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练习(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沪教版(2020)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氧化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材料制成的坩埚熔融烧碱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保护膜,能防止内部金属被氧化
C.空气中自然形成的氧化铝薄膜耐磨性较差,可采用化学方法增加膜的厚度
D.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活泼性比氢要强,b为碳棒,下列关于此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碳棒上发生还原反应
B.a是正极,b是负极
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形成电流,电流从b极到a极
D.溶液中SO向a极移动
3.下列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A.NaClO的电离方程式:
B.向溶液中通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C.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催化裂化的化学方程式:
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氧化变质,在包装内放置的起保护作用的小纸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A.无水硫酸铜、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
C.食盐、硫酸亚铁 D.生石灰、食盐
5.将2molNaHCO3和一定量(不为0)的Na2O2固体混合,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150℃下所得气体仅含2种组分,则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mol)的取值范围是
A.n=1 B.16.将6g钠和3.2g硫粉迅速混合,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是
A.Na2S和Na B.Na2O2和Na2O C.Na2O2和Na2S D.Na2O和Na2S
7.可以通过单质间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 B. C. D.
8.研究发现在酸性葡萄糖燃料电池中加入硝酸,可使电池持续大电流放电,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提高了正极反应物的还原性
B.由C电极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Pt电极
C.被完全氧化时有被还原
D.正极反应式是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溶于水:Na2O2+H2O=2Na++2OH-+O2↑
B.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12+2OH-=Cl-+ClO-+H2O
C.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
D.稀硝酸中加入铁粉:2Fe+6H+=Fe3++3H2↑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所用试剂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FeCl3) Fe粉
B Cl2(HCl) 饱和的食盐水
C NaCl溶液(CaCl2) Na2CO3溶液、HCl溶液
D CH2=CH2 (SO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A.A B.B C.C D.D
11.下列有关物质检验方法中,不合理的是
A.用带火星木条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
B.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确定该溶液含钠离子,不含钾离子
C.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已氧化变质,滴加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D.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
12.下列离子检验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选项 待检验离子 检验试剂
A Fe3+ KSCN溶液
B SO 稀盐酸、氯化钡溶液
C I- Cl2、淀粉溶液
D NH 浓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A.A B.B C.C D.D
13.向含xmolHNO3和ymolH2SO4的混合稀溶液中缓慢加入铁粉,其氧化产物与所加铁粉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0.2,y=0.1
B.a点之前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Fe+8H++2NO=3Fe2++2NO↑+4H2O
C.向b点所得溶液中加入Cu粉,最多可溶解1.92g
D.反应至c点,可收集到气体4.48L(标准状况)
14.是一种黑色晶体,俗称磁性氧化铁的物质是
A.Fe2O3 B.Fe3O4 C.FeO D.FeS
二、填空题
15.自然界中的能量存在多种能量转化形式,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也可以转变为电能。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A为Zn电极,B为Cu电极,C为溶液,A是_______极(填正极或负极),Cu极发生反应的类型为_______。
(2)若需将反应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极(负极)材料为_______,B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3)航天技术上使用的一种氢—氧燃料电池原理可以简单看作下图,则:
该氢氧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工作时氢氧根向_______(a或b)极移动。
16.写出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以及对现象的解释:
(1)现象:_______;对现象的解释:_______;
(2)现象:_______;对现象的解释:_______;
(3)现象:_______;对现象的解释:_______;
(4)现象:_______;对现象的解释:_______;
17.把少量的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18.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飞船的轨道舱内安装盛有颗粒的装置,为宇航员供氧。回答下列问题:
