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章节测试(含解析)

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
章节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图书馆的图书着火时,立刻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厨房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时,应打开排气扇通风换气
C.油井着火时,应设法降低油的着火点
D.电器设备失火时,先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再切断电源
2.工业上可以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氯气、氢气及另外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反应方程式2NaCl+2H2O2X+Cl2+H2方程式已配平,则X的化学式为
A.HCl B.NaOH C.NaClO D.
3.供家用煤炉燃烧的煤制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A.增加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
B.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
C.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延缓煤的燃烧时间,节约能源
4.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灭掉室内大火,迅速打开门窗降温
B.发现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电风扇通风
C.为除去铝壶中的水垢,用盐酸长时间浸泡
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
5.山茶油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其主要成分是柠檬醛。现从山茶油中提取3.8 g柠檬醛,使其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1 g二氧化碳和3.6 g水,则柠檬醛中
A.只含有碳、氢元素
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含有的元素无法判断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甲烷做燃料取暖:2CH4+3O2CO+4H2O
B.用生石灰做干燥剂:CaO+H2O+CO2=Ca(HCO3)↓
C.用稀盐酸除去铁锈:FeO+2HCl=FeCl2+H2O
D.用石灰石获得CO2:CaCO3CaO+CO2↑
7.如图,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过了一会儿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房间逃离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站立姿势跑出 B.伏低身子逃出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 D.淋湿衣服爬出
8.镁不但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燃烧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C.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
D.镁在空气、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都是放热反应
9.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10.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1.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10 3 90 0
反应后质量/g 3.2 3 待测 3.2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 g
12.下列对如图所示四个实验的认识错误的是
A.甲和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B.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C.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定量实验,实验前需检查乙和丙装置的气密性
D.为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丁实验必需准确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二、填空题
13.配平下列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O2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氧化碳燃烧:________;
(2)碳还原氧化铁:________;
(3)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
(4)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________。
15.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汽车尾气排放的有毒气体可在“催化转化器”中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微观反应示意图,请回答:
(1)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_____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16.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花同学查阅资料得知:白磷为白色蜡状固体,有剧毒,不溶于水,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然后她进行了如下实验:
(1)按A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A铜片上的红磷________,A铜片上的白磷________,C水下的白磷________。
(2)B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在使用组装好的B装置前,首先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然后加入药品并将B和C装置连接。滴入双氧水,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MnO2的作用是________,C装置中水下的白磷燃烧。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从以上实验分析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为:可燃物、________。
(4)你猜想一下,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________中。
五、计算题
17.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反应中水分的蒸发,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g 。
(2)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
(3)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CaCl2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A
【详解】
A.液态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体,不留下任何痕迹,可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灭火,故A说法正确;
B.厨房液化气泄漏引起火灾时,不能打开排气扇,原因是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易引起爆炸,故B说法错误;
C.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一般不能改变,故C说法错误;
D.电器设备失火时,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2X+Cl2+H2,反应前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2、4、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2、2、0,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钠原子、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钠原子、1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OH。
故选B。
3.【答案】C
【详解】
为使煤与氧气充分接触而发生完全燃烧,把煤制成蜂窝状,增加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故选C。
4.【答案】D
【详解】
A.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会形成对流,提供燃烧需要的氧气,不利于灭火,故A错误;
B.燃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发现燃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电风扇通风,故B错误;
C.盐酸长时间浸泡,除了会与氧化铝反应,也会与铝反应,故C错误;
D.为防止铁锅生锈,在其表面涂抹一层食用油,正确。
故选D。
5.【答案】B
【详解】
11 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1 g××100%=3克,3.6 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 g××100%=0.4克。则0.4 g+3 g=3.4 g,则柠檬醛中一定还含有氧元素。
