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初中学业质量综合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灵源万应茶饼的制作过程中有100多道工序,下列工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土炒 B.粉碎 C.过筛 D.包装
2.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已正式下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航母螺旋桨用到的铜合金是混合物
B.舰体材料中使用的低磁合金钢属于合成材料
C.航母甲板上涂有的涂层要耐高温、耐磨
D.航母甲板材料具有抗腐蚀,强度大的性质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的pH B.称量固体
C.稀释浓硫酸 D.检查气密性
4.热爱劳动才能创造美好生活。下列有关家务劳动的做法错误的是
A.洗绿色叶菜时,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B.把家中废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中
C.洗油腻碗筷时,加入洗洁精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过氧乙酸(CH3COOOH)是一-种常用杀菌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为76g B.属于有机化合物
C.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碳允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3
6.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玻璃管平放在桌面上)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中观察到a处先出现白烟。下列说法正确
A.生成的白烟是氯化铵小液滴
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率越快
C.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都在不断运动
D.若把直角玻璃管放在冷水中,则不会看到有白烟生成
7.小强的化学笔记中有如下内容,其中有研误的是
A.无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氧化物、酸、碱、盐
B.燃烧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C.可供能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
D.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
B 证明CH4中含有H2 点燃,在火焰上方放一个干冷烧杯
C 鉴别NH4Cl溶液和KCl溶液 分别取样,滴加AgNO3溶液
D 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9.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水槽中缓缓滴加稀硫酸,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为“亮→暗+熄→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中还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B.当灯泡熄灭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最后灯泡再亮时,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H+
D.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一样
10.某化学小组通过手持技术探究铁钉在4种浸泡液中的锈蚀实验,相关数据如下图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编号 实验装置 浸泡液 溶液pH
① NH4Cl 5
② (NH4)2SO4 5
③ NaCl 7
④ Na2SO4 7
A.曲线先陡后平说明铁钉锈蚀速率由快到慢
B.铁钉锈蚀生成物主要成分是Fe3O4
C.溶液中的氯离子可能是铁钉锈蚀反应的促进因素
D.在不同浸泡液中,铁钉的平均锈蚀速率:酸性溶液>中性溶液
二、填空题
11.氮化硅是新型陶瓷材料。
(1)图1是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
①氮原子的质子数是_____。
②氮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下列物质能用作氮肥的是_____(填序号)。
A.CO(NH2)2B.KH2PO4C.K2SO4
③氮元素是蛋白质的重要组成元素,能为人体补充蛋白质的食物有_____(填一种)。
(2)图2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x的值为_____。
②二氧化硅和碳单质在高温下反应可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2.水对人类生活、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1)“生命吸管”是一种便携式户外净水装置,结合图1回答相关问题。
①超滤膜(作用与过滤原理相似)能除去水中_____。
②“生命吸管”是从a端进水的,通过该装置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纯净水。
③活性炭可以消除异味、提升口感,是利用了它的_____性。
(2)图2是空间站中的水、气整合循环系统中CO2转化为H2O的微观示意图。
写出上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NaCl、Na2C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Na2CO3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通过_____法得到纯净的Na2CO3(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②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列计算式即可),若将t1℃时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或“=”)。
13.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历来有广泛的应用。
(1)晋代葛洪《抱朴子》中有“以曾氰(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填“强”或“弱”)。
(2)“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_____。铁制品的应用很广泛,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其表面刷漆,原理是_____。
(3)《太清丹经》中记载了制取“彩色金”的方法:将雄黄(As4S4)和锡粉(Sn)混合,“密固,入风炉吹之、令锅同火色,寒之、开,黄色似金”,发生如下置换反应:As4S4+2Sn=4As+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
(4)天宫空间站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三、流程题
14.高铁酸钾(K2FeO4)可做饮用水消毒剂。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K2FeO4的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在酸性条件下,H2O2溶液能将FeSO4氧化为Fe2(SO4)3。
(1)高铁酸钾(K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沉铁”步骤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过滤I”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_____(填化学式,下同)。
(4)“转化”步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过滤Ⅱ得到的X是_____(填“是”或“不是”)可循环利用的物质。
四、填空题
15.中国承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彰显大国的责任与担当。
(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_____。
(2)捕集、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利用CO2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进行海洋封存,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利用、转化CO2是实现“碳中和”的另一种途径。利用碳酸钾溶液吸收转化CO2时,生成物只有KHCO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下列措施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
五、实验题
16.某兴趣小组通过以下实验探究气体的制取方法和性质。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
(2)实验选择装置A制取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实验选择装置B制取CO2,干燥管和注射器分别装入的药品为_____和_____。装置C也可用于制取CO2,请选择其中一个装置说说其优点_____。
(4)已知:浓氨水(氨气的水溶液)易挥发出氨气;受热更易挥发,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①选用装置C可制取氨气(分液漏斗中装浓氨水,锥形瓶中装生石灰),其中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
②利用装置D收集氨气时,氨气应从导管_____(填“a”或“b”)端通入。
(5)小亮同学将装置E竖立后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7.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我国纯碱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学知识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对其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产生NaHCO3的反应:NH3+NaCl+CO2+H2O=NaHCO3↓+NH4Cl。
Ⅱ.产生Na2CO3的反应:2NaHCO3Na2CO3+H2O+CO2↑。
Ⅲ.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项目一: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
(1)小组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使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填序号)。。