(1)的制取。将金属钠加热至熔化,通入一定量已除去的干燥空气,加热并维持温度在180~200℃之间,钠被氧化成,进而增加空气流量,迅速升温至300~400℃,制得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要密封保存,避免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其中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的供氧。过氧化钠能与人体呼出的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组成的探究。使用后会失去供氧能力(又称失效供氧剂),某“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可能是或或两者的混合物。为探究“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化学探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失效供氧剂”于试管中,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②称取19.0g“失效供氧剂”加入足量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干燥后,再用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8.8g,该“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为_______(只填写化学式)。
19.氮化钠(Na3N)是科学家制备的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它与水作用可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是由______键形成的化合物。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种盐。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
20.(1)在下列反应中:
A.2F2+2H2O=4HF+O2 B.2Na+2H2O=2NaOH+H2↑
C.3NO2+H2O=2HNO3+NO D.2H2O2H2↑+O2↑
其中水只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水只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__,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的是________
(2)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氯水中,溶液显红色,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_;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起作用的成分是________。
(3)将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碱溶液中,然后将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二等份,分别加入与所得溶液溶质等物质的量的硝酸、氢氧化钙溶液。请分别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图是某儿童在浏阳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报告单的部分数据:
序号 分析项目 检测结果 单位 参考范围
1 锌(Zn) 115.92 μmol/L 66-120
2 铁(Fe) 8.95 μmol/L 7.52-11.82
3 钙(Ca) 1.48 μmol/L 1.55-2.10
根据上表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儿童_______元素含量偏低。
(2)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的铁元素应为。一些补铁剂以为主要成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市售的补铁药片是否变质进行检测,请帮助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市售药片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 药片部分溶解
步骤2:取少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滴加几滴_______溶液。 _______ 补铁药片已变质。
(3)用制成药片时,外表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推测糖衣的作用是_______。含有的补铁药片与维生素C同服,可以达到更好的补铁效果,这个过程中体现维生素C的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不仅溶液中易被氧化,更易被氧化,请写出溶液中的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请简要描述被氧化的现象_______。
22.按要求写出下列方程式:
(1)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少量Na2O2投入CuSO4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向NaHSO4溶液中加入Ba(OH)2至刚好沉淀完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MnO2溶于用H2SO4酸化的FeSO4溶液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3.有如下物质:①铁丝;②NaOH溶液;③NaHSO4固体;④CO2;⑤酒精;⑥蒸馏水;⑦CCl4;⑧熔融的KNO3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
(2)已知蒸馏水有非常微弱的导电性,上述物质除⑥外,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
(3)向②中持续通入④至过量,该过程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
(4)利用物质⑥可以制备氢氧化铁胶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5)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物质③的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4.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请写出氢氧化铁胶体制备的原理 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_______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①NH4NO3_______
②H2SO4 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氧化铝与烧碱在加热时会发生反应,故不能用氧化铝材料制成的坩埚熔融烧碱,否则会损坏坩埚,A错误;
B.铝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是因为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氧化铝保护膜,氧化膜比较致密,能防止内部金属被氧化,B正确;
C.空气中自然形成的氧化铝薄膜耐磨性较差,可采用化学方法增加膜的厚度,如电化学氧化法,可在铝表面生成坚硬的氧化膜,C正确;
D.氧化铝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D正确;
