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辽宁专用)-35实验题⑥
一、实验题
1.(2023·辽宁大连·模拟预测)某化学小组用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开展实验活动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1)实验甲中,当稀硫酸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时,试管内溶液的酸碱度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者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该实验中可观察到 现象,由此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2)实验乙中,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原因是 ;该实验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替换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 。实验后,将试管和烧杯中的物质充分混合,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综合运用化学、技术、工程知识,能提升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选取的发生装置 (填字母,下同),试管口放置 以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择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判断收集满的方法是 。
(4)小明发现家里的化学制氧机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做药包制氧气的。于是根据说明书上的“内桶模型图”自己做了一个微型模拟制氧机。
在实践的过程中,他认识到过滤加湿仓的作用。请分析他的推断所依据的现象:
过滤加湿仓的作用 依据的现象
降温 A瓶:
观察氧气生成的速率 B瓶:
3.(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实验探究能促进思维发展,引领我们探索创新。
实验1.探究微粒性质
(1)观察到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纱布条 ,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 。
(2)a比c处先变色,说明氨气的密度 (填“>”或“<”)空气。
实验2.探究物质组成
(3)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到内壁有水珠产生,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4)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实验3.探究燃烧条件
(5)该实验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 接触。
(6)在烛芯的棉线中加入细镁条可制成“吹不灭的蜡烛”。蜡烛正常燃烧时,焰心的镁条不燃烧(焰心温度高于镁条的着火点),原因是 。
实验4.探究反应发生
(7)如图所示是用pH传感器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前后的pH变化情况,证明该化学反应发生的依据是溶液的pH 。
4.(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在实验室常用以下装置制取气体。
(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发生装置应选(填字母,下同) 。
(2)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应选 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长颈漏斗末端应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
5.(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在实验室里,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制取有关气体。
(1)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应选择的药品是 (填数字序号)。
①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C、D装置均可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D装置与B、C装置相比,其突出优点是 。若选择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制取氢气,若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据此写出氢气的一点物理性质 。
6.(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如图是部分操作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2)C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配好50g该溶液后,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g。
(4)下列情况可能会造成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B操作中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
D.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
7.(2023·辽宁鞍山·统考二模)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一般不选择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用A作发生装置的原因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8.(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取二氧化碳时,在A~E中你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干燥二氧化碳时可以在F装置中装入药品 (填物质名称)。
9.(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在学习了盐酸的化学性质后,进行了下图所示学习活动。
(1)A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
(2)B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减少,溶液变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试管中出现的明显现象是产生气泡,该气体为 。
(4)D试管中镁条表面有气体产生,气体为氢气,同时生成另一种物质,该物质为 。
(5)E试管中没有看到明显的现象。小组同学另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另一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小组同学又用pH计测定了E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后的pH.测得溶液pH=5.3,能否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填“能”或“不能”);此时溶液中全部的溶质有 。
10.(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某实验小组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10%的氢氧化钠溶液。
(1)图1中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2)请写出图2中的一处错误 。
(3)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 mL。
11.(2023·辽宁抚顺·统考三模)对比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通过对比试管 (填“a”“b”或“c”)中铁钉生锈的情况,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需要与氧气接触。
(2)实验二: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 有关。
(3)实验三可用于验证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否反应,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理由是 。
