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校联考初中学业冲刺作业(五)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湖南省娄底市部分校联考初中学业冲刺作业(五)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 B.用钢材铸造体商场“鸟巢”
C.用羊绒作“福娃”的外层材料 D.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
2.我省持续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不断实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禁止乱砍滥伐 B.加速矿产开发
C.优化能源结构 D.垃圾分类回收
3.同学们绘制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操作图,老师挑选了部分在课堂上展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加入石灰石
C.加入稀盐酸 D.收集二氧化碳
4.“学以致用”是学习化学的价值所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食醋来区分小苏打和食盐
B.被蚊虫叮咬后,伤口处涂抹肥皂水来减轻痛痒
C.厨房里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换气扇将泄漏气体排出室外
D.往锈蚀的锁芯内加一些含有石墨的铅笔芯粉末使锁容易打开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铜放入硝酸锌溶液中,铜的表面有银白色物质生成,溶液变成蓝色
6.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A.2个氢原子2H B.2个氮分子2N2
C.2个钠离子2Na+ D.硝酸铜CuNO3
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8.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运载火箭在工作中发生的反应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NO2 B.N2O3 C.N2O4 D.N3O5
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1
D.乙不是化合物
10.酸碱中和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与此无关的是
A.用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用氨水中和废水中的硫酸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口服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11.如图所示,分液漏斗中装有物质X,集气瓶中装有物质Y,当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X后,发现气球没有明显变化。则X和Y可能是下列组合中的
A.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B.浓硫酸、水
C.碳酸钠溶液、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
12.下列各组物质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是
A.Fe、Cu、Ag、稀盐酸 B.FeSO4溶液、Cu、Ag
C.Fe、CuSO4溶液、Ag D.FeSO4溶液、CuSO4溶液、Ag
13.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O2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C.属于氧化物 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如图表示的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室温下) 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C.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D.探究CO2能与水反应且密度比空气大

A.A B.B C.C D.D
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________气味。
(2)食: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一种生成氯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则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3)住:新装修的房子会有甲醛有毒气体,可以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作用对其进行吸附。
行:利用开发一些新能源技术来代替燃油汽车,减少废气的排放。
(4)另外,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化学小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小问题,比如,可以利用________来鉴别区分硬水和软水,也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7.根据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的排列情况。我对它进行探究:

(1)S和O的________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2)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________(填“质子数”“电子层数”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研究表明: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由此推断: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填名称原子);第9号和第12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________。
18.甲、乙、丙三种物质在水中形成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________(填“甲”、 “乙”或“丙”)相似。
(4)25℃时,甲物质中的溶解度为________g(答案保留一位小数。)
三、流程题
19.我国古代用硝土(含KNO3和少量NaCl、CaCl2、泥沙等)制取硝酸钾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提示: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K2CO3,杂质不参与反应。)
(1)步骤I、Ⅱ中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步骤IV在较高温度下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溶液2中溶质的成分一定有KNO3、NaCl和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科普阅读题
20.古代冶金技术
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治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北宋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记载了“湿法炼铜”的方法:“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即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则可得到铜。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ZnCO3)和煤炭饼粉碎后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反应区中发生如下反应:炉甘石(ZnCO3)在高温下分解产生氧化锌,煤炭中的碳与氧化锌反应生成锌和二氧化碳。
古书还记载到“炒钢”被称为当时震撼大地的发明,这种技术之一是把生铁在高温炒炉中搅拌翻炒,并持续鼓入空气,碳含量不断降低,百炼钢也曾传到国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发明之一。
阅读分析,解答问题:
(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以_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湿法炼铜”原理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写出“炼锌罐”反应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写一个)
(4)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生铁“炒”成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1.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利用上图中A、D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某种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验满方法是________。
(3)实验室通常利用上图中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C装置代替B装置进行实验,优点为________,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2)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的顺序正确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a→b→d→e B.b→a→c→d C.d→c→a→b D.c→d→b→a
六、科学探究题
22.聊城市实验操作模拟训练的一个题目是:鉴别稀硫酸、稀盐酸和氢氧化钠三种无色溶液。小组的同学把标有序号1、2、3的三种溶液分别滴入标有对应序号的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如甲图,鉴别出1号溶液。再向另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如乙图。