故选A。
2.B
【分析】a是金属活泼性比氢强的金属,和硫酸能发生置换反应,b为碳棒,则构成了原电池,a是负极,b是正极。
【详解】A.b是正极,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a是负极,b是正极,故B错误;
C.该装置是原电池,有电流产生,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b极到a极,故C正确;
D.在原电池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溶液中向a极移动,故D正确;
故选B。
3.B
【详解】A.NaClO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A正确;
B.向溶液中通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B错误;
C.氢氧化铝是难溶的化合物,离子方程式中用化学式,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故C正确;
D.通过催化裂化过程将重油裂化为轻质油,十六烷会催化裂化为辛烷和辛烯,化学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4.B
【详解】A.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但蔗糖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A错误;
B.硅胶能防止食品受潮,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B正确;
C.食盐不能吸收水分,硫酸亚铁能防止食物被氧化,C错误;
D.生石灰能防止食品受潮,但是食盐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D错误;
答案选B。
5.C
【分析】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过氧化钠固体与混合气体反应时二氧化碳优先反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详解】由在加热条件下让其充分反应,150℃下所得气体仅含2种组分可知,气体为氧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全部反应,2mol 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的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1mol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固体的物质的量最少为2mol;若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和2mol,所以固体应少于4mol,则反应后固体的物质的量n(mol)的取值范围是2≤n<4,故选C。
6.C
【详解】n(Na)=mol,n(S)==0.1mol,Na与S的反应为2Na+SNa2S,Na与S反应后Na过量,过量的Na与O2加热反应生成Na2O2,反应后所得固体物质的成分为Na2O2和Na2S,答案选C。
7.C
【详解】A.Cu与S单质反应生成Cu2S,A错误;
B.Cl2与Fe生成氯化铁,B错误;
C.Na和O2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C正确;
D.N2和O2生成NO,D错误;
故选C。
8.D
【分析】葡萄糖燃料电池,葡萄糖在负极Pt失去电子生成二氧化碳,硝酸在正极C得到电子生成NO。
【详解】A.硝酸在正极得到电子做氧化剂,故A错误;
B.在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C电极,故B错误;
C.没有指明温度和压强,无法计算氧气的体积,故C错误;
D.在正极1mol得到3mol电子生成NO,故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过氧化钠溶于水,2mol Na2O2反应生成1mol,因此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
B.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因此离子方程式为:C12+2OH-=Cl-+ClO-+H2O,故B正确;
C.Fe(OH)3溶于氢碘酸中的离子反应为2I-+2Fe(OH)3+6H+=2Fe2++I2+6H2O,故C错误;
D.稀硝酸属于强氧化性酸,其中加入铁粉,不会产生氢气,D错误;
故选B。
10.D
【详解】A.铁粉与氯化铁在水溶液中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能达到除杂目的,A不符合题意;
B.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低,HCl可溶于饱和食盐水,能达到除杂目的,B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过滤可除去碳酸钙,用盐酸溶液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再加热可除去过量的盐酸,能达到实验目的,C不符合题意;
D.乙烯能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CO2,除去了SO2但又引入了新的杂质,不能达到除杂目的,D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为氧气,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检验方法合理,A不符合题意;
B.观察钾离子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取某溶液做焰色反应,观察到火焰呈黄色,则可确定该溶液含钠离子,无法确定不含钾离子,检验方法不合理,B符合题意;
C.硫酸亚铁溶液氧化变质生成三价铁离子,则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已氧化变质,滴加溶液,再观察溶液是否变红,检验方法合理,C不符合题意;
D.与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检验方法合理,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A.Fe3+与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
B.SO与氯化钡溶液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
C.氯气能把碘离子氧化为单质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碘遇淀粉显蓝色,C符合;
D.浓NaOH溶液与铵盐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
答案选C。
13.C
【分析】铁粉加入后,首先和HNO3反应,被氧化成Fe3+,故oa段生成0.1 mol Fe3+,a点过后,Fe3+量开始减少,说明此时发生反应Fe+2Fe3+=3Fe2+,当Fe3+完全反应后,Fe2+物质的量仍然在增加,说明发生反应Fe+2H+=Fe2++H2↑,说明a点过后,H+仍然有剩余,故硝酸根在oa段完全反应。
【详解】A.由分析知,硝酸根在oa段完全反应转化为NO,由得失电子守恒,得3n(NO)=3n(Fe3+,oa),故n(NO)=0.1 mol,由N元素守恒知,n(HNO3)=n(NO)=0.1 mol,由Fe3+反应生成的Fe2+物质的量n1=,则由H+与Fe反应生成的Fe2+物质的量n2=0.2 mol-0.15 mol=0.05 mol,对应H+物质的量=2n2=0.1 mol,oa段反应为:Fe++4H+=Fe3++NO↑+2H2O,知该段消耗的H+物质的量=4n(Fe3+,oa)=0.4 mol,故溶液中原来共有H+物质的量=0.4 mol+0.1 mol=0.5 mol,则n(H2SO4)=,故x=0.1,y=0.2,A错误;