12.(2023·辽宁大连·统考一模)甲、乙同学分别利用图中装置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甲的实验中,烧杯中盛有稀盐酸,将氢氧化钠溶液推入锥形瓶,振荡后打开止水夹、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2)乙的实验中,溶液X为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剩余溶液中溶质的可能情况有 。X还可以更换为 。
(3)甲认为乙的实验不能准确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针对甲的质疑,乙同学接下来可补充的实验是 。
13.(2023·辽宁鞍山·统考模拟预测)以下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长颈漏斗下端需要伸入液体中形成“液封”,原因是 ,只能选择C装置收集CO2的依据是 。
(4)如图是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的几种操作,更能提高实验成功率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14.(2023·辽宁鞍山·统考模拟预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下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 。
(2)操作⑥中的错误是 。
(3)操作④中,为了防止液体飞溅,除了用玻璃棒搅拌以外,还可以进行的操作 。
(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实验二:
(5)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②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5.(2023·辽宁沈阳·统考模拟预测)探究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的变化规律,装置如图。
(1)写出实验一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从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实验二中点燃蜡烛后,天平指针向右偏转。蜡烛减小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燃烧后生成物的总质量。
16.(2023·辽宁沈阳·统考模拟预测)为了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和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小吴设计了一套实验装置(如下图),他取两种金属(表面积相同)各m克,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进行反应,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不同时间内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实验记录如下表:
反应时间(秒)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毫升) 甲金属 25 55 95 130 160 170 170
乙金属 30 75 125 150 150 150 150
(1)由实验结果可知:金属活动性较强的是 。
(2)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要比较甲、乙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还需知道的一个信息是 。
(3)为了使得到的实验数据准确,小吴在加入稀硫酸之前就将导管伸入装满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你认为该做法合理吗?说出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 。
(4)反应停止并恢复至室温后,为准确读取生成气体的体积,读数前应采取的一个必要操作是 。
17.(2023·辽宁沈阳·统考模拟预测)实验室现有如下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① ,② 。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可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 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3)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H2,反应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若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F装置,F中加入的药品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 变小 稀硫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氧氧化钠固体溶于水也会放热 硫酸钠/Na2SO4
【详解】(1)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稀硫酸溶液显酸性,pH小于7。将稀硫酸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即酸碱度逐渐减弱;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即H2SO4+2NaOH=Na2SO4+2H2O,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反应的微观实质是稀硫酸中的氢离子与氢氧化钠中的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由于结论是酸与碱的中和反应放热,所以集气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所以烧杯中有气泡产生;
(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热,使烧杯内液体温度升高,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会析出,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所以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稀硫酸反应,即便反应放热,不能证明是酸与碱反应放热,可能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实验结束后,将试管内和烧杯内的物质混合,由于试管内发生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所以溶质一定有硫酸钠,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否剩余不能确定,因此混合后溶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硫酸钠。
2.(1)酒精灯
(2) A 棉花 E
(3) B 将燃着的木条防止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 温度降低 B瓶长导管冒出气泡的速率
【详解】(1)实验仪器a的名称: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可选取的发生装置A,试管口放置棉花,放置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装置E,因为排水法收集气体纯度高,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干燥;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需要加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选择装置C收集二氧化碳,判断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4)过滤加湿仓起到降温的作用,说明A瓶温度降低,依据的现象是A瓶:温度降低;
观察氧气的生成速率,可以通过B瓶长导管冒出气泡的速率判定,依据的现象:B瓶长导管冒出气泡的速率。
3.(1) 变红 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2)<
(3)氢元素、氧元素
(4)
(5)空气(氧气)
(6)镁条没有与空气(氧气)接触
(7)逐渐变小,最终小于7
【详解】(1)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分子遇到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布条,布条变红,这正是微粒运动的结果;
(2)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挥发出的氨分子先与上方(a处)的布条接触,观察到a处先变红;
