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腹泻脱水需要补充电解质,最常见的方法是喝淡盐水,补充的是
A.糖类 B.油脂 C.蛋白质 D.无机盐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干燥二氧化碳 B.制取氧气
C.移走蒸发皿 D.手按短柄加热液体
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K2MnO4 B.氯离子结构示意图——
C.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 D.2个水分子——2H2O
4.下列几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B.烧碱曝露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了溶液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氧化镁固体
5.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具有可燃性的甲醇(与乙醇化学性质相似),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属于有机物
B.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之比为11:8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反应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6.下图所示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催化剂的种类
B.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C.鉴别氢气和甲烷
D.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7.在不同温度下,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测得溶液质量与加入溶质M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溶质M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A、B、C三点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
C.30℃时,D点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28.6%
D.30℃时,将D点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应向溶液中再加25g水
8.下列热量变化主要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干冰升华吸热 B.电熨斗通电发热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D.苹果腐烂发热
9.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再利用
10.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柳絮轻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原子间存在引力
11.分析和推理是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轻质球A、B靠近时互相排斥,所以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1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生铁、铜丝都是金属材料 B.食品夹、钳子都是省力杠杆
C.陶瓷、石墨都是导体 D.氧化汞、小苏打都是氧化物
13.下列与安全知识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将三脚插头改成两脚插头使用
C.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风 D.机动车行驶时严禁超速与超载
14.下列对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都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接触空气
B.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C.①中铁钉生锈,②、③中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与水、空气同时接触才能生锈
D.小朋友用吸管吸饮料,靠的是嘴的吸力
二、实验题
15.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
(1)A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B 处可证明 CO2能与水反应的证据是_______ ;
(3)C 处下端木条先熄灭,可以验证 CO2的性质是_________。
三、填空题
16.学习化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1)由于稀有气体________________,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2)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聚乙烯”或“聚氯乙烯”)。
(4)铵态氮肥不能与________________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四、实验题
17.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为达成铁丝在氧气中持续燃烧的目的,化学兴趣小组改进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装置如甲图。
①伸入铁丝之前应先保证集气瓶内的空气被排尽,检验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从实验目的和实验安全分析,H2O2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请写出本实验中生成氧气的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乙图中用两只相同的软塑料瓶探究氢氧化钠的性质,②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证明NaOH能与CO2反应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
五、推断题
18.甲~丁、A~J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H为红色固体,除乙和E以外其他物质都含有共同的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G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4)上图转化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六、科学探究题
19.化学反应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范畴,某兴趣小组对某些化学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
【探究I】探究中和反应
(1)实验1: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该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图1所示实验。传感器测定的pH随溶液质量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则B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探究II】微观探析复分解反应
实验2:将稀硫酸分别放入图3所示三种溶液中,观察现象,判断反应发生的情况。
【查阅资料】酸、碱、盐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时,某些离子大量减少。
如 ,反应中和Ba2+因生成BaSO4沉淀而大量减少,而H+和C1-仍然在溶液中。
(2)①分析: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中,大量减少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判断:稀硫酸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实验: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证明他们的判断。
根据以上现象分析推理,可判断稀硫酸不能与氯化钠溶液发生了复分解反应。请写出一个符合题意的试管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1和试管2内的混合物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④反思: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将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混合,通过_______________证明二者不反应。
【拓展】复分解反应是朝着溶液中离子浓度减少的方向进行。
【查阅资料】
(3)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加入足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加入足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难溶性盐 AgI AgCl
20°C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3×10-7g 1.5×10-4g
颜色 黄 白
七、计算题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和熟石灰制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他们的实验过程和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请计算:
(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g。
(2)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氯化钠属于无机盐。
故选D。
2.B
【详解】A、干燥二氧化碳需要二氧化碳和浓硫酸充分接触,所以长管进气。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使用固体加热型装置,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符合题意;
C、移走加热的蒸发皿需要使用坩埚钳,不能用手,以免烫伤。不符合题意;
D、加热液体药品手不能按试管夹短柄加热,以免试管滑落。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A
【详解】A、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MnO4,故A错误;
B、氯离子中质子数是17,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达到8,故B正确;
C、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在前,数字在后,故C正确;
D、在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故2个水分子表示为:2H2O,故D正确。
故选A。
4.B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烧碱具有吸水性,曝露在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甲醇中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甲醇的质量之比为(12+16×2):(12+1×4+16)=11:8,故B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的个数比为1:3,故C不正确;
D、该反应利用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具有可燃性的甲醇,即二氧化碳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有利于节约化石燃料,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故D正确。
故选C。
6.B
【详解】A、向双氧水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和二氧化锰,二者均能产生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氧气,但是二者状态不同、质量可能不同,故A错误;
B、银不与硝酸铜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铜,说明铝的活动性比铜强,故活动性:铝>铜>银,故B正确;
C、氢气燃烧生成水,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都能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不能实现鉴别目的,故C错误;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用的药品应满足可以跟氧气反应并且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而图中选用的是木炭,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无法准确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在不同温度下,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缓慢加入固体M,至B、C点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20℃时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30℃时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说明20℃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固体的质量>30℃5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固体的质量,故可得出溶质M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20℃时,A、B、C三点溶液中至C点溶液质量不再发生改变,则属于饱和溶液的是C,故选项说法正确;
