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规律单元测试卷(含解析)2022-2023下学期高一化学鲁科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2章化学键 化学反应规律 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
1.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 :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2.《本草纲目》中的“石碱”条目下写道:“彼人采蒿蓼之属, 开窖浸水,漉起,晒干烧灰,以原水淋汁,每百引入粉面二、三斤,久则凝淀如石,连汁货之四方,浣衣发面,甚获利也。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碱”中含有离子键
B.“石碱”中含有极性共价键
C.“石碱”是离子化合物
D.“石碱”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3.下列事实或做法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的是
A.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 B.月饼盒内放一袋铁粉作为保鲜剂
C.将食物存放在低温的地方 D.餐后立即喝水不利于健康
4.在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中,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方法是
①升高温度 ②加入正催化剂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 ④将固体块状反应物磨成粉末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最近科学家利用下列装置图成功地实现了CO2和H2O合成CH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电池内 H+ 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
C.铜电极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
D.为提高该人工光合系统的工作效率,可向装置中加入少量稀硫酸
6.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B.低压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C.SO2催化氧化成SO3的反应,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7.氟离子电池是一种前景广阔的新型电池,如图所示是氟离子电池的工作示意图,其中充电时从乙电极移向甲电极。已知和均难溶于水。下列关于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B.放电时,电子的移动方向是由乙电极经电解液到甲电极
C.充电时,外加电源的正极与乙电极相连
D.充电时,导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时,甲电极质量增加19g
8.可逆反应 2NO2(g)N2O4 (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N2O4 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消耗 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 2n mol NO2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用NO2、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 的状态
A.①④⑤ B.②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⑤
9.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A(g)+3B(s)2C(g),下列叙述不是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①单位时间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1.5a mol B
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⑥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
⑧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A.④⑥⑦ B.⑤⑥⑧ C.①③④ D.①⑤⑧
10.氢化氨(NH5)与氯化铵结构相似,其与水反应有氢气生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5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 B.NH5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酸性
C.NH5与水反应时,水是氧化剂 D.1 mol NH5中含有5NA个N-H键
11.下列物质中,不含离子键的是
A.KOH B.Na2O2 C.MgCl2 D.H2SO4
二、填空题
12.19世纪后期,人们发现炼铁高炉排出的高炉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有工程师认为,这是由于一氧化碳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不足造成的,于是英国耗费大量资金建造了一座更高大的炼铁高炉,以延长一氧化碳和铁矿石的接触时间。经检测,用这座高炉炼铁时,高炉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并没有减少。
(1)请说明其中的原因____。
(2)如何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____?研究它们有什么实际意义____?从自己所了解的化学事实中举出一些涉及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的实例____。
13.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在400 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准状况) 100 240 464 576 620
①哪一时间段反应速率最大________min(填“0~1”,“1~2”,“2~3”,“3~4”或“4~5”),原因是_____。
②求3~4 min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______(设溶液体积不变)。
(2)另一学生为控制反应速率防止反应过快难以测量氢气体积,他事先在盐酸中加入等体积的下列溶液以减慢反应速率,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蒸馏水 B.KCl溶液
C.KNO3溶液D.Na2SO4溶液
(3)某温度下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填字母)。
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
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
E.生成1 mol Y的同时消耗2 mol Z
14.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N2O42NO2,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______(填“X”或“Y”)表示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在0到1min中内用X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是_______,该反应达最大限度时Y的转化率___。
(2)若上述反应在甲、乙两个相同容器内同时进行,分别测得甲中 v(NO2)=0.3 mol·L-1·min-1,乙中v(N2O4)=0.2 mol·L-1·min-1,则______中反应更快。
(3)下列描述能表示反应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 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
B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C 2v(X)=v(Y)
D 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E 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请回答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治理相关的问题:
(1)硫酸工业排出的尾气(主要含SO2)可用软锰矿浆(MnO2)吸收,写出如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治理汽车尾气中NO2和CO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2和CO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物质,发生反应,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的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NO2,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_______。