(3)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氢、氧两种元素,反应后只生成水一种物质,故证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4)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3中的控制变量是:是否与空气接触,目的是探究燃烧是否需要空气(氧气)参与,左边的蜡烛不燃烧,右边的蜡烛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
(6)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空气(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蜡烛燃烧,消耗了焰心处的氧气,使镁条没有与氧气接触,无法燃烧;
(7)如图,反应前溶液的pH大于7,说明实验的操作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若两者发生反应,则会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水,此时溶液的pH等于7,当氢氧化钠完全消耗后,再滴加盐酸,溶液的pH小于7,故根据pH逐渐变小,最终小于7这一变化,可以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4.(1) A
(2) C 密度比空气大 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详解】(1)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该反应需要加热,发生装置选择A。
(2)实验室使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装置选择C。长颈漏斗末端应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碳从长颈漏斗逸出。
5.(1)①
(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导管口c处,木条熄灭,则已集满
(3) C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或氢气难溶于水
【详解】(1)A装置为固固加热型装置,故可用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故填①。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D装置上橡皮管处有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大理石和稀盐酸接触生成二氧化碳,关闭止水夹,U型管右侧二氧化碳含量增大,导致装置内压强增大,则会出现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右面液面下降会与隔板上的大理石分开,从而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气体则无法再产生,故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通过弹簧夹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H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长进短出,故从b端通入气体,装置内气体装满后从c端排出,则验满方法应为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c端,若木条熄灭,则气体已满。
(3)氢气由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要获得平稳的氢气流,则需要控制稀硫酸的流速,图示装置中能够控制液体流速的是分液漏斗,故选择C装置作为发生装置;
E、G装置可用来收集氢气,是因为氢气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
6.(1)ADBECF
(2)搅拌,加速溶解
(3)30
(4)BC/CB
【详解】(1)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ADBECF;
(2)C中溶解操作中玻璃棒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3)配好50g该溶液后,稀释成10%的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4)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实际量取的水小于30g,造成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导致溶剂偏多,造成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C、B操作中发现一部分氯化钠撒在烧杯外边,导致溶质偏少,造成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
D、配好的溶液装瓶后,烧杯内有溶液残留,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BC
7.(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 B 正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
【详解】(1)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铁架台,标号②仪器的名称的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固液常温反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面上;
(3)E装置是排水法收集气体,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一般不选择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可用A作发生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1)
(2) BD/DB 浓硫酸
【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填:。
(2)实验室常温下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即装置B,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装置D,故填:BD或D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则干燥二氧化碳时可以在F装置中装入药品浓硫酸,故填:浓硫酸。
9.(1)紫色溶液变红色
(2)
(3)二氧化碳/CO2
(4)氯化镁/MgCl2
(5)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能 NaCl和HCl
【详解】(1)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则另一种物质为氯化镁。
(4)氢氧化钠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当氢氧化钠被消耗时,溶液为无色,则证明两者发生反应的现象为: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氢氧化钠溶液的pH>7,而最后溶液pH<7,则说明氢氧化钠被消耗,则能证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由于溶液显酸性,则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及过量的氯化氢。
(5)
10.(1)玻璃棒
(2)称量时将氢氧化钠放在了纸片上
(3)135
【详解】(1)由图1可知,缺少一种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用于溶解时搅拌,故填写:玻璃棒。
(2)氢氧化钠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不能放在小纸片上,以免腐蚀纸片,图2称量时将氢氧化钠放在了纸片上,操作错误,故填写:称量时将氢氧化钠放在了纸片上。
(3)由图2可知,溶质氢氧化钠质量等于砝码加游码质量,即10g+5g=15g,题干中给出溶质质量分数为10%,根据溶液质量等于溶质质量除以溶质质量分数可得,,根据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可得,水的质量=150g-15g=135g,根据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可得,量取水的体积是134mL(水的密度为1g/mL),故填写:135mL。
11.(1)ab
(2)溶剂的种类
(3)有两个变量
【详解】(1)如果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是铁需要与氧气接触,那么两个实验中的变量是氧气,即一组实验与氧气接触,另一组实验不与氧气接触,在试管abc中,a中的铁与氧气充分接触,b中用植物油进行密封,隔绝了氧气,所以通过对比试管a和b可以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铁需要与氧气接触,故填:ab;
(2)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够溶于汽油中,在这里水和汽油作为溶剂,溶剂不同,碘的溶解性能不同,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故填:溶剂的种类;
