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4节离子反应同步练习(含解析) 2022——2023上学期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3章第4节离子反应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依据图中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
B.可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C.工业上以、空气、水为原料生产硝酸
D.由,从原理上看,可与反应实现
2.下列有关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滴定实验中所用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mL
B.用25mL滴定管进行中和滴定时,用去标准液的体积为21.7mL
C.滴定时眼睛应注意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而不是滴定管内的液面变化
D.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含有NaOH杂质滴定盐酸,则测定结果偏高
3.以酚酞试液作指示剂,对某新制NaOH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则该新制的NaOH溶液的浓度c(mol·L-1)计算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待测液 消耗标准盐酸(0.01mol·L-1)的体积
① 20mL NaOH溶液 V1mL
② 20mL NaOH溶液+10 mL H2O V2mL
③ 敞口隔夜放置的20mL NaOH溶液 V3mL
A.c=0.01×(V1+V2+V3)/(3×20)
B.c=0.01×(V1+V2)/(2×20)
C.c=0.01×(V1+V3)/(2×20)
D.c=0.01×V1/20
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OH-=NH3↑+H2O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OH-=NH3·H2O
C.氨水中加入盐酸:NH3·H2O+H+=+H2O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3OH-=Al(OH)3↓
5.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透明的溶液中:
B.碱性溶液中:
C.含有大量的溶液中:
D.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溶液中:
6.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的溶液:
B.使石蕊变红色的溶液中:
C.加入固体的溶液中:
D.无色澄清溶液中:
7.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澄清石灰水与溶液混合: 正确
B 向碳酸镁中加入稀盐酸: 错误,碳酸镁不应该写成离子形式
C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正确
D 氢氧化钙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错误,反应物和产物的配比不正确
A.A B.B C.C D.D
8.下列有关苯甲酸重结晶实验中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A.粗苯甲酸加热溶解后要恢复到室温再过滤
B.趁热过滤时,为了防止苯甲酸结晶,可先将漏斗进行预热
C.趁热过滤后,为了析出更多晶体,热滤液用冰盐水充分冷却,可缩短结晶的时间
D.温度越低,苯甲酸的溶解度越小,所以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苯甲酸的重结晶实验
9.下列化学方程式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10.常温下碳酸、亚硫酸、次氯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B.常温下,相同浓度的溶液和溶液的酸性,后者更强
C.向溶液中通入少量:
D.向氯水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均可提高氯水中HClO的浓度
11.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25℃时,pH均为11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则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108:1
C.下列4种pH相同溶液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④NaOH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①>②>③>④(注:酸性C6H5OH弱于H2CO3)
D.用碱式滴定管准确移取KMnO4溶液,体积为21.50mL
12.锂电池具有广泛应用。用废铝渣(含金属铝、锂盐等)获得电池级的一种工艺流程如图(部分物质已略去):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焰色试验检验①加热后得到滤液中的,是因为电子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或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B.②中生成的离子方程式:
C.由③推测溶解度:
D.依据对角线规则,微溶于水可以推测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13.25℃时,向20mL0.1mol/L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 NaOH溶液,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pH>1
B.c点时,V(NaOH)=20mL
C.反应过程中的值逐渐增大
D.a、b、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增大
14.如图是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NO和Na+
C.该反应的实质是Ag+和Cl-结合生成AgCl
D.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与该反应相同
15.实验室常用准确称量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呈弱酸性)来测定配制的NaOH标准溶液的浓度,即分析化学实验中常称为“标定”的一种方法。某学生将配好的待测NaOH溶液放于锥形瓶中,用该溶液标定,进行了四次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1 2 3 4
消耗标准液V()/mL 18.60 17.10 16.90 17.00
A.锥形瓶在装液前未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会使标定结果偏低
B.滴定过程中消耗的V()平均=17.40mL
C.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时,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会使最终标定结果偏高
D.实验中最好选择酚酞作指示剂
二、填空题
16.生物柴油是指由动植物油脂(脂肪酸甘油三酯)与醇(甲醇或乙醇)经酯交换反应得到的脂肪酸单烷基酯,是可以替代普通柴油使用的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地沟油与甲醇制备生物柴油,其原理和装置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及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取和依次放入锥形瓶中,充分振荡得甲醇溶液;