②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容积变为1L,则的变化曲线可能为图中的_______(填字母)。
③恒温恒容条件下,不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
(3)利用反应构成原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此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清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回答下列问题:
电极A是原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发生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
16.(1)下列过程中不一定能释放能量的是__________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形成化学键D燃料燃烧E酸碱中和
(2)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
A硫蒸气B硫固体
(3)稀溶液中1mol硫酸和NaOH恰好反应时放出QkJ能量,则其中和热为_______kJ/mol
(4)图示3个装置中,不能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
(5)某同学选用装置Ⅰ进行实验(实验前U形管里液面左右相平),在甲试管里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再加入稀硫酸,U形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6)根据下表数据,计算生成1mol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kJ;
化学键 H-H N≡N N-H
断开1mol键所吸收的能量 436kJ 946kJ 391kJ
17.某温度时,在2L容器中A、B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反应中,A、B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得: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 A的转化率为_____。
(3)4min时,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________(填“是”或“否”),8min时,v(正)________v(逆)(填“>”、“<”或“=”)。
18.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1)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_____。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_____(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3)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___。
(4)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CO2的结构式 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I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则Y为第ⅥA族元素,则X可能为H、Li、Na等元素,Y可能为O、S等元素:
A.当X为H、Li等元素,Y为S元素时,X的原子半径小于Y的原子半径,故A错误;
B.X为Na时,其对应离子为Na+,离子有10个电子,Y为O元素时,其对应的离子为O2-,离子有10个电子,二者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故B错误;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为1:1的有H2O2或Na2O2,故C错误;
D.化学式为X2Y的有H2O或Na2O或Li2O,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2.D
【详解】“彼人采蒿寥之属,晒干烧灰”,说明“石碱”来自植物燃烧的灰烬,“以水淋汁”,说明“石碱”易溶于水,“他处以灶灰淋浓汁,亦去垢发面”说明“石碱”能洗去油污及作为发酵剂,植物燃烧的灰烬的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碳酸盐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不含非极性键,故选:D。
3.A
【详解】A.用Fe和稀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用稀硝酸主要与反应物质的性质有关,与化学反应速率无关,故A选;
B.月饼盒内放袋铁粉作为保鲜剂,起还原性作用,可以减慢食品氧化的速率,所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B不选;
C.将食物存放在低温的地方,温度降低,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数,所以能减慢反应速率,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C不选;
D.餐后立即喝水不利于健康,稀释胃酸,降低食物消化的速率,所以与化学反应速率有关,故D不选;
故选:A。
4.D
【详解】①升高温度,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反应速率加快,故①正确;
②加入正催化剂,降低了反应需要的能量,反应速率加快,故②正确;
③增大反应物浓度,增大了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反应速率加快,故③正确;
④将块状固体反应物磨成粉末,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故④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③④,故选D。
5.C
【分析】根据图可知,这是原电池装置,原电池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根据电子的流向得到Cu为正极,GaN为负极。
【详解】A. 由图可知,电池工作时,为原电池装置,实现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A正确;
B.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Cu为正极,因此H+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左向右移动,B正确;
C. 原电池中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由图可知碳元素由CO2中+4价降低至CH4中-4价,CO2得到电子,电极反应式为CO2+8H++8e-=CH4+2H2O,C错误;
D. 装置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以提高溶液的导电性,提高工作效率,D正确。
答案选C。
6.D
【详解】A.对于N2(g)+3H2(g)2NH3(g);△H<0,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在温度较低时,由于催化剂的活性较低,反应速率较低,不利于反应的进行,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
B.对于N2(g)+3H2(g)2NH3(g)是体积减小的反应,低压不利于生成氨气,故B错误;
C.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存在2SO2+O22SO3,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没有影响,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
D.氯气在水中发生Cl2+H2OH++Cl-+HClO,在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较大,可降低氯气的溶解度,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正确;
故选D。
7.D
【分析】充电时从乙电极移向甲电极,则甲电极是阳极,乙电极是阴极,放电时,甲电极是正极,乙电极是负极。
【详解】A.放电时,甲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故A项错误;
B.放电时,电子从乙电极经导线流向甲电极,电子不进入电解液中,故B项错误;
C.充电时,乙电极是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故C项错误;
D.充电时,甲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电极增加的质量是氟元素的质量,每转移3mol电子,甲电极质量增加19g×3=57g,因此线上每通过1mol电子时,甲电极质量增加19g,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D项。