(3)对比实验要求:两个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在实验三中液体的体积一个是200ml,一个是100ml,这是一个变量,一个是蒸馏水,另外一个是氢氧化钠溶液,出现了第二个变量,即有两个变量,该实验设计不符合对比实验的基本原则,故填:有两个变量。
12.(1) 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锥形瓶中,之后锥形瓶的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NaCl/氯化钠
(2) 氢氧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氯化钙溶液
(3) 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发生反应,也能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吸入的氢氧化钙后,也能产生白色沉淀 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相同体积的水
【详解】(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减小,内外形成压强差,之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锥形瓶中,之后锥形瓶的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反应物可能恰好完全反应而无剩余,但生成物一定有NaCl一定有,因此实验后所得溶液一定含有的溶质是NaCl;
(2)乙的实验中,溶液X为饱和的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烧杯中的溶液倒吸入锥形瓶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剩余溶液中溶质的可能情况有氢氧化钠、碳酸钠或者氢氧化钠、氢氧化钙,X还可以更换为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液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
(3)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和水发生反应,也能使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吸入的氢氧化钙后,也能产生白色沉淀;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相同体积的水,进行对照实验。
13.(1)水槽
(2) A 2KMnO4K2MnO4+MnO2+O2↑
(3) 防止气体逸出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4)B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填:2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CO2,长颈漏斗下端需要伸入液体中形成“液封”,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收集方法只能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填:防止气体逸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4)铁丝的着火点较高,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引燃铁丝,故需要火柴燃烧给铁丝加热,使其温度升高,达到其着火点,分析A、B、C,能给铁丝加热的是B,故填:B。
14.(1)加速溶解
(2)未用玻璃棒引流
(3)间歇加热/移动酒精灯
(4)出现较多固体
(5)①②③
【详解】(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速食盐溶解,故填:加速溶解;
(2)操作⑥为过滤操作,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填:未用玻璃棒引流;
(3)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除了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外,还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左右移动酒精灯或间歇加热,故填:间歇加热或移动酒精灯;
(4)操作④是蒸发,蒸发过程中,当观察到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填:出现较多固体;
(5)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会导致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会导致称取溶质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符合题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不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②③。
15.(1)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由蓝变浅绿色,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2)小于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详解】(1)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因此现象为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由蓝变浅绿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天平始终平衡;故答案为: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溶液颜色由蓝变浅绿色,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过程中,蜡烛减少的质量加上消耗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因此蜡烛减少的质量小于燃烧生成物的总质量。
16.(1)乙
(2)氢气的密度和金属元素的化合价
(3)合理,因为要测定金属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应该是收集金属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因为两者装置中都有空气,因此可以不考虑装置中空气的影响,故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集
(4)上下移动量筒至内外液面相平
【详解】(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相同时间内金属乙产生的气体比甲多,因此乙的活动性比甲强。
(2)已知金属的质量、产生氢气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因此缺少金属的化合价来书写化学方程式,氢气的密度来计算氢气的质量。
(3)因为要测定金属产生氢气的快慢,因此应该是收集金属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因为两者装置中都有空气,因此可以不考虑装置中空气的影响,故是导管口一有气泡冒出时就要收
集。
(4)要准确测量气体积必须保持量筒的内外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相等,因此在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之前,应使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再调节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所以反应停止并恢复至室温后,为准确读取生成气体的体积,读数前应采取的一个必要操作是上下移动量筒至内外液面相平。
17.(1) 锥形瓶 集气瓶
(2)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
(3) 置换反应 氢氧化钠溶液(合理即可)
【详解】(1)图中①仪器名称:锥形瓶,图中②仪器名称:集气瓶;
(2)A装置固体加热型的发生装置,用A装置制取氧气可用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由于试管口没有棉花,所以制氧气的药品为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可以选用D装置收集氧气,依据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空气中成分反应。
(3)锌粒和稀盐酸反应生在氯化锌和H2,反应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氯化氢溶于水形成盐酸,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若要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选用F装置,F中加入的药品是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