②将地沟油、正己烷(作为溶剂)、步骤①配得的甲醇溶液一次加入三颈烧瓶中;
③安装装置(如图),恒温水浴加热,使温度保持在左右,搅拌速度,加热;
④冷却、分液、水洗、回收溶剂并得到生物柴油。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巾的用量不宜过多,其原因是_______。
(2)步骤④的液体分为两层,上层为生物柴油、正己烷和甲醇,上层液体需用温水洗涤,检验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_。
(3)碘值是指每油脂所能吸收的质量。测定产品碘值的步骤如下:
I.准确称取mg油脂,注入碘量瓶中,向碘量瓶中加入氯仿溶解后,加入韦氏碘液(溶液及催化剂,发生反应:),立即加塞,摇匀后,将碘量瓶放于黑暗处。
Ⅱ.后立即加入的碘化钾溶液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不断振荡,用的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黄色时,加入淀粉指示剂,继续滴定(),至终点时消耗溶液。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
17.乙二酸俗称草酸,是二元弱酸,在实验研究和化学工业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国标推荐的食品、药品中钙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之一为:利用草酸钠将样品中的沉淀,洗涤过滤,然后将所得溶于强酸,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滴定草酸测定溶液中钙离子的含量。
①酸性高锰酸钾应该用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盛装。
②用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滴定时,当滴入最后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到_______,则为滴定终点。
③利用将样品中的沉淀,沉淀完全时(实验中浓度小于,则认为沉淀完全),溶液中至少为_______。(已知草酸钙的)
(2)25℃时,向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
①溶液中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曲线用_______表示。(填“Ⅰ”“Ⅱ”或“Ⅲ”);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则_______。
②a点溶液中,_______(填“>”“=”或“<”),此时溶液的pH=_______。
三、实验题
18.制取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
(1)长导管b的作用:一是_____,二是_____,若用_____代替效果更佳。
(2)导管c不能浸没于液面中的原因是_____。
(3)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_____(“能”或“不能”)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理由是_____,若能说明,后面的问题忽略,若不能,实验装置应如何改进:_____。
(4)反应完毕后,将烧瓶a中的液体倒入盛有冷水的烧杯里,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这可能是因为_____的缘故。除此之外,制得的溴苯中还可能混有的杂质是_____,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性质,简述获得纯净的溴苯应进行的实验操作:_____。
19.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的过程如下:
I.高温下用过量的碳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
II.粗硅与干燥的HCl气体反应制得SiHCl3(Si+3HClSiHCl3+H2);
III.SiHCl3与过量的H2在1100~1200℃的温度下反应制得纯硅,已知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
(1)第一步用焦炭与石英砂制取粗硅,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上述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
(2)粗硅与HCl气体反应完全后,经冷凝得到的SiHCl3(沸点33.0℃)中含有少量SiCl4(沸点57.6℃)和HCl(沸点-84.7℃),提纯SiHCl3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
(3)实验室用SiHCl3与过量的H2反应制取纯硅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①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装置C中的烧杯需要加热,目的是_______。
②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装置D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的原因是_______,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③为保证制备纯硅实验的成功,操作的关键是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控制好反应温度以及_____。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从图中可知,X中N化合价为+5价,且为N的氧化物,X为N2O5。
【详解】A.X中N化合价为+5价,且为N的氧化物,X为N2O5,A正确;
B.NO与O2反应生成NO2,因此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NO气体,B错误;
C.氨气和氧气反应制得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NO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C正确;
D.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分析,NH3可与NO2反应生成氮气,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7N2+12H2O,D正确;
故答案选B。
2.C
【详解】A.滴定实验中,标准溶液越浓误差越大,指示剂的用量一般为2~3滴,A错误;
B.滴定管精确到0.01mL,读数时应保留小数点后两位,B错误;
C.关键的是判定滴定终点,故滴定时眼睛应注意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C正确;
D.用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相同质量的NaOH和KOH,NaOH的物质的量大于KOH的物质的量,故所配的溶液中浓度偏高,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V碱偏小,根据可知偏低,D错误;
故本题选C。
3.B
【详解】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敞口隔夜放置的NaOH溶液,由于生成了Na2CO3,所消耗盐酸的体积偏小,所以V3舍去。
4.C
【详解】A.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为固体之间的反应,不存在离子反应,故A错误;
B.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的离子反应为+OH-NH3↑+H2O,故B错误;