8.C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NO2,同时消耗n mol N2O4,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N2O4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物质的量减小,则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增大,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时,二氧化氮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NO2、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⑤错误;
①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点睛】考查化学平衡状态判断,明确化学平衡状态特点及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标准,否则不能判断平衡状态,其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百分含量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
9.B
【详解】①单位时间生成a mol A,同时消耗1.5a mol B表示方向相反的两个速率,且满足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说明达到平衡状态;
②C的生成速率与C的分解速率相等,说明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③各组分的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④容器容积不变,但气体的质量变化,即密度是变化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⑤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相等,压强始终不变,即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与各物质的分子数目之比无关,所以A、B、C的分子数目比为2:3: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⑦反应前后体积不变,但质量变化,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⑧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始终不变,即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答案选B。
10.C
【详解】A.NH5与氯化铵结构相似,是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H,则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A错误;
B.NH5溶于水,与水反应方程式为:NH4H+H2O=NH3 H2O+H2↑,NH3 H2O的水溶液显碱性,故NH5溶于水所形成的溶液显碱性,B错误;
C.NH5与水反应时,H2O中+1价的H得到电子被还原为H2中的0价H,所以水是氧化剂,C正确;
D.NH5的结构为NH4H,与H-之间以离子键结合,在中N原子与4个H原子之间以4个N-H共价键结合,故1 mol NH5中含有4NA个N-H键,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11.D
【详解】A.氢氧化钾属于离子化合物,存在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含有离子键,故不选A;
B.过氧化钠属于离子化合物,存在钠离子和过氧根离子,含有离子键,故不选B;
C.氯化镁属于离子化合物,存在镁离子和氯离子,含有离子键,故不选C;
D.硫酸属于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靠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故选D;
故选D。
12.(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各种物质的百分含量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化学反应速率恒定为v正=v逆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缩短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研究化学平衡,可以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夏天把食物放进冰箱,是为了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即让食物变质慢一些;实验室中利用锌粒代替锌片制取氢气,是为了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等
【详解】(1)由题意可知,高炉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铁制得铁,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所以增加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各种物质的百分含量,故答案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增加反应时间不能改变各种物质的百分含量;
(2)化学平衡是指在条件一定的可逆反应中,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组分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则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化学反应速率恒定为v正=v逆;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研究化学平衡,可以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提高反应的限度;夏天把食物放进冰箱,目的是降低温度,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使食物腐败变质慢一些;实验室中利用锌粒代替锌片制取氢气,目的是增大固体的表面积,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等都是涉及化学反应速率问题的实例,故答案为: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化学反应速率恒定为v正=v逆;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改变外界条件,缩短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时间,研究化学平衡,可以知道一个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夏天把食物放进冰箱,是为了减缓化学反应的速率,即让食物变质慢一些;实验室中利用锌粒代替锌片制取氢气,是为了加快生成氢气的速率等。
13. 2~3 因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 0.025 mol·L-1·min-1 C 3X(g)+Y(g) 2Z(g) AC
【分析】根据题中表格数据,可判断那一段速率最快,由反应放热解释;根据H+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进行判断;根据题中图示,由变化量与计量系数关系,判断反应物和生成物和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及相关量的变与不变,判断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1)①在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越大,相同时间内收集的气体越多;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速率最大的时间段是2~3 min,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且盐酸浓度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答案为2~3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此时温度高,盐酸浓度较大,反应速率较快。
②3~4分钟时间段,收集的氢气体积V(H2)=(576-464)mL=112mL,n(H2)= =0.005mol,根据Zn+2HCl=ZnCl2+H2↑可知,消耗的n(HCl)=2n(H2)=2×0.005mol=0.01mol,则v(HCl)==0.025 mol·L-1·min-1;答案为:0.025 mol·L-1·min-1。
(2)A.加入蒸馏水,氢离子浓度减小,反应速率降低,故A可行;
B.加入KCl溶液,相当于稀释,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B可行;
C.加入KNO3溶液,相当于含有硝酸,硝酸和Zn反应生成NO而不是氢气,故C不行;
D.加入Na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氢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D可行;
答案为C。
(3)①根据图知,随着反应进行,X、Y的物质的量减少而Z的物质的量增加,则X和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反应达到平衡时,△n(X)=(1.0-0.4)mol=0.6mol、△n(Y)=(1.0-0.8)mol=0.2mol、△n(Z)=(0.5-0.1)mol=0.4mol,同一可逆反应中同一段时间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0.6mol:0.2mol:0.4mol=3:1:2,则该反应方程式为3X(g)+Y(g) 2Z(g);答案为3X(g)+Y(g) 2Z(g)。
