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自然界的水
一、单选题
1.(2023·云南昭通·统考模拟预测)下图中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述豆腐的做法:“水浸硙碎,滤去渣,煎成,以盐卤汁或山叶或酸浆、醋淀就釜收之。”其中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
A.吸附 B.过滤 C.加热 D.研碎
3.(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蒸发溶剂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加热液体 D.取用固体
4.(2023·云南大理·统考模拟预测)海水淡化有助于应对淡水短缺,下列方法能对海水进行淡化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所得到的水的纯度最高的是
A.沉降 B.吸附 C.蒸馏 D.过滤
6.(2023·云南临沧·统考三模)下列仪器用途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7.(2023·云南曲靖·模拟预测)张伯礼院士疫情期间主持新冠肺炎的中药治疗研究,卓有成效。在如图所示的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熬制
C.箅(bi)渣取液 D.灌装保存
8.(2023·云南临沧·统考一模)下列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A.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B.活性炭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C.锅炉用水硬度太高会产生危险 D.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
9.(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过氧化氢、氯酸钾 B.洁净空气、氧化镁、液氧
C.金刚石、石灰石、氯化钠 D.汞、蒸馏水、石油
10.(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氢气燃烧和电解水是研究水的组成的两个重要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
B.玻璃管b端连接电源的正极
C.两个实验的能量转化形式不同
D.两个实验均可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1.(2023·云南临沧·统考模拟预测)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 、赤铜(Cu2O)和木炭粉(C) 混合后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形似金子的锌和铜的合金(含Zn和Cu)。上述反应中 所涉及到的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C B.Cu2O C.ZnCO3 D.铜锌合金
12.(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与水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
B.在水样中加入肥皂水振荡后,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硬水
C.农业上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可以节约农业用水
D.电解水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13.(2023·云南红河·统考一模)如图为实验室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使用的是交流电源
B.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若正极产生2mL的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4mL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14.(2023·云南昭通·统考三模)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C.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春天走到花园中花香味扑鼻而来——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15.(2023·云南大理·统考模拟预测)我国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下水是种重要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用明矾给水杀菌消毒
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氧气
16.(2023·云南曲靖·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氯化钠 B.铜锌合金 C.澄清石灰水 D.红磷
17.(2023·云南临沧·统考三模)如图是一款潜水艇紧急供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产氧药块主要成分是氯酸钠(NaClO3),需要镁粉氧化放热启动并维持反应进行,快速产生氧气,同时会产生极少量的有毒气体氯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氯酸钠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它属于氧化物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
D.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吸收氯气,但不吸收氧气
18.(2023·云南文山·模拟预测)下列有关水和水资源的保护,不正确的是
A.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
19.(2023·云南昭通·统考一模)“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其主要成分是酚酞,酚酞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酚酞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酚酞由碳、氢、氧原子组成 B.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14:4
C.酚酞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一个酚酞分子由38个原子构成
20.(2023·云南临沧·统考模拟预测)微信表情包“苯宝宝装纯”,是根据化合物“苯酚”的结构设计的,其化学式为C6H6O,下列有关“苯酚”说法正确的是
A.苯酚分子由13个原子构成 B.苯酚由碳、氢气和氧气三种物质组成
C.苯酚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苯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4g
21.(2023·云南丽江·统考二模)2022年4月28日,我国科学家团队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还原成高浓度乙酸,进一步利用微生物可以合成葡萄糖(C6H12O6)和脂肪酸。这项突破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提供了新技术。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葡萄糖属于氧化物
B.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
22.(2023·云南昭通·统考一模)研究显示: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水微滴中形成的过氧化氢含量随液滴尺寸的增大而减少。当使用硅材料、相对湿度为55%时,得到过氧化氢的最大浓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一定为纯净物
B.过氧化氢自身缓慢分解的原因是2H2O2=2H2O+O2↑
C.过氧化氢和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D.图中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液滴粒径大于10微米
23.(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使用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砷(As)、镓(G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砷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B.它们都是金属元素
C.砷化稼的化学式为GaAs D.砷元素与氮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24.(2023·云南曲靖·统考一模)下列含有氮元素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
A.N2 B.NO2 C.NH3 D.HNO3
25.(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下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属于同种元素
B.②④表示的是离子
C.②④已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③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2
26.(2023·云南昭通·统考模拟预测)《本草纲目》中记载:“枇杷能润五脏,滋心肺”。其中富含的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有利于人体健康,下列有关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由20个原子构成
B.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6
27.(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山梨酸(C6H8O2)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下列关于山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山梨酸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B.山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2g
C.山梨酸由16个原子构成
D.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1:4
28.(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是一种超强的抗氧化物质,能有效的清除人体的自由基,茶多酚含量最高的茶是绿茶。下列有关茶多酚的说法正确的是
A.茶多酚由51个原子构成
B.茶多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
二、实验题
29.(2023·云南楚雄·统考二模)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Ⅰ.气体制取及性质