C.氨水中加入盐酸的离子反应为NH3·H2O+H+=+H2O,故C正确;
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3+Al(OH)3↓,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A.无色透明溶液中不能含大量显黄色的,A错误;
B.与四种离子均能大量共存,且之间不反应,B正确;
C.和都能与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溶液呈酸性,含有大量,与不能大量共存,且和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与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溶液呈酸性,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B正确;
C.与水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显黄色,不能大量存在于无色溶液中,D错误;
故答案选B。
7.B
【详解】A.应拆成离子形式,A错误;
B.碳酸镁不能写成离子形式,离子方程式错误,评价正确,B正确;
C.漏掉了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反应,C错误;
D.离子方程式正确,评价错误,其配比是正确的是,D错误;
故选B。
8.B
【详解】A.粗甲苯加热溶解后为了防止苯甲酸晶体提前析出,滞留在过滤器中,需要在过滤前适当稀释,不能直接过滤,A错误;
B.漏斗适当预热可减小温差,B正确;
C.趁热过滤后,用冰盐水冷却滤液形成的结晶很小,比表面积大,吸附的杂质多,C错误;
D.重结晶过程中温度太低,杂质的溶解度也会降低,部分杂质也会析出,达不到提纯苯甲酸的目的,D错误;
故选B。
9.A
【详解】A.氢氧化钠和亚硫酸钠需要拆成离子形式,A正确;
B.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应写成化学式,B错误;
C.漏掉了与生成的反应,C错误;
D.不可拆开写,D错误;
故选A。
10.A
【分析】电离平衡常数可以表示酸性强弱,从电离平衡常数可以判断出,酸性:H2SO3>H2CO3>HSO>HClO>HCO,以此解题。
【详解】A.Na2CO3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生成HCO和SO,因为酸性:H2CO3>HSO,所以不能生成H2CO3和SO,故A正确;
B.H2SO3的第一电离平衡常数为K1=1.29×10-2,而H2CO3的第一电离平衡常数为K1=4.4×10-7,所以相同条件下,同浓度的H2SO3溶液的酸性强于H2CO3溶液的酸性,故B错误;
C.H2CO3>HClO>HCO,所以少量的CO2通入NaClO溶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和次氯酸,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lO-═HCO+HClO,故C错误;
D.向氯水中加入NaHSO3溶液,NaHSO3能和氯水中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降低HClO的浓度,故D错误;
故选A。
11.B
【详解】A.用待测液不能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故A错误;
B.25℃时,pH均为11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溶液中c(H+)=1.0×10 11mol L 1, c(OH-)=1.0×10 3mol L 1,则Na2CO3溶液是促进水的电子,则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OH-离子浓度即c(OH-)=1.0×10 3mol L 1,NaOH溶液是抑制水电离,则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即c(OH-)=1.0×10 11mol L 1,则两者由水电离的OH-离子浓度之比为108:1,故B正确;
C.下列4种pH相同溶液①CH3COONa,②C6H5ONa,③NaHCO3,④NaOH,前三者是促进水的电离,NaOH是抑制水的电离,pH相同时,NaOH物质的量浓度最小,根据酸的强弱顺序CH3COOH>H2CO3>C6H5OH,根据对应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pH相同,说明物质的量浓度越小,则c(Na+)越小,因此四者溶液中c(Na+)的大小顺序是①>③>②>④,故C错误;
D.移取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该用酸式滴定管移取,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2.C
【分析】由题给流程图可知,废铝渣在200℃条件下溶于加入的浓硫酸解得到含有铝离子、锂离子的滤液和滤渣;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将铝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将锂离子转化为碳酸锂沉淀,过滤得到氢氧化铝、碳酸锂和硫酸钠溶液;向沉淀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将碳酸锂转化为可溶的氢氧化锂,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和氢氧化锂溶液;向氢氧化锂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将氢氧化锂转化为碳酸锂沉淀。
【详解】A.用焰色试验能检验锂离子是因为电子从激发态跃迁至基态或较低能级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A正确;
B.②中生成氢氧化铝的反应为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③中碳酸锂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碳酸钙说明碳酸钙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锂,故C错误;
D.依据对角线规则可知,镁元素的性质与锂元素类似,则碳酸镁微溶于水说明碳酸锂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也微溶于水,故D正确;
故选C。
13.B
【分析】a为起始点。B点加入NaOH为10mL主要成分为n(CH3COONa):n(CH3COOH)=1:1。加入20mL时为反应终点物质为CH3COONa,pH>7。所以pH=7的成分有CH3COONa和CH3COOH。
【详解】A.CH3COOH为弱电解质则0.1mol/LCH3COOH电离出的H+少于0.1mol/L即pH>1,A项正确;
B.加入20mL时为反应终点物质为CH3COONa,pH>7。所以pH=7的成分有CH3COONa和CH3COOH即加入NaOH少于20mL,B项错误;
C.,加入NaOH后c(H+)被消耗而降低,则该值的随着反应的进行而增大,C项正确;
D.a→b→c加入NaOH产生了CH3COONa能促进水的电离,因此a→b→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D项正确;
故选B。
14.B
【详解】A.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属于复分解反应,A正确;
B.反应后溶液为硝酸钠溶液,存在的粒子有钠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还有水分子和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B错误;
C.该反应的实质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银,C正确;
D.硝酸银和氯化钡反应的实质也是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与该反应相同,D正确;
故选B。
15.D
【分析】邻苯二甲酸为有机酸,为二元弱酸,故邻苯二甲酸氢钾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终点的时候,溶解显碱性,以此解题。