B.由分析知,a点之前,Fe被氧化为Fe3+,对应离子方程式为Fe++4H+=Fe3++NO↑+2H2O,B错误;
C.b点对应溶液中Fe2+与Fe3+物质的量相等,设反应的Fe3+为x mol,由反应比例2Fe3+~3Fe2+,知此时生成的Fe2+物质的量为1.5x mol,则1.5x=0.1-x,解得x=0.04 mol,故此处溶液中还剩Fe3+物质的量=0.1 mol-0.04 mol=0.06 mol,由反应Cu+2Fe3+=2Fe2++Cu2+,知此时最多可溶解的Cu物质的量=,对应质量=0.03 mol×64 g/mol=1.92 g,C正确;
D.oa段生成气体NO物质的量n(NO)=0.1 mol,由A选项分析知,由H+与Fe反应生成的Fe2+物质的量n2=0.2 mol-0.15 mol=0.05 mol,生成H2的物质的量n(H2)=n(Fe2+)=0.05 mol,故整个过程共产生气体0.15 mol,对应体积=0.15 mol×22.4 L/mol=3.36 L,D错误;
故答案选C。
14.B
【详解】A.名为三氧化二铁,俗称赤铁矿、铁红,故A不选;
B.名为四氧化三铁,俗称磁性氧化铁,故B选;
C.FeO为氧化亚铁,俗称方铁矿,故C不选;
D.FeS为硫化亚铁,没有俗称,故D不选;
故选B。
15.(1) 负极 Cu2++2e-=Cu
(2) Cu Fe3++e-=Fe2+
(3) O2+4e-+2H2O=4OH- a
【解析】(1)
原电池中,较活泼的电极做负极,由于锌比铜活泼,故A做负极,铜做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为Cu2++2e-=Cu,故答案为:负极;Cu2++2e-=Cu;
(2)
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上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该反应中Cu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A材料是Cu,B极材料是比Cu不活泼的导电物质如石墨、Ag等即可,溶液C中含有Fe3+,如FeCl3溶液,B极电极反应为Fe3++e-=Fe2+;故答案为:Cu;Fe3++e-=Fe2+;
(3)
根据图示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在碱性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在负极(a)上放电:2H2-4e-+4OH-=4H2O,氧气在正极(b)上放电:O2+4e-+2H2O=4OH-,工作时氢氧根离子向负极(a)移动,故答案为:O2+4e-+2H2O=4OH-;a。
16.(1) 钠漂浮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小
(2) 融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最后消失 反应放热使固体融化,最后反应完全消失
(3) 四处游动,并发出“嘶嘶”声 反应产生气体
(4) 水中含有酚酞试液,哪有到哪里,哪里变红 钠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使酚酞变红
【分析】钠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详解】(1)钠的密度比水小 ,所以钠漂浮在水面上;
(2)钠与水的反应会放出热量,放出的热是金属钠融化;
(3)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气泡推动钠四处游动,反应产生的热量使氢气在空气中发生爆炸产生“嘶嘶”声;
(4)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酚酞使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会变红。
17. 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小球,剧烈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蓝色沉淀 2Na+2H2O=2Na++2OH-+H2↑、2OH-+Cu2+=Cu(OH)2↓
【详解】钠投入溶液中遵循“有酸先和酸反应,无酸水优先”原则,所以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后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钠的熔点较低,所以会看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然后生成的氢氧化钠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所以现象为:钠浮在水面上,熔成闪亮小球,剧烈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蓝色沉淀;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OH-+Cu2+=Cu(OH)2↓。
18.(1)2Na2O2+2H2O=4NaOH+O2↑
(2)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
(3) 2NaHCO3Na2CO3+H2O+CO2↑ 8.4gNaHCO3、10.6gNa2CO3
【详解】(1)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2)人体呼出的酸性氧化物为CO2,和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其中O元素由-1价上升到0价,又由-1价下降到-2价,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Na2O2。
(3)①取适量“失效供氧剂”于试管中,加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为CO2,产生该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
②称取19.0g“失效供氧剂”加入足量稀硫酸,将生成的气体用浓硫酸干燥后,再用碱石灰完全吸收,碱石灰增重8.8g,则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0.2mol,设该“失效供氧剂”中含有xgNaHCO3,yg Na2CO3,则x+y=19.0、=0.2,解得x=8.4,y=10.6;该“失效供氧剂”的化学组成为8.4gNaHCO3、10.6gNa2CO3。
19. 离子键 2 复分解
【详解】试题分析:(1)钠和氮分别是活泼的金属和活泼的非金属,所以二者形成的化学键是离子键。
(2)氮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氨气,则另外一种生成物应该是氢氧化钠。所以氮化钠和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应该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共计是2种盐。
(3)氮化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Na3N+3H2O=3NaOH+NH3↑,所以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键的有关判断、化学反应类型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本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熟悉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0.(1) B A D C
