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押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中考押题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体缺少铁元素会患缺铁性贫血。下列元素符号表示铁元素的是
A.Ne B.O C.F D.Fe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煤气 D.天然气
3.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金刚石 B.水 C.硫酸铜 D.五氧化二磷
4.生活、工作场所常见到一些警示图。加油站应张贴下列哪个图标?
A. B. C. D.
5.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合金 B.塑料 C.合成纤维 D.合成橡胶
6.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测溶液pH B.过滤
C.稀释浓硫酸 D.量取9.3mL液体
7.下列对应的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
A.汞元素:Hg B.氧化铝:Al2O3
C.亚铁离子:Fe3+ D.硝酸镁:Mg(NO3)2
8.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花生油 C.面粉 D.泥沙
9.氯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显示出不同的化合价。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A.NaCl B.KClO3 C.Cl2 D.ClO2
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1.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直接喷稀醋酸 ②直接喷水 ③直接放入 CO2中 ④喷水后放入CO2 中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探究: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
B.对比实验②和③可探究:水和二氧化碳都不与紫色石蕊反应
C.对比实验③和④可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
D.对比实验①和④可探究: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
12.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火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而后火药成声”,其中涉及的主要反应为,其中X的化学式为
A.K2SO4 B.K2S C.NO2 D.SO2
13.某汽车尾气净化转化器内部设计为蜂窝状陶瓷结构(如图1所示),表面附着的氧化剂催化CO、NO2等有害气体并将其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其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1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蜂窝状陶瓷结构能增大反应物与催化剂的接触面积 B.反应Ⅰ中分子个数会减少
C.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反应Ⅰ属于置换反应
14.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等于氢气和氧气
B.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气和1个氧气
C.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D.每2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
15.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不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Cu、溶液、溶液 B.Fe、Cu、Ag、稀盐酸
C.Fe、Ag、溶液 D.Fe、Cu、稀硫酸、溶液
二、多选题
16.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少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室温下,将少量的氧化钙加入足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
C.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钠晶体
D.分别向盛有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的烧杯中逐渐加入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三、单选题
17.物质的鉴别、检验与除杂是化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鉴别涤纶纤维和羊毛纤雄 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
B 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
C 除去锌粉中的少量铁粉 加入足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鉴别甲烷和氢气 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
A.A B.B C.C D.D
1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原子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则碳酸钠是碱的溶液
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19.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Na2CO3、Na2SO4、NaCl、Ba(NO3)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NaOH和NaCl
B.由步骤Ⅰ现象可推测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NO3)2
C.由步骤Ⅱ现象可推测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Na2CO3、NaOH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Na2SO4、Ba(NO3)2,可能含有NaCl,一定不含有NaOH
20.小智同学绘制了含铁元素的部分物质转化关系图(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丝能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实现转化①
B.转化②可通过与C发生反应实现
C.转化④可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变浅绿色
D.通过Fe与Cu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
四、填空题
21.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序号填空。
①干冰 ②碳酸氢钠 ③熟石灰 ④大理石 ⑤酒精 ⑥糖类
(1)可用于改良酸性上壤的是_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3)常用作酒精灯燃料的是______;
(4)大米中富含的营养成分是______;
(5)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22.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是因为______。
(2)宇航员太空行走时,需“人造空气”供给呼吸。“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新春扫尘,以“净”迎新。用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利用其______作用。
(4)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_有关。
(5)矿泉水的营养成分表中“钙”“铁”“钾”“钠”是指______(填“单质”“元素”“分子”或“原子”)。
23.水,溶液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的自制净水器对邕江水样进行净化,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图2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