【详解】A.中和滴定过程中,盛放待测液的锥形瓶不能润洗,否则影响滴定结果,A错误;
B.第1组数据为18.60mL,与其他三组相差较大,应该舍弃,则滴定过程中消耗的,B错误;
C.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时,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该操作方法合理,不影响配制结果,C错误;
D.邻苯二甲酸氢钾为弱酸,滴定终点时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滴定终点的pH要在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之内,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所以选用酚酞作指示剂,D正确;
故选D。
16.(1)防止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甲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使得生物柴油产率降低
(2)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已洗净
(3) 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解析】(1)
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甲酯都属于酯类,若氢氧化钠的用量过多,溶液碱性过强,油脂和高级脂肪酸甲酯会发生水解反应,使得生物柴油产率降低;
(2)
由题意可知,上层液体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溶液,上层液体用温水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混有的氢氧化钠,若用水洗涤干净,则所得洗涤液应呈中性,可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不变红,则说明已洗净;
(3)
向碘量瓶中加入的碘化钾溶液和水,碘化钾与反应生成碘单质和溴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淀粉遇碘单质变蓝色,当碘单质与溶液完全反应时,溶液会变为无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无变化。
17.(1) 酸式 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2) II 103 < 2.7
【详解】(1)①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应放在酸式滴定管中;
②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当滴入最后半滴高锰酸钾溶液时,观察到: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则为滴定终点;
③浓度小于,则认为沉淀完全,故;
(2)随着NaOH溶液的滴入,物质的而来那个分数逐渐减小,的物质的量分数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再继续滴加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故I为,II为,III为。
①根据分析: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曲线用II表示;
曲线I和II的交点处,;曲线II和III的交点处,,故;
②a点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由于溶液显酸性,,故;
a点时,故,,pH=2.7。
18.(1) 冷凝回流 导气 (球形)冷凝管
(2)防止倒吸
(3) 不能 因为挥发出来的Br2也能与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 可以在a、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CCl4的洗气装置
(4) 制得的溴苯中溶解了溴 溴化铁、苯 先是用水洗后分液(除去溶于水的杂质,如溴化铁等),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除去溴),最后水洗后分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及与其反应生成的盐)、干燥(除去水)、蒸馏(除去苯)可得纯净的溴苯
【分析】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由于反应放热,溴、苯沸点低,易挥发,所以从导管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溴和苯,硝酸银溶液可以检验产物中的HBr。
【详解】(1)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HBr,由于反应放热,溴、苯沸点低,易挥发,所以从导管导出的气体中可能含有一定的溴和苯,故长导管的作用为导气兼冷凝、回流反应物,若用(球形)冷凝管代替效果更佳。
(2)HBr极易溶于水,不能将导管c末端浸没于液面中,导管c末端与锥形瓶里液面保持一段距离的目的是防倒吸。
(3)Br2易挥发,反应过程中挥发出来的Br2也能与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溴化银沉淀生成,不能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若能说明,需要将Br2除去,可以在a、d之间增加一个盛有CCl4的洗气装置。
(4)纯溴苯为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制得的溴苯中溶解了溴,而呈褐色;反应过程中,苯和溴不可能完全反应,混合物中含有溴和苯,铁和溴反应还能生成溴化铁,制得的溴苯中还可能混有的杂质是溴化铁、苯;除去混入溴苯中的溴、溴化铁和苯,可先是用水洗后分液(除去溶于水的杂质,如溴化铁等),再是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后分液(除去溴),最后水洗后分液(除去氢氧化钠溶液及与其反应生成的盐)、干燥(除去水)、蒸馏(除去苯)可得纯净的溴苯。
19.(1) SiO2+2CSi+2CO↑ SiO2 C
(2)分馏(或蒸馏)
(3) 浓硫酸 使滴入烧瓶中的SiHCl3汽化 有固体生成 在此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 SiHCl3 +H2Si+3HCl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详解】(1)焦炭与石英砂制取粗硅:SiO2+2CSi+2CO↑,SiO2得电子,价态降低,为氧化剂,C失电子,价态升高,为还原剂。
(2)SiHCl3的沸点和所含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故可以采用分馏(或蒸馏)的方法。
(3)①SiHCl3能与水剧烈反应,应将制得的H2中的水蒸气除去,故装置B中的试剂是浓硫酸;常温下SiHCl3为液体,反应时应使其汽化后再在D处与H2反应,故装置C的烧瓶需加热;
②H2和汽化后的SiHCl3在装置D中发生反应:SiHCl3 +H2Si+3HCl,故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有固体生成,在此反应温度下,普通玻璃会软化,故不能采用普通玻璃管。
③制备流程包含高温下加热氢气,氢气和氧气混合在高温条件下易发生爆炸,因此必须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延伸阅读:

标签:

上一篇: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2022-2023下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卷(Word解析版)

下一篇:2023-2024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1.1.1 长度的测量(有答案)