①使CO2更易被吸收,让反应更充分;②NH3比CO2更易制取;③CO2的密度比NH3大。
(2)用_____(填实验操作名称)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项目二:测定某纯碱产晶(还含有未分解的NaHCO3和水)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将一定质量的纯碱产品装入图2装置B中,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产品分解产生的CO2质量,可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获得。
(5)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
(6)上述实验中若没有装置E,最终测定的结果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项目三:探究温度和浓度对Na2CO3溶液碱性的影响。
【实验1】20C时,用pH传感器测定不同浓度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3)。
【实验2】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测定不同温度下10%Na2CO3溶液的pH(结果如图4)。
(7)根据图3数据分析:相同温度下,Na2CO3溶液的浓度越高,溶液的碱性_____。
(8)由图4可知,10%Na2CO3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
(9)生活中常用热Na2CO3溶液去油污。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溶液的碱性有关。
B.要让去油污效果更好,可以用浓度较大的热Na2CO3溶液。
C.10%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pH一定不同。
七、计算题
18.过氧化钙(CaO2)可作为运输鱼类的水中增氧剂,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则14.4克的过氧化钙可产生多少克氧气?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土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粉碎的过程中,物质的形状发生了改变,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过筛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包装的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A、航母螺旋桨用到的铜合金属于合金,属于混合物,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舰体材料中使用的低磁合金钢属于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航母甲板上涂有的涂层要求耐高温、耐磨,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航母甲板材料应该具有抗腐蚀,强度大的性质,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不能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慢慢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以防止酸液飞溅;图中操作错误;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试管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4.A
【详解】A、洗绿色叶菜时,不能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以防造成营养素的流失,做法错误;
B、废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应该把家中废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中,做法正确;
C、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因此洗油腻碗筷时,可加入洗洁精,将大油污分散成细小的液滴,随水流冲走,做法正确;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来灭火,做法正确;
故选:A。
5.B
【详解】A、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A说法错误;
B、过氧乙酸(CH3COOOH) 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B说法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6:1:12,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C说法错误;
D、过氧乙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玻璃管中出现白烟,是由于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所以生成的白烟是氯化铵固体,不是氯化铵的小液滴,故A错误;
B、氨分子(NH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氯化氢分子(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6.5,两种物质先在直角玻璃管距浓盐酸较近的a处相遇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说明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速率越慢,故B错误;
C、玻璃管中出现白烟,是由于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结合生成氯化铵分子,说明了HCl分子和NH3分子在不断运动,故C正确;
D、若把直角玻璃管放在冷水中,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温度低,运动速率减慢,但仍在不断运动,玻璃管中也会产生白烟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无机化合物,故A说法正确;
B、燃烧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故B说法正确;
C、可供能的营养素有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而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C说法错误;
D、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如碳酸钠是一种盐,其水溶液呈碱性,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一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不反应,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没有除去杂质,反而将原物质除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合题意;
B、甲烷和氢气燃烧都会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放一个干冷烧杯,无论是否含有氢气,都会出现水雾,所以此方法无法检验CH4中含有H2,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合题意;
C、氯化铵和氯化钾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无法鉴别,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合题意;
D、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可用取样,滴加足量稀盐酸的方法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若产生气泡,则说明该氢氧化钠已变质,若无明显现象,说明该氢氧化钠没有变质,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选:D。
9.D
【详解】A、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水,故实验中还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该选项正确;
B、恰好完全反应时,液体是水,水几乎不导电,灯泡熄灭,故当灯泡熄灭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正确;
C、最后灯泡再亮时,是因为稀硫酸过量,过量的稀硫酸中含有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溶液中所含阳离子是H+,该选项正确;
D、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不一样,是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溶液中始终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即过程中灯泡只有亮度发生变化,不会熄灭,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D。
10.B
【详解】A、曲线反应的是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铁钉锈蚀消耗氧气,曲线先陡后平说明铁钉锈蚀速率由快到慢,该选项正确;
B、铁钉锈蚀生成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该选项不正确;
C、溶液中的氯离子可能是铁钉锈蚀反应的促进因素,是因为浸泡液是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时,比利用硫酸钠溶液、硫酸铵溶液时氧气的体积分数小,即利用氯化铵溶液、氯化钠溶液生锈速率较快,进一步说明氯离子能够促进铁生锈,该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的pH为7,都是显中性溶液,氯化铵溶液和硫酸铵溶液的pH为5<7,都是显酸性溶液,结合产生气体体积分数可知,在不同浸泡液中,在酸性溶液中的氧气体积分数比中性溶液中小,故可得出在不同浸泡液中,铁钉的平均锈蚀速率是酸性溶液>中性溶液,该选项正确;
故选:B。
11.(1) 7 A 鱼肉(合理即可)
(2) 8
【详解】(1)①由图1可知氮的原子序数是7,所以质子数也是7;
②A.CO(NH2)2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
B.KH2PO4中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错误;
C.K2SO4中只含有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错误;
故选A;
③富含有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廋肉、鱼等物质(合理即可);
(2)①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4=2+x+4,解得x=8;