(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侯氏制碱法以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__g。
②在t1℃时,5g Na2CO3固体加入试管,再向试管中加入25g水充分振荡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然后将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如图4所示)。发现试管内的Na2CO3固体逐渐溶解,请结合溶解度曲线说明理由:______。
2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1)11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说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中关系密切。
(2)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
(3)原子序数为1、7和8的三种元素可以组成酸、碱、盐等多种物质。其中属于酸的化学式为______;NH3·H2O是碱,在水溶液能解离出的阳离子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5.我国古籍里记载的许多传统文化知识蕴含丰富的化学知识。
(1)《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用明矾使河水变清澈的技术。明矾在自来水净化过程的作用是______。
(2)《天工开物》记载:“水锡……其质黑色……愈经淘取。”用孔径小于锡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锡砂,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的______(填操作名称)。
(3)《本草纲拾遗》中记载:“舶上铁丝……日久起销(锈)……所刮下之销末,名铁线粉”。铁能拉成铁丝,说明铁具有良好的______性,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______同时接触而导致的。
(4)《本草经集注》记载“石胆能化铁为铜”。若石胆为硫酸铜溶液,则它与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五、科普阅读题
26.酒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二锅头酒”受许多爱酒者的喜爱,其开始生产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二锅头”酿造的主要过程为:原料粉碎——拌料——发酵——混蒸混烧——摘酒——贮存,其名字的由来就出现在“混蒸泥烧”这一步。
图l为古代烧酒蒸馏设备示意图。天锅用于冷却,一般要换三次凉水才能蒸完一甑酒。第一锅酒中甲醇、醛类较多,口感暴辣;第三锅酒中高级醇和酸类较多、酯类少,酸味大、寡淡不香;第二锅酒精香馥郁,醇厚甘爽,质量最好。所以,蒸馏时掐头去尾留第二锅,顾名“二锅头”。细菌是酒发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某酒厂对发酵过程中细菌的结构和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2所示,新蒸出的“二锅头”经过贮存可使口感更加绵柔,主要原因是贮存时微量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使酒体达到各香味成分的动态平衡。

依据上述材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蒸馏属于______变化。
(2)从微观角度分析,能闻到酒的香味是因为______。
(3)图1中,蒸馏时,若用天然气作燃料,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由图2可知,发酵28天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二锅头”是指蒸一甑酒冷却流出的第二锅酒
b.贮存可使酒体达到各香味成分的动态平衡
c.“二锅头”中的主要溶质是乙醇,乙醇是有机物
d.第一锅酒口盛暴辣的原因是酒中甲醇,醛类较多
六、流程题
27.我国古代将炉甘石(),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C,得到黄铜(锌和铜的合金)。以下是模拟该过程的工艺流程图。

已知:。
(1)流程中体现了木炭的______(填“可燃性”或“还原性”)。
(2)“磨细,混匀”的目的是______。
(3)气体A中一定含有CO2,可能含有______;为检验气体A的成分,请你设计实验验证:______(写出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4)往黄铜中加入稀硫酸,固体部分消失,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七、实验题
28.制取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甲的名称: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以选择______(填字母序号)作为发生装置。
(3)实验室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若用装置C制取CO2,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
(4)若将上述制取的二氧化碳缓缓通入图D烧杯,可观察到充满空气的薄壁气球飘起来,这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
(5)若将制得的氧气连续通入图E装置,点燃酒精灯,a、b中分别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八、科学探究题
29.班主任为绿化教室走廊,采购绿殖及种植花木的用品,包括生石灰,CO(NH2)2、NH4Cl、磷矿粉、K2SO4,但不慎将标签遗失。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决定以此开展探究性学习。
Ⅰ、物质鉴别
(1)通过观察颜色,可以鉴别出的物质是______。
(2)设计实验并完成表格:
步骤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① 分别取少量剩余4种物质于试管中,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观察 ______ 该物质为生石灰
② 另分别取还未鉴别出的3种固体 物质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 再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其中一支试管内没 观察到明显现象 该试管内原物 质为______
Ⅱ、探究生石灰成分
(3)实验结束时发现,步骤①的试管底部残留有白色不溶物。同学们猜想该生石灰可能变质并探究该白色不溶物的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向试管中再加入少量水, 振荡,静置,观察 仍有固体剩余 生石灰已经部分变质, 含有CaCO3和Ca(OH)2
向上层清液中加无色 酚酞,现察 酚酞变红
小智同学对该结论提出异议,理由是生石灰与水反应也会生成Ca(OH)2,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常温下Ca(OH)2微溶于水,不能说明剩余固体为CaCO3。小组同学再次设计了如下实验:
(4)取少量该生石灰样品(体积忽略不计)装入三颈瓶,分别将装有稀盐酸和水的两支注射器,测量CO2含量化感器、磁力搅拌器连接起来,如图甲所示。
打开K1,缓慢将注射器中的水全部推入三颈瓶后关闭K1,打开K2,然后再缓慢将注射器中的稀盐酸推入三颈瓶,直至观察到没有气泡产生时,关闭K2。测得三颈瓶内气体中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a~b段的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
(5)进一步探究生石灰样品中是否含有氯氧化钙。
查阅资料: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Ca(OH)2CaO+H2O↑。
①向如图A装置的试管中加入mg生石灰样品,加热。可根据实验前后装置______(填字母序号)的质量变化,判断生石灰样品中含有Ca(OH)2。
实验结论:生石灰样品的成分为CaO、CaCO3、Ca(OH)2。
②若用该装置测定生石灰样品中各成分的含量,兴趣小组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空气不会影响测量结果
b.反应后各装置中残留的气体会导致测量误差
c.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因冷凝回流可能使试管炸裂
d.实验结束后B中的液体可能会倒吸到A中
九、计算题
