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强化基础(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三章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强化基础
一、单选题
1.图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向a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冰醋酸
B.试管b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原因是防止实验过程中发生倒吸现象
C.实验时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并加快反应速率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标准状况下,11.2LSO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A
B.7.8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A
C.常温常压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
D.1L1mol·L-1NaCl溶液含有28NA个电子
3.下列有关橡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橡胶均具有高弹性
B.橡胶有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两种
C.天然橡胶的化学成分是聚异戊二烯
D.构成橡胶的高分子链在无外力作用时呈直线状
4.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同主族,X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Y原子序数的2倍。X、Z两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结构式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Z>Y>X
B.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电解质
C.Y的单质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乙醇反应
D.W分别与X、Y、Z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5.下列有关石油和煤的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煤的干馏就是将煤隔绝空气在高温条件下使之分解,得到焦炭、煤焦油等的过程
B.煤的液化是指将煤转化成液态燃料的过程
C.煤的气化是指将煤转化为气体燃料的物理变化过程
D.石油通过裂化或裂解可以获得碳原子数较少的烃
6.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树状分类法可知,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正盐
B.淀粉、蛋白质、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氨水、王水、冰水混合物都是混合物
C.、、,均为酸性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
D.、、均为含氧酸,、(硼酸)、(次磷酸)均为一元酸
7.维生素C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6H8O6
B.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其水溶性较好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醚键3种官能团
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8.将1乙醇(其中的氧用标记)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与足量乙酸充分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
B.生成的水分子中不含有
C.可能生成40g乙酸乙酯
D.可能生成90g乙酸乙酯
9.化学与生产、生活、能源、环保等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合金的大量使用归功于人们能使用焦炭等还原剂从氧化铝中获得铝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运用化学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
1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甲基-3-丁醇 B.2,2-甲基丁烷
C.2-乙基-1-丁烯 D.间甲苯
11.一般情况下,前者无法决定后者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化合物熔融状态是否导电——该化合物是否为离子化合物
C.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共价分子熔点的高低
D.溴水具有氧化性——乙烯能使溴水褪色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晶态介于晶态和液态之间,液晶具有一定程度晶体的有序性和液体的流动性
B.“碳九”(石油炼制中获取的九个碳原子的芳烃)均属于苯的同系物
C.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制备的高聚产品的广泛使用将有效缓解白色污染
D.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13.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还含有一定量的乙烷、丙烷等可燃性气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与丙烷互为同系物
B.甲烷是烃类物质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
C.甲烷、乙烷、丙烷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共价键
D.乙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
1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①化学性质相似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②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是同系物; ③若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它们必定是同系物; ④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两种有机物的物理性质有差别,但化学性质必定相似; ⑤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⑥石墨与金刚石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只有②③⑤ C.只有③④⑥ D.只有①②③⑥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和C70互为同位素
B.乙醇和甲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C.SO2和SO3互为同素异形体
D.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其中正戊烷沸点最低
二、填空题
16.下述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
①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乙醛的反应 ②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 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⑥乙酸和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 ⑦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应
写出下列编号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⑤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17.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 萃取分液法 B 过滤法 C 分液法 D 蒸馏法 E 蒸发结晶法
①______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②______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
③______分离互溶的四氯化碳(沸点76.8℃)和甲苯(沸点110.6℃)的混合物。
④______从碘的水溶液里提取碘。
18.下表是A、B、C、D、E 5种有机物的有关信息:
A ①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②比例模型为;③能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