故选B。
6.【答案】D
【详解】
A.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错误;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这是生石灰能作干燥剂的原因,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错误;
C.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故错误;
D.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煅烧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详解】
高的蜡烛先熄灭,低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上面先缺氧;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说明燃烧产生烟尘等物质,所以不能站立姿势跑出。
A.成站立姿势跑出容易导致窒息。错误;
B.伏低身子逃出有利于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C.用湿毛巾捂住鼻子既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也可以防止烟尘进入呼吸道。正确;
D.淋湿衣服爬出既可以降低温度,也可以防止因为缺氧而窒息。正确。
故选A。
8.【答案】A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结合题意分析即可判断:
A.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例如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错误;
B.燃烧反应都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正确;
C.因为镁能在二氧化碳气体中燃烧,所以镁等活泼金属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来灭火,正确;
D.燃烧都是发光、放热的剧烈氧化反应,正确。故选A
9.【答案】C
【详解】
A.现象①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②白磷没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正确;
B.现象①白磷燃烧,而水温是80℃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正确;
C.由上分析可知现象③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错误;
D.现象①③中,白磷、红磷都与氧气接触,而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正确;选C。
【点睛】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可以:1.有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10.【答案】D
【分析】
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①撤离可燃物 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详解】
A.因为没有隔绝空气,故错误;
B.物质着火点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着火点是不能改变的,故错误;
C.很明显的不对,可燃物并没有消除,故错误;
D.用嘴吹灭蜡烛,降低了温度,所以蜡烛熄,故正确。
故选D。
11.【答案】D
【分析】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X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0 g-3.2 g=6.8 g;W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生成W的质量为3.2 g。由于Y的质量不变,6.8 g>3.2 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Z是生成物,生成Z的质量为:6.8 g-3.2 g=3.6 g。反应后Z的质量为90 g+3.6 g=93.6 g。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
A.W是由X分解的产物,可能是单质,故A正确;
B.由于Y的值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B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C正确;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93.6 g,故D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详解】
A.甲和丁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即铁能够在氧气中燃烧,氢氧化钠能和稀盐酸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说明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因此乙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该选项说法正确;C.乙和丙中气体参加反应,如果装置漏气,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定量实验,实验前需检查乙和丙装置的气密性,该选项说法正确;D.为探究酸碱是否发生反应,丁实验中只要稀盐酸足量即可,不需要准确量取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
二、填空题
13.【答案】1 3 3 3 4 11 2 8
【详解】
(1)有机物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配平顺序为“”,该方程式配平为 1333;
(2)可以用“奇数配偶法”或“定法”,配平结束,一定注意检验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方程式配平为411O228。
三、简答题
14.【答案】2CO+ O22CO2 2Fe2O3+3C 4Fe+3CO2↑ CaCO3CaO+CO2↑ CO2 + Ca(OH)2=CaCO3 ↓+ H2O
【详解】
(1)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
(2)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2O3+3C4Fe+3CO2↑。
(3)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4)二氧化碳气体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故答案为:(1)2CO+O22CO2;(2)2Fe2O3+3C4Fe+3CO2↑;(3)CaCO3CaO+CO2↑;(4)CO2+Ca(OH)2═CaCO3↓+H2O
15.【答案】3 2NO+2CO 2CO2+N2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分别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反应的方程式是:2NO+2CO 2CO2+N2,由此可知:
(1)由方程式可知,其中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该微观反应过程中出现了3种氧化物;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2CO2+N2。
故答案为(1)3;(2)2NO+2CO 2CO2+N2;
四、科学探究题
16.【答案】不燃烧 燃烧 不燃烧 分液漏斗 检查装置气密性 2H2O22H2O+O2↑ 催化作用 4P+5O22P2O5 使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冷水
【详解】
(1)铜片上的红磷,温度最多只有80℃,没有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240℃),不满足燃烧所需条件;铜片上的白磷,温度近似为80℃,已满足燃烧所需要的40℃,并且处于空气中与氧气接触充分,达到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条件;水下白磷,处于水中的白磷不能和氧气接触,不满足燃烧的条件;
(2)分液漏斗有活塞可以随时控制液体的滴加,在实验中起到控制气体量的作用;装置连接完成后,要进行装置气密性检查,防止装置的连接处漏气而使实验失败;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二氧化锰起着加快反应速度的催化作用;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3)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进行对比,可以知道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白磷比较,可以发现燃烧需要氧气的支持;
(4)实验室中白磷应该保存在冷水中,隔绝空气防止自燃。
五、计算题
17.【答案】(1)4.4 g;(2)10 g;(3)10%
【详解】
(1)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所以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12.5 g+105.4-113.5 g=4.4 g;
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CaCO3 +2HCl ==CaCl2+ CO2↑ + H2O
100 111 44
x y 4.4g
100/ x =111/ y =44/4.4 g
x =10g y=11.1 g
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CaCl2的质量分数 =10%
答:略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2-2023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下一篇: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综合练习: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