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40分,非选择题部分6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14Na-23Mg-24Ca-40Cl-35.5
选择题部分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过程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刀裁玻璃 B.趣味剪纸
C.葡萄酿酒 D.品红在水中扩散
2.2023年6月5日,我国环境日的主题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B.提倡以步行代替乘车
C.分类回收处理生活垃圾 D.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3.3月27日是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生活的是
A.在加油站内接打电话 B.用充电桩给电动车充电
C.室内失火应打开所有门窗 D.厨房燃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合乎规范的是
A.固体加热 B.量取液体
C.氧气验满 D.过滤黄泥水
5.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化合物
B.结构:He、Ne、Ar三种原子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
C.性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来灭火
D.变化规律: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金属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6.生活中有人通过放孔明灯(如图)祈福。孔明灯燃烧的火焰温度可达300℃,但纸质(着火点约170℃)灯罩却不会被点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灯罩不是可燃物
B.孔明灯升空是因为气体温度升高时密度会变小
C.放孔明灯应避开加油站、机场、森林等场地
D.灯罩没有燃烧是因为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7.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微粒观: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
B.变化观:氧气和臭氧(O3)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C.元素观: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其化学性质也一定相同
D.守恒观:12g镁和12g氧气充分反应能生成24g氧化镁
8.化学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电炉升温至6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仅①中的白磷燃烧,放出大量白烟
B.升温后可燃物在铜板上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C.①②实验可证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氧气
D.该实验设计不能充分证明可燃物燃烧所需要的必要条件
9.在反应中,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18,若2.6克A与一定质量的B恰好反应,生成5.4克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A.49:54 B.13:27 C.13:54 D.7:9
10.“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B.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一定是同种元素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D.实验室制氧气发生的是分解反应,所以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也是分解反应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且无错选的得4分,只选一项且选对的得2分,至少有两个选项选对且无错选但未选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化学方程式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质量保持不变
B.48g甲烷完全反应能生成18g氢气
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D.每1个甲烷分子和1个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生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3个氢分子
12.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用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B.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微粒数之比为4:3
D.空气中物质丁的质量分数为78%
13.下列选项中,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用燃烧的木条,观察现象
B 鉴别自来水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加热蒸干,观察现象
C 除去CO2气体中的少量CO 点燃
D 除去天然水中的不溶性杂质 过滤
14.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1 3 24 6
反应后质量(g) x 3 14 21
A.表中x=6
B.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1:24
D.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15.工业上,高温煅烧石灰石可制取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的质量占50%。下列推断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A.剩余固体是纯净物
B.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20g
C.原固体CaCO3的质量为100g
D.向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体产生
非选择题部分共60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12分)(1)按要求从二氧化硫、铁丝、碳酸、氯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单质; ②一种污染环境的氧化物;
③一种不稳定的酸; ④一种由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能源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基石和先决条件,如何利用能源更好的服务于人类,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
①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它们是埋藏在地下的(“可再生”或“不可再生”)的能源。
②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仍是汽油,汽油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石油分馏主要利用各成分的不同而进行分离。它们燃烧时会产生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通常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其转化成无毒物质再排放,其主要反应原理为,请推测X的化学式。
③5月24日《自然》杂志报道,我国科研人员开发了一种柔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薄如纸,厚度60微米,而且可以像纸一样进行弯曲、折叠。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高纯硅,可以利用石英砂(主要成分是SiO2)和单质碳在高温下反应制得,同时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17.(12分)6月1日,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南海正式投用,这标志着我国实现了海上二氧化碳封存领域从无到有的重要突破,有序推进了“碳达峰”、“碳中和”。