B ①由C、H两种元素组成;②比例模型为
C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③能与E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
D ①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②能由C氧化而成
E ①由C、H、O三种元素组成;②球棍模型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产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2)A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F,与F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一大类(俗称“同系物”),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n为正整数)。当n=________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 在浓硫酸作用下,B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C氧化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端午节”为中国传统节日,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人民的文化传统。制做粽子的部分原料如下:①蔗糖、②糯米、③鲜瘦肉、④橄榄油。请回答:
(1)富含油脂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
(3)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
(4)某学生的午餐是:米饭、酱牛肉、炒青菜、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从营养成分均衡的角度分析这份食谱是合理的,因为它含有了糖类、油脂、______、______、矿物质(无机盐)和水等营养物质。
20.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升华 C结晶 D过滤 E蒸馏 F分液
(1)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___________
(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___________
(3)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___________
(4)分离氯化钠固体和碘单质的混合物___________
(5)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___________
(6)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___________
21.聚乳酸(PLA),是一种无毒性、可再生、可分解的高分子聚合物塑料,PLA早期是开发在医学上使用,作手术缝合线及骨钉等,现在则已较广泛的应用于一些常见的物品,如:包装袋、纺织纤维,PLA由植物中萃取出淀粉(玉米、甜菜、小麦、甘薯等)或用纤维素(玉米干草、麦秆、甘蔗渣等木质的农业废弃物)经过下列过程制造而成:
淀粉或纤维素葡萄糖乳酸聚乳酸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已知1mol葡萄糖2mol乳酸,转化过程中无其它反应物、生成物,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3)某研究性小组为了研究乳酸(无色液体,与水混溶)的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1.8g乳酸与过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
②另取1.8g乳酸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mL(气体体积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下体积)。
由实验数据推知乳酸分子含有_________(填官能团名称),从以上条件推知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为_________;
(4)经现代化学仪器分析,测定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请写出乳酸分子之间通过酯化反应生成的六元环状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向a试管中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再冰醋酸,不能先加入浓硫酸,需防止浓硫酸溶解放热造成液体飞溅,错误,A符合题意;
B.由于混合物中含有乙醇和乙酸,易溶于水,易生产倒吸,实验时导管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正确,B不选;
C.反应加热提高反应速率,乙酸乙酯沸点低,加热利于蒸出乙酸乙酯,正确,C不选;
D.试管b中Na2CO3的作用是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除去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溶液中溶解度,正确,D不选。
答案选A。
2.C
【详解】A.在标准状况下SO3呈固态,11.2LSO3中含有的原子数大于2NA,A错误;
B.Na2O2中的阴离子是过氧根离子。7.8g即0.1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1NA,B错误;
C.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平均组成为CH2,常温常压下,14g该混合气体即1molCH2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1L1mol·L-1NaCl溶液除了溶质还有大量水,难以计算含有的电子数目,D错误;
答案选C。
3.D
【详解】A.橡胶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大幅可逆形变的性质,因而具有高弹性,A正确;
B.橡胶有的来自天然树汁,称天然橡胶,有的来自化学合成,称合成橡胶,B正确;
C.天然橡胶的化学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是一种线型高分子,C正确;
D.构成橡胶的高分子链在无外力作用时呈卷曲状,D不正确;
故选D。
4.C
【分析】主族元素W、X、Y、Z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同主族,则W为H元素,Y为Na元素,X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是Y原子序数的2倍,二者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结合题中图示可知,Z形成4个共价键,且原子序数比Na大,则Z为Si元素,X的原子序数为22-14=8,则X为O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i元素,根据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O原子有2个电子层,Na、Si有三个电子层,Na、Si属于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原子序数NaSi,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Na>Si>O,即Y>Z>X,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Z为Si元素,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4SiO4,属于弱酸,属于弱电解质,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Y为Na元素,金属Na既能与水反应,也可与乙醇反应,即2Na+2H2O=2NaOH+H2↑,2Na+2CH3CH2OH2CH3CH2ONa+H2↑,故C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i元素,H与O、Na、Si形成简单化合物为H2O、NaH和SiH4,其中H2O和SiH4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而NaH只含有离子键,含有化学键类型不完全相同,故D错误;
答案为C。
5.C
【详解】A.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故A正确;
B.煤的液化是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甲醇、乙醇等其液态物质的过程,故B正确;
C.煤的气化就是将煤由固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气态燃料变化过程,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
D.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烯、乙炔等碳原子数较少的烃,故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煤的汽化、液化、干馏发生的都是化学变化。
6.D
【详解】A.树状分类法: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分类,树状分类就是一个确定范围内的物使之间所包含的关系有子概念与母概念,碳酸钠属于钠盐、碳酸盐、正盐属于交叉分类法,A错误;