②二氧化硅和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物是硅和一氧化碳,所以方程式是:。
12.(1) 难溶性杂质 不能 吸附
(2)
(3) 降温结晶
<
【详解】(1)①超滤膜与过滤原理相似,可以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
②“生命吸管”是从a端进水,先用超滤膜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用椰壳活性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再用抗菌颗粒杀灭水中的病菌、微生物,通过该装置所得水中仍含有可溶性杂质,不能得到纯净水;
③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消除异味、提升口感;
(2)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氢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水和甲烷,反应条件是催化剂,所以方程式是:;
(3)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Na2CO3中含有少量的NaCl,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碳酸钠;
②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所以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t1℃时,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所以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2CO3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升温后,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还是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3.(1)强
(2) 含碳量 隔绝氧气和水
(3)SnS2
(4)4Al+3O2═2Al2O3
【详解】(1)“以曾青(硫酸铜溶液)涂铁,铁赤色如铜”的描述,该反应说明铁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2)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将生铁炼成钢时,主要是降低了生铁中的含碳量;
为了防止铁制品生锈,通常会在其表面刷漆,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达到防锈的目的;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后砷原子都是4个,反应前硫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锡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SnS2;
(4)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的原因是铝能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内部铝的进一步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3O2═2Al2O3。
14.(1)+6价
(2)
(3)Na2SO4
(4)是
【详解】(1)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一般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
(2)在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溶液能将FeSO4氧化为Fe2(SO4)3,“沉铁”步骤中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则“过滤Ⅰ”步骤中所得的滤液中一定含有Na2SO4;
(4)由题意,“转化”步骤中发生复分解反应,Na2FeO4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K2FeO4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Ⅱ得到的X溶液是NaOH溶液;在流程图中,NaOH既是流程中某个反应的反应物,也是流程中另一个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利用。
15.(1)二氧化碳
(2)CO2+H2O=H2CO3
(3)K2CO3+H2O+CO2=2KHCO3
(4)ACD
【详解】(1)“碳达峰”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它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3)用碳酸钾溶液吸收CO2时,产物是KHCO3,即碳酸钾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CO3+H2O+CO2=2KHCO3;
(4)A、外出尽量选择公交出行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B、加大化石能源的使用力度会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不利于实现“碳中和”;
C、国家鼓励购买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D、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故选:ACD。
16.(1)试管
(2)
(3) 大理石或石灰石 稀盐酸 B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或C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4) 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促进氨气挥发 b
(5)带火星的棒香复燃
【详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是试管;
(2)实验选择装置A制取O2,A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且试管口没有棉花,即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选择装置B制取CO2,干燥管和注射器分别装入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装置C也可用于制取 CO2,B装置中可以通过推拉注射器的活塞控制液体与固体的接触,从而达到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向上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液体与固体接触,反应开始,向下拉动注射器的活塞,液体与固体分离,反应停止,故B装置的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装置中可以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①选用装置C可制取氨气(分液漏斗中装浓氨水,锥形瓶中装生石灰),其中生石 灰的作用是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促进氨气挥发;
②利用装置D收集氨气时,氨气密度比空气小,应从导管b端通入;
(5)将装置E竖立后,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可观察到的现象为带火星的棒香复燃。
17.(1)①
(2)过滤
(3)
(4)D
(5)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6)偏大
(7)越强
(8)20℃-5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0℃-8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9)AB
【详解】(1)二氧化碳能与碱性溶液反应,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 NH3 (使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使CO2更易被吸收,让反应更充分,故选①;
(2)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所以用过滤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3)装置A中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碳酸氢钠分解生成二氧化碳,经过浓硫酸干燥,可用D装置中的碱石灰吸收,所以产品分解产生的CO2质量,可通过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获得;
(5)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D装置吸收;
(6)上述实验中若没有装置E,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D装置吸收,最终测定的结果会偏大;
(7)根据图3数据分析:相同温度下,Na2CO3溶液的浓度越高,溶液的碱性越强;
(8)由图4可知,10%Na2CO3溶液的pH与温度的关系是:20℃-5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0℃-8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9)A、由图可知,20℃-5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0℃-8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热Na2CO3溶液去油污效果更好,可能与溶液的碱性有关,该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20℃-5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0℃-8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相同温度下,Na2CO3溶液的浓度越高,溶液的碱性越强;要让去油污效果更好,可以用浓度较大的热Na2CO3溶液,该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20℃-5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50℃-80℃时,溶液的pH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即20℃-80℃内,溶液的pH先增大后减小,所以10%Na2C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pH可能不同,可能相同,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AB。
18.解:设14.4克的过氧化钙可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解得:x=3.2g
答:14.4克的过氧化钙可产生3.2克氧气。
【详解】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