氢化物能与水混溶,却不溶于CCl4,请予以解释_____。
第(3)题图 第(5)题图
(4)元素G、与金元素(Au)均能与AB-形成配离子,已知G2+与AB-形成配离子时配位数为4;Au+与AB-形成配离子时配位数为2。工业上常用Au+与AB-形成的配离子与G单质反应,生成G2+与AB-形成的配离子和金单质,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AB-中元素A采取sp杂化,则A与B形成的化学键中含有的σ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为_____。
(5) ①.元素F与元素G形成的化合物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写出具体的化学式)。
②.若晶胞的边长为apm,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g cm-3(已知:1pm=10-12m)。
18(14分)化合物G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由烃A和烃B合成G的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条件已略去):
已知:①烃A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组峰,烃B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②
回答下列问题:
(1)烃A的名称为________,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试剂a的名称为_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的同分异构体中,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_种。
①苯环上有三个取代基,其中两个取代基相同
②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③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6)请以乙烯和环己烯()为原料制备,写出相应的合成路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参照本题,反应条件不能省略)
19某实验小组对FeCl3分别与Na2SO3、NaHSO3的反应进行探究。
【甲同学的实验】
装置 编号 试剂X 实验现象
Ⅰ Na2SO3溶液(pH≈9)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
Ⅱ NaHSO3溶液(pH≈5) 闭合开关后灵敏电流表指针未发生偏转
(1)怎样配制FeCl3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探究实验Ⅰ的电极产物。
①取少量Na2SO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产生了SO。
②该同学又设计实验探究另一电极的产物,其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学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与NaHSO3溶液能否发生反应,设计、完成实验并记录如下:
装置 编号 反应时间 实验现象
Ⅲ 0~1 min 产生红色沉淀,有刺激性气味气体逸出
1~30 min 沉淀迅速溶解形成红色溶液,随后溶液逐渐变为橙色,之后几乎无色
30 min后 与空气接触部分的上层溶液又变为浅红色,随后逐渐变为浅橙色
(4)乙同学认为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产生原因有两种可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②的可能原因。
①Fe3++3HSO??Fe(OH)3 +3SO2;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查阅资料:溶液中Fe3+、SO、OH-三种微粒会形成红色配合物并存在如下转化:
HOFeOO2??HOFeOO2Fe2++SO
(红色) (橙色)
从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角度解释1~30 min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6)分别对比Ⅰ和Ⅱ、Ⅱ和Ⅲ,FeCl3能否与Na2SO3或NaHS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_________有关(写出两条)。
1-10 BADCC DBCAD 11-15 BADCA
16 16.(1)将废料粉碎;CO;过滤
(2)5.5
(3)减小
(4)0.54
(5)1∶4;;1.4
17 (1)>
(2)
(3)H2O是极性分子,H2O2是极性分子且能与H2O形成氢键,而CCl4是非极性分子
(4) ①. 2[Au(CN)2]-+Zn=2Au+[Zn(CN)4]- ②. 1∶2
(5) ①. ZnS ②.
18答案:(1)2 丁烯 羟基、碳碳双键
(2)
(3)甲醇 NaOH醇溶液、加热
(4)氧化反应 +2NaOH+2NaBr+2H2O
(5)12
中学化学资
19 答案 (1)将FeCl3溶于浓盐酸,再稀释至指定浓度
(2)①足量盐酸和BaCl2溶液
②取少量FeCl3溶液电极附近的混合液,加入铁氰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证明产生了Fe2+
(3)3SO-2e-+H2O===SO+2HSO
(4)②H++HSO===H2O+SO2↑
(5)生成红色配合物的反应速率快,红色配合物生成橙色配合物的速率较慢;在O2的作用下,橙色的HOFeOSO2浓度下降,平衡 ??不断正向移动,最终溶液几乎无色
(6)溶液pH不同,Na2SO3、NaHSO3溶液中SO浓度不同(或Na2SO3与NaHSO3不同,或Na2SO3与NaHSO3的阴离子不同),反应物是否接触形成红色配合物(任写两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