(2) H+ HClO Cl- Cl2
(3) +H+ =CO2↑+ H2O +OH- + Ca2+= CaCO3↓+H2O
【详解】(1)水作氧化剂时只能是其中的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得电子,所以要得到氢气,即水只作氧化剂的是B;
水作还原剂时只能是其中的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所以要得到氧气,即水只作还原剂的是A;
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就是要同时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是D;
水既不作氧化剂又不作还原剂,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变的是C。
(2)紫色石蕊试液在酸性条件下显红色,所以起作用的是氢离子;过一会儿,溶液的颜色逐渐褪去,是因为次氯酸的漂白作用,所以起作用的成分是HClO;往氯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起作用的成分是氯离子;氯水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是因为Cl2将碘化钾中的碘离子氧化为I2,所以起作用的成分是Cl2。
(3)将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烧碱溶液中,应该得到碳酸氢钠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 =CO2↑+ H2O;加入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Ca(OH)2 = CaCO3↓+ H2O + NaOH,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 + Ca2+= CaCO3↓+ H2O。
21.(1)钙
(2) KSCN 溶液变红
(3) 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 还原性
(4) 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详解】(1)由表可知,经参考数值和检测结果对照,儿童钙元素含量偏低。
(2)检测补铁药片是否变质,如若变质Fe2+会转化为Fe3+,所以取药片加蒸馏水溶解,取所得溶液于试管,滴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补铁药片已变质。
(3)药片外表的糖衣可以隔绝空气,防止被氧化。与维生素C同服,可使变质的Fe3+转化为Fe2+,铁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维生素C起还原作用。
(4)二价的亚铁均易被氧化,溶液中的被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化,可以观察到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化学方程式为:。
22.(1)2NaHCO3 NaCO3+H2O+CO2↑
(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3)H+++ Ba2++OH-=BaSO4↓+H2O
(4)MnO2+2Fe2++4H+=Mn2++2Fe3++2H2O
【解析】(1)
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方程式为:2NaHCO3 NaCO3+H2O+CO2↑;
(2)
过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过氧化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
(3)
恰好沉淀完全,则钡离子与硫酸根的系数均为1,而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H+和的物质的量相同,故H+的系数为1, OH-的系数也为1,离子方程式为:H+++ Ba2++OH-=BaSO4↓+H2O;
(4)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与亚铁离子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Mn2++2Fe3++2H2O。
23.(1) ③⑥⑧ ④⑤⑦
(2)①②⑧
(3) CO2+2OH-=+H2O +CO2+H2O=2
(4)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Ba2++OH-+H++=BaSO4↓+H2O
【解析】(1)
电解质前提必须是化合物,常见电解质有酸、碱、盐、金属氧化物、水、部分有机物等,符合要求的有:③⑥⑧;非电解质前提必须是化合物,且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常见非电解质有: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非金属氢化物、大部分有机物等,符合要求的有:④⑤⑦;
(2)
常见能导电的物质有:金属单质、石墨、含自由移动离子的体系等,符合要求的有:①②⑧;
(3)
向NaOH溶液中持续通入CO2,首先反应生成Na2CO3,NaOH完全反应后,Na2CO3与CO2继续反应生成NaHCO3,对应离子方程式依次为:CO2+2OH-=+H2O、+CO2+H2O=2;
(4)
向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5~6滴,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即得Fe(OH)3胶体,对应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5)
设Ba(OH)2为“1”,为了使Ba2+恰好沉淀,需加入“1”份NaHSO4,对应化学方程式为:Ba(OH)2+ NaHSO4=BaSO4↓+H2O+NaOH,对应离子方程式为:Ba2++OH-+H++=BaSO4↓+H2O。
24.(1)
(2)
(3)丁达尔效应
(4)
【详解】(1)小苏打为NaHCO3,胃酸的成分为盐酸,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2)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其制备的原理为:,故答案为:;
(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因此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的方法是丁达尔效应,故答案为:丁达尔效应;
(4)①硝酸铵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为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其电离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②H2SO4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生成H+和,其电离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2022-2023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有答案)

下一篇:第1章《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沪科版(2020)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