30.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后剩余的酸液的成分,取该废液100g,逐滴滴加10%的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产生白色沉淀;当滴加碳酸钠溶液至100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10g固体。
(1)该废液中溶质成分为______;
(2)求该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Ne表示氖元素;不正确;
B、O表示氧元素;不正确;
C、F表示氟元素;不正确;
D、Fe表示铁元素;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煤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B、石油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C、煤气是以煤为原料加工制得的含有可燃组分的气体,不属于化石燃料,符合题意;
D、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之一,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A、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五氧化二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五氧化二磷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该图为腐蚀品的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图为严禁烟火标志,而加油站中可燃物较多,则应禁止烟火,该选项符合题意;
C、该图为节约用水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图为有毒品标志,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详解】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就是有机高分子材料,简称"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合成大分子聚合物;
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
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故选A。
6.C
【详解】A、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该选项操作正确;
D、量取9.3mL液体时,应选用10mL量筒,且读数时应平视凹液面最低处,该选项操作不正确。
故选C。
7.C
【详解】A、汞元素的化学符号为Hg,故A正确;
B、氧化铝中氧元素显-2价,铝元素显+3价,所以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2O3,故B正确;
C、Fe3+是铁离子,亚铁离子的化学符号为Fe2+,故C错误:
D、硝酸镁中镁元素显示+2价,硝酸根显示-1价,所以硝酸镁的化学式为Mg(NO3)2,故D正确。
故选C。
8.A
【详解】A、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且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该选项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不能溶于水,则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面粉不能溶于水,则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泥沙不能溶于水,则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A、NaCl中钠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0,则x=-1价,不符合题意;
B、KClO3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价,符合题意;
C、Cl2为单质,氯元素为0价,不符合题意;
D、ClO2中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z+(-2)×2=0,则z=+4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0.B
【详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符合题意;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D
【详解】A、对比实验①和②,其变量是喷的液体不同,①变红②不变色,表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小花变红,不符合题意;
B、对比实验②和③,②和③中紫色石蕊小花均不变色,表示水和二氧化碳都不与紫色石蕊反应,不符合题意;
C、对比实验③和④,其变量是否喷水,④变红③不变色,表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D、对比实验①和④,①和④中紫色石蕊小花均变红,但不能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反应生成了醋酸,变量不唯一,可能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其它物质使得小花变红,也可能是二氧化碳使得小花变红,符合题意;
故选D。
12.B
【详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等号左边有1个硫原子、3个碳原子、2个钾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等号右边除X外,有3个碳原子、2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X中含有2个钾原子和1个硫原子,则化学式为K2S,故选B。
13.D
【详解】A、蜂窝状陶瓷结构能增大接触面积,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CO和NO在催化剂反应条件下生成N2和CO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每2个一氧化氮分子和2个一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1个氮分子和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分子个数减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C、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种类和化学性质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而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则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A. 该化学方程式表可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此选项错误;
B. 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2个水分子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此选项错误;
C. 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此选项正确;
D. 该化学方程式可表示每36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此选项错误。
故选C。
15.B
【详解】A、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但不能置换出氯化亚铁中的铁,从而能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比铁弱,故不符合题意;B、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银均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铁的活动性比铜银强,但不能证明铜银的活动性强弱,故符合题意;C、铁能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银不能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可以得出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的活动性比银强,故不符合题意;D、铁能与硫酸反应铜不能,所以铁的活动性比铜强,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所以铜的活动性比银强,从而确定了三者的活动性顺序,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16.BC