(1)海底“碳罐头”——含水层封存CO2。含水层是在多孔岩石中含有盐水的地质构造,CO2可以被压至200—800千克/立方米的密度,泵入岩石中进行封存;也可以循环利用CO2合成燃料、尿素、甲醇等物质。请结合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①“碳中和”的“碳”指的是(填“碳元素”、“碳单质”或“二氧化碳”)。红树林具有很强的二氧化碳吸收能力,合理种植红豆杉等珍贵树种营造碳中和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图1中(填字母)生理活动。
②含水层封存CO2后酸性增强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CH3OH),其微观示意图如图2(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若制得96g的甲醇燃料,理论上转化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神奇的转化——CO2合成淀粉[(C6H10O5)n]。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C6H10O5)n]的人工合成。经检测,人工合成淀粉与光合作用生成的淀粉一模一样。
①从物质组成来看,实现人工合成,除CO2外还需要含有元素(填元素名称)的原料。
②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人工合成淀粉由种元素组成,其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③淀粉的合成实现了无机物(二氧化碳等)到有机物(淀粉)的转化。有人认为化学变化无所不能,还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你是否赞成这一观点?请结合你对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谈谈你的看法。
18.(13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提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常见的干燥剂。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化学小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1)第一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制得气体中含有少量的HCl和水蒸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提示:盐酸中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从A—F中选择,由左到右填写序号)。
②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若用G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填写“a”或“b”)导管,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
(2)第二小组同学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制备氧气,并对某种试样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资料显示该试样中含C、H、O三种元素),所选仪器按“B→A1→D→A2→F”的顺序连接,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气密性良好,然后使试样在纯氧气中充分燃烧,观察现象,收集有关实验数据(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全部吸收)。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装置D的玻璃管中放入试样的质量为6g,充分反应后,测得装置A2的质量增加3.6g,装置F的质量增加8.8g,则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g;若不连接A1,则测算出的该试样中氧元素的质量比实际值
(填“偏小”、“偏大”、“基本一致”之一)。该试样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填最简整数比)。
19.(11分)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A是黑色固体单质,B、C、E是无色气体,B和C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且B易引起煤气中毒,C和D在常温下能发生化合反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反应,“→”表示物质间可转化)。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固体C的名称是,其常见的一条用途是。
(2)写出D→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请写出气体E的一条化学性质。
(3)写出B→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是(填“吸热”、“放热”之一)反应。
(4)取C和D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20.(12分)(1)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使得化学由定性研究走向定量研究,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发展。李明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①上述实验中,能直接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填字母序号)。
②若选择A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下列各项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元素化合价 b.原子种类 c.分子个数 d.原子数目 e.元素种类 f.分子种类
(2)鸡蛋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李明为检测鸡蛋壳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的实验及实验数据如图所示(鸡蛋壳中其他成分与稀盐酸接触不产生气体)。
请根据图中信息,计算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2.A3.B4.D5.C6.A7.B8.D9.D10.C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且无错选的得4分,只选一项且选对的得2分,至少有两个选项选对且无错选但未选全的得3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
11.ABD12.BC13.BD14.BCD15.A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16.(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①Fe②SO2③H2CO3④NaCl
(2)①天然气不可再生
②沸点N2
③电+4
17.(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2分)
(1)①二氧化碳C
②
③132
(2)①氢②3:5三(或3)O
③不赞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故元素的种类也不变,不可能将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
18.(除标记外,其余每空2分,共13分)
(1)①BCAE
②
③b(1分)
(2)①
②3.2偏小1:2
19.(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C干冰人工降雨(或制冷剂等合理即可)
(2)分解助燃性(或支持燃烧、氧化性等合理即可)
(3)放热
(4)溶液变成红色
20.(共12分)
(1)(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5分)
①AC
②气球先胀大后缩小
③bde
(2)(共7分)
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为:
200g+20g-213.4g=6.6g1分
设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3分
100/44=x/6.6g1分
x=15g1分
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g/20gx100%=75%。1分
答:鸡蛋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75%。
(说明:凡是未知数带单位、反应条件错写或漏写、不写最后答等问题,总分扣1分。方程式不配平或化学式写错等,一概不得分;而且后续计算也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