C、30℃时,D点加入固体M的质量为30g,但是在B点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故D点最多溶解20g固体M达到饱和状态,溶剂水的质量为50g,则D点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故选项说法正确;
D、3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M,则向溶液中再加25g水,此时溶剂质量为50g+25g=75g,75g水中最多溶解30gM物质,D点加入固体的质量为30g,故所得溶液为恰好饱和的溶液,所以30℃时,将D点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应向溶液中再加水的质量大于25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8.D
【详解】A、干冰升华吸热,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电熨斗通电发热,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是物质溶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苹果腐烂发热过程中有菌类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A、煤、石油、天然气在短时间内都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以单质的形式存在,如金、银等,其余大多数以化合物存在,因此大多数铁矿石中的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臭氧等物质,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垃圾分类,节约资源,能有效提高对垃圾的处理和再利用,还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A、柳絮轻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柳絮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A解释不正确;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B解释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解释正确;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原子间有引力,故D解释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轻质球A、B靠近时互相排斥,由于同性相斥,所以A、B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故A错误;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元素,故B正确;
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有盐和水的生成,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却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二氧化碳是非金属氧化物,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C错误;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时,物体还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A、生铁是铁的合金,铜丝是纯金属,它们都属于金属材料,故A符合题意;
B、食品夹是费力杠杆,而钳子是省力杠杆,故B不符合题意;
C、陶瓷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石墨容易导电,属于导体,故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的定义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所以氧化汞属于氧化物,而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详解】A、炒菜的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不能用水浇灭,故A错误;
B、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这样当金属外壳漏电时,不能将电及时导向大地,易引发触电,故B错误;
C、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气扇,可能会引燃天然气,故C错误;
D、机动车行驶时严禁超速与超载,超载后使车的质量增大,惯性增大,不易急刹车,易造成交通事故,故D正确。
故选D。
14.D
【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不燃烧,水中的白磷(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接触空气,故A实验的分析正确;
B、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则声音减弱,没有介质就不能传播声音,推理出:真空不能传声 ,故B实验的分析正确;
C、①中铁钉(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生锈,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钉与水、空气同时接触才能生锈,故C实验的分析正确;
D、小朋友用吸管吸饮料时,嘴里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是大气压把饮料压入到嘴里的,故D实验分析错误;
故选D。
15.(1)
(2)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
(3)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详解】(1)A处,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则可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现象为干燥的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湿润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助燃,且下端木条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16.(1)一般不和其他物质反应
(2) 活性炭 煮沸
(3)聚乙烯
(4)熟石灰(或草木灰、碱性物质等)
【详解】(1)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和其他物质反应,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聚氯乙烯有毒,聚乙烯无毒,用来制作食品保鲜膜;
(4)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氨气,所以铵态氮肥不能与熟石灰(或草木灰、碱性物质等)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
17.(1)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内空气已排尽 生成氧气,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2) ②瓶比①瓶变的更瘪
【详解】(1)①伸入铁丝之前应先保证集气瓶内的空气被排尽,即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氧气具有助燃性,即方法为: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则瓶内空气已排尽;
②过氧化氢能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过氧化氢溶液还可以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故作用是:生成氧气,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③本实验中生成氧气的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②瓶中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导致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软塑料瓶变瘪,氢氧化钠溶液中本身含水,如果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②瓶比①瓶变的更瘪。
18.(1)CO2
(2)用于金属除锈(答案不唯一)
(3)
(4)化合反应、置换反应
【分析】甲~丁、A~J均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H为红色固体,常见的红色固体是铜单质和氧化铁,除乙和E以外其他物质都含有共同的一种元素,可推出H可能是氧化铁,该反应可能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故I为一氧化碳,故它们含有的共同元素是氧元素,则可推出D为二氧化碳,E为铁,H能与G反应生成C和J,氧化铁还能与酸反应,且G含氧元素,可推出G为硫酸,则C、J为硫酸铁和水,甲能转化为乙和丙,该反应应是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乙中不含氧元素,则应是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可推出甲为氯酸钾,乙为氯化钾,丙为氧气,丙能与A反应生成C和D,则该反应为燃烧反应,且A中含氧元素,可推出A可能是乙醇,则C为水,故J为硫酸铁,F能与G反应生成B和C,F可能是碱,如氢氧化钠,则B为硫酸钠,代入验证,符合题意。
【详解】(1)由分析可知,D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
(2)G为硫酸,硫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金属除锈;
(3)反应①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①为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
反应②为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反应③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⑤为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这两个反应均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反应④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故没有涉及置换反应、化合反应。
19.(1) 稀硫酸
(2) H+、 (合理即可 ) Na+、Cl-、 检验稀硫酸未被消耗
(3)
【详解】(1)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减小至小于7,故该实验是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故B溶液是稀硫酸溶液;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①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没有参与反应,故大量减少的两种离子是:H+、;
③加入硝酸钡溶液,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故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故还需加入试剂M,验证溶液中还含有氢离子,从而说明硫酸和氯化钠没有发生反应,碳酸钠能与氢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产生气泡,故M可以是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加入硝酸钡,硝酸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故试管1中一定含硝酸和氯化钠,含氢离子、硝酸根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加入碳酸钠,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试管2中一定含硫酸钠和氯化钠,含钠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但是如果试管1中硝酸钡过量,混合后,钡离子能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故不一定含硫酸根离子,如果试管2中碳酸钠过量,氢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不一定含氢离子,故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含不参与反应的Cl-、、Na+;
④由以上分析可知,将稀硫酸与氯化钠溶液混合,通过检验稀硫酸未被消耗,证明二者不反应;
(3)取少量硝酸银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是因为硝酸银和氯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继续加入足量KI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由表可知,碘化银是黄色的,且20℃,溶解度:碘化银小于氯化银,故加入足量KI溶液后发生反应为氯化银和KI反应生成碘化银和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1)10
(2)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解得:x=8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详解】(1)实验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为:205.6g-195.6g=10g;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