【详解】A、向少量pH=3的硫酸溶液中不断加水,其溶液pH不会大于7,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使得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下降,故溶质先下降,之后温度冷却至室温后,氢氧化钙溶解度恢复,因溶剂损失,溶质质量为略微下降,符合题意;
C、硝酸钾饱和溶液中硝酸钾是溶质、水是溶剂,硝酸钠的加入对水无影响,故溶剂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D、等质量的镁和氧化镁,因氧化镁中有氧元素,故镁单质中镁含量更高,故其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镁更多,、,故在反应完全时,镁消耗的盐酸应该更多,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7.A
【详解】A、分别取样灼烧,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纤维,可以鉴别,故A正确;
B、足量的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蒸发得到的是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不能达到分离氯化钠和碳酸钙的目的,故B不正确;
C、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锌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而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C不正确;
D、甲烷和氢气燃烧都会生成水,所以分别点燃,并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都会出现水雾,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不正确;
故选:A。
18.B
【详解】A、原子不显电性,则不显电性的微粒不一定是原子,比如中子,故A不正确;
B、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B正确;
C、碱溶液的pH>7,碳酸钠溶液的pH>7,但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错误;
D、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但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都为8,如锂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D不正确;
故选:B。
19.D
【分析】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增加,不断减少,最后不变,固体的质量没有减少至零,说明有难溶性物质生成,碳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硫酸钠能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白色固体中一定含硝酸钡,含碳酸钠和硫酸钠至少一种;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如果原白色固体中存在碳酸钠,B点时,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故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氢氧化钠;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是最后没有减少至零,说明该固体是碳酸钡和硫酸钡的混合物,碳酸钡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钡、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钡和稀硝酸不反应,则白色固体中一定含碳酸钠和硫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氯化钠。
【详解】A、由分析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可能含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由步骤Ⅰ现象可推测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硝酸钡,含碳酸钠和硫酸钠至少一种,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由步骤Ⅱ现象可推测出原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如果含碳酸钠,此时碳酸钠已经完全反应,无法确定是否含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硝酸钡、碳酸钠、硫酸钠,一定不含氢氧化钠,可能含氯化钠,符合题意。
故选D。
20.A
【详解】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该选项说法错误;
B、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
C、当转化④是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可以有气泡产生,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则硫酸铜和铁反应产生硫酸亚铁和铜,Fe与CuSO4溶液反应可实现转化④,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21.(1)③
(2)①
(3)⑤
(4)⑥
(5)②
【详解】(1)熟石灰呈弱碱性,可用于改良酸性上壤。
(2)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3)酒精灯燃料是酒精。
(4)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5)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22.(1)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2)相同
(3)乳化
(4)温度
(5)元素
【详解】(1)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2)“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均是由氧分子构成,分子构成相同,故化学性质相同;
(3)用洗洁精能除去油污是利用其乳化作用,能将油污乳化为细小油滴,随水冲走;
(4)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越小,故气体逸出;
(5)矿泉水的营养成分表中“钙”“铁”“钾”“钠”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23.(1)混合物
(2)氢气/H2
(3) 16
29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导致温度升高,碳酸钠溶解度升高,碳酸钠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碳酸钠
【详解】(1)图1装置不能除去水中全部的可溶性物质,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2)电解水实验负极收集的是氢气,所以试管a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
(3)①从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16g。
②在t1℃时25g水最多溶解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g+25g=29g。
从图像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则温度升高、碳酸钠溶解度增加会继续溶解碳酸钠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可使温度升高。所以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内的碳酸钠继续溶解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导致温度升高,碳酸钠溶解度升高,碳酸钠溶液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继续溶解碳酸钠。
24.(1)失去
(2)相等
(3) HNO3
【详解】(1)11号元素为钠元素,钠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填:失去。
(2)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的原子的电子层数相等,故填:相等。
(3)原子序数为1、7和8的三种元素分别为H、N、O,组成酸的化学式为HNO3;NH3·H2O在水溶液能解离出的阳离子是。故填:HNO3;。