请回答:
(1)1号试管中是___________溶液。
(2)乙图中2号试管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把该试管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
【提出问题】除含有酚酞外,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
(3)猜想一:HCl
猜想二:HCl和___________。
猜想三:HCl和BaCl2。
【进行实验】
(4)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___________正确。
②为了验证该滤液的酸碱性,将一片pH试纸放在干燥的玻璃片上,用___________蘸取该滤液,滴到试纸上,立即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pH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读出pH=5。
【交流拓展】
(5)2号试管中滤液显酸性,要将该滤液调至中性,(假设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可向滤液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填序号)
A.铁粉 B.氯化钙溶液 C.石灰石 D.氢氧化钙
七、计算题
23.某课外活动小组对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浓度进行测定:取稀硫酸100g于烧杯中,逐滴滴加1.71%的氢氧化钡溶液,烧杯内溶质质量与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1)参加反应的Ba(OH)2溶质质量共有___________g。
(2)求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用金属制作奥运奖牌利用了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符合题意;
B、用钢材制造体育场“鸟巢”主要利用了钢铁的物理性质--硬度大,不符合题意;
C、用羊绒作“福娃”的外层材料主要利用了羊绒的物理性质--柔软,不符合题意;
D、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利用了丙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符合题意。故选D。
2.B
【详解】A、禁止乱砍滥伐,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加速矿产开发,不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B符合题意;
C、优化能源结构,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垃圾分类回收,符合这一理念,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仪器连接好后,将玻璃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试管,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良好,故选项A正确;
B、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来,故选项B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试管稍微倾斜,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操作正确,故选项C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能够与小苏打(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醋酸和食盐(氯化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以区分,故A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被蚊虫叮咬后,产生甲酸,显酸性,因此伤口处涂抹肥皂水(显碱性)来中和甲酸而减轻痛痒,故B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厨房里天然气泄漏时,不能立即打开换气扇,以免产生电火花引发爆炸,故C做法错误,符合题意;
D、铅笔芯主要含有石墨和黏土,石墨具有润滑性,所以往锈蚀的锁芯内加一些含有石墨的铅笔芯粉末,可以减小开锁时的摩擦而使锁容易打开,故D做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A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的描述,故C不符合题意;
D、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铜与硝酸锌不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D
【详解】A、原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氢原子2H ;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2个氮分子2N2;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个钠离子2Na+;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硝酸铜:Cu(NO3)2;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7.B
【详解】A、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解释正确;
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解释错误;
C、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解释正确;
D、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解释正确;
答案:B。
8.C
【详解】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由化学方程式可得,反应前有2个C、8个H、2个N,反应后有6个N、8个H、8个O和2个C,则2X中含有4个N和8个O,X的化学式为N2O4;
故选:C。
9.C
【详解】A、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根据甲、乙、丙、丁反应前和反应后质量比较,可得甲和丁是反应物,乙是生成物,丙未参与反应,故该反应是化合反应,错误;
B、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或杂质,错误;
C、甲参与反应的质量为20g-12g=8g,丁参与反应的质量为20g-18g=2g,故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为4∶1,正确;
D、此反应为化合反应,乙是生成物,则乙一定是化合物,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详解】A、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的原理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与酸碱中和反应无关,选项符合;
B、氨水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氨水是碱,硫酸是酸,硫酸铵是盐,故该反应的酸碱中和反应,选项不符合;
C、熟石灰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熟石灰是碱,硫酸是酸,硫酸钙是盐,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酸碱中和的实际应用之一,选项不符合;
D、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是碱,盐酸是酸,氯化镁是盐,属于酸碱中和反应,选项不符合;
故选A。
11.C
【分析】当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X后,发现气球没有明显变化,说明在此过程中,瓶内的气压没有明显变化,即没有明显温度变化,没有气体生成,瓶内的气体没有被吸收。
【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两物质混合后,瓶内气体增多,气压增大,气球胀大,不符合题意;
B、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两物质混合后,瓶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气球胀大,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混合,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在此过程中瓶内没有明显温度变化,没有气体生成,瓶内的气体没有被吸收,气球没有明显变化,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两物质混合后,二氧化碳被吸收,瓶内气压减小,气球变瘪,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C
【详解】A、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铜、银均不与稀硫酸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氢>铜、银,但无法确定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B、Cu、Ag均不与FeSO4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但无法确定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C、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银不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Ag,故该方案合理,符合题意;
D、Ag均不能与FeSO4、CuSO4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Ag,Cu>Ag,但无法确定Fe、Cu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B
【详解】A. 荷叶碱由荷叶碱分子构成,是纯净物,不含其他物质,不含氧气。错误。
B. 物质由元素组成,荷叶碱由碳、氢、氮、氧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正确。