(1)仪器X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O2、CO2和H2都可以选用 (填字母)作发生装置。
(3)若用B装置制取O2,反应方程式为 。小明同学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完成实验E和F,观察到F中铁丝不能燃烧,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原因 。
(4)D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和除杂等,下列能用该装置完成的实验有 (填字母)。
a. 瓶内装满水,气体从n端通入,收集氢气
b. 瓶内装有石蕊溶液,气体从m端通入,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
c. 瓶内装有烧碱溶液,气体从m端通入,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
Ⅱ.实验室测定样品纯度小王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测定某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杂质不与氢气反应)。(资料: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5)从实验的安全性考虑,通入H2前应该 。
(6)反应前氧化铜样品质量为ag,丁装置质量为bg,充分反应后丁装置质量为cg,则氧化铜样品的纯度= ×100%(用代数式表示,结果化为最简)。
(7)实际测得氧化铜样品的纯度偏低,下列原因可能的是______(填字母)。
A.通入H2中的水没有除干净
B.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
C.充分反应后丁装置质量偏小
D.反应完成后部分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
参考答案:
1.C
【详解】A、属于节能标志;
B、属于回收利用标志;
C、属于节约用水标志;
D、属于回收利用标志。
故选C。
2.A
【详解】水浸硙碎涉及到的操作是研碎,滤去渣涉及到的操作是过滤,煎成涉及到的操作是加热,因此没有涉及到的操作是吸附,故选A。
3.D
【详解】A、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取用药品的方法: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D。
4.D
【详解】①是蒸馏法,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可用来进行海水淡化;②是活性炭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用于海水淡化;③是加絮凝剂,只能吸附杂质使其沉降,不能用于海水淡化;④是反渗透法,可用来进行海水淡化;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5.C
【详解】A、通过沉降可使水中悬浮的大颗粒固体沉降,所得到的水中可能还会含有小颗粒的固体及可溶性杂质;
B、吸附能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
C、通过蒸馏除去了水中所有的杂质,所得到的水为纯净物;
D、通过过滤而除去了水中不溶性固体杂质,但对于可溶性杂质过滤并不能除去,所得到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
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所得到的水的纯度最高的是蒸馏。
故选C。
6.B
【详解】A、玻璃棒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故A不符合题意;
B、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容器,故B符合题意;
C、烧杯可配制溶液,也可用作反应容器,故C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A、冷水浸泡为浸泡的过程,不属于过滤,故A不符合题意;
B、加热熬制不属于过滤,故B不符合题意;
C、箅(bi)渣取液是把固体和液体分开,故属于过滤,故C符合题意;
D、灌装保存不属于过滤,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A、蒸馏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能够得到蒸馏水,属于纯水,所以蒸馏水是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故A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所以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B说法错误;
C、使用锅炉对水加热时,硬水中钙、镁离子受热产生大量水垢会引起锅炉爆炸,所以锅炉用水硬度太高会产生危险,故C说法正确;
D、过滤操作可以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9.D
【分析】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详解】A. 氢气属于单质,过氧化氢、氯酸钾都属于化合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洁净空气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化合物,液氧属于单质,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金刚石属于单质,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石灰石属于混合物,氯化钠属于纯净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汞属于单质,蒸馏水属于化合物,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烧杯内壁出现无色液滴,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电解水时,根据“正氧少,负氢多”的原则,玻璃管b端产生的气体多为氢气,与电源负极连接,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氢气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电解水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两个实验的能量转化形式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气燃烧,从燃烧的产物中只有水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样的水在电解时,从产物中只有H2和O2也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氢气燃烧实验和电解水实验都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B
【详解】A、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Cu2O是由Cu、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碳酸锌是由Zn、C、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铜锌合金由铜、锌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B
【详解】A、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大部分为海水,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可以节约农业用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3.C
【详解】A、该实验使用的是直流电源,因为直流电源的正负极是不发生改变,所以正、负极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气体,故A错误;
B、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错误;
C、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若正极产生2mL的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为4mL,故C正确;
D、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由此可知,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A、氢气和液氢都是由氢分子构成,故其化学性质相同,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物质体积膨胀,符合题意;
C、水通电分解时,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之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不符合题意;
D、花园中花朵的芳香分子不断运动至空气中,被人嗅到,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5.C
【详解】A、地下水是一种重要资源,非常缺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故选项A说法错误;
B、明矾具有一定的净水能力,但不能用明矾给水杀菌消毒,故选项B说法错误;
C、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取等量的硬水和软水,向其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C说法正确;
D、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故选项D说法错误;
故选:C。
16.A
【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
【详解】A、氯化钠是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选项正确;
B、铜锌合金是由金属铜和金属锌熔合而成,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C、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
D、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单质,选项错误。
故选A。
17.B
【详解】A、氯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都是17,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8,第三层电子数为7,所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项A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钠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B说法错误;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量,故选项C说法正确;
D、分析可知,混合气体通过试剂X可以放出氧气,说明试剂X应具有的性质是:吸收氯气,但不吸收氧气,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
18.C
【详解】A、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故选项A说法正确;