25.(1)吸附悬浮杂质,加速其沉降
(2)过滤
(3) 延展 氧气和水
(4)
【详解】(1)明矾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悬浮杂质,加速悬浮杂质沉降;
(2)用孔径小于锡砂的容器在水中淘取锡砂,能将锡砂和水分离,该原理类似于实验室的过滤;
(3)铁能拉成铁丝,说明铁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铁丝“日久起销”是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而导致的生锈;
(4)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1)物理
(2)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3)CH4+2O2CO2+2H2O
(4)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
(5)abd
【详解】(1)蒸馏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
(2)含有酒香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四处逸散,则人在远处即可闻到香味;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4)根据图示可知发酵28天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
(5)a、根据“第二锅酒清香馥郁,醇厚甘爽,质量最好,所以,蒸馏时掐头去尾留第二锅,顾名二锅头”可知,“二锅头”是指蒸一甑酒冷却流出的第二锅酒,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新蒸出的“二锅头”经过贮存老熟口感更加绵柔,主要原因是贮存时微量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使酒体达到各香味成分的动态平衡 ”可知,贮存可使酒体达到各香味成分的动态平衡,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锅头”中的主要溶剂是乙醇,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则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第一锅酒中甲醇、醛类较多,口感暴辣,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d。
27.(1)还原性
(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 一氧化碳/CO 将气体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二氧化碳,接着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气体,然后将气体通入灼烧的氧化铜,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一氧化碳,否则不含一氧化碳
(4)
【详解】(1)该流程中木炭得到氧,属于还原剂,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
(2)“磨细,混匀”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气体A中一定含有CO2,二氧化碳能与木炭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可用灼烧的氧化铜检验一氧化碳;可将气体A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二氧化碳,接着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除去二氧化碳,并干燥气体,然后将气体通入灼烧的氧化铜,并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固体逐渐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一氧化碳,否则不含一氧化碳;
(4)黄铜是铜锌合金,往黄铜中加入稀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8.(1)长颈漏斗
(2)A
(3)
控制反应速率
(4)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 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会燃烧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甲为长颈漏斗。
(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为加热固体的反应,发生装置选A。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中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
(4)充满空气的薄壁气球飘起来,则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5)a中红磷温度不到着火点以上,b中红磷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上。
29.(1)磷矿粉
(2) 溶液温度升高 尿素/CO(NH2)2
(3)
(4)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气体生成
(5) B bcd
【详解】(1)磷矿粉是灰白色的,而生石灰、尿素、氯化铵、硫酸钾是白色的,观察颜色,可以鉴别出的物质是磷矿粉;
(2)①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故现象为: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物质为生石灰;
②分别取还未鉴别出的3种固体物质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再分别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尿素和氢氧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氨气和水,产生刺激性气味,硫酸钾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钾,产生白色沉淀,故其中一支试管内没观察到明显现象,该试管内物质为尿素;
(3)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b段 CO2 的体积分数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气体生成;
(5)①由资料可知,氢氧化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生成的水,故根据实验前后装置B的质量变化,可判断生石灰样品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②a、空气中含有水和二氧化碳,则会影响测量结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若装置中残留有气体,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全部被吸收,则会影响测量结果,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于A装置为加热固体的装置,则反应生成的水蒸气因冷凝回流可能使试管炸裂,该选项说法正确;
d、实验结束后,若关闭酒精喷灯,由于左边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则可能会引起液体倒吸,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30.(1)CaCl2、HCl
(2)设该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则
解得x=11.1g
则该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废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1.1%。
【详解】(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滴加碳酸钠时,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说明盐酸过量,则废液中的溶质成分为氯化钙和氯化氢。
(2)见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6.4珍惜和保护金属资源同步练习(答案)---2022-2023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

下一篇: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五四制)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