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科粤版九上提升练: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含解析)

3.3 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
一、选择题
1. “钻木取火”是古人点燃木柴的一种方法,关于这种引火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钻出的木屑比原木材着火点低
B.钻的目的是升高木柴的着火点
C.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D.钻木是为了得到可燃物
2.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3.土星是太阳系里的气态行星,约含有92.4%的H2、7.4%的He和0.2%的CH4等,平均温度为-150℃。它没燃烧成火球的原因可能有①可燃物种类太多 ②氦气含量太高 ③没有适宜的温度 ④没有支持燃烧的氧气,其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
B.醋的酿造
C.食物的腐烂
D.水的蒸发
5.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能灭火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温度
B.隔绝空气
C.使水分解
D.清除可燃物
6.下列对应的灭火方法不合理的是( )
A.做实验时,不慎碰倒燃着的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用湿抹布盖灭
B.电线老化而短路引起火灾——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C.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
D.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
7.下列有关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B.用嘴吹灭蜡烛火焰,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降低油的着火点
D.扑灭森林火灾,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8.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理是( )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以上都有
9.如图所示,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从着火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成站立姿势跑出
B.伏低身子快速逃出
C.用水淋湿衣服迅速爬出
D.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成蹲的姿势逃离
10.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携带的物品是( )
A.纸巾
B.鞭炮
C.汽油
D.酒精
11.下列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氢气和氧气
B.甲烷和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氮气和氧气
12.近期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件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对发生的火灾,首先要尝试用水扑灭,同时考虑其他办法
B.只要控制好燃烧和爆炸的条件,就能使之为我所用,造福人类
C.加油站、加气站内拨打电话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
D.明火附近避免喷洒空气清新剂或杀虫剂,以免引发火灾
13.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二、填空题
14.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自燃的是_______;属于燃烧的是_______;属于爆炸的是________。
A.面粉发酵 B.蜡烛照明 C.棉织品堆积,长时间不动,引起火灾 D.烧火做饭 E.橡胶老化 F.炸药开山 G.钢铁生锈
15.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 步骤及现象
I.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如图所示)。白磷、红磷均不燃烧 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 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
(1)I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比Ⅱ和Ⅲ,可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16.如图1装置可研究可燃性粉尘浓度、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来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图1
图2
图3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________,可燃性粉尘燃烧越剧烈,传感器显示的压力越________(填“大”或“小”)。
(2)要完成可燃性粉尘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需进行多次对比实验,操作中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控制每次实验________不同;从图3看,可燃性粉尘浓度过大时,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并不大,其原因是________。
(3)分析图2中的图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木头本身是可燃物且较为粗糙,钻木头时,木头摩擦生热,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钻的目的是升温达到木柴的着火点。
2.答案:C
解析:温度高于240℃时,红磷还需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A错误;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不容易自燃,B错误;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此时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白磷也能燃烧,C正确;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升高温度不能提高白磷的着火点,D错误。
3.答案:D
解析: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是可燃物、②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答案:D
解析:动植物呼吸、食物腐烂、酿造醋的过程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水的蒸发是物理变化。
5.答案:A
解析: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燃烧的火舌喷水,是将火焰周围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6.答案:D
解析:图书馆内图书着火,不能用高压水枪灭火,以防损坏图书,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错误。
7.答案:D
解析:电器着火,不可以用水浇灭,以防触电;用嘴吹灭蜡烛,使燃着的蜡烛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而不是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油锅起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是利用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的方法灭火;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从而灭火。
8.答案:B
解析: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该方法利用的灭火原理是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9.答案:A
解析:气体受热膨胀,密度变小,火灾发生时,二氧化碳及有毒气体会随热气流上升,因此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A错误。
10.答案:A
解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物、易爆物和有腐蚀性的物品。纸巾属于日常生活用品,可以带入公共交通工具。
11.答案:A
解析: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氧气能支持燃烧,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A正确;甲烷、一氧化碳均具有可燃性,但没有支持燃烧的气体,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B错误;氧气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遇到明火不会发生爆炸,C错误;氧气和氮气是空气中的成分,遇明火不爆炸,D错误。
12.答案:A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水来灭火,发生火灾时要根据可燃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
13.答案:B
解析: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A正确;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可能发生爆炸,B错误;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C正确;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火灾、爆炸,D正确。
二、填空题
14.答案:A、E、G C B、D F
解析:缓慢氧化是进行得比较缓慢,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如面粉发酵、钢铁生锈、橡胶老化、动植物的呼吸等;棉织品堆积,长时间不动,引起火灾是由于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没有及时散失,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引起的自发燃烧现象,属于自燃;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现象,如烧火做饭、蜡烛燃烧等;当极速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内会引发爆炸,如炸药爆炸等。
15.答案:(1)白磷未与氧气接触
(2)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本题通过改进实验装置,观察红磷、白磷燃烧的对比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1)I.将一定量的白磷、红磷分别浸入80℃热水中,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是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白磷没有发生燃烧;(2)Ⅱ.升高右侧漏斗至红磷露出水面,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Ⅲ.升高左侧漏斗至白磷露出水面,白磷燃烧,这是因为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也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对比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6.答案:(1)引燃,使可燃性粉尘达到着火点 大
(2)鼓入的可燃性粉尘量 可燃性粉尘浓度过大,导致氧气浓度较小,燃烧不剧烈,放出热量少
(3)可燃性粉尘颗粒越小,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可燃性粉尘燃烧越剧烈,放出热量越多
解析:(1)装置中燃烧的蜡烛的作用是引燃,使可燃性粉尘达到着火点;可燃性粉尘燃烧越剧烈,传感器显示的压力越大。(2)要完成可燃性粉尘浓度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需进行多次对比实验,操作中在保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控制每次实验鼓入的可燃性粉尘量不同;可燃性粉尘浓度过大时,传感器显示的压力并不大,其原因是可燃性粉尘浓度过大,导致氧气浓度较小,燃烧不剧烈,放出热量少。
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安徽省淮南市三区中考模拟化学试卷(6月)(图片版 含解析)

下一篇: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2022-2023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