B.纤维素,淀粉,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一般是甘油三酯,甘油二酯等一类的小分子物质;氨水、王水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B错误;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CaO2是过氧化物,C错误;
D.H3PO4 、H2SO4、HAlO2酸根中含有氧,所以为含氧酸酸;CH3COOH、H3BO3、H3PO2它们一个酸分子只能电离出一个H+,所以属于一元酸,D正确;
故选D。
7.C
【详解】A.分子式是C6H8O6,A正确;
B.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其水溶性较好,B正确;
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酯基3种官能团,C错误;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正确;
故答案为C。
8.D
【详解】A.酯化反应及断键情况:,故只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故A 正确;
B.由A分析可知只存在于生成物乙酸乙酯中,不存在水中,故B正确;
C.若1乙醇完全反应,则可生成1,其质量为90g,但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1乙醇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乙酸乙酯,故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g,故C项正确,
D.由C分析可知生成乙酸乙酯的质量应小于90g,故D项错误;
故答案为:D
9.C
【详解】A. Al活动性很强,只能使用电解的方法治炼Al,A错误;
B.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SiO2,B错误;
C. 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只是利用物质的挥发性的不同,没有新的物质产生,C正确;
D.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子利用率达100%,从源头上防止污染,而不是运用化学方法对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治理,C错误;
答案选C。
10.C
【分析】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1)烷烃命名原则: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详解】A.编号位置不对,应该是3-甲基-2-丁醇,A错误;
B.命名不规范,应该是2,2-二甲基丁烷,B错误;
C.该有机物属于4个碳的烯烃,碳碳双键位于1号碳上,乙基位于2号碳上,正确命名2-乙基-1-丁烯,故C正确;
D.命名不规范,应该是间二甲苯,D错误;
故答案选C。
11.D
【详解】A.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由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决定的,前者可以决定后者,故A不符合;
B. 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而离子化合物可以导电,前者可以决定后者,故B不符合;
C. 由共价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了共价分子熔点的高低,前者可以决定后者,故C不符合;
D.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水褪色,与溴水的氧化性无关,前者无法决定后者,故D符合;
答案选D。
12.B
【详解】A.液晶态是指介于晶体和液体之间的物质状态,像液体具有流动性,像固体具有晶体的有序性,A正确;
B.“碳九”(石油炼制中获取的九个碳原子的芳烃),苯环的侧链可能是饱和的烷烃基,也可能是不饱和的烯烃或炔烃取代基,因此不一定属于苯的同系物,B错误;
C.用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制备的高聚产品的广泛使用,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且有效缓解白色污染,C正确;
D.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O2,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
答案选B。
13.C
【详解】A.甲烷与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互称为同系物,A正确;
B.甲烷是烃类物质中氢的质量分数最高的化合物,B正确;
C.甲烷中只有碳氢键,为极性共价键,乙烷、丙烷中既有碳氢键,也有碳碳键,所以既有极性共价键,也有非极性共价键,C错误;
D.乙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多种氯代烃,D正确;
答案选C。
【点晴】掌握烷烃的结构和性质是解答的关键,难点是同系物判断。关于同系物的判断还需要注意:(1)同系物必然符合同一通式,但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但符合通式CnH2n+2且碳原子数不同的物质间一定属于同系物。(2)同系物必为同一类物质。如CH2=CH2和虽都符合CnH2的通式,且构成上也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它们分别属于烯烃和环烷烃,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所以符合同一通式且分子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3)同系物分子间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化学式不可能相同。(4)同系物组成元素相同,CH3CH2Br与CH3CH2CH2Cl虽C、H原子数相差一个CH2原子团,又都符合CnH2n+1X的通式,同属一卤代烃,但因卤素原子不同,即组成元素不同,故不是同系物。(5)同系物结构相似但不一定完全相同。
14.A
【详解】①同系物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但化学性质相似物质不一定是同系物,如乙醇与甘油,错误;
②只有结构相似时,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才是同系物,错误;
③烃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可能是同系物也可能是同分异构体,还可能是最简式相同的物质,错误;
④具有相同C原子数的醇与醚,酸与酯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相同,错误;
⑤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如CH3CH2OH和HCOOH,错误;
⑥石墨与金刚石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
答案选A。
15.B
【详解】A.C60和C70是碳元素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不是同位素,故A错误;
B.乙醇和甲醚分子式均为C2H6O,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正确;
C.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SO2和SO3是不同物质,故C错误;
D.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CH3CH2CH2CH2CH3、、,其沸点各不相同,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则新戊烷沸点最低,故D错误;
故选:B。
16. ①③ ②⑤⑥ ④⑦ +HNO3+H2O 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
【详解】①乙醇在铜催化加热条件下制乙醛的反应乙醇被氧化,属于氧化反应;
②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氯气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③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被氧化,属于氧化反应;
④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⑤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属于硝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⑥乙酸和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生成酯的反应属于酯化反应,也是取代反应;
⑦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则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①③,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②⑤⑥,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④⑦;其中⑤、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HNO3+H2O、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