C.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荷叶碱由四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错误。
D. 荷叶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9):(1×21):(14×1):(16×2),碳元素占比最大,所以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
故选:B。
14.B
【详解】A、向10mL的食用油和水中加入3g食盐,变量只有溶剂的种类,可以探究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室温下),故选项A正确;
B、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逸散到空气中,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B错误;
C、在第一支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第二支试管中,铁钉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会生锈,第三支试管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故选项C正确;
D、在该反应中可以观察到中④、①中的石蕊试液先后变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15.C
【详解】A、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错误;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FeCl3)和水,不生成氯化亚铁,错误;
C、氢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正确;
D、碳酸钙不溶于水,不和氢氧化钠反应,错误;
故选C。
16.(1)烧焦羽毛
(2)+3
(3)吸附
(4) 肥皂水 煮沸
【详解】(1)可以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羊毛燃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的成分是纤维素,燃烧无气味,烧完后是松散的灰烬;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故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有毒气体;
(4)肥皂水可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17.(1)最外层电子数
(2)电子层数
(3) 氟 MgF2
【详解】(1)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S和O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2)电子层相同的元素排在同一周期,C、N、O排在同一周期是因为电子层数相同;
(3)因为从同周期中从左到右,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所以第二周期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9号元素氟;第9和第12号元素分别为镁元素、氟元素,其化合价分别为+2、-1价,故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
18.(1)甲>乙>丙
(2)蒸发结晶
(3)丙
(4)42.9
【详解】(1)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呈正比,从图像可知50℃甲、乙、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所以50℃时,甲、乙、丙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甲>乙>丙。
(2)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变化不大,所以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故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着溶解度的增大而增大,由图可知,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而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丙相似;
(4)25℃时,甲溶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设25℃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S,则有 ,故S≈42.9g,故25℃时,甲的溶解度为42.9g。
19.(1)加速溶解或受热均匀
(2)防止硝酸钾晶体析出
(3)KCl
【详解】(1)步骤I、Ⅱ中是在溶解和加热的过程中搅拌,故搅拌是为了加速溶解和受热更均匀。
(2)从溶解度曲线图可以看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在温度高的时候过滤可以防止硝酸钾结晶析出。
(3)根据流程分析,加草木灰时发生反应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故溶液1溶质应为硝土中的KNO3、NaCl以及加草木灰时生成的KCl,溶液1降温后变成溶液2和硝酸钾晶体,故溶液2中的溶质应为NaCl、KCl和剩余的KNO3。
20.(1)单质
(2)置换
(3)
(4)利用化学反应,将生铁中多余的碳和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除去,将含碳量控制在0.03%-2%,就炼成了钢
【详解】(1)“沙里淘金”说明金在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
(2)“湿法炼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符合“一换一”的特征,属于置换反应;
(3)碳酸锌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从化学变化角度解释生铁“炒”成钢的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将生铁中多余的碳和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除去,将含碳量控制在0.03%-2%,就炼成了钢。
21.(1)锥形瓶
(2) 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处,若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3) 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详解】(1)
(2)图中A是固体加热型,有棉花,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D装置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3)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含有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带有活塞开关和多孔隔板,关闭活塞开关,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开关,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要长进短出)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通过d导管进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除去氯化氢气体,从c导管导出,再通过a导管进入浓硫酸中,除去水蒸气,从b导管导出,故填:C。
22.(1)氢氧化钠/NaOH
(2)Ba2+、
(3)H2SO4/硫酸
(4) 三 玻璃棒
(5)ACD
【详解】(1)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1号试管颜色变红色,说明显碱性,1号试管中是氢氧化钠溶液;
(2)乙图中2号试管中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发生化学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Ba2+)和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氯化钡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盐酸,猜想二可以是HCl和H2SO4;
(4)①取一定量的滤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Na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说明溶液中含有钡离子,则猜想三正确。
②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
(5)A、铁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亚铁盐和氢气,加入铁粉能消耗酸,可将滤液调至中性,符合题意;
B、氯化钙溶液与盐酸(硫酸)都不能发生反应,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消耗酸,不可将滤液调至中性,不符合题意;
C、石灰石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钙盐、水和二氧化碳,加入石灰石能消耗酸,可将滤液调至中性,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与盐酸(硫酸)反应生成钙盐、水,加入氢氧化钙能消耗酸,可将滤液调至中性,符合题意。
故选ACD。
23.(1)1.71
(2)解:设100g稀硫酸中含H2SO4的质量为x
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该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0.98%。
【详解】(1)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质量为0,则参加反应的Ba(OH)2溶质质量为:100g×1.71%=1.71g;
(2)解析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2023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4月份)(含解析)

下一篇:2023年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