B、生活中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向等量的水中加入等量的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B说法正确;
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将硬水过滤不能得到软水,故选项C说法错误;
D、由电解水实验结论“正氧一、负氢二”可知,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19.D
【详解】A、由化学式可知,酚酞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4:(16×4)=120∶7∶32,不符合题意;
C、酚酞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0):14:(16×4)=120∶7∶32,所以酚酞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式可知,每个酚酞分子由2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共38个原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详解】A、1个苯酚分子中含有6+6+1=13个原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苯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元素的质量分数=,而苯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6):16=36:3:8,则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为“1”,而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21.B
【详解】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葡萄糖(C6H12O6)是由C、H、O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葡萄糖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所以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B正确;
C、葡萄糖由葡萄糖分子构成,1个葡萄糖分子由24个原子构成,故C错误;
D、葡萄糖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6:1,故D错误。
故选B。
22.A
【详解】A、根据题意,水蒸气在玻璃表面冷凝得到的液滴可能除了水还有过氧化氢,因此可能是混合物,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自身缓慢分解的原因是2H2O2=2H2O+O2↑,选项正确;
C、物质由元素组成,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D、根据水蒸气冷凝为粒径小于10微米的液滴时,部分水分子会转化为过氧化氢分子。如图,a点(-2.8℃)未生成过氧化氢的原因可能是形成的液滴粒径大于10微米,选项正确;
故选:A
23.B
【详解】A、由图可知,砷原子和镓原子核外均有四个电子层,均位于第四周期,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石”字旁可知,砷属于非金属元素,由“金”字旁可知,镓属于金属元素,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砷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负电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砷化镓的化学式为:GaAs,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砷原子与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是5,化学性质相似,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4.C
【详解】A、氮气为单质,氮元素化合价为零;
B、氧元素显-2价,设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则x=+4价。
C、氢元素显+1价,设NH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y+(+1)×3=0,则y=-3价。
D、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2)×3=0,则z=+5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最低的是C。
故选C。
25.D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②③的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④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②④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F,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6.C
【详解】A、每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共20个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B、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错误;
C、由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知,维生素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正确;
D、维生素C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7.D
【详解】A、山梨酸是由山梨酸分子构成,其中不含氧分子,A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B错误;
C、1个山梨酸分子由6+8+2=16个原子构成,C错误;
D、山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D正确。
故选D。
28.C
【详解】A、由茶多酚化学式C22H18O11知, 一个茶多酚分子由22+18+11=51个原子构成,选项错误;
B、茶多酚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8):(16×11)=132:9:88,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错误;
C、由茶多酚化学式C22H18O11知,茶多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D、茶多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6×11)=3:2,选项错误。
故选C。
29.(1)长颈漏斗
(2)A
(3) 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a
(5)检验氢气纯度
(6)
(7)BC
【详解】(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仪器X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以采用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和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气时都只能采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故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时都可选用固液常温型装置A作发生装置;
(3)B装置为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由此可知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时,选用的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 E装置中铁丝为红热铁丝,F装置中的铁丝为常温铁丝,F装置中铁丝不能燃烧说明温度没有达到铁丝的着火点,从燃烧条件分析可知:燃烧时可燃物的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
(4)a、将多功能瓶中装满水,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气体应该从短导管进,长导管出,即从n端通入氢气,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检验二氧化碳时,应该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将气体通入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也有可能是氯化氢等气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俗称烧碱,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气体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不能将混合气体通过烧碱溶液来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当氢气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或加热过程很容易发生爆炸。故为了安全考虑,通入氢气前应该检验氢气的纯度;
(6)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生产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进入装置丁中被浓硫酸吸收,丁装置质量增加的量即为反应生成水的质量,故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水的质量=(c-b)g;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可知,生成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设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为x,则,解得x=
,故氧化铜样品的纯度=;
(7)该实验利用丁装置吸收反应生成的水,然后根据丁装置质量的变化,计算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及质量分数。
A、通入H2中的水没有除干净,会导致装置丁最后的质量大于理论值,即生成水的质量偏大,计算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会偏大,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铜没有完全反应,生成水的质量小于理论值,计算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会偏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充分反应后丁装置质量偏小,会导致计算时生成水的质量偏小,最终计算出氧化铜样品的纯度会偏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反应完成后部分铜又被氧化成氧化铜,不会影响丁装置的质量变化,对计算氧化铜样品的纯度无影响,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