②A.Y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选;
B.X、Y的反应速率比为3:1时,如果反应速率都是指同一方向的反应速率,则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B不选;
C.反应前后气体压强减小,当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选;
D.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一直保持不变,容器内气体的总质量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选;
E.生成1mol Y的同时消耗2mol Z,只表示逆反应,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不选;
答案为AC。
14. Y 60% 乙 BD
【分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NO2物质的量的变化为N2O4的2倍;根据计算, Y的转化率= ;
(2)速率比较要统一物质;
(3)根据平衡标志判断;
【详解】(1)在0到2min内,X物质的量的变化是0.3mol,Y物质的量的变化是0.6mol,NO2物质的量的变化为N2O4的2倍,所以曲线Y表示NO2;四氧化二氮的反应速率, Y的转化率= ;
(2)甲中v(NO2)=0.3 mol·L-1·min-1,则甲中v(N2O4)=0.15 mol·L-1·min-1,乙中v(N2O4)=0.2 mol·L-1·min-1,所以乙中反应更快;
(3) A .容器中X与Y的物质的量相等,不一定不再改变,所以不一定平衡,故不选A;
B. 容器内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c(NO2)不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选B;
C 2v(X)=v(Y),没有指明正逆反应速率进行的方向,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不选C;
D .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是变量,所以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变量,若容器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一定达到平衡状态,故选D;
E .气体总质量是恒量,容器体积是恒量,所以密度是恒量,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不一定平衡,故不选E;
选B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转化率,会根据“变量不变”判断平衡状态是解题关键,明确反应速率是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等于系数比。
15.(1)
(2) d C
(3) 负极 氧化反应
【详解】(1)由图示可得,用软锰矿浆()吸收生成,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①反应速率之比是化学计量数之比,则根据方程式和图象乐子;
②从11min起其他条件不变,压缩容器的体积为1L,瞬间浓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NO2的物质的量减小,则曲线d符合的变化。
③A.容器内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说明二氧化氮的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正确;
B.因反应前后的气体分子数不一样,所以容器内的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正确;
C.反应前后容器容积和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不变化,所以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始终保持不变,C项错误。
答案选C。
(3)由反应可知,反应中为氧化剂,为还原剂,则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的B电极为正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N2,电极反应式为。
16. AB A Ⅲ 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46
【详解】(1)形成化学键、燃料的燃烧、酸碱中和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而化合反应不一定为放热反应,如二氧化碳和碳单质高温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所以不一定释放能量,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B满足题意,故答案为:AB;
(2)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相比较,硫蒸气具有的能量较多,因此完全燃烧硫蒸气放出的热量多,故答案为:A;
(3)1molH2SO4与NaOH溶液完全反应时生成2molH2O,放出热量QkJ/mol,中和热是指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则H2SO4与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kJ/mol,故答案为:;
(4)装置Ⅰ可通过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的变化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Ⅱ可通过烧杯中是否产生气泡判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放热还是吸热;装置Ⅲ只是一个铜与浓硝酸反应并将生成的气体用水吸收的装置,不能证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故答案为:Ⅲ;
(5)氢氧化钡与硫酸反应属于中和反应,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所以锥形瓶中气体受热膨胀,导致U形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故答案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6)反应热等于断键吸收的总能量与成键所放出的总能量的差值,根据方程式N2+3H2===2NH3可知,生成1molNH3时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故答案为:46。
17. 2A B 0.025mol/(L min) 50% 否 =
【详解】(1)由图象可看出A为反应物,B为生成物,物质的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物质反应了的物质的量=0.8mol-0.2mol=0.6mol,B物质生成的物质的量=0.5mol-0.2mol=0.3mol,所以A、B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根据A、B转化的物质的量之比=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故答案为:2AB;
(2)反应开始至4min时,B物质的量变化量=0.4mol-0.2mol=0.2mol,则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25 mol/(L min),A物质的量变化量=0.8mol-0.4mol=0.4mol,则A的转化率==50%,故答案为:0.025 mol/(L min);50%;
(3)由图象分析可知,4 min时随时间变化A、B物质的量发生变化,说明未达到平衡,8 min时A、B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平衡,v(正)=v(逆),故答案为:否;=。
18. Fe 离子键、共价键 2NaHCO3Na2CO3+CO2↑+H2O O=C=O
【详解】(1)由8电子结构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Fe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钠是11号元素,核外有1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本题答案为:Fe;;
(3)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4)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结构式为O=C=O,故答案为:2NaHCO3Na2CO3+CO2↑+H2O;O=C=O。
【点睛】氮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氮气要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要形成3对共有电子对,同时不要忽略了氮原子还有一对孤电子对,此为易错点。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基础训练 (含解析)高二上学期化学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下一篇:第二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测试题(含解析)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