17. B C D A
【分析】过滤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性差异,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的方法。范围:固---液混合分离;
蒸发原理:利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中溶剂不断挥发而析出溶质(晶体)的过程。范围:水由液态或固态转变成气态,逸入大气中的过程;
蒸馏原理: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别,使液体混合物部分汽化并随之使蒸气部分冷凝,从而实现其所含组分的分离。范围:分离液体混合物,仅对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沸点有较大的差别时才能达到较有效的分离;
萃取原理: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范围: 液--液萃取或固--液萃取;
分液原理:两种互不相溶并且密度不同的液体分离;
①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
②水和汽油分层;
③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
④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详解】①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B;
②水和汽油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水和汽油,
故答案为:C;
③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不同,利用蒸馏法先分离得到四氯化碳,剩下的液体是甲苯,
故答案:D;
④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则利用萃取分液法从碘水中提取碘,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
18. 4 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2C2H5OH+O22CH3CHO+2H2O
【分析】A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结合其比例模型可知A为CH2=CH2;B由C、H两种元素组成,根据B的比例模型可知B为;C可以由乙烯与水反应生成,能与Na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则C为C2H5OH;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少2,且能由C催化氧化得到,所以D是CH3CHO;E由C、H、O三种元素组成,E和C反应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说明E含有羧基,结合E的球棍模型可知E为CH2=CHCOOH。
【详解】(1) 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所以产物为溴乙烷,结构简式为;
(2)乙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乙烷,与乙烷在分子组成和结构上相似的有机物有很多,它们均符合通式CnH2n+2(n为正整数),当n=4时,这类有机物开始出现同分异构体;
(3)B为苯, 在浓硫酸作用下与浓硝酸在极爱热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化学方程式为;
(4)C与E反应能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100的酯,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则C与E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COOH+C2H5OHCH2=CH—COOC2H5+H2O;
(5)CH3CH2OH催化氧化生成CH3CH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OH+O22CH3CHO+2H2O。
19. ④ ② ③ 蛋白质 维生素
【分析】①蔗糖主要是二糖,②糯米主要含淀粉,③鲜瘦肉主要含有蛋白质,④橄榄油主要含有油脂。
【详解】(1)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油脂的是橄榄油;故答案为:④。
(2)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淀粉的是主要是糯米;故答案为:②。
(3)根据前面分析得到富含蛋白质的是鲜瘦肉;故答案为:③。
(4)米饭主要含淀粉糖类物质,酱牛肉、红烧豆腐、西红柿蛋汤主要含有蛋白质,炒青菜含有维生素、油脂;故答案为:蛋白质;维生素。
20. D C A B F E
【详解】(1)沙子不溶于水,分离饱和食盐水与沙子的混合物采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D;
(2)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因此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的方法是结晶,故答案为:C;
(3)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从碘水中提取碘单质的方法是萃取分液,故答案为:A;
(4)碘易升华,分离氯化钠固体和碘单质的混合物的方法是升华,故答案为:B;
(5)汽油不溶于水,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的方法是分液,故答案为:F;
(6)四氯化碳和甲苯的沸点相差较大,分离CCl4(沸点为76.75℃)和甲苯(沸点为110.6℃)的混合物的方法是蒸馏,故答案为:E。
21. (C6H10O5)n+nH2On C6H12O6 C3H6O3 羟基、羧基 CH3CH(OH)COOH、CH2(OH)CH2COOH
【分析】(1)根据信息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结合质量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2)根据信息:1mol葡萄糖2mol乳酸,转化过程中无其它反应物、生成物,结合质量守恒书写化学式。
(3)根据n=m/M计算出1.8g 乳酸的物质的量,能与过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反应,说明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羧基;另取1.8g 乳酸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mL (标准状况下),则乳酸分子中另一个官能团是醇羟基;据此解答。
(4)经现代化学仪器分析,测定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说明醇羟基位于中间碳原子上,根据酯化反应的原理书写六元环状化合物。
【详解】(1)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C6H12O6 ,化学方程式为: (C6H10O5)n+nH2On C6H12O6 ;正确答案: (C6H10O5)n+nH2On C6H12O6。
(2)1mol葡萄糖2mol乳酸,转化过程中无其它反应物、生成物,1mol葡萄糖(C6H12O6)含6molC、12molH、6molO,转化为2mol乳酸,所以1mol乳酸中含3molC , 6molH,3molO, 则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 ;正确答案: C3H6O3。
(3) 1.8g乳酸的物质的量1.8/90=0.02mol,取1.8g 乳酸与过量的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448mL (标准状况下),说明乳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的物质的量0.448/22.4=0.02mol,说明1个乳酸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另取1.8g乳酸与过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0.448/22.4=0.02mol;0.02mol乳酸含有0.02mol 羧基与金属钠反应生成0.01mol 氢气,则乳酸分子中另一个官能团是醇羟基, 0.02mol乳酸含有0.02mol 醇羟基,与金属钠反应生成0.01mol氢气;所以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CH3CH(OH)COOH、CH2(OH)CH2COOH ;正确答案:羟基、羧基;CH3CH(OH)COOH、CH2(OH)CH2COOH。
(4)乳酸的结构简式可能为CH3CH(OH)COOH、CH2(OH)CH2COOH,经现代化学仪器分析,测定乳酸分子中含有一个甲基,说明醇羟基位于中间碳原子上,乳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OOH,2个乳酸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结构简式为;正确答案:。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下一篇: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暑